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倍氏症

心肌糖原沉積病[龐培氏(Pompe)病] [病因] [病理]

心肌糖原沉積病[龐培氏(Pompe)病]
心肌糖厚沉積病由Pompe(1932)提出,為糖原合成和分解代謝中所需一系列酶的缺陷所致病變,是一種先天性代謝病,本病罕見,是引起嬰兒心臟迅速增大的疾病之一,亦即所謂特發性心臟肥大。
[病因]
為糖原分解酶(如a-1,4-葡萄糖苷酶)的缺陷,不能分解為葡萄糖而造成糖原質和量的代謝障礙,使組織中的糖原累積,因此近年把這類疾患總稱為糖原沉積病,由於受累的組織或器官不同,可區別為+或+ -型,絕大多數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關。實際上可分為肝,心,肌肉三大類,如1型稱為肝糖原沉積病(GSDI 亦稱VonGierke病),2型為心肌糖原沉積病(GSDI,pampe病等)。3型即肌性糖原沉積病。
[病理]
由於組織中糖原積累,造成器官的腫大與功能不全,如心臟明顯增大,主要是心室壁增厚,左室可厚達30毫米(正常為7~10毫米)糖原代謝了肌纖維,並有空泡形成,退行性壞死,但無炎症改變,同時可累及肝,腎和有紋肌等。
[臨床情況]
1.病人出生後數周或數月發病,男女相等,病情發展快,常早年死於心力衰竭或呼吸道感染,但也有見於成人者。
2.心臟明顯增大但一般無雜音,肌肉軟弱無力,巨舌,面容與呆小症或伸舌痴愚相似,肝脾腫大常不明顯。
3.胃納差,嘔吐,呼吸困難,紫紺,水腫以及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表現。
4.心電圖左心肥厚,T波倒置,S~T段下降,血液檢查末梢白細胞的酸性麥芽糖酶(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顯著降低。
[X線表現]
心臟呈對稱性的原形或球形明顯擴大,主要是心室,不侵犯心房,搏動減弱,並可壓迫左上支氣管,引起左上葉肺不張,晚期有時合併肺郁血或肺炎的表現。
2,心血管造影,顯示左心室壁增厚,血液循環正常,有時左肺動脈壓升高。
[鑑別診斷]
應與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鑑別,二者X線表現大致相同,又可並存。其它如支氣管肺炎伴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心肌炎等相區別。
參考資料:特殊病徵臨床X線診斷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