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思語

馮思語

馮思語,中國著名導演馮小剛之女,1991年9月28日生於北京,9歲那年父母離異,馮思語多年來一直和生母張女士在一起生活。馮思語出生時曾患有先天性齶裂,其姑父為她取名馮思語,意思是盼望她有朝一日,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說話。2008年12月30日,馮小剛在馮思羽就讀的北京市北大附中出席該校高三學生的成人典禮。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馮思語馮思語(點擊查看更多)

馮思語,生於北京,中國著名導演馮小剛之女,9歲那年父母離異,馮思語多年來一直和生母張女士在一起生活。馮思語出生時曾患有先天性齶裂,其姑父為她取名馮思語,意思是盼望她有朝一日,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說話。小思語一歲半時,其父馮小剛在口腔醫院給她作了手術,手術後,思語的傷口癒合得很好。說話口齒伶俐。父親馮小剛把她的名字改了一個字,“馮思語”改為“馮思羽”,意思是,盼望她茁壯成長羽翼豐滿。

2010年,馮思羽已經在北京電影學院讀大二,就讀製片管理系版權資訊。

馮思羽從北電畢業後現在紐約大學繼續學習電影製作,有大導演父親的指導,相信未來會成為像張藝謀張末一樣的“父女檔”。

人物軼事

馮小剛參加女兒馮思語18歲成人禮
馮小剛在女兒成人禮上的講話馮小剛在女兒成人禮上的講話
馮思語是馮小剛與前妻張女士於1991年生下的女兒。馮思語與母親一直在北京過著平靜的生活。據馮小剛的好朋友譚飛向記者披露:馮小剛愛女兒勝過愛電影。2008年12月29日晚,馮小剛得知女兒要他以家長身份,參加學校的成人禮,馮小剛非常激動。原本馮小剛將應邀到南方某城市參加《非誠勿擾》的宣傳活動,但為了女兒思語,馮小剛徹底放棄了,留出一天時間,專門到學校參加女兒的成人禮

馮思語的父親馮小剛一般參加公開活動,發表演講時從不打草稿。但為了表達對女兒的愛,馮小剛頭一天專門約譚飛見面,策劃怎樣才能把祝賀女兒的成人禮的演講詞寫得精彩。當夜11時,他回到家裡,鋪開白紙,認真思考,專門撰寫了祝賀女兒思語成人的演講詞。寫完後,又反覆修改,最後認為沒問題,才睡覺。

2008年1月30日早晨6點過,北京天還沒亮,其父馮小剛就早早起床,洗漱完畢,換了一套嶄新的西裝,提前去女兒思語的學校參加“成人禮”。馮小剛到了學校,師生們非常高興。馮思語看見爸爸提前來了,感到很幸福,連聲向父親致謝。

因馮思語其父馮小剛是金牌導演,他的出現在學校引起了轟動。馮小剛代表學生家長發表成人禮的演講詞時,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演講開始前,馮小剛先清了清嗓子:“按理說,我不該緊張的,但是,講老實話,現在站在這兒,我還真有點兒,怎么說,激動也好,欣喜也好,都摻在一起就變成緊張,還好,只是一點小緊張,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馮小剛的言語中充滿了父親對女兒的愛:“親愛的女兒,我想告訴你,無論是你歡樂還是你流淚,任何時候你回頭,爸爸就在你身後,微笑著看著你,不要害怕失敗,不要擔心跌倒,爸爸會扶你起來……”馮導的演講讓台下師生們深受感動,掌聲一浪高過一浪。 成人禮結束後,校長看見馮小剛的演講詞如此精彩,充滿真情,當即將馮導的演講稿要了過來,交給學校圖書館收藏。

曾患兔唇
馮思羽馮思羽
2008年12月30日上午,在聽完爸爸馮小剛的演講後,馮思語首次在網上公開部落格,並撰文說,希望網友支持她。在首篇部落格中,馮思語轉載了爸爸馮小剛在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的一篇文章

“女兒出生時,我在從河南開封回來的火車上。到了北京直奔醫院,我被告知以下事實:嬰兒先天齶裂。醫生還告知:因為現在每對夫婦只能要一個孩子,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家長放棄嬰兒,醫院可以負責處理,並且出具證明,再生二胎。我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告訴醫生,我不放棄”“我姐夫給女兒起了個名字——馮思語。意思是盼望她有朝一日,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說話。期望值不高,不像很多家長給孩子起的名字,充滿人生遠大理想。小思語一歲半時,我一狠心,在口腔醫院給她做了手術。”

“手術的當天,馮鞏來了,推掉了所有的事情,一直站在樓道里陪著我。術前醫生叮囑說術後最要緊的是不能讓孩子哭。馮鞏聽了,拉上我跑到醫院對面的魏公村百貨商場,買下了十幾件玩具。他說孩子喜歡玩具,可一件玩具玩不了一會兒就煩了,得給她多買幾件,玩煩了這個再給她那個。讓她新鮮沒夠。用玩具分散她的注意力。熟悉馮鞏的人都知道他有多忙。那一天,鞏哥的“大哥大”都響炸了。手術後,女兒傷口癒合得很好。說話口齒伶俐。我把女兒的名字改了一個字,‘馮思語’改為‘馮思羽’。意思是,盼望她茁壯成長羽翼豐滿。也和其他家長一樣,理想也有點遠大了。這就叫得寸進尺。”

家庭成員

父親馮小剛

馮思語父親馮小剛

馮小剛,馮思語的父親,中國著名導演。1958年生於北京,他曾離過一次婚,與前妻育有一女馮思語。馮小剛自幼喜愛美術文學。1985年,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先後在《大林莽》《凱鏇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電視劇中擔任美術設計。《遭遇激情》是他與鄭曉龍聯合編導的第一部作品,後被夏剛拍成電影,影片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等四項提名,他與王朔聯合編劇的電視系列劇《編輯部的故事》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1992年,他再次與鄭曉龍合作寫了電影劇本《大撒把》,搬上銀幕後,又獲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等五項提名。1994年,他又乾起導演,處女作是《永失我愛》,這也是一部城市題材的影片,馮小剛還兼做美工。1997年,他推出電視劇《月亮背面》。近幾年,又連續推出賀歲電影《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票房成績不俗。他的《一聲嘆息》在圈裡圈外更是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繼母徐帆

徐帆,馮思語的繼母,中國內地知名女演員。徐帆從小生活在武漢,父母是楚劇演員,12歲時她就考入戲校,專攻青衣花旦。畢業後,進入武漢話劇團當了一名學員。1987年,她又順利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合辦的第一個實驗班,四年寒窗苦讀,對有過學戲經歷的徐帆來說並不算難,她埋頭研讀表演理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91年,她作為尖子生之一被分配進北京人藝,於是在舞台上她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的藝術形象,膾炙人口是話劇《阮玲玉》和《風月無邊》。 1992年,她並不滿足舞台上所取得的成績,開始步入影視圈,曾在電視劇《武生泰斗》中演楊紅寶,電影《李蓮英》中演珍妃。並在熱門影視劇《大撒把》、《永失我愛》、《甲方乙方》、《不見不散》、《一聲嘆息》、《青衣》《結婚十年》等劇中扮演主要角色,是大學生最喜愛和各階層觀眾最具有人緣的影視戲三棲明星。

人物評價

模樣酷似父親馮小剛,但很漂亮。小剛談及這個女兒時稱:“女兒長得像我,但不難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