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赫爾辛基奧運會

1940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是由芬蘭主辦的,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未曾正式舉辦的一屆奧運會。

賽事簡介

1940年第十二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未曾正式舉辦的一屆奧運會。
1936年柏林奧運會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一觸即發。但是,國際奧委會仍在進行下屆奧運會的準備工作。運動會期間,國際奧委會討論了第十二屆奧運會會址問題。當時提出申請的有日本東京、芬蘭赫爾辛基、義大利羅馬、西班牙巴塞隆納、匈牙利布達佩斯、埃及亞歷山大港、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巴西里約熱內盧、愛爾蘭都柏林、加拿大多倫多、瑞士洛桑、希臘雅典,隨後倫敦、蒙特婁也提出了申請,總共達14個城市。經過幾輪投票,東京、赫爾辛基兩市獲得預選權。最後表決時,東京以37票獲勝,赫爾辛基得了26票。第十二屆奧運會原定1940年9月21日至10月6日舉行。
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件,隨後爆發長達八年的戰事(中國稱為「抗日戰爭」,日本稱「日中戰爭」)。翌年7月,國際奧委會於開羅舉行會議,中國奧委會代表抗議日本侵略中國,破壞世界和平,違反奧林匹克精神。並要求剝奪日本東京、札幌兩市夏季與冬季奧運會主辦權。日本則宣稱:保證如期舉行運動會。國際奧委接受日方說法,採取了觀望態度,但在隨後的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秘密會議上,決定將赫爾辛基和奧斯陸作為夏、冬季奧運會候補地。
開羅會議後不久,日本奧委會在軍方壓力下,宣布1940年日本為了紀念帝國建立2600周年,要在1940年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而無法舉行奧運會。隨後,國際奧委會決定將夏季奧運會會址改在赫爾辛基,會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1月1日芬蘭通知國際奧委會放棄主辦權。隨後,戰火遍及歐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屆奧運會也就被迫取消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