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年

1439年

1439年,1430年代。 傳統紀年:明英宗正統四年;日本後花園天皇永享十一年。己未年(羊年)。

大事記

(圖)  己未年(羊年)己未年(羊年)

1)北京法海寺興建完成。

2)天主教東正教合併。

3)1439年,明初屢次修葺後改名為“朝陽門”。

4)1439年,德國谷騰堡製造出木製凸版印刷機,這種垂直螺鏇式手扳印刷機雖然結構簡單,但卻沿用了300年之久。

出生

教宗庇護三世,(Pius III,1439年5月9日-1503年10月18日),原名Francesco Todeschini Piccolomini,在位

(圖)庇護三世庇護三世

期間:1503年9月22日—1503年10月18日)是天主教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九短的教皇,在位僅僅二十七日。他出生於義大利中部錫耶納市,他是教皇庇護二世姊妹Laodamia之子。在他二十二歲之時,教皇庇護二世提升他為主教,並且允許他承繼Piccolomini家族的名字和家徽,隨後的教皇在幾個重要機構雇用了他,他曾照顧教皇保祿二世起居飲食,在教皇西斯都四世命令下在義大利中部翁布里亞地區傳教。1503年,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因感染瘧疾去世,庇護三世當選成為新一任教皇。

索南卻朗(1439年—1504年)於藏曆第七繞迥之土羊年(1439年)正月十日誕生在後藏恩薩(今日喀則江當區)地方。幼時傳說他能追述班禪第一世生前之事跡,聰明異常,後到甘丹寺出家為僧。

足利義視(永享11年閏1月18日(1439年3月3日) - 延德3年1月7日(1491年2月15日)),室町時代武將。6代將軍足利義教之子,母為日野重光之女日野重子。7代將軍足利義勝、8代將軍足利義政之同母弟。 初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異母弟。正室為日野重政之女、兒子是第10代將軍足利義材。天台宗淨土寺門跡、名為義尋。

逝世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德語:Albrecht II,1397年8月16日-1439年10月27日)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大公(稱阿爾

(圖)阿爾布雷希特二世阿爾布雷希特二世

布雷希特五世,1404年~1439年在位),匈牙利國王(1437年起)和波希米亞國王(1437年起)。1438年他被選為“羅馬人民的國王”,但未能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尚巴志(1372年-1439年),尚思紹王之子,初代琉球國王,第一尚氏王朝第二代國王,1421年至1439年在位。神號勢治高真物。

少年時即有才名,取代其父出任佐敷按司。1406年,起兵擊敗中山國王武寧,奪取中山王位,在首里城奉其父為名義上的中山王,執掌國政。1416年滅北山國,並任命其次子尚忠為北山監守。1422年其父死,正式繼位為王。1429年對南山國發動戰爭,南山王他魯每自殺,南山國滅亡,琉球王國第一個統一王朝第一尚氏王朝建立。1430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五年),中國明朝政府正式承認他統一琉球,封其為中山王,賜姓“尚”。

尚巴志王在位期間,擴建了首里城,修建那霸港,琉球國對中國、朝鮮、日本、南洋各國的貿易興盛,為琉球國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朱有燉(1379年-1439年),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第五子周定王朱橚(1361年-1425年)之嫡長子,朱元璋之第六孫,明洪武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即西曆1379年2月6日)出於皇室老家安徽鳳陽,洪武廿四年(1391年)三月受冊為周世子。在明惠帝發起的削藩行動中,與其父朱橚一同被廢為庶人,遷徙雲南。至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登基後,方才恢復爵位。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周王朱橚病薨,朱有燉襲封周王爵,在位近14年。至明英宗正統四年五月二十七日(西曆1439年7月8日),朱有燉薨於封國河南開封府,享壽61歲,以其博聞多能而謚為“憲”,故世稱“周憲王”。

故事

公元1439年,諸葛村中一個叫諸葛彥祥的富戶捐谷一萬多石以賑災年,受到當時的明英宗嘉獎,並御賜了一塊“敕旌尚義之門”的金匾。一直以來,諸葛村的人都把自己認作是諸葛亮的後代。名為諸葛村,也是因為村中大部分的人都姓諸葛。據諸葛村保存的《諸葛氏宗譜》記載,受到明英宗嘉獎的諸葛彥祥就是諸葛亮的嫡傳第三十六代孫,但是在正史中,諸葛亮的後裔卻只準確記載到他的兩個孫子諸葛尚和諸葛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