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宮

黃帝宮

黃帝宮,又名雲岩宮,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南35公里處,新密東南劉寨鄉境內。曾是軒轅黃帝建宮築殿、練兵講武、研創八陣圖的地方。相傳黃帝初戰蚩尤失利後,退居此地,潛心養志。用風后、力牧為相,研兵習武,整飭兵馬,至今還有養馬莊、倉五村、拜將台、宮殿、軒轅門、講武門等古建築遺蹟。

基本信息

簡介

黃帝宮黃帝宮

相傳黃帝初戰蚩尤失利後,退居此地,潛心養志。用風后、力牧為相,研兵習武,整飭兵馬,至今還有養馬莊、倉五村、拜將台、宮殿、軒轅門、講武門等古建築遺蹟。

黃帝宮被譽為“中華人文始祖聖地”、“天下第一宮”、八陣兵法研創地。這裡山水秀麗,風光旖旎。自古流傳著許多傳奇的故事和動聽的歌謠:“南京到北京,不如雲岩宮。三柏二石一所廟,王母娘娘坐空中。石頭縫裡長柏樹,老龍叫喚不絕聲。黃帝風后研八陣,雲岩立宮聚群英。”

黃帝宮位於武定湖北岸,依山傍水,環境幽雅。人祖軒轅洞內,黃帝與風后的塑像神態悠然,栩栩如生,似在談古論今,議安天下。講武場、祖師殿、議事亭和嫘祖草堂,似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大殿四周,使整個殿宇錯落有致,層次格外分明。

黃帝宮前,是一水明鏡,雲霞留影在水溪,柳綠珠映,鳥飛鶯鳴,倒影浮沉,粼粼碧波,好似水中一晶宮。對岸有三座鼎足而立的城堡。近前左右兩座,猶如宮闕。左邊的四周環水,位於情人島之上,松柏所籠罩。城堡內有風后八陣圖碑和供人們旅遊度假造型別致的小木屋。右邊的坐落在清心島。最南邊的八陣兵俑城,恰似屏風。城堡內數百個兵馬俑組成的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再現了當年黃帝與風后布兵研創八陣的壯觀場面。背後,是一彎月狀的一泓清水。從玄女島穿過玄女峽,乘舟仰視,兩岸懸崖峭壁驚人,石頭縫裡長出的松柏青蔥密布,猶如三峽縮影,這便是軒轅黃帝宮後景“九龍潭”。潭中有一小島,島上建有一所“九龍廟”,又名“龍抓王小廟”,廟旁立有積德行善碑。在潭北尖石岩上,有一帶狀瀑布,瀑布如噴銀吐玉,常年不斷,水沖岩聲大如龍吟,似驚雷轟鳴,被世人稱之為“響水潭”。

這裡如畫的風景,有人作了客觀的比喻,說它“大似盆景,小似西湖”。夜色融照下的黃帝宮更加迷人、浪漫。近幾年來,黃帝宮經過開發建設,已成為風景優美的旅遊區和避暑勝地,遊人們盡情地乘舟在湖面上穿梭。釣魚台、天然游泳場和水上歌舞廳,給古樸典雅的旅遊區增添了無限生機。

主要景點

黃帝宮黃帝宮
黃帝宮位於新密市東的黃帝宮,相傳是當年黃帝指揮練兵、創演八陣的地方。這裡有神秘的黃帝議事亭,壯觀的八卦兵俑陣,及武定湖人祖洞九龍廟玄女峽等人文景觀,現已闢為“黃帝城旅遊區”。被譽為“中華人文始祖聖地”、“天下第一宮”。

黃帝宮目前的主要建築有“養馬莊”、“倉五村”、拜將台、宮殿、軒轅門、講武門等。黃帝宮坐北朝南,三進三院。東院有華夏始祖黃帝的肖像,西院為講武場。

早期遺物

黃帝宮黃帝宮
2008年3月14日,新密市黃帝宮景區在進行植樹綠化時,挖樹坑意外地挖出了一處古文化遺址。

新發現的遺址位於黃帝宮宮殿區北部一百多米處,當地民眾挖樹坑從坑內挖出了一堆碎陶片和紅燒土,經辨認有網紋黑陶、蛋殼陶、鼎腿等陶器殘片。魏殿臣介紹說:“這裡應該是一處灰坑,也就是古人生活填埋廢物的垃圾坑,周圍應該是一處古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片以黑陶為主,屬於龍山文化早期遺物,距今有4700年左右的歷史。”

據了解,此前文物工作者先後在黃帝宮內的三座古城堡上發現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遺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全法研究員曾帶隊對其中一座古堡上的文化遺址進行了試掘,出土了仰韶、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骨器、石器等一批文物。去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新密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又在黃帝宮北部西馬莊村發現了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的大型古文化遺址,包含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物。這幾處遺址密布於黃帝宮周圍與武定河沿岸,總面積在數百萬平方米以上,為中華文明探源、研究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中原活動提供了實物和考古學依據。

當地美食

葛記燜餅

葛記燜餅是“京都老號”葛記罈子肉燜餅館獨家經營的一種風味食品。據《鄭州飲食行業志》記載,葛記燜餅館的創業人葛明惠先生,是清朝滿族鑲黃旗人,生於1882年,他10歲進北京珂王府做事,曾給王爺趕車,頗得王爺的欣賞,他勤快好學,閒時常到王府膳食房幫廚。熱諳烹調技藝。當時,王府中有一種主食千層餅,還有一種萊餚名稱罈子肉。有一天,王爺回到府中,感到腹中飢餓,葛明惠便越俎代庖,用罈子肉為王爺燜丁一盤餅,又用榨菜、芫荽沏丁一碗湯,餅軟肉香,清湯爽口,王爺大加讚賞。民國初年,戰亂紛紛,葛明惠攜兩子來河南謀生,危難中想起被王爺大加讚賞的罈子肉燜餅,於是,經朋友幫忙在鄭州火車站附近開了“罈子肉燜餅館”,葛明惠親自站灶,兩個兒於打下手。解放後,葛明惠和他的次子先後去世,長子葛去樣繼續經營,他繼承發揚父親的烹調技術,使烹製的罈子肉一開壇便香氣四溢,經其多年苦心經營,隨使葛記燜餅成為聞名i8爾的風味小吃。

記罈子肉燜餅

記罈子肉燜餅是用餅牙D特製的罈子肉加青菜燜制而成。其餅是用軟面烙成千層餅,放涼後切成帘子棍形備用;罈子肉選用帶皮五花豬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方塊,先放入鍋內添水煮開,撇去浮沫雜質,撈出肉快裝入壇內,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湯封口,大火燒開後,改用文火慢燉,煨至爛熱。開壇時濃香四溢,過往行人聞香止步,素有“開壇香”之美濫。燜餅時,鍋內用青菜鋪底,放上餅條和罈子肉,加高湯稍燜即成。其肉香醇厚,肥而不膩,其餅柔軟適口,老少皆宜。燜餅時配萊除用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鮮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燜餅用的湯,除豬肉湯外,還用雞湯、鴨骨湯,因此燜出的餅軟香不膩,鮮美爽口,1995年,在鄭州第四屆莢食月中榮獲“中原名吃”稱號。1997年12月,在杭州全國首屆名小吃認定中,摘取“中華名小吃”桂冠。

當地特產

御餅

御餅即茯苓夾餅。相傳是趙匡胤當皇帝那天,賜給文武大臣的點心,故而得名。其餅皮形狀類似中藥雲茯苓,於是在民間便稱為茯苓夾餅。其特點是甜軟適口,香味濃郁。

旅遊指南

住宿

黃帝宮黃帝宮

景區內有豪華小木屋和窯洞賓館供遊人住宿。

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鄭州擁有幾十家星級飯店、賓館,住宿條件相當不錯。鄭州的賓館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高檔以四星級的紅珊瑚酒店和未來康年大酒店為代表;而以三星級的省國際飯店、黃河飯店中都飯店以及一批中低檔賓館也為廣大旅遊愛好者提供了安全衛生,價格合理的下榻之所。

交通

長途汽車站或汽車總站乘坐鄭州—新密的客車到新密三岔口下車,再轉乘到黃帝宮的客車,二中路口下車,往南即到。

自駕車:沿老107國道行至蘆家橋(107國道與密杞公路交叉口),沿密杞公路向西10公路到新密李崗口向南3公里即到。 

從鄭州出發:沿老107國道行至蘆家橋(107國道與密杞公路交叉口),沿密杞公路向西10公路到新密李崗口向南3公里即到

從所在城市出發:長途汽車站或汽車總站乘坐鄭州—新密的客車到新密三岔口下車,再轉乘到黃帝宮的客車,二中路口下車,往南即到。

鄰近景點

北宋皇陵

位於河南省鞏義市(舊鞏縣)西南部,東距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市)約122公里,西距北宋西京(今洛陽市)約55公里,是宋代兩京往來必經之地。鞏義地處河南省中部,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屬於淺山丘陵區。南部嵩山綿延,北部邙山橫貫,伊洛水蜿蜒奔流其間,由西向東注入黃河。北宋諸陵就建在南依嵩山北麓、北傍洛水河岸的黃土崗地上,自然地勢呈南高北低,東穹西垂狀。

鄭州城隍廟

在鄭州市商城路北。建於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山門、前殿、樂樓、大殿、寢宮等。建築均為琉璃瓦覆蓋,卷棚出廈,飛檐四出,造型精緻,結構緊湊。樂樓高達15米,歇山式雙層建築,正脊浮雕游龍數條,有鳳凰在上下飛舞,有荷花、獅子在左右陪襯,異常生動。大殿正脊兩端雕有吞脊吻獸,兩側刻滾龍數條,並飾鳳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過海”及蒼松翠柏、人物鳥獸,構圖和諧精緻。

黃帝故里

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有熊。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莊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如今的黃帝故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

旅遊百科一

旅遊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質生活條件獲得基本滿足後出現的一種追享欲求。有一位社會學家說,旅遊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樂”這樣三條。這是旅遊者心理的共性。旅遊者不遠千里而來,就是想領略異地的新風光、新生活,在異地獲得平時不易得到的知識與平時不易得到的快樂。

鄭州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