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職業網球聯合會]

ATP[職業網球聯合會]

職業網球聯合會(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縮寫:ATP)於1972年9月成立,旨在保護男子職業網球選手的利益。自1990年開始,該協會組織了以協會名為賽事名的全球網球巡迴賽事。 2018年8月,ATP世界排名出爐,納達爾費德勒領跑。

機構歷史

職業網球聯合會由唐納德·戴爾、鮑勃·布瑞尼爾、傑克·克拉瑪、克里夫·佐斯德爾等人於1972年9月成立,旨在保護男子職業網球選手的利益。克里夫·佐斯德爾成為首任主席。

自1990年開始,該協會組織了以協會名為賽事名的全球網球巡迴賽事。1990年的時候,這項全球巡迴賽事被命名為“ATP巡迴賽”;但是在2001年這項賽事被改名為“ATP”。到了2009年,這項賽事又被改名為“ATP世界巡迴賽”。 這些改名被認為是與大獎賽網球系列賽以及世界網球錦標賽等賽事競爭的結果。

ATP全球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歐洲總部設立在摩納哥;美洲總部設立在美國蓬特韋德拉海灘;而涵蓋非洲、亞洲及大洋洲的ATP國際總部則設立在澳大利亞的悉尼。

負責管理女子職業網球選手的對應機構是女子網球聯合會。

職業網球聯合會舊版標誌 職業網球聯合會舊版標誌

1972年,由唐納德·戴爾、鮑勃·布瑞尼爾、傑克·克拉瑪、克里夫·佐斯德爾成立了職業網球聯合會。傑克·克拉瑪為首任執行董事,而克里夫·佐斯德爾則為首任主席。

傑克·克拉瑪創立職業網球選手排名系統,並在1973年開始實施,並沿用至今。

1974年至1989年期間,國際男子網球職業賽事均由一個名叫“男子職業網球聯合會”的小組委員會管理。該小組委員會由國際網球聯合會、職業網球聯合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賽事管理者組成。

在職業網球聯合會的要求下,網球賽事開始引入藥物檢查。這也使得網球成為世界運動史上第一個採用“藥檢”的職業賽事。

世界巡迴賽

ATP世界巡迴賽包括: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系列賽事、ATP世界巡迴賽500系列賽事和ATP世界巡迴賽250系列賽事三項系列賽事,而同時ATP巡迴賽還監督為新人選手舉辦的ATP挑戰賽和為資深選手舉辦的ATP冠軍賽。但是大滿貫賽事、奧運會網球賽事、戴維斯杯等賽事並不由職業網球聯合會管理及監督,但這些賽事亦可以獲得ATP排名積分。

每年網球單打及雙打選手都能在賽季末的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獲得較多的ATP積分。該賽事在2000年至2008年期間由職業網球聯合會與國際網球聯合會聯合舉辦,2009年之後則由職業網球聯合會獨立舉辦。而由國際網球聯合會主辦的為期一周的未來賽(入門級賽事)、為期四周的衛星賽(已於2007年取消)和大滿貫賽事都可以獲得相應的ATP積分。

具體ATP積分 獲得細節請參見下表:

賽事類別賽事數量總獎金額(單位:美元)冠軍積分主辦機構
大滿貫賽事4各賽事自行安排2000國際網球聯合會
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1445萬1100 - 1500職業網球聯合會
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9245萬到364.5萬1000職業網球聯合會
ATP世界巡迴賽500系列賽事1375.5萬到210萬500職業網球聯合會
ATP世界巡迴賽250系列賽事3941.6萬到102.4萬250職業網球聯合會
ATP挑戰賽1784萬到22.4萬80 - 125職業網球聯合會
ITF男子巡迴賽5341萬到2.5萬18 - 35國際網球聯合會

2009年改革

2009年,職業網球聯合會宣布推出全新的巡迴賽體制,名為“ATP世界巡迴賽”。ATP世界巡迴賽由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系列賽事、ATP世界巡迴賽500系列賽事和ATP世界巡迴賽250系列賽事三項系列賽事構成。 概括來說,原來的“ATP大師系列賽”改名為“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系列賽事”;而原來的“ATP黃金國際巡迴賽”和“ATP國際巡迴賽”則分別改名為“ATP世界巡迴賽500系列賽事”和“ATP世界巡迴賽250系列賽事”。

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系列賽事包括印第安維爾斯、邁阿密、蒙特卡洛、羅馬、馬德里、多倫多/蒙特婁、辛辛那提、上海和巴黎等九個大師賽。而賽季末的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則從上海市遷移到倫敦市。漢堡大師賽則被全新的紅土賽事馬德里大師賽所取代,馬德里大師賽是一項男子和女子都可以參與的混合賽事。而從2011年開始,羅馬大師賽和辛辛那提大師賽也將變革為混合賽事。

除非有醫療證明,否則職業網球聯合會將嚴厲懲罰那些故意不參加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系列賽事的頂級選手們。該懲罰計畫用於消除類似蒙特卡洛大師賽和漢堡大師賽那樣由選手和組織方而導致的爭議和抗議。漢堡大師賽和蒙特卡洛大師賽都曾對職業網球聯合會提起過訴訟,作為和解條件,職業網球聯合會決定保留蒙特卡洛大師賽依舊作為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系列賽事一員,可以享有更高的獎金和1000分的ATP積分,但同時蒙特卡洛大師賽將不再是一個強制網球頂級選手必須參加的賽事。因而,蒙特卡洛大師賽決定不再起訴職業網球聯合會。而漢堡大師賽則被“降級”為ATP世界巡迴賽500系列賽事。 漢堡大師賽決定不接受與職業網球聯合會的和解,但隨後他們也輸掉了這場官司。

ATP世界巡迴賽500系列賽事包括鹿特丹、杜拜、里約、阿卡普爾科、巴塞隆納、漢堡、華盛頓、北京、東京、巴塞爾和瓦倫西亞等賽事。

職業網球聯合會與國際網球聯合會宣布自2009年戴維斯杯將首次引入ATP積分,只有參加戴維斯杯世界組或是世界組附加賽的球員才能獲得排名積分。所分配的積分是屬於500積分的範疇但 並不保證選手進入500賽事。在之前52周內,四個附加賽上所累積的積分球員可以列入500積分範疇。全年贏得8場單打比賽的球員獲得125分額外獎勵。

ATP排名

職業網球聯合會每周會公布兩個排名,一個是每周滾動的積分排名,被稱之為“阿聯航空ATP排名”(俗稱“世界排名”);而另一個則是本賽季迄今為止累積積分排名,被稱之為“阿聯ATP倫敦之路排名”(俗稱“ATP冠軍積分”)。

ATP排名是用來確定各項網球賽事中單打與雙打選手的入選資格及種子選手資格。阿聯ATP排名的統計周期為52周,但不包括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同時這些積分將在賽季末的最後一項賽事結束後全部作廢。而那個在賽季結束後累積積分最高的排名選手即為當年的“世界第一”。而阿聯ATP倫敦之路排名則是以一年內所有積分累加的數據,即“選手截止上周的ATP冠軍積分−選手去年上周的同期積分+選手今年上周的積分=選手截止本周的ATP冠軍積分”。阿聯ATP倫敦之路排名最終排名前八的選手即可參加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

從2009年賽季開始,所有積分都翻了一倍以適應全新的排名系統。

2018年8月,ATP世界排名結果:納達爾與費德勒仍穩居前兩位。憑藉在ATP500華盛頓站上的優異表現,小茲韋列夫保住第三。上周華盛頓站的四強均由年齡21歲或以下的球員包攬,這還是巡迴賽十餘年來的第一次。最終小茲韋列夫成功衛冕,在世界排名中緊隨納達爾與費德勒。亞軍澳大利亞人德米納爾飆升27位,首次進入世界前五十。另外兩位四強成員西西帕斯與盧布列夫分別上升到27和37位。在該站復出並打進八強的穆雷回升到375位。

德爾波特羅、迪米特洛夫、安德森、西里奇、蒂姆、伊斯內爾、德約科維奇占據了前十中的其餘七個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