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文獻

黑水城文獻

黑水城文獻的發現,與殷墟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一起,被譽為中國二十世紀最大的文物考古發現。

黑水城文獻是指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境內黑水城遺址的古代文獻遺存。20世紀初,該文獻曾因俄、英等國探險家盜掘而流失國外。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考古工作者對黑水城遺址有計畫地進行了發掘,並出土了一批文獻。因此,現今世界上黑水城出土文獻的主要收藏地就分別有“俄藏”、“英藏”和國內收藏三大部分。黑水城文獻的發現,與殷墟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一起,被譽為中國二十世紀最大的文物考古發現。

黑水城簡介

黑水城為原西夏城名,位於今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達來

黑水城文獻黑水城遺址
呼布鎮以南32公里處。在西夏和元代時最為鼎盛,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西夏十二監軍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城為長方形,全城面積超過十八萬平方米。城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城為軍政官署和寺廟等宗教活動場所;東城則為吏民和軍隊居住區及倉庫等。城東西各有一座城門,門寬四米五。建有瓮城,瓮城門南向。城牆高十一米,牆四角加厚,成圓錐形,頂部外側建有女牆一道。城中有一條大道貫穿東西。城東南有一座方形堡子,堡東有一座高土台,台東又建有兩排房屋,外有圍牆。城外是居民的宅院。黑水城在元朝為亦集乃路,蒙古語稱哈拉浩特(黑城)。 黑水城原建在額濟納河下游的綠洲上,由於河水改道北流,城郭廢棄後被風沙所吞噬,由於瀕臨巴丹吉林沙漠,氣候極度乾燥,地下埋藏物經歷數百年後出土仍保存如新。明以後城漸廢。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哈日巴特爾(直譯為黑英雄)的蒙古族將軍,在此築城鎮守。久而久之,人們便稱哈日巴特爾為黑將軍,此城便稱為黑城。由於哈日巴特爾驍勇善戰,不但晉升為將軍,並深得皇帝歡心,將自己的小女兒許配給黑將軍做哈敦(譯意夫人)。後來,黑將軍羽翼漸豐,權勢強盛,竟然凱覦皇權,企圖一統天下。正當與心腹們密謀怎樣篡奪皇位之時,這一陰謀被公主得知。她便將黑將軍陰謀篡權的訊息報告了父皇。皇帝在盛怒之下派數萬大軍進攻黑城,懸賞捉拿哈日巴特爾。但是大軍為攻陷黑城打了多次大仗,均無取得根本性勝利,為不使黑將軍逃脫,只好把黑城圍困起來。皇帝得知久攻不破的訊息後,便請巫師卜卦,卦象說:“黑城地高河低,官軍圍城在城外打井無水,而城內軍民卻不見饑渴之象,必有暗道通水,如將水道堵截,則必勝無疑。”於是,皇帝又增派一萬大軍赴鄂木訥河上游的咽喉部位,隨著巫師們高聲誦訟著《護律·夏日畢其格》(意即法律黃書),軍士們用頭盔盛著沙土,很快地截斷了河水,並築起一道巨大的土壩。不幾日,只見城內人畜饑渴,近城的禾苗枯萎。黑將軍便令士兵在城內掘井,在挖掘中每每眼見出水,一會兒又見底了,就這樣直挖到八十丈還是不出水。在這饑渴難忍、萬般無奈的情形之下,黑將軍只得下令準備突圍。臨行前,他把全城的金銀財寶投入井中,又對自己的兩個兒女說:“你們去做財寶的主人吧!”,並祝願說:“願來日有個騎禿頭青虻牛的人來將我們財寶取走”。隨後,便將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也活活埋入深井。又令士兵連夜鑿通北部城牆,率城內盡數兵馬衝出,殺出了一條血路突圍北上了。
至今,在久經風蝕沙埋的情況下,在黑城遺址西北角城牆上所開的那個可容騎駝者進出的洞口,相傳就是當年黑將軍突圍的洞口;在城池內偏西北的那個大坑,相傳就是當年不曾出水而用來埋藏了全城財寶的那口深井;而被當地人稱為“寶格德波日格”的那座高大沙嶺,相傳就是當年大軍截水所築的大壩;在黑城附近枯木的倒向,便是因長期缺水和本地大都是西北風所致。

俄藏黑水城文獻

1908年,俄國探險家科茲諾夫率領的探險隊,在西夏黑水城遺址,挖掘出大批西夏文獻。

黑水城文獻黑水城文獻
1909年科茲諾夫再次率隊,對黑水城作更為廣泛的挖掘。2次挖掘,科茲諾夫獲得8000多號文獻,近千件藝術品。

20世紀90年代初,上海古籍出版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等單位合作,赴俄羅斯取得出著作權。在經歷10餘年的複製、整理、編纂後,陸續出版了《俄藏黑水城文獻》。

英藏黑水城文獻

黑水城文獻斯坦因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 英國人。原籍匈牙利。早年在維也納、萊比錫等大學學習,後遊學牛津大學和倫敦 大學。1887年至英屬印度,任拉合爾東方學院校長、加爾各答大 學校長等職。在英國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後進行三次中亞探險。在其第三次探險中,於1914年5月,在結束敦煌考察後取道玉門、酒泉,沿著額濟納河到達黑水城。他先在城內數處寺廟、廢塔、垃圾堆中發現了眾多西夏文寫本,又在城外東北處的廢塔遺址中,找到眾多的西夏文印本發掘了黑水城遺址。後將所獲文物運回英國,現收藏於英國國家圖書館。現整理出版的《英藏黑水城文獻》由英方提供全套微縮膠捲,中方研究人員對其內容進行整理,相繼完成了英藏黑水城文獻的初步數位化、將成果整理成22冊列印圖本、記錄文獻的原始數據進行鑑別文獻版本狀況等工作。研究人員實地前往內蒙古阿拉善額濟納對黑水城遺址進行了考察拍攝,將斯坦因當年的照片和地圖進行實地勘察、對比、補充。《英藏黑水城文獻》除記錄大量西夏文獻外,還有為數可觀的藏文、回鶻體蒙文等文獻,內容廣泛涉及官府文書、軍法兵書、典當契約、韻類辭書、日用雜記、詩歌文藝、醫學藥方、星曆占卜、佛經等,寫卷書體主要有行書、草書、楷書、篆書等。其豐富的內容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為研究西夏時期的政治、軍事、民族、語言、文學、科技、考古等學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由於斯坦因本身是一名考古學家,其在黑水城挖掘過程中嚴格遵循考古程式,詳細記錄了出土文獻的地點和出土文獻種類,使得後人經過分析研究就可以得知該地在西夏時期或為官署,或為寺廟,或為民居,故而英國國家博物館館藏黑水城文獻其研究價值遠遠大於俄藏黑水城文獻。現整理出版的《英藏黑水城文獻》整套文獻,包含總量4000餘件原始文獻照片,全部殘頁編號有7000多個。

主要內容

黑水城文獻以西夏文文獻數量最多,約占總數的90%;漢文文獻次之,

黑水城文獻英藏西夏文大般若經
不足10%;也有零星的藏文、蒙古文、回鶻文文獻,其中西夏文文獻就其內容來說可分為5類:

一是語言文字類。黑水城文獻中有多種有關西夏文的字典、辭書、語音表等資料,如西夏文漢文雙解詞語集《番漢合時掌中珠》,注釋西夏文字形、音、義的韻書《文海》,西夏文字書《音同》等,對於研究西夏文無疑是至為珍貴的資料。

二是歷史法律類。西夏王朝有著完備的法律體系,然而漢文史料失於記載,黑水城西夏文獻中卻保存著多種西夏文法律文獻,最為著名的是《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這部法典原為20卷,今存19卷1300多頁,是中國古代繼印行《宋刑統》後又一部公開刻印頒行的王朝法典,也是第一部用少數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它吸收了唐律宋律的精華,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創新,形成了自己的特點,非常接近現代法律條文形式。

三是文學類。西夏文學作品傳世極少,黑水城文獻中有西夏文詩歌的寫本和刻本,保存有數十首詩歌,反映了西夏詩歌的藝術成就。西夏文諺語集《新集錦合辭》中,保存有大量多種類型的西夏諺語,以醇厚的民族風格展示了西夏社會風情與党項族羌族的民族倫理、道德觀念。

四是古籍譯文類。西夏統治者積極借鑑中原文化,翻譯了大量的漢文典籍,如《論語》《孟子》《孫子兵法》《孝經》等。特別是唐代於立政編撰的類書《類林》 ,失傳已久,敦煌文獻中只存零篇斷簡,而在西夏文刻本則保存完整,通過翻譯整理補充,這一失傳千載的古籍重現原貌。

五是佛教經典類。西夏統治者信奉佛法,在境內大力推行佛教,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翻譯抄刻佛經。這些佛教經典有的譯自漢文大藏經,也有自己編纂的文獻,是研究西夏佛教史乃至中國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西夏王朝重視刻印事業,政府機構專門設定刻字司,黑水城文獻中即有刻字司的作品。西夏文佛經里的版畫刀法嫻熟,印製精美,場面恢弘,風格獨特。西夏文文獻版式多種多樣,規格不一,大的盈尺,小的寸余。其裝禎方式有捲軸裝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書籍裝禎藝術發展演變的歷史。

史料價值

黑水城出土文獻中以西夏文獻為多數,這些文書,從數量上看,十分可觀,在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獻》中整整占據了6冊(1—6冊),有幾百個編號;從內容上看,十分豐富,包括了多種世俗文書和宗教文獻。世俗文書中又包括了西夏、宋、金、元幾個朝代,甚至還有更早時期的文獻。因此,價值巨大。

首先,黑水城出土漢文文書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與書籍不同,文書是當時套用的文字,用後往往成為“過時無用”之物,難得保存。由是之故,現存世的文書主要是近代出土於地下,如漢晉簡牘敦煌吐魯番文書,傳世的文書主要是徽州文書和清代檔案。這些都是歷史上形成的原始記錄,是未經人為加工,在實際生活中直接形成的真實記錄。它們一般都是寫本,很少刻本,多是沒有複本的孤本。就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文書而論,在中古時期,宋代文書最為缺乏。敦煌吐魯番文書主體是唐代,數量較多,雖下限至宋,但宋代文書很少;徽州文書上限是南宋,但宋、元時期的也較少。而黑水城出土的漢文文書主要是宋、西夏、元代的文書,正好填補了宋、元社會文書的稀缺,銜接了中國歷史文書的鏈條。

其次,黑水城出土社會文書有重要的文獻和史料價值。近代史學史表明,漢晉木簡的發現推動了對漢晉歷史的研究;敦煌吐魯番文書使唐史研究深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並已成為唐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史料;徽州文書在明、清歷史研究中的史料價值也日益顯現。因此,可以預期,黑水城出土的文書,必將為宋、西夏、元時期社會歷史的研究提供嶄新的資料,有力地推動其向前發展。

再者,黑水城出土的社會文書,無論是漢文,還是西夏文文書,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尤其是漢文文書無須經過翻譯便可使用,文字上少有障礙。因此,學術界使用面更寬,其價值的開發,效益的發揮有更為廣闊的空間。也正因為如此,黑水城出土的漢文文書才較早地得到專家們的重視。

相關詞條

黑水城 額濟納 西夏學 西夏文 敦煌文書

相關書籍

《俄藏黑水城文獻》 《英藏黑水城文獻》《英藏黑水城文獻甄錄入》《史金波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