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義[探險家]

高登義[探險家]

高登義教授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席,中國第一個完成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的人。他曾多次赴南極、八次赴北極、八次赴珠峰,去過雅魯藏布大峽谷、西太平洋、東非大裂谷等地考察,並參與中國南極中山站、北極科學站——黃河站建設,先後撰寫《中國山地環境氣象學》等三本專著,及《極地探險》《樂在珠峰》《夢幻北極》《南極圈裡知天命》等科普著作。

基本信息

簡介

高登義,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挪威卑爾根大學數學與自然科學榮譽博士,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席,《中國科學探險》雜誌社社長、主編;中國科普作家學會常務理事。曾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副所長。中國第一個完成地球三極(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的人。

從事高山、極地和海洋氣象科學考察研究,開創了《山地環境氣象學》研究領域,重點研究地球三極地區與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的相互關係。撰寫了近百萬字的科學專著,在中外學報上發表論文60多篇。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經歷

高登義高登義

高登義,1940年出生在四川省大邑縣的一個地主家庭。解放後他在家鄉文彩中學讀了中學。

1958年,高登義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地球物理系,從師於國際著名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葉篤正陶詩言等。

1963年從中國科大畢業後,先後在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和大氣物理所從事山地、海洋和極地地區大氣運動的規律以及天氣氣候和環境的關係的研究。

先後於1966、1975、1980和1984年為國家登山隊攀登珠峰南迦巴瓦峰主持天氣預報工作。

1985年和1988年兩次赴南極進行科學考察.

1991年受挪威卑爾根大學葉新教授的邀請赴北極進行科學考察,成為中國完成地球三極科學考察第一人。

2001年,成為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的隊長。

截至2012年,高登義先後8次赴珠峰、3次赴南極、14次赴北極、5次赴雅魯藏布大峽谷、4次赴西太平洋科學考察。

科研貢獻

1975年3—6月,首次採集了從珠峰峰頂到海拔4000米之間各高度上的冰雪樣、水樣和土樣,為分析世界極高海拔地區的環境本底值提供了數以千計的樣品。

1983年7—8月,發現了雅魯藏布江水汽通道是青藏高原周邊的最大水汽通道,論證了水汽通道對氣候和自然環境的影響,並與地理學家合作,發現並論證了中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

1991年秋至1992年發現了青藏高原東南部新的最大降水分布帶,改寫了中國西南降水分布圖。發現和論證了喜馬拉雅山脈和天山山脈分別對於南支西風急流和北支西風急流中心高度影響的事實和原因。

著作

他曾先後在《中國科學》,美國《天氣月刊》等中外學報上發表論文30多篇,主要執筆的著作有:珠峰考察報告《氣象與太陽輻射》、《氣象與環境》;《南迦巴瓦峰考察論文集》、《青藏高原氣象學》、《西太平洋海氣相互作用觀測研究論文集》。

榮譽

曾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1979度、1981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學成果二等獎,198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學成果特等獎,198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9年度陳嘉庚地球科學獎,1986年獲第二屆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個人獎,1989年榮立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二等功,199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1997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成立於1989年1月21日;是由從事和熱愛科學探險事業的科技工作者、科學探險愛好者及關心、支持科學探險事業的有關人士自願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姚檀棟
夏訓誠
王會軍
劉少創
趙亞輝
龍翼飛
李致新
袁揚
毛一雷
劉嘉麒
張百平
張波[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高守亭
張文敬
李世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方辰
楊逸疇
嚴江征
何平平[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余志川
劉麗[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郭寶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維[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江援
張進江
王渝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樹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繼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鄒捍
陳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陳挺恩
陸詠鴻
武素功
金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恰加
馮雪華
旦增倫洙
郭柯
李玉拄
溫景春
群增
戴明華
於憲光
馬健龍
王富葆
劉洪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呂茅利
詹明蘇
任雨劍
劉小漢
劉長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劉玉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武立磊
劉時銀
劉燕[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孫廣友
高登義[探險家]
杜玉奇
胡東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徐國慶[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大元[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高月娟
李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滌徽
郭建崴
楊永平[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候福強
凌風[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楊建
吳玉虎
陶麗娜
沈顯傑
董仁威[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蔣齊康
陳麗莉
陸龍驊
武振華
武淑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程占群
魏光飈
周衛軍
陳榮華[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呂剛
王新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存牛
項飛
項明[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趙永濤
姚健[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宮淑鳳
葉建青
關志華[中國科學探險協好會員]
劉文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徐進[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黃萬波
趙延平
劉耕年
孫波[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明[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儲國強
李昌發
顏其德
李映洙
李院生
李斌[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許期京
何建邦
邱衍慶
陳偉海
陳拓
耿宗成
張璞[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周長進
周愛明
舒磊
霍翠萍
林日凡
田長彥
孟超[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孝澤
屈建軍
余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鄧軍文
黃明芬
徐立[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燕春
鄭貴龍
齊德利
顧耀棟
俞國強
劉剛[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廖震宇
楊勇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黃秀軍
楊鏡明
杜澤泉
谷全喜
吳冠昌
宋建軍[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劉亞升
劉默[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梓敬
游威
杜學文
黃天幫
荊文發
胡喜鵬
諶良仲
舒津德
宋小超
方麗達
許勇[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柏春
趙紅[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