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izia

aten aten aten

藝術團體Angizia傳記
本文用筆名安徒發在音像世界FEEL 2004年第4期,原文是德文譯成英文
地下劇院之詭笑
- 藝術團體Angizia傳記
<注一:本文得到Angizia樂隊授權翻譯發表,原載於Angizia官方網站http://www.angizia.com。大標題為譯者所加。文中所有德文唱片名均僅在首次出現時給於漢語譯名。>
<注二:Angizia將於2004年上半年推出新專輯"Ein Toter fuhrt gern Ringelspiel " (死者愛坐旋轉木馬)>
為了探究將強烈的衝動轉換為藝術性與個人化表達,Engelke(原名Michael Haas)在1994年創立了樂隊Angizia。那時隱居獨室的Engelke,正忙於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音樂手段表達他的自然之詩。Angizia在1997年"Kemenaten"時期,以及後來絕對特別的作品俄羅斯三部曲("Das Tagebuch der Hanna Anikin"(Hanna Anikin之日記), "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鼓手Zacharias的棋盤), "39 Jahre für den Leierkastenmann"(手風琴師的39年))之中使用的巴洛克韻律風格里並沒有正面體現當今新潮的音樂方式,後者僅略微的閃現在音樂的優美簡潔之中。在1995年3月,Engelke 與Szinonem (原名Cedric Müller), Emmerich以及Henning一起,創作了名為"Nordheim"(北方家園)的非正式DEMO,此唱片從未公開發售過。Engelke眼中的Nordheim Demo是一群雄心勃勃音樂家重要的個人化作品。其中的精髓Angizia在之後的若干唱片中有著進一步的表達,如"Kissarna" (1995年Demo), "Heidebilder" (異教畫,與Amestigon的合輯唱片) 和 "Das Tagebuch der Hanna Anikin" (1997年專輯)。在這段時間Engelke和Szinonem發展了他們密切的音樂合作關係,合作的成果就是後來的作品1997年的兩張專輯"Die Kemenaten scharlachroter Lichter"(內室猩紅之光) 和 "Das Tagebuch der Hanna Anikin" (CD 1997)。年僅16歲的Szinonem當時正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在家中和各地舉辦過無數次的鋼琴音樂會,奧地利的電視媒體將他看作古典音樂天才和希望之星。就在Szinonem昂貴的三角鋼琴邊,Engelke和他確定了Angizia樂隊的基本方向。這架鋼琴將在之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在Angizia的音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995年的十一月,Angizia發布了他們第一張正式的Demo卡帶"Kissarna", 限量200張。"Kissarna"這張唱片在地下音樂界得到高度肯定,其重要的音樂精華部分在之後的"Tagebuch"時期有進一步的發展。該唱片由Szinonem,Engelke以及Jürgen Prokesch作曲。此後Jürgen Prokesch在Angizia的兩張專輯"Das Tagebuch der Hanna Anikin" 和 "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 中擔任貝斯手(現在他的工作是瑞士一個馬戲團的雜技演員, 這是後話)。在與著名的napalm唱片公司達成一項善意的商業協定後,Angizia開始為一張與Amestigon樂隊的合輯唱片構思三首歌, 此唱片於1996年春季出版。由於大膽的將古典音樂與重金屬音樂結合,這些獨特風格的作品很快被接受,類似的融合方式在當時來說非常少見(而且異常的優美精緻).因而使Angizia成為後來的所謂潮流的開創者(當然之後更多的這一流派成功的樂隊是為了這個標籤後面的商業利益)。"Heidebilder"這張唱片在當時引起了評論界激情洋溢的讚揚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有爭議的評論。Engelke在這些作品中首次使用了了女聲,女歌手Aastedet加入了樂隊,其聲線與Engelke的死嗓形成鮮明對比。
Angizia在地下音樂界創造了一種異於傳統的的瘋狂音樂形式。 樂隊給於鋼琴聲部特別重要的地位。在Angizia音樂中極為豐富的戲劇化場面里,Engelke與Szinonem二人都把三角鋼琴的聲音放顯著位置。經過一年的艱難努力後,Engelke和Szinonem終於完成了Angizia的首張專輯"Die Kemenaten scharlachroter Lichter"; 這張獨一無二風格的唱片將Angizia與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別區別開來,至今仍然是金屬樂界為人談論最多的焦點唱片之一。這是關於一個陰鬱而憂傷的宮廷詩人Konstanz Bürster的故事。此人在年老以後,一直把自己關在在一個原為女性所用的內室里撰寫回憶錄。Engelke將十八世紀巴洛克時期的莊嚴與奢華風格加入了這張唱片。在Szinonem與Engelke在為音樂的鋼琴聲部作曲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想到的這個時期的音樂。最終作品"Die Kemenaten scharlachroter Lichter" 有著宏大的巴洛克風格的歌詞和非同尋常的的歌曲長度,這是一部由數個樂章構成的音樂戲劇。女高音Irene Denner與男高音Friedrich Rieder首次出現在Angizia陣容中。Engelke將歌詞以及整個五幕單人劇劇本全都印到了"Die Kemenaten scharlachroter Lichter"的唱片內頁。這張專輯在德國,俄羅斯,希臘以及義大利的音樂雜誌上得到了超乎想像的高度評價,當然,除了某些糟糕透頂空話連篇的金屬樂評人的評論之外。這恰恰證明,至少當時,他們無法理解"Die Kemenaten scharlachroter Lichter"的獨特形式與內涵。異常狂野的戲劇化傾向日益明白的表現在這類地下音樂的所謂旁支之中。並且在能夠理解其精神的聽眾支持下逐步發展。不過漸漸明顯的是,唱片公司對將Angizia的音樂加以歸類這一工作似乎並不在行。因而這個奧地利怪物作為音樂工業一個巨大謎團,成為戲劇及先鋒派藝術全新的音樂標誌。
1997年春天, Engelke完成了中篇小說"Das Tage buch der Hanna Anikin", 這篇小說即後來Angizia第二張正式專輯的基礎。這張唱片是樂隊俄羅斯三部曲的第一部分。這張唱片的音樂創作完成的更早,退後到96年冬天,Engelke和Szinonem還在Georg Hrauda錄音室錄製"Die Kemenaten scharlachroter Lichter"專輯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寫完了他們下一張唱片的音樂部分。Engelke的故事主角是一個芬蘭俄羅斯混血的貧民Hanna Anikin,小說就是該人的日記。Engelke和Szinonem將這篇假想文字作品轉變成現代風格的憂鬱音詩。Engelke把著名奧地利蒂羅爾聲樂家Christof Niederwieser (KOROVA樂隊成員) 納入Angizia,形成"Denner-Engelke-Niederwieser"三重唱,一個全新的表現力無窮的組合。Irene Denner 在樂隊中擔當女聲獨唱,她的聲線加強了音樂的緊張壓迫感,其水準絕非當今膚淺而沉悶的所謂歌特樂隊可比。在"Das Tagebuch der Hanna Anikin" 中,Irene Denner的歌聲與Engelke和Niederwieser相比,相當的獨特而有靈性。Szinonem的鋼琴在"Die Kemenaten scharlachroter Lichter"的宏大音樂結構中隱現,支配著整個音樂氛圍,在長笛,長號,木吉他,電吉他,鼓以及瘋狂的歌者背後清晰而有力。Angizia在這個時期,首次和女畫家Gabriele B&ouml;ck合作,其畫作"Weg zum Flug" 是對"Die Fieberschauer eines betrunknen schwarzen Schmetterlings"(醉後黑蝴蝶的熱水浴,"Das Tage buch der Hanna Anikin"專輯歌曲之一)的美學反映及闡釋。此時,樂隊還有一件大事發生,由於在音樂觀念上的分歧和不合,時年19歲的Szinonem決定離開樂隊獨自發展,並重新使用他的真名Cedric Müller。Engelke和Szinonem的合作至此告一段落。這件事對當時Angizia的樂迷們造成了很大影響。傳聞,這位集天才與狂想於一身的Cedric Müller覺得單靠鋼琴已經不能完全表達他的作品了。此後(1997年),他離開了Angizia並建立了他自己的工業金屬樂隊"The Virus"。而Engelke再次改變了他的樂隊陣容, 為他的下一個目標新引進了數名樂手。開始實現他在小說"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里的音樂理念。
就像"Der essayist"("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專輯歌曲之一)里的客席手風琴手Florian Oberlechner一樣,Angizia的新陣容里出現了著名小提琴手Roland Bentz的名字,他將作為樂隊的客席小提琴手。而原陣容中的鼓手Henning由於抽不出時間參加像"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 這樣一個浩大工程,不得不遺憾的離開樂隊。從1998年春天起,Engelke與Angizia的吉他手Emmerich開始了密切的合作,共同創作"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 的音樂部分。最終,1999年全新的樂隊陣容以戲劇因素和強烈的幽默節奏為基礎,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和諧且優美的超級組合。Ennerich Haimer和Engelke的合作使得音樂中史詩與音詩風格比以往作品更為和諧一致的結合。他們合作的成果即是給予Angizia的聽眾極大的驚喜的專輯"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此專輯是直至今日Angizia作品中評價最高的一張唱片。這個時候(1998年)起鼓手Moritz Neuner(KOROVA, KOROVAKILL樂隊成員, DORNENREICH樂隊前成員),以及在專輯"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里彈奏木吉他的Jochen Stock(DORNENREICH樂隊成員),加入並成為了發展中的Angizia樂隊團體中重要的成員。
在"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中,Engelke講述了兩個俄羅斯棋手從1904年到1941年的故事。這兩個人都努力的思考俄羅斯社會系統的存在意義和目的,及其在宿命般的象棋遊戲中對應的階層劃分。故事的主人公Zacharias Kasakow小時候曾在烏克蘭的軍隊中當過軍鼓手,不過後來放棄了他的鼓手生涯,決定追隨他的父親從事關於象棋的理論研究和教學。他發展了他父親的理論方案,後者致力於將簡單的棋盤遊戲社會主義化,意圖在於批判當時(1900-1940)的俄羅斯政治體制。"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此專輯成為了Angizia文化中獨特的先鋒里程碑,再次達成了Engelke的願望,在每張新專輯裡都能夠創造的的全新音樂範式,Julian Sch&ouml;nberg擔當樂隊長期的鋼琴手。這張專輯理所當然的被看作是一種永恆的音樂形式的戲劇宣言,不朽的史詩被同樣不朽的音樂作品表達。
Irene Denner超凡脫俗的神奇嗓音使其成為地下音樂中獨一無二的女聲典範。Engelke所飾演的"狂嬰" 同Irene Denner 一起形成的二重唱成為大膽而瘋狂的演唱組合。Christof Niederwieser雖然再次喚醒了他強烈的歌唱熱情,但是由於Angizia變化了的音樂觀念,他被暫時的排除在演唱者之外。Gabriele B&ouml;ck為這張專輯創作了一系列的畫作,使得整個作品的史詩,劇本,繪畫藝術完美的融合。用她天才而敏感的畫筆,闡釋了故事主人公Zacharias Kasakow在他最重要的比賽獲勝,能夠找到他一生的真正意義之後的內心獨白。Engelke和Emmerich Haimer用了數百小時的時間來創作"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中的音樂部分,使Angizia在音樂工業中走出新的方向成為可能。不過,與此同時,Angizia的唱片公司Napalm Records一直擔心的事情在1999年發生了。一方面,Angizia擁有巨大的聽眾群,與大眾和商業性的膚淺音樂市場不同,他們能夠真正的理解Angizia音樂里狂野的戲劇形式,沉浸在Angizia的音樂之中。而另一方面,一般的樂評人和音樂消費者,他們無法理解Angizia及其音樂;這部分的聽眾群沒有時間去理解深刻的藝術,他們的眼裡只能裝得下僅有死板而淺薄的音樂元素的所謂好聽的音樂。對音樂不同的要求自然使得Angizia的聽眾形成了兩部份。這是意料中的結果,不過這件事Angizia以前從未理會過,現在也對其不感興趣。此時,前進中的Angizia就像一條藝術的獨木舟,在音樂工業無邊無際的海洋上,勇敢無畏的飄流。遠離那些擱淺的船隻,後者就像音樂工業帶來的利潤之島周圍的獻媚者般,只能無可救藥的自我滿足。
"Das Schachbrett des Trommelbuben Zacharias" 專輯在1999年2月份於Black Rose Productions旗下發行。在此之前兩個月,Engelke已經在忙於創作他的重要作品"39 Jahre für den Leierkastenmann",此作品將會作為一出先鋒音樂劇展現在聽眾前。在所有音樂邊界和規則之外,Engelke與Emmerich Haimer完成了這張最熱烈瘋狂和神經質的Angizia全新專輯。專輯裡的歌曲比以往Angizia作品長度短而數量多。"39 Jahre für den Leierkastenmann" 是關於四個猶太人音樂家的悲劇故事,他們離開了家鄉Lemberg,和乞丐與窮人們一起沉迷於滑稽戲劇,在戰爭期間(兩次世界大戰)快樂的生活,使冰冷的俄羅斯增加了愉悅歡快的馬戲團音樂。為了這個至今Angizia最重要的作品,Engelke更換了Angizia的錄音地點。他想到了與著名小提琴手Roland Bentz合作,後者因此成為了Angizia的提琴手,此外還擔當該唱片製作人的重要工作。 Angizia在Roland Bentz位於Steinbach的"Klangwerk"錄音室忙碌了一年之後,終於有了相當滿意的結果;"39 Jahre für den Leierkastenmann"專輯,一出獨特的戲劇;Engelke將其分作三幕十六章節,這是一個全面反映多樣化的前衛音樂戲劇所有方面的音樂作品。
當然此前Engelke又一次需要找新的樂手,樂手的個人氣質和風格與"39 Jahre für den Leierkastenmann",與Angizia的作品整體風格都要合適。人員變動大致是這樣,爵士鼓手Alex Dostal替代了Moritz Neuner成為樂隊重要成員,原因是Moritz Neuner由於Angizia的關係已經不得不取消了多場DORNENREICH樂隊的演出,另外他住的地方離Angizia的大本營也的確太遠了。Jochen Stock負責一部分作品裡的貝斯部分,Mario Nentwich司職鋼琴演奏,而爵士貝斯手Harald Hauser自2001年五月起正式加入Angizia。Krzysztof Dobrek成為了Angizia里位置突出的手風琴手,Bernhard Seibt則是放縱而悲劇性的馬戲團黑管演奏者,Roland Bentz以他大師級的瘋狂提琴聲部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低音歌手Rainer Guggenberger加入,同Engelke和Irene Denner一起形成三重唱歌手組合。這些所有人員上的變更都是為了能夠平衡的表達這個與眾不同的故事中的喜劇和悲劇成分。音樂里Angizia一如既往的慣於使用一些古怪的樂器,譬如低音提琴(Roland Bentz),手風琴(Krzysztof Dobrek),黑管(Bernhard Seibt),大號,手鼓,三角鐵以及其它典型的葬禮樂器。這些所有樂器聲部被安置成為一種憂鬱而神經質,同時又帶有馬戲團和喜劇色彩的音樂結構。Angizia還計畫把"39 Jahre für den Leierkastenmann" 中的概念轉化成舞台表演在各地演出。
Gabriele B&ouml;ck創作了數十幅精彩的畫作,為這個故事作了悲喜劇式的的藝術闡釋,同時也描繪了Engelke(現在已經重新使用他的真名Michael Haas)心中Angizia未來音樂前景的草圖。在完成"39 Jahre für den Leierkastenmann"的過程中,Angizia與畫家Gabriele B&ouml;ck的合作關係進一步加強,而她的漫畫式的藝術創作給與Angizia樂隊及音樂一種新的"靜止生命"。Angizia未來的作品都會在這個重要的合作關係下完成。Angizia希望其作品被看作是史詩-音樂-繪畫三位一體的藝術,這樣的表達方式對於其作品完整性是無比重要的。這架Angizia機器在不遠的將來為著新的目標將會不停的工作,同時,為了追求其獨特的藝術,自我的實現且不為他人利益所影響,樂隊決定精神上遠離唱片工業的廠牌,意圖及規則的控制。所以,尊敬的音樂聽眾們,你們必須自己決定,是喜歡並熱愛上這種非傳統的戲劇形式——抑或遠離它,這兩者都是公平合理的。無論商業音樂的市場潮流和既定規則如何變化,這支狂野和叛逆的的樂隊將一如既往的沿著他們自己的美學觀念繼續戰鬥下去。
"如果你足夠的瘋狂與偏執,那么請跟隨Angizia的航線在無盡的海洋上飄蕩,遠離那些以蒼白的口號麻醉消費者的商業島嶼。不要浪費時間,你一定可以追趕上這支卓越的奧地利艦隊的偉大航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