圖書信息
作 者:吳秀明編
叢 書 名:
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8052023
出版時間:2007-04-01
版 次:1
頁 數:476
裝 幀:平裝
內容簡介
《“十七年”文學歷史評價與人文闡釋》精選了2006年4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杭州聯合組織召開的“文化生態環境與‘十七年’文學歷史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45篇論文。書中從不同角度對“十七年”文學中的文學文本與思想文本、“十七年”文學的發生史及敘述史、“十七年”文學的文學政治環境、“十七年”文學體制的建立、“十七年”文學在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地位、“十七年”文學經驗的文學史意義等問題展開了探討與討論,並提出了不少頗具新意和啟發性的觀點,充分揭示出當下“十七年”文學研究中一些既受到廣泛關注、同時又極富挑戰性的命題和問題。《“十七年”文學歷史評價與人文闡釋》按內容大致分為以下三輯:總體歷史評價、文化現象闡釋、作家作品解讀。
目錄
第一輯 總體歷史評價
關於“十七年”文學研究的歷史反思——以趙樹理小說為例——董之林
一體與異質的複雜纏結——論“十七年”文學的矛盾性特徵及其整體研究的幾點思考——吳秀明
人民文學:未完成的歷史建構——曠新年
現代民族共同體的想像與認同——論“十七年”文學的現代性品格——張志忠
重構現代性:國家意志與文學使命——略論建國後“十七年”文學的現代性——黃健
社會主義倫理與“十七年”文學生態——畢光明
主體資格的認定與文學話語權的分配——對建國後“十七年”文學創作生態環境的反思——郭劍敏
重在深層的清理與反思——論“十七年”文學中精神結構及質素與今天精神世界建構之關係——傅書華
論“十七年”文學的憂患意識——兼與夏志清教授商榷——張錦
政治哲學視野中的“十七年”文學——肖偉勝
當代開國文學的建構及其文學形態——南志剛
五個“關鍵字”的修訂與當代文藝思潮的演進——王堯
“革命通俗文藝”文學史論斷的批判——兼論當代“紅色大眾文藝”的特殊形態——劉起林
第二輯 文化現象闡釋
從胡風悲劇看當代知識分子的生態環境與人格自塑——張光芒
“自我”敘述與知識者的歷史想像——從五四到“十七年”再到“新時期”——荊亞平
知識分子文學話語權力的“隱性”敘述及終結——“十七年”文學的一種文本解讀——段懷清
皈依與反叛——“十七年”傳統歷史文學創作中的知識分子敘事——陳建新、張玲燕
冷戰的焦慮:“十七年”文學的文化心態與特徵——朱水涌
《文藝報》“編者按”簡論——程光煒
在焦灼與興奮中趨向大同:“十七年”作家體制心理的生成——以全國第一次文代會為中心——斯炎偉
重返文學的現場——建國前後文藝副刊考古手記之一——郝富強
工業題材與國家工業化的想像——對“十七年”與“文革”上海文學的一種考察——張鴻聲、李力
鄉村生態與“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賀仲明
歷史幽靈的復現:從革命歷史小說到新革命歷史小說——劉復生
風俗化政治與文學敘事魅惑——以“蕭也牧批判”為個案的一種考察——周保欣
“十七年”文學中的集體寫作現象平議——黃擎
“十七年”文學中文化“戀父”心理分析——以《青春之歌》、《創業史》和《艷陽天》為中心——李遇春
論建國後鄉村題材作品的非鄉土化特徵——王文勝
中國與美國的理想主義者——“十七年”電影與早期好萊塢“西部”電影之比較——[美]史瞻
“十七年”時期中國動畫電影的獨異性——鄭淑梅、吳曉靜
戴著鐐銬的舞蹈——關於60年代歷史劇大討論的思考——楊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