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治療方法

內容簡介

目前有許多方法治療高血壓,本書就如何治療高血壓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提出了高血壓治療的多種方案,從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等多方面論證。

作者簡介

韓學峰,黨員,醫學博士,北京腦血管疾病醫院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腦血管的臨床研究及中醫治療的實驗研究,韓教授有著30年的臨床經驗,在國內外醫學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編寫教材10部,著作16部,參加多項國家級科學研究課題。對治療高血壓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深受患者的好評。

部分內容

治療和控制高血壓一般有兩種方法,即藥物療法和非藥物療法。在治療過程中,主要應該採用非藥物療法,只有病情比較嚴重時才採用藥物療法。在使用藥物療法時,一定要讓醫生查明情況,然後再確定一種或兩種藥物。絕對不能自己選擇降壓藥物。

科學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證明,負離子對於改善心律失常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空氣負離子通過呼吸道作用於人體,經由迷走神經纖維可傳到延腦迷走神經核從而調節自律神經,使心臟起搏趨於穩定。負離子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以及能夠提高氧氣利用率,補充血紅細胞膜電位,增大血紅細胞電量,使得每個血紅細胞有足夠的負電位使各個細胞間產生同極排斥力,迅速改變血粘度,恢復紅細胞的變形能力,促進血液循環,讓心臟和臟器供血保持通暢。

中醫治療

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病研究獲得多方面進展,如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益氣活血或益氣養陰活血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氣通脈溫陽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益氣養陽透毒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理氣活血預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療後再狹窄等,皆顯示有肯定效果。儘管其針對某個病理環節的作用強度不如化學合成藥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統的許多疾病方面,也顯示有一定的優勢,降壓效果較好的如精業本草降壓散。如何充分利用中西醫兩種醫學防治心血管病的優勢,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是現代中醫臨床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1.治療高血壓:

中醫學認為,高血壓病的病理機制主要是由於肝、腎、心、脾功能失調,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腎兩個臟器陰陽失衡尤為多見。中醫治療高血壓特效藥--完全針對高血壓之病因病理,從根本上通過“引血下行”及“養腎調肝”來幫助患者恢復機體元氣、調養臟腑功能,從而解除高血壓致病之根源。中醫治療高血壓優勢就在於可以免除高血壓病人長期吃藥的痛苦和西藥激素對身體的危害,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觀察發現,採用中藥泡腳治療高血壓,可有效地防止藥物的毒副反應,且效果較好。下面介紹幾個方子,患者可到藥店按比例抓取,自備使用。若覺不便,可購買成品平肝降壓散以備泡腳使用。

引血下行 宣通脈絡——懷牛膝 、乾薑

懷牛膝,味苦、酸,性平,入肝、腎經。有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引血下行的功能。《本草備要》:“補肝腎,瀉惡血。補肝、腎,能引諸藥下行。……補肝則筋舒,血行則痛止。”為所有活血補肝必用藥,且降壓配方之主藥。

乾薑,主通經走絡,開竅透骨,能宣通諸脈。《藥性論》中有記載乾薑治腰腎中疼冷,開五臟六腑,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破血去風等功效。加之桑葉、蔓荊子利五臟、通關節,此三藥並相輔佐,以衛乾薑宣通降壓之力。

豁痰利氣 活血化瘀——白芥子 、磁石

白芥子可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本草綱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溫能發散,故有利氣豁痰、溫中開胃、散痛消腫、辟惡之功。”

磁石性寒,歸心、肝、腎經。中醫有雲磁石入腎,鎮養真精,使神水不外移;硃砂入心,鎮養心血,使邪火不上侵。有平肝潛陽、活血化瘀的功效,與利氣的枳殼合則重鎮引血下行,平肝降壓之力。

降血降脂 補益肝腎—— 決明子、杜仲

決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對防止血管硬化有效,有降低血壓和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最宜用於高血壓和高血脂病人。

杜仲性味甘溫,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功效,與石決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壓,且對體虛之人降血壓無寒涼之弊。

飲食療法

一、飲食療法: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宜忌:

1)高血壓的飲食治療原則是: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鈣、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飲食;每日食鹽量降低到4~5克,可使收縮壓平均降低4~6毫米汞柱。一注意飲食清淡些,注意補充鈣和鉀,可多吃些蔬菜和水果.

2)生活飲食上需要注意:

①合理的膳食原則應該是在限制總熱量的前提下保持營養均衡.低鹽低脂均衡飲食,均衡就是要保證三大營養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60%~70%,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0%~25%.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穀類,薯類和澱粉類食品構成,控制食糖及其製品.脂肪要以植物油為主,減少動物性脂肪.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一般為1:1:1.蛋白質中應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優質蛋白(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

②每日三餐規律進食,定時定量,以新鮮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為主,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避免油膩,高脂,高鹽,高糖,醃製,熏制等加工的飲食,進食時細嚼慢咽,可以自我進行食物的熱量的估算和統計。③制定符合自己家庭情況的食譜,每日適當鍛鍊,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

藥物療法

降壓藥物選用的原則是:

一、高血壓是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所以不能完全依賴西藥,否則肝腎都會傷害到,需要長時間調養。因此,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緩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於掌握而使用方便的降壓藥

二、根據病情合理使用降壓藥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對減輕症狀,延緩病情進展以及防止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都有作用。降壓藥物種類很多,各有其特點,目前趨向於作用持久,服用次數減少,無毒副作用的中藥製劑,方便安全易於高血壓病人接受。專科醫師介紹,降壓藥物種類的選擇,由病程長短、病情輕重、心血管狀態、有無併發症及其他疾病來決定。當然,還要根據用藥的反應、副作用等情況,來調整或更換藥物。而且高血壓不同於其他病症,於身體各個器官都有密切聯繫,一旦服藥出現差錯,便會殃及身體其它器官,嚴重的話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選擇一種簡便易於使用且無毒副用的藥物尤為重要。

1)高血壓治療辦法非常的多,西藥治標不治本,建議用中藥綜合調理,關於高血壓的治療,中醫的優勢就在於可免除西藥激素對肝臟的危害,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降壓西藥的降壓原理: 所謂的降壓藥,只是通過藥物刺激而不惜破壞人體自身規律達到降壓的目的! 常規的降壓藥只能在血藥濃度有效的時間內暫時性地改善血壓環境,而這種改變是強制性的,通過神經刺激打破正常的生理規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血壓的確下降了,但人體自身的血壓調節機制並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修復。 傳統的降壓西藥一般通過強行擴張血管,增加心臟收縮力等手段來降壓,其降壓速度雖快,但實屬治標不治本,因為降壓西藥不僅無法抑制病情惡化和阻斷併發症,反而會加劇併發症的發生。這是因為,服用降壓藥後產生的大量的藥物代謝毒素會沉積在血管壁上,服用越多沉積的也就越多,最終會導致血管硬化、變薄、變脆。一旦藥力失效,血管就會逐漸收縮,血壓又會升上去,然後患者就必須再服藥,如此長期反覆下去,必然會使原本就已經硬化的血管變得更加脆弱,這將會嚴重地損害心、、肝、腎等重要的人體器官,並加劇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最終危及人的生命,所以降壓西藥被醫學專家稱為“高血壓併發症的催化劑、幫凶”。

高血壓病因、發病機制

高血壓的治療方法

病因

一 遺傳因素

遺傳: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

二 環境因素

1、飲食

2、精神應激

3、環境與職業: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

三 其他

1、體重:肥胖者發病率高。

2、避孕藥

3、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

4、年齡:發病率著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5、食鹽:攝入食鹽多者,高血壓發病率高,有認為食鹽<2g/日,幾乎不發生高血壓;3-4g/日,高血壓發病率3%,4-15g/日,發病率33.15%,>20g/日發病率30%。

發病機制

1、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

在高血壓的形成和維持過程中交感神經活性亢進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長期處於應激狀態如從事駕駛員、飛行員、醫師、會計師等職業者高血壓患病率明顯增高;高血壓患者經l~2周休息,血壓大多可降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約40%循環中兒茶酚胺水平升高,肌肉交感神經衝動增強,血管對去甲腎上腺素反應性增加,心率加快。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壓抑等所致的反覆的應激狀態以及對應激的反應增強,使大腦皮質下神經中樞功能紊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平衡失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其末梢釋放兒茶酚胺增多,從而引起小動脈和靜脈收縮,心輸出量增加,還可改變正常的腎臟一容量關係,使血壓升高。

2、腎性水鈉瀦留

3、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

4、細胞膜離子轉運異常

5、胰島素抵抗

引日常護理

(一)合理膳食;

(二)適量運動;

(三)戒菸限酒;

(四)心理平衡;

(五)自我管理;

(六)按時就醫.

一、適量運動: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並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運動能增加食慾,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才會有幫助。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腳踏車和游泳都是有氧運動。

1、進行運動的注意事項:

① 勿過量或太強太累,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加活動量。

② 注意周圍環境氣候:夏天:避免中午艷陽高照的時間;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風。

③ 穿著舒適吸汗的衣服:選棉質衣料,運動鞋等是必要的。

④ 選擇安全場所:如公園、學校,勿在巷道、馬路邊。

⑤ 進行運動時,切勿空腹,以免發生低血糖,應在飯後2小時。

2、運動的禁忌

① 生病或不舒服時應停止運動

② 飢餓時或飯後一小時不宜做運動

③ 運動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運動程式的步驟

④ 運動中有任何不適現象,應即停止

二、戒菸限酒: 吸菸會導致高血壓。研究證明,吸一支煙後心率每分鐘增加5 -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菸葉內含有尼古丁(菸鹼)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因此,無高血壓的人戒菸可預防了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菸。 與吸菸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爭議。不時出現各種報告,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量飲酒肯定有害,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三、心理平衡: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易怒、情緒不穩,這些又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

四、按時就醫:病人在用藥控制高血壓時,應該按時服藥並密切觀察,直到將血壓控制在一個正常而平衡的狀態。用藥不規律,血壓控制不好,會引發包括中風等一系列的併發症,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經過定期測量血壓,發現血壓未得到及時控制,就應該去大醫院的診治。

降壓枕療法

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九卷記載“石膏亦稱細理石,又名寒水石,其性大寒,主治中風寒熱,有解肌發汗,除口乾舌焦,頭痛牙疼等功能,及袪瘟解熱之良藥”。

據中醫理論及民間使用證明:高血壓屬熱症,石膏性大寒,用石膏枕頭,以寒克熱,能自然調節腦神經和人腦正常溫度,使腦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壓升高,長期堅持使用,能將血壓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除了石膏枕頭,花枕頭也是不錯的治療工具菊花枕 菊花乾品1000克,川芎400克,丹皮白芷各200克,裝入枕套內,使藥物緩慢揮發。醫學研究證實,菊花有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壓之功效。綠豆槐花枕 將300克乾槐花綠豆碾為粗末,裝入枕芯使用,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

茶葉枕

將每次喝剩下的茶葉收集起來,洗淨曬乾,做成小睡枕。可預防高血壓、神經衰弱、頭痛頭暈。脂質排泄法:如茵陳可通過利膽作用促進膽固醇排泄;(2)抑制脂質吸收:如何首烏、決明子等可增加腸蠕動,抑制脂肪和膽固醇吸收;(3)抑制脂質在體內合成:如山楂、何首烏、大黃、決明子等可抑制3-輕基-3-甲基戊二酞輔酶A還原酶,從而抑制膽固醇合成;(4)促進脂質轉運和清除;如人參蒲黃、月見草、何首烏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證理論指導下,正確套用上述藥物,可提高臨床的調脂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