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

電子元件

電子元件是電子電路中具有某種獨立功能的單元。這種單元不能從總體上進一步分割,否則就會失去其使用特性。電子元件是構成電子設備的基本單元,通常可以分為有源元件和無源元件兩類。電子元件的品種繁多、用途廣泛,而且性能交錯,新產品不斷湧現。

基本信息

釋義

【注音】:diànzǐyuánjiàn
【英文翻譯】:Electroniccomponent
電子元件:電子類的元件。
元件:小型的機器、儀器的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構成,可以在同類產品中通用;常指電器、無線電、儀表等工業的某些零件,如電容、電晶體、遊絲、發條等。

電阻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叫該導體的電阻。電阻小的物質稱為電導體,簡稱導體。電阻大的物質稱為電絕緣體,簡稱絕緣體。
在物理學中,用電阻(resistance)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電子元件電子元件

導體的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電阻的單位是歐姆(ohm),簡稱歐,符號是Ω(希臘字母,音譯成拼音讀作ōumìgǎ)。比較大的單位有千歐(kΩ)、兆歐(MΩ)(兆=百萬,即100萬)。
電阻器簡稱電阻(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所有電子電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電阻的主要物理特徵是變電能為熱能,也可說它是一個耗能元件,電流經過它就產生內能。電阻在電路中通常起分壓分流的作用,對信號來說,交流與直流信號都可以通過電阻。
KΩ(千歐),MΩ(兆歐),他們的換算關係是:
1TΩ=1000GΩ1GΩ=1000MΩ1MΩ=1000000Ω1KΩ=1000Ω
電阻的阻值標法通常有色環法,數字法。色環法在一般的的電阻上比較常見。由於手機電路中的電阻一般比較小,很少被標上阻值,即使有,一般也採用數字法,即:
10^1——表示10Ω的電阻;10^2——表示100Ω的電阻;10^3——表示1KΩ的電阻;10^4——表示10KΩ的電阻;10^6——表示1MΩ的電阻;10^7——表示10MΩ的電阻。
如果一個電阻上標為22*10^3,則這個電阻為22KΩ。
數碼法
用三位數字表示元件的標稱值。從左至右,前兩位表示有效數位,第三位表示10n(n=0——8)。當n=9時為特例,表示10^(-1)。塑膠電阻器的103表示10*10^3=10k。片狀電阻多用數碼法標示,如512表示5.1kΩ。電容上數碼標示479為47*10^(-1)=4.7pF。而標誌是0或000的電阻器,表示是跳線,阻值為0Ω。數碼法標示時,電阻單位為歐姆,電容單位為pF,電感一般不用數碼標示。
電阻器的電氣性能指標通常有標稱阻值,誤差與額定功率等。
它與其它元件一起構成一些功能電路,如RC電路等。
電阻是一個線性元件。說它是線性元件,是因為通過實驗發現,在一定條件下,流經一個電阻的電流與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即它是符合歐姆定律:I=U/R
常見的碳膜電阻或金屬膜電阻器在溫度恆定,且電壓和電流值限制在額定條件之內時,可用線性電阻器來模擬。如果電壓或電流值超過規定值,電阻器將因過熱而不遵從歐姆定律,甚至還會被燒毀。電阻的種類很多,通常分為碳膜電阻,金屬電阻,線繞電阻等:它又包含固定電阻與可變電阻,光敏電阻,壓敏電阻,熱敏電阻等。
通常來說,使用萬用表可以很容易判斷出電阻的好壞:將萬用表調節在電阻擋的合適擋位,並將萬用表的兩個表筆放在電阻的兩端,就可以從萬用表上讀出電阻的阻值。應注意的是,測試電阻時手不能接觸到表筆的金屬部分。但在實際電器維修中,很少出現電阻損壞。著重注意的是電阻是否虛焊,脫焊。
作用:
主要職能就是阻礙電流流過,套用於限流、分流、降壓、分壓、負載與電容配合作濾波器及阻匹配等.數字電路中功能有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

英語翻譯

電阻[拼音][diànzǔ]
[Electrics](electric)resistance
相關詞組:
電阻器[Electrics]aresistor
電阻溫度係數tcr=temperaturecoefficientofresistance
歐姆計;電阻表ohmmeter
靜態電阻staticresistance
絕對歐姆(電阻力單位,等於一歐姆的十億分之一)abohm
內電阻[Electrics]internalresistance
熱敏電阻thermistor
數字式電壓電阻表dvom=digitalvoltohmmeter
【電】電阻率resistivity
【電】貝格歐姆(電阻單位,等於十億歐姆)begohm
分路電阻shuntresistance
對地電阻resistancetoground
電阻率[Electrics]resistivity;specificresistance
歐姆(電阻單位)ohm
電阻表[Electrics]anohmmeter
串聯電阻[Electrics]seriesresistance
電阻性resistiveness
電阻resistance
電阻引擎resistojet

分類

a.按阻值特性
固定電阻、可調電阻、特種電阻(敏感電阻)。
不能調節的,我們稱之為固定電阻,而可以調節的,我們稱之為可調電阻,常見的例如收音機音量調節的,主要套用於電壓分配的,我們稱之為電位器。
b.按製造材料
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線繞電阻,捷比信電阻,薄膜電阻等。
C.按安裝方式
外掛程式電阻、貼片電阻。
d.按功能分
負載電阻,採樣電阻,分流電阻,保護電阻等,電阻的主要參數:
a、標稱阻值:標稱在電阻器上的電阻值稱為標稱值.單位:Ω,kΩ,MΩ.標稱值是根據國家制定的標準系列標註的,不是生產者任意標定的,不是所有阻值的電阻器都存在。
b、允許誤差:電阻器的實際阻值對於標稱值的最大允許偏差範圍稱為允許誤差.誤差代碼:F、G、J、K……(常見的誤差範圍是:0.01%,0.05%,0.1%,0.5%,0.25%,1%,2%,5%等)。
c、額定功率:指在規定的環境溫度下,假設周圍空氣不流通,在長期連續工作而不損壞或基本不改變電阻器性能的情況下,電阻器上允許的消耗功率,常見的有1/16W、1/8W、1/4W、1/2W、1W、2W、5W、10W……
阻值和誤差的標註方法
a、直標法—將電阻器的主要參數和技術性能用數字或字母直接標註在電阻體上。
eg:5.1kΩ5%5.1kΩJ
b、文字元號法—將文字、數字兩者有規律組合起來表示電阻器的主要參數:
eg:0.1Ω=Ω1=0R1,3.3Ω=3Ω3=3R3,3K3=3.3KΩ
c、色標法—用不同顏色的色環來表示電阻器的阻值及誤差等級.普通電阻一般有4環表示,精密電阻用5環。
d、數碼法
用三位數字表示元件的標稱值。從左至右,前兩位表示有效數位,第三位表示10^n(n=0——8)。當n=9時為特例,表示10^(-1)。
0-10歐帶小數點電阻值表示為XRX,RXX.eg:
471=470Ω105=1M2R2=2.2Ω
色環電阻第一環如何確定
請參照色標法圖片
a、四環電阻:
因表示誤差的色環只有金色或銀色,色環中的金色或銀色環一定是第四環。
b、五環電阻:此為精密電阻。
(1)從阻值範圍判斷:因為一般電阻範圍是0-10M,如果我們讀出的阻值超過這個範圍,可能是第一環選錯了。
(2)從誤差環的顏色判斷:表示誤差的色環顏色有銀、金、紫、藍、綠、紅、棕,如里靠近電阻器端頭的色環不是誤差顏色,則可確定為第一環。
識別色環電阻的阻值
電子產品廣泛採用色環電阻,其優點是在裝配、調試和修理過程中,不用撥動件,即可在任意角度看清色環,讀出阻值,使用方便。一個電阻色環由4部分組成[不包括精密電阻],
四個色環的其中第一、二環分別代表阻值的前兩位數;第三環代表10的冪;第四環代表誤差
下面介紹掌握此方法的幾個要點:
(1)熟記第一、二環每種顏色所代表的數。可這樣記憶:
棕=1
紅=2,
橙=3,
黃=4,
綠=5,
藍=6,
紫=7,
灰=8,
白=9,
黑=0。
此乃基本功,多復誦,一定要記住!
大家都記得彩虹的顏色分布吧,一句話,很好記:紅橙黃綠藍靛(diàn)紫,去掉靛,後面添上灰白黑,前面加上棕,對應數字1開始。
從數量級來看,在體上可把它們劃分為三個大的等級,即:金、黑、棕色是歐姆級的;紅是千歐級,橙、黃色是十千歐級的;綠是兆歐級、藍色則是十兆歐級的。這樣劃分一下也好記憶。所以要先看第三環顏色(倒數第2個顏色),才能準確
第四環顏色所代表的誤差:金色為5%;銀色為10%;無色為20%。
下面舉例說明:
例1四個色環顏色為:黃、橙、紅、金。
讀法:前三顏色對應的數字為432,金為5%,所以阻值為43X10*2=4300=4.3KΩ,誤差為5%。

選用常識

a.正確選有電阻器的阻值和誤差:
阻值選用:原則是所用電阻器的標稱阻值與所需電阻器阻值差值越小越好。
誤差選用:時間常數RC電路所需電阻器的誤差儘量小,一般可選5%以內,對退耦電路,反饋電路濾波電路負載電路對誤差要求不太高,可選10%-20%的電阻器。
b.注意電阻器的極限參數:
額定電壓:當實際電壓超過額定電壓時,即便滿足功率要求,電阻器也會被擊穿損壞。
額定功率:所選電阻器的額定功率應大於實際承受功率的兩倍以上才能保證電阻器在電路中長期工作的可靠性。
c.要首選通用型電阻器:
通用型電阻器種類較多、規格齊全、生產批量大,且阻值範圍、外觀形狀、體積大小都有挑選的餘地,便於採購、維修。
d.根據電路特點選用:
高頻電路:分布參數越小越好,應選用金屬膜電阻、金屬氧化膜電阻等高頻電阻。
低頻電路:繞線電阻、碳膜電阻都適用。
功率放大電路、偏置電路、取樣電路:電路對穩定性要求比較高,應選溫度係數小的電阻器。
退耦電路、濾波電路:對阻值變化沒有嚴格要求,任何類電阻器都適用。
e.根據電路板大小選用電阻:
敏感電阻器常識:
a、熱敏電阻:
是一種對溫度極為敏感的電阻器,分為正溫度係數和負溫度係數電阻器,選用時不僅要注意其額定功率、最大工作電壓、標稱阻值、更要注意最高工作溫度和電阻溫度係數等參數,並注意阻值變化方向。
b、光敏電阻:
阻值隨著光線的強弱而發生變化的電阻器.,分為可見光光敏電阻、紅外光光敏電阻、紫外光光敏電阻,選用時先確定電路的光譜特性。
c、壓敏電阻:
是對電壓變化很敏感的非線性電阻器,當電阻器上的電壓在標稱值內時,電阻器上的阻值呈無窮大狀態,當電壓略高於標稱電壓時,其阻值很快下降,使電阻器處於導通狀態,當電壓減小到標稱電壓以下時,其阻值又開始增加。
壓敏電阻可分為無極性(對稱型)和有極性(非對稱型)壓敏電阻,選用時,壓敏電阻器的標稱電壓值應是加在壓敏電阻器兩端電壓的2-2.5倍,另需注意壓。
敏電阻的溫度係數.
d、濕敏電阻:
是對濕度變化非常敏感的電阻器,能在各種濕度環境中使用,它是將濕度轉換成電信號的換能器件,選用時應根據不同類型號的不同特點以及濕敏電阻器的精度、濕度係數、回響速度,濕度量程等進行選用。
註:電阻在低頻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主要特性是電阻特性,但在高頻時,不僅表現出電阻特性,還表現出電抗特性的一面這在無線電方面(射頻電路中尤其重要)。

電阻率

常見導體電阻率及計算
物體電阻計算公式:R=ρL/S,其中,L為物體長度,S為物體的橫截面積,比例係數ρ叫做物體的電阻係數或是電阻率,它與物體的材料有關,在數值上等於單位長度、單位面積的物體在20℃時所具有的電阻值。
R=1/G,其中G為物體電導,導體的電阻越小,電導就越大,數值上等於電阻的倒數。單位是西門子,簡稱西,符號s。
常見導體的電阻率
材料20℃時的電阻率(µΩ·m)
銀0.016
銅0.0172
金0.022
鋁0.029
鋅0.059
鐵0.0978
鉛0.206
汞0.958
碳25
康銅(54%銅,46%鎳)0.50
錳銅(86%銅,12%錳,2%鎳)0.43
人的洗手間(乾)1000——5000
人的洗手間(濕)200——800
照明燈泡(工作)100——2000

標稱值

國家標準電阻標稱值系列
E24(誤差±5%):1.0,1.1,1.2,1.3,1.5,1.6,1.8,2.0,2.2,2.4,2.7,3.0,3.3,3.6,3.9,4.3,4.7,5.1,5.6,6.2,6.8,7.5,8.2,9.1
E12(誤差±10%):1.0,1.2,1.5,1.8,2.2,3.0,3.9,4.7,5.6,6.8,8.2
E6(誤差±20%):1.0,1.5,2.2,3.3,4.7,6.8
標稱額定功率:
線繞電阻系列:3W,4W,8W,10W,16W,25W,40W,50W,75W,100W,150W,250W,500W
非線繞電阻系列:0.05W,0.125W,0.25W,0.5W,1W,2W,5W
英語解釋:
Resistancemeanstheinhibitionfromconductortocurrent.Thesymbolofresistanceis(R)andtheunitofresistanceis(Ω).
電阻計算公式:R=U/I=U方/P
接地電流:在大地或在接地極中流過的電流。
接地導體:指構成地的導體,該導體將設備、電氣器件、布線系統、或其他導體(通常指中性線)與接地極連線。
接地極:構成地的一種導體。
接地連線:用來構成地的連線,系由接地導體、接地極和圍繞接地極的大地(土壤)或代替大地的導電體組成。
接地網:由埋在地中的互相連線的裸導體構成的一組接地極,用以為電氣設備和金屬結構提供共同地。
接地系統:在規定區域內由所有互相連線的多個接地連線組成的系統。
接地極地電阻:接地極與電位為零的遠方接地極之間的歐姆律電阻。(註:所謂遠方是指一段距離,在此距離下,兩個接地極互阻基本為零。)
接地極互阻:指以歐姆為單位表示的,一個接地極1A直流電流變數在另一接地極產生的電壓變數。
電位:指某點與被認為具有零電位的某等電位面(通常是遠方地表面)間的電位差。
接觸電壓:接地的金屬結構和地面上相隔一定距離處一點間的電位差。此距離通常等於最大的水平伸臂距離,約為1m。
跨步電壓:地面一步距離的兩點間的電位差,此距離取最大電位梯度方向上1m的長度。(註:當工作人員站立在大地或某物之上,而有電流流過該大地或該物時,此電位差可能是危險的,在故障狀態時尤其如此)
(架空線防雷保護用)接地極:指一個導體或一組導體,裝設在輸電線路下方,位於地面或地面上方,但絕大多數在地下,並與鐵塔或電桿基礎相連。
土壤電阻率:是指一個單位立方體的對立面之間的電阻,通常以Ω·m或Ω·cm為單位。
命名方法
根據部頒標準(SJ-73)規定,電阻器、電位器的命名由下列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稱);第二部分:(材料);第三部分(分類特徵);第四部分(序號)。它們的型號及意義見下表。
並聯等效電阻
電阻相併聯的電路,兩端外加電壓,總電流為I,各支路電流分別為I1,I2....In。
根據KCL規律,I=I1+I2+....+In=U/R,還有一個R=(R1*R2)/(R1+R2)上乘下加,只適用於2個電阻並聯。
R為並聯電路的總電阻,稱為並聯等效電阻。
等效電阻
電阻相串聯的電路,兩端外加電壓,各電阻上流過同一電流。
根據KVL規律,串聯電阻的總電阻就稱為串聯等效電阻。
電路計算中,需把握電流相等這一原則。
電阻計算的公式:
串聯:R=R1+R2+R3+......+Rn
並聯:1/R=1/R1+1/R2+.....+1/Rn
定義式:R=U/I
決定式:R=ρL/S
生產電阻的廠家
台系:walsin,toyo............
日系:koa,ROHM.......... .
電容
diànróng
1.[capacitance;electriccapacity]:電容是表征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的物理量,非導電體的下述性質:當非導電體的兩個相對表面保持某一電位差時(如在電容器中),由於電荷移動的結果,能量便貯存在該非導電體之中。
2.[capacitor;condenser]:電容器的俗稱。
定義
電容(或稱電容量)是表征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我們把電容器的兩極板間的電勢差增加1伏所需的電量,叫做電容器的電容。電容器從物理學上講,它是一種靜態電荷存儲介質(就像一隻水桶一樣,你可以把電荷充存進去,在沒有放迴路的情況下,刨除介質漏電自放電效應/電解電容比較明顯,可能電荷會永久存在,這是它的特徵),它的用途較廣,它是電子、電力領域中不可缺少的電子元件。主要用於電源濾波、信號濾波、信號耦合、諧振、隔直流等電路中。
電容的符號是C。
C=εS/4πkd=Q/U
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簡稱法,符號是F,常用的電容單位有毫法(mF)、微法(μF)、納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稱微微法)等,換算關係是:
1法拉(F)=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1000納法(nF)=1000000皮法(pF)。
相關公式:
一個電容器,如果帶1庫的電量時兩級間的電勢差是1伏,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是1法,即:C=Q/U但電容的大小不是由Q或U決定的,即:C=εS/4πkd。其中,ε是一個常數,S為電容極板的正對面積,d為電容極板的距離,k則是靜電力常量。常見的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為C=εS/d.(ε為極板間介質的介電常數,S為極板面積,d為極板間的距離。)
電容器的電勢能計算公式:E=CU^2/2=QU/2
多電容器並聯計算公式:C=C1+C2+C3+…+Cn
多電容器串聯計算公式:1/C=1/C1+1/C2+…+1/Cn
多電容器並聯相加串聯C=(C1*C2*C3)/(C1+C2+C3)

命名方法

國產電容器的型號一般由四部分組成(不適用於壓敏、可變、真空電容器)。依次分別代表名稱、材料、分類和序號。
第一部分:
名稱,用字母表示,電容器用C。
第二部分:
材料,用字母表示。
第三部分:
分類,一般用數字表示,個別用字母表示。
第四部分:
序號,用數字表示。
用字母表示產品的材料:A-鉭電解、B-聚苯乙烯等非極性薄膜、C-高頻陶瓷、D-鋁電解、E-其它材料電解、G-合金電解、H-複合介質、I-玻璃釉、J-金屬化紙、L-滌綸等極性有機薄膜、N-鈮電解、O-玻璃膜、Q-漆膜、T-低頻陶瓷、V-雲母紙、Y-雲母、Z-紙介。
功能分類
名稱:聚酯(滌綸)電容(CL)
符號:
電容量:40p--4μ
額定電壓:63--630V
主要特點:小體積,大容量,耐熱耐濕,穩定性差
套用:對穩定性和損耗要求不高的低頻電路
名稱:聚苯乙烯電容(CB)
符號:
電容量:10p--1μ
額定電壓:100V--30KV
主要特點:穩定,低損耗,體積較大
套用:對穩定性和損耗要求較高的電路
名稱:聚丙烯電容(CBB)
符號:
電容量:1000p--10μ
額定電壓:63--2000V
主要特點:性能與聚苯相似但體積小,穩定性略差。
套用:代替大部分聚苯或雲母電容,用於要求較高的電路。
名稱:雲母電容(CY)
符號:
電容量:10p--0.1μ
額定電壓:100V--7kV
主要特點:高穩定性,高可靠性,溫度係數小。
套用:高頻振盪,脈衝等要求較高的電路。
名稱:高頻瓷介電容(CC)
符號:
電容量:1--6800p
額定電壓:63--500V
主要特點:高頻損耗小,穩定性好
套用:高頻電路
名稱:低頻瓷介電容(CT)
符號:
電容量:10p--4.7μ
額定電壓:50V--100V
主要特點:體積小,價廉,損耗大,穩定性差。
套用:要求不高的低頻電路。
名稱:玻璃釉電容(CI)
符號:
電容量:10p--0.1μ
額定電壓:63--400V
主要特點:穩定性較好,損耗小,耐高溫(200度)。
套用:脈衝、耦合、旁路等電路。
名稱:鋁電解電容(CD)
符號:
電容量:0.47--10000μ
額定電壓:6.3--450V
主要特點:體積小、容量大、損耗大、漏電大。
套用:電源濾波,低頻耦合,去耦,旁路等。
名稱:鉭電解電容(CA)鈮電解電容(CN)。
符號:
電容量:0.1--1000μ
額定電壓:6.3--125V
主要特點:損耗、漏電小於鋁電解電容。
套用:在要求高的電路中代替鋁電解電容。
名稱:空氣介質可變電容器
符號:
可變電容量:100--1500p
主要特點:損耗小,效率高;可根據要求製成直線式、直線波長式、直線頻率式及對數式等。
套用:電子儀器,廣播電視設備等。
名稱:薄膜介質可變電容器
符號:
可變電容量:15--550p
主要特點:體積小,重量輕;損耗比空氣介質的大。
套用:通訊,廣播接收機等。
名稱:薄膜介質微調電容器
符號:
可變電容量:1--29p
主要特點:損耗較大,體積小。
套用:收錄機,電子儀器等電路作電路補償。
名稱:陶瓷介質微調電容器
符號:
可變電容量:0.3--22p
主要特點:損耗較小,體積較小。
套用:精密調諧的高頻振盪迴路。
名稱:獨石電容
容量範圍:0.5PF--1ΜF
耐壓:二倍額定電壓。
套用範圍:廣泛套用於電子精密儀器。各種小型電子設備作諧振、耦合、濾波、旁路。
獨石電容的特點:電容量大、體積小、可靠性高、電容量穩定,耐高溫耐濕性好等。
最大的缺點是溫度係數很高,做振盪器的穩漂讓人受不了,我們做的一個555振盪器,電容剛好在7805旁邊,開機後,用示波器看頻率,眼看著就慢慢變化,後來換成滌綸電容就好多了。
就溫漂而言:獨石為正溫糸數+130左右,CBB為負溫係數-230,用適當比例並聯使用,可使溫漂降到很小。
就價格而言:鉭、鈮電容最貴,獨石、CBB較便宜,瓷片最低,但有種高頻零溫漂黑點瓷片稍貴,雲母電容Q值較高,也稍貴。
裡面說獨石又叫多層瓷介電容,分兩種類型,1型性能挺好,但容量小,一般小於0。2U,另一種叫II型,容量大,但性能一般。

套用

很多電子產品中,電容器都是必不可少的電子元器件,它在電子設備中充當整流器的平滑濾波、電源和退耦、交流信號的旁路、交直流電路的交流耦合等。由於電容器的類型和結構種類比較多,因此,使用者不僅需要了解各類電容器的性能指標和一般特性,而且還必須了解在給定用途下各種元件的優缺點、機械或環境的限制條件等。下文介紹電容器的主要參數及套用,可供讀者選擇電容器種類時用。
1、標稱電容量(CR):電容器產品標出的電容量值。
雲母和陶瓷介質電容器的電容量較低(大約在5000pF以下);紙、塑膠和一些陶瓷介質形式的電容量居中(大約在0005μF10μF);通常電解電容器的容量較大。這是一個粗略的分類法。
2、類別溫度範圍:電容器設計所確定的能連續工作的環境溫度範圍,該範圍取決於它相應類別的溫度極限值,如上限類別溫度、下限類別溫度、額定溫度(可以連續施加額定電壓的最高環境溫度)等。
3、額定電壓(UR):在下限類別溫度和額定溫度之間的任一溫度下,可以連續施加在電容器上的最大直流電壓或最大交流電壓的有效值或脈衝電壓的峰值。
電容器套用在高壓場合時,必須注意電暈的影響。電暈是由於在介質/電極層之間存在空隙而產生的,它除了可以產生損壞設備的寄生信號外,還會導致電容器介質擊穿。在交流或脈動條件下,電暈特別容易發生。對於所有的電容器,在使用中應保證直流電壓與交流峰值電壓之和不的超過直流電壓額定值。
4、損耗角正切(tanδ):在規定頻率的正弦電壓下,電容器的損耗功率除以電容器的無功功率。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在實際套用中,電容器並不是一個純電容,其內部還有等效電阻,它的簡化等效電路如下圖所示。圖中C為電容器的實際電容量,Rs是電容器的串聯等效電阻,Rp是介質的絕緣電阻,Ro是介質的吸收等效電阻。對於電子設備來說,要求Rs愈小愈好,也就是說要求損耗功率小,其與電容的功率的夾角δ要小。
這個關係用下式來表達:tanδ=Rs/Xc=2πf×c×Rs因此,在套用當中應注意選擇這個參數,避免自身發熱過大,以減少設備的失效性。
5、電容器的溫度特性:通常是以20℃基準溫度的電容量與有關溫度的電容量的百分比表示。
補充:
1、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如C13表示編號為13的電容)。電容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電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它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
容抗XC=1/2πfc(f表示交流信號的頻率,C表示電容容量)電話機中常用電容的種類有電解電容、瓷片電容、貼片電容、獨石電容、鉭電容和滌綸電容等。
2、識別方法:電容的識別方法與電阻的識別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3種。電容的基本單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單位還有:毫法(mF)、微法(μF)/mju:/、納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00毫法(mF),1毫法=1000微法(μF),1微法=1000納法(nF),1納法=1000皮法(pF)
容量大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直接標明,如10μF/16V
容量小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數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1m=1000μF1P2=1.2PF1n=1000PF
數字表示法:三位數字的表示法也稱電容量的數碼錶示法。三位數字的前兩位數字為標稱容量的有效數宇,第三位數宇表示有效數字後面零的個數,它們的單位都是pF。
如:102表示標稱容量為1000pF。
221表示標稱容量為220pF。
224表示標稱容量為22x10(4)pF。
在這種表示法中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當第三位數字用"9"表示時,是用有效數宇乘上10-1來表示容量大小。
如:229表示標稱容量為22x(10-1)pF=2.2pF。
允許誤差±1%±2%±5%±10%±15%±20%
如:一瓷片電容為104J表示容量為0.1μF、誤差為±5%。
6使用壽命:電容器的使用壽命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小。主要原因是溫度加速化學反應而使介質隨時間退化。
7絕緣電阻:由於溫升引起電子活動增加,因此溫度升高將使絕緣電阻降低。
電容器包括固定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兩大類,其中固定電容器又可根據所使用的介質材料分為雲母電容器、陶瓷電容器、紙/塑膠薄膜電容器、電解電容器和玻璃釉電容器等;可變電容器也可以是玻璃、空氣或陶瓷介質結構。

特性參數

1、標稱電容量和允許偏差
2、額定電壓
3、絕緣電阻
4、損耗
5、頻率特性
電子元件的故障特點分析
電器設備內部的電子元器件雖然數量很多,但其故障卻是有規律可循的。
1.電阻損壞的特點
電阻是電器設備中數量最多的元件,但不是損壞率最高的元件。電阻損壞以開路最常見,阻值變大較少見,阻值變小十分少見。常見的有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線繞電阻和保險電阻幾種。前兩種電阻套用最廣,其損壞的特點一是低阻值(100Ω以下)和高阻值(100kΩ以上)的損壞率較高,中間阻值(如幾百歐到幾十千歐)的極少損壞;二是低阻值電阻損壞時往往是燒焦發黑,很容易發現,而高阻值電阻損壞時很少有痕跡。線繞電阻一般用作大電流限流,阻值不大。圓柱形線繞電阻燒壞時有的會發黑或表面爆皮、裂紋,有的沒有痕跡。水泥電阻是線繞電阻的一種,燒壞時可能會斷裂,否則也沒有可見痕跡。保險電阻燒壞時有的表面會炸掉一塊皮,有的也沒有什麼痕跡,但絕不會燒焦發黑。根據以上特點,在檢查電阻時可有所側重,快速找出損壞的電阻
2.電解電容損壞的特點
電解電容在電器設備中的用量很大,故障率很高。電解電容損壞有以下幾種表現:一是完全失去容量或容量變小;二是輕微或嚴重漏電;三是失去容量或容量變小兼有漏電。查找損壞的電解電容方法有:
(1)看:有的電容損壞時會漏液,電容下面的電路板表面甚至電容外表都會有一層油漬,這種電容絕對不能再用;有的電容損壞後會鼓起,這種電容也不能繼續使用;
(2)摸:開機後有些漏電嚴重的電解電容會發熱,用手指觸摸時甚至會燙手,這種電容必須更換;
(3)電解電容內部有電解液,長時間烘烤會使電解液變乾,導致電容量減小,所以要重點檢查散熱片及大功率元器件附近的電容,離其越近,損壞的可能性就越大。
3.二、三極體等半導體器件損壞的特點
二、三極體的損壞一般是PN結擊穿或開路,其中以擊穿短路居多。此外還有兩種損壞表現:一是熱穩定性變差,表現為開機時正常,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生軟擊穿;另一種是PN結的特性變差,用萬用表R×1k測,各PN結均正常,但上機後不能正常工作,如果用R×10或R×1低量程檔測,就會發現其PN結正向阻值比正常值大。測量二、三極體可以用指針萬用表在路測量,較準確的方法是:將萬用表置R×10或R×1檔(一般用R×10檔,不明顯時再用R×1檔)在路測二、三極體的PN結正、反向電阻,如果正向電阻不太大(相對正常值),反向電阻足夠大(相對正向值),表明該PN結正常,反之就值得懷疑,需焊下後再測。這是因為一般電路的二、三極體外圍電阻大多在幾百、幾千歐以上,用萬用表低阻值檔在路測量,可以基本忽略外圍電阻對PN結電阻的影響。
4.積體電路損壞的特點
積體電路內部結構複雜,功能很多,任何一部分損壞都無法正常工作。積體電路的損壞也有兩種:徹底損壞、熱穩定性不良。徹底損壞時,可將其拆下,與正常同型號積體電路對比測其每一引腳對地的正、反向電阻,總能找到其中一隻或幾隻引腳阻值異常。對熱穩定性差的,可以在設備工作時,用無水酒精冷卻被懷疑的積體電路,如果故障發生時間推遲或不再發生故障,即可判定。通常只能更換新積體電路來排除。

產業發展

隨著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基礎的電子元件產業發展也異常迅速。2005年,世界電子元件市場需求約3000億美元,占世界電子產品市場的15%,年均增長率10%左右,而新型電子元器件需求增長最快,約1500億——1800億美元。
電子元件正進入以新型電子元件為主體的新一代元器件時代,它將基本上取代傳統元器件,電子元器件由原來只為適應整機的小型化及其新工藝要求為主的改進,變成以滿足數位技術、微電子技術發展所提出的特性要求為主,而且是成套滿足的產業化發展階段。
中國電子工業持續高速增長,帶動電子元件產業的強勁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揚聲器、鋁電解電容器、顯像管、印製電路板、半導體分立器件等電子元件的世界生產基地。
2006年1-12月,中國電子元件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573,108,825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31.56%;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558,802,858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31.97%;實現累計利潤總額28,630,453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31.37%。
2007年1-12月,中國電子元件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740,003,76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27.09%;2008年1-10月,中國電子元件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731,940,688千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22.44%。
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由於消費市場占了元器件市場的70%以上,預計年底的假日消費市場將會十分低迷,並最終導致電子元器件需求下降。儘管如此,元器件市場仍然有一線曙光:供貨商們對庫存的管理十分嚴格,因此,庫存會持續地下降。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供貨商們的金融風險是十分有限的,由於他們的資產負債表顯示良好,這些供貨商們將會渡過這一金融風暴,電器元器件的市場前景依舊是光明的。
電子元件的檢測方法 一、電阻的檢測方法
1固定電阻器的檢測。
A將兩表筆(不分正負)分別與電阻的兩端引腳相接即可測出實際電阻值。為了提高測量的精度,應根據被測電阻標稱值的大小來選擇量程。由於歐姆擋刻度的非線性關係,它的中間一段分度較為精細,因此應使指針指示值儘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範圍內,以使測量更準確。根據電阻誤差等級不同。讀數與標稱阻值之間分別允許有±5%、±10%或±20%的誤差。如不相符,超出誤差範圍,則說明該電阻值變值了。
B注意:測試時,特別是在測幾十kΩ以上阻值的電阻時,手不要觸及表筆和電阻的導部分;被檢測的電阻從電路中焊下來,至少要焊開一個頭,以免電路中的其他元件對測試產生影響,造成測量誤差;色環電阻的阻值雖然能以色環標誌來確定,但在使用時最好還是用萬用表測試一下其實際阻值。
2水泥電阻的檢測。檢測水泥電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與檢測普通固定電阻完全相同。
3熔斷電阻器的檢測。在電路中,當熔斷電阻器熔斷開路後,可根據經驗作出判斷:若發現熔斷電阻器表面發黑或燒焦,可斷定是其負荷過重,通過它的電流超過額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無任何痕跡而開路,則表明流過的電流剛好等於或稍大於其額定熔斷值。對於表面無任何痕跡的熔斷電阻器好壞的判斷,可藉助萬用表R×1擋來測量,為保證測量準確,應將熔斷電阻器一端從電路上焊下。若測得的阻值為無窮大,則說明此熔斷電阻器已失效開路,若測得的阻值與標稱值相差甚遠,表明電阻變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維修實踐中發現,也有少數熔斷電阻器在電路中被擊穿短路的現象,檢測時也應予以注意。
4電位器的檢測。檢查電位器時,首先要轉動鏇柄,看看鏇柄轉動是否平滑,開關是否靈活,開關通、斷時“喀噠”聲是否清脆,並聽一聽電位器內部接觸點和電阻體摩擦的聲音,如有“沙沙”聲,說明質量不好。用萬用表測試時,先根據被測電位器阻值的大小,選擇好萬用表的合適電阻擋位,然後可按下述方法進行檢測。
A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測“1”、“2”兩端,其讀數應為電位器的標稱阻值,比如萬用表的指針不動或阻值相差很多,則表明該電位器已損壞。
B檢測電位器的活動臂與電阻片的接觸是否良好。用萬用表的歐姆檔測“1”、“2”(或“2”、“3”)兩端,將電位器的轉軸按逆時針方向鏇至接近“關”的位置,這時電阻值越小越好。再順時針慢慢鏇轉軸柄,電阻值應逐漸增大,表頭中的指針應平穩移動。當軸柄鏇至極端位置“3”時,阻值應接近電位器的標稱值。如萬用表的指針在電位器的軸柄轉動過程中有跳動現象,說明活動觸點有接觸不良的故障。??
5正溫度係數熱敏電阻(PTC)的檢測。檢測時,用萬用表R×1擋,具體可分兩步操作:
A常溫檢測(室內溫度接近25℃);將兩表筆接觸PTC熱敏電阻的兩引腳測出其實際阻值,並與標稱阻值相對比,二者相差在±2Ω內即為正常。實際阻值若與標稱阻值相差過大,則說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損壞。
B加溫檢測;在常溫測試正常的基礎上,即可進行第二步測試—加溫檢測,將一熱源(例如電烙鐵)靠近PTC熱敏電阻對其加熱,同時用萬用表監測其電阻值是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是,說明熱敏電阻正常,若阻值無變化,說明其性能變劣,不能繼續使用。注意不要使熱源與PTC熱敏電阻靠得過近或直接接觸熱敏電阻,以防止將其燙壞。
6負溫度係數熱敏電阻(NTC)的檢測。
(1)測量標稱電阻值Rt??用萬用表測量NTC熱敏電阻的方法與測量普通固定電阻的方法相同,即根據NTC熱敏電阻的標稱阻值選擇合適的電阻擋可直接測出Rt的實際值。但因NTC熱敏電阻對溫度很敏感,故測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ARt是生產廠家在環境溫度為25℃時所測得的,所以用萬用表測量Rt時,亦應在環境溫度接近25℃時進行,以保證測試的可信度。
B測量功率不得超過規定值,以免電流熱效應引起測量誤差。
C注意正確操作。測試時,不要用手捏住熱敏電阻體,以防止人體溫度對測試產生影響。
(2)估測溫度係數αt先在室溫t1下測得電阻值Rt1,再用電烙鐵作熱源,靠近熱敏電阻Rt,測出電阻值RT2,同時用溫度計測出此時熱敏電阻RT表面的平均溫度t2再進行計算。
7壓敏電阻的檢測。用萬用表的R×1k擋測量壓敏電阻兩引腳之間的正、反向絕緣電阻,均為無窮大,否則,說明漏電流大。若所測電阻很小,說明壓敏電阻已損壞,不能使用。
8光敏電阻的檢測。
A用一黑紙片將光敏電阻的透光視窗遮住,此時萬用表的指針基本保持不動,阻值接近無窮大。此值越大說明光敏電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小或接近為零,說明光敏電阻已燒穿損壞,不能再繼續使用。
B將一光源對準光敏電阻的透光視窗,此時萬用表的指針應有較大幅度的擺動,阻值明顯減些?此值越小說明光敏電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大甚至無窮大,表明光敏電阻內部開路損壞,也不能再繼續使用。
C將光敏電阻透光視窗對準入射光線,用小黑紙片在光敏電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動,使其間斷受光,此時萬用表指針應隨黑紙片的晃動而左右擺動。如果萬用表指針始終停在某一位置不隨紙片晃動而擺動,說明光敏電阻的光敏材料已經損壞。
二、電容器的檢測方法
電容常見的標記方式是直接標記,其常用的單位有pF,μF兩種,很容易認出。但一些小容量的電容採用的是數字標示法,一般有三位數,第一、二位數為有效的數字,第三位數為倍數,即表示後面要跟多少個0。例如:343表示34000pF,另外,如果第三位數為9,表示10——1,而不是10的9次方,例如:479表示4.7pF。
更換電容時主要應注意電容的耐壓值一般要求不低於原電容的耐壓要求。在要求較嚴格的電路中,其容量一般不超過原容量的±20%即可。在要求不太嚴格的電路中,如旁路電路,一般要求不小於原電容的1/2且不大於原電容的2倍——6倍即可。
1固定電容器的檢測?
A檢測10pF以下的小電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電容器容量太小,用萬用表進行測量,只能定性的檢查其是否有漏電,內部短路或擊穿現象。測量時,可選用萬用表R×10k擋,用兩表筆分別任意接電容的兩個引腳,阻值應為無窮大。若測出阻值(指針向右擺動)為零,則說明電容漏電損壞或內部擊穿。
B檢測10PF——1000μF固定電容器是否有充電現象,進而判斷其好壞。萬用表選用R×1k擋。兩隻三極體的β值均為100以上,且穿透電流要些?可選用3DG6等型號矽三極體組成複合管。萬用表的紅和黑表筆分別與複合管的發射極e和集電極c相接。由於複合三極體的放大作用,把被測電容的充放電過程予以放大,使萬用表指針擺幅度加大,從而便於觀察。應注意的是:在測試操作時,特別是在測較小容量的電容時,要反覆調換被測電容引腳接觸A、B兩點,才能明顯地看到萬用表指針的擺動。
C對於1000μF以上的固定電容,可用萬用表的R×10k擋直接測試電容器有無充電過程以及有無內部短路或漏電,並可根據指針向右擺動的幅度大小估計出電容器的容量。
2電解電容器的檢測
A因為電解電容的容量較一般固定電容大得多,所以,測量時,應針對不同容量選用合適的量程。根據經驗,一般情況下,1——47μF間的電容,可用R×1k擋測量,大於47μF的電容可用R×100擋測量。
B將萬用表紅表筆接負極,黑表筆接正極,在剛接觸的瞬間,萬用表指針即向右偏轉較大偏度(對於同一電阻擋,容量越大,擺幅越大),接著逐漸向左迴轉,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時的阻值便是電解電容的正向漏電阻,此值略大於反向漏電阻。實際使用經驗表明,電解電容的漏電阻一般應在幾百kΩ以上,否則,將不能正常工作。在測試中,若正向、反向均無充電的現象,即錶針不動,則說明容量消失或內部斷路;如果所測阻值很小或為零,說明電容漏電大或已擊穿損壞,不能再使用。
C對於正、負極標誌不明的電解電容器,可利用上述測量漏電阻的方法加以判別。即先任意測一下漏電阻,記住其大小,然後交換表筆再測出一個阻值。兩次測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筆接的是正極,紅表筆接的是負極。
D使用萬用表電阻擋,採用給電解電容進行正、反向充電的方法,根據指針向右擺動幅度的大小,可估測出電解電容的容量。
3可變電容器的檢測
A、用手輕輕鏇動轉軸,應感覺十分平滑,不應感覺有時松時緊甚至有卡滯現象。將載軸向前、後、上、下、左、右等各個方向推動時,轉軸不應有鬆動的現象。
B、用一隻手鏇動轉軸,另一隻手輕摸動片組的外緣,不應感覺有任何鬆脫現象。轉軸與動片之間接觸不良的可變電容器,是不能再繼續使用的。
C、將萬用表置於R×10k擋,一隻手將兩個表筆分別接可變電容器的動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隻手將轉軸緩緩鏇動幾個來回,萬用表指針都應在無窮大位置不動。在鏇動轉軸的過程中,如果指針有時指向零,說明動片和定片之間存在短路點;如果碰到某一角度,萬用表讀數不為無窮大而是出現一定阻值,說明可變電容器動片與定片之間存在漏電現象.
三、電晶體的檢測方法
電路中的電晶體主要有晶體二極體、晶體三極體、可控矽和場效應管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三極體和二極體,如何正確地判斷二、三極體的好壞等是學維修關鍵之一。
1晶體二極體:首先我們要知道該二極體是矽管還是鍺管的,鍺管的正向壓降一般為0.1伏——0.3伏之間,而矽管一般為0.6伏——0.7伏之間。測量方法為:用兩隻萬用表測量,當一隻萬用表測量其正向電阻的同時用另外一隻萬用表測量它的管壓降。最後可根據其管壓降的數值來判斷是鍺管還是矽管。矽管可用萬用表的R×1K擋來測量,鍺管可用R×100擋來測。一般來說,所測的二極體的正反向電阻兩者相差越懸殊越好。一般如正向電阻為幾百到幾千歐,反向電阻為幾十千歐以上,就可初步斷定這個二極體是好的。同時可判定二極體的正負極,當測得的阻值為幾百歐或幾千歐時,為二極體的正向電阻,這時負表筆所接的為負極,正表筆所接的為正極。另外,如果正反向電阻為無窮大,表示其內部斷線;正反向電阻一樣大,這樣的二極體也有問題;正反向電阻都為零表示已短路。
2晶體三極體:晶體三極體主要起放大作用,那么如何來判測三極體的放大能力呢?其方法是:將萬用表調到R×100擋或R×1K擋,當測NPN型管時,正表筆接發射極,負表筆接集電極,測出的阻值一般應為幾千歐以上;然後在基極和集電極之間串接一個100千歐的電阻,這時萬用表所測的阻值應明顯的減少,變化越大,說明該三極體的放大能力越強,如果變化很小或根本沒有變化,那就說明該三極體沒有放大能力或放大能力很弱。
電極的判斷方法
測量的鍺管用R*100檔,矽管用R*1k檔,先固定紅表筆與任意一支腳接觸,黑表筆分別對其餘兩支腳測量。看能否找到兩個小電阻,若不能再把紅表筆移向其他的腳繼續測量照顧到兩個小電阻為止,若固定紅線找不到兩個小電阻,可固定黑表筆繼續查找。
當找到兩個小電阻後,所固定的一支表筆所用的為基極。若固定的表筆為黑筆,則三極體為NPN型,若固定的為紅筆,則該管為PNP。
A判斷ce極電阻法
用萬用表測量除基極為的兩極的電阻,交換表筆測兩次,如果是鍺管,所測電阻較小的一次為準,若為PNP型,測黑表筆所接的為發射極,紅表筆接的是集電極,若為NPN型,測黑表筆所接的為集電極,紅表筆接的是發射極;如果是矽管,所測電阻較大的一次為準,BPN結正向電阻法
分別測兩PN結的正向電阻,較大的為發射極,較小的為集電極。
C放大係數法
用萬用表的兩支表筆與基極除外的兩支腳接觸,若為PNP,則用手指接觸基極與紅筆所接的那一極看指針擺動的情況,然後交換表筆測一次,以指針擺動幅度大的一次為準,這時,接紅表筆的為集電極;若為NPN,接黑表筆的為集電極。
注意:模擬表和數字表的區別,模擬表的紅表筆接的是電源的負極,而數字表相反。
四、電感器、變壓器檢測方法
1色碼電感器的的檢測將萬用表置於R×1擋,紅、黑表筆各接色碼電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時指針應向右擺動。根據測出的電阻值大小,可具體分下述三種情況進行鑑別:
A、被測色碼電感器電阻值為零,其內部有短路性故障。
B、被測色碼電感器直流電阻值的大小與繞制電感器線圈所用的漆包線徑、繞制圈數有直接關係,只要能測出電阻值,則可認為被測色碼電感器是正常的。
2、中周變壓器的檢測
A、將萬用表撥至R×1擋,按照中周變壓器的各繞組引腳排列規律,逐一檢查各繞組的通斷情況,進而判斷其是否正常。
B、檢測絕緣性能??將萬用表置於R×10k擋,做如下幾種狀態測試:
(1)初級繞組與次級繞組之間的電阻值;
(2)初級繞組與外殼之間的電阻值;
(3)次級繞組與外殼之間的電阻值。
上述測試結果分出現三種情況:
(1)阻值為無窮大:正常;
(2)阻值為零:有短路性故障;
(3)阻值小於無窮大,但大於零:有漏電性故障。
3、電源變壓器的檢測和經驗
其容易出的毛病主要為內部短路。這時可通過萬用表檢查電源電壓來判定其是否正常,若行輸出變壓器絕緣性能下降或有匝間局部短路現象時,將使得行掃描電流激增,開關電源輸出電壓下降。因此,可通過測量電源電壓來判斷行輸出變壓器是否短路。
A、通過觀察變壓器的外貌來檢查其是否有明顯異常現象。如線圈引線是否斷裂,脫焊,絕緣材料是否有燒焦痕跡,鐵心緊固螺桿是否有鬆動,矽鋼片有無鏽蝕,繞組線圈是否有外露等。
B、絕緣性測試。用萬用表R×10k擋分別測量鐵心與初級,初級與各次級、鐵心與各次級、靜電禁止層與衩次級、次級各繞組間的電阻值,萬用表指針均應指在無窮大位置不動。否則,說明變壓器絕緣性能不良。
C、線圈通斷的檢測。將萬用表置於R×1擋,測試中,若某個繞組的電阻值為無窮大,則說明此繞組有斷路性故障。
D、判別初、次級線圈。電源變壓器初級引腳和次級引腳一般都是分別從兩側引出的,並且初級繞組多標有220V字樣,次級繞組則標出額定電壓值,如15V、24V、35V等。再根據這些標記進行識別。
E、空載電流的檢測。
(a)直接測量法。將次級所有繞組全部開路,把萬用表置於交流電流擋(500mA,串入初級繞組。當初級繞組的插頭插入220V交流市電時,萬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載電流值。此值不應大於變壓器滿載電流的10%——20%。一般常見電子設備電源變壓器的正常空載電流應在100mA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則說明變壓器有短路性故障。
(b)間接測量法。在變壓器的初級繞組中串聯一個10/5W的電阻,次級仍全部空載。把萬用表撥至交流電壓擋。加電後,用兩表筆測出電阻R兩端的電壓降U,然後用歐姆定律算出空載電流I空,即I空=U/R。
F空載電壓的檢測。將電源變壓器的初級接220V市電,用萬用表交流電壓接依次測出各繞組的空載電壓值(U21、U22、U23、U24)應符合要求值,允許誤差範圍一般為:高壓繞組≤±10%,低壓繞組≤±5%,帶中心抽頭的兩組對稱繞組的電壓差應≤±2%。
G一般小功率電源變壓器允許溫升為40℃——50℃,如果所用絕緣材料質量較好,允許溫升還可提高。
H檢測判別各繞組的同名端。在使用電源變壓器時,有時為了得到所需的次級電壓,可將兩個或多個次級繞組串聯起來使用。採用串聯法使用電源變壓器時,參加串聯的各繞組的同名端必須正確連線,不能搞錯。否則,變壓器不能正常工作。I.電源變壓器短路性故障的綜合檢測判別。電源變壓器發生短路性故障後的主要症狀是發熱嚴重和次級繞組輸出電壓失常。通常,線圈內部匝間短路點越多,短路電流就越大,而變壓器發熱就越嚴重。檢測判斷電源變壓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簡單方法是測量空載電流(測試方法前面已經介紹)。存在短路故障的變壓器,其空載電流值將遠大於滿載電流的10%。當短路嚴重時,變壓器在空載加電後幾十秒鐘之內便會迅速發熱,用手觸摸鐵心會有燙手的感覺。此時不用測量空載電流便可斷定變壓器有短路點存在。
五、積體電路塊
要判斷積體電路塊的好壞,可用萬用表測量集成塊各腳對地的工作電壓、對地電阻值和工作電流是否正常。還可將集成塊取下,測量集成塊各腳與接地腳之間的阻值是否正常,在取下集成塊的時候可測量其外接電路各腳的對地電阻值是否正常。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更換積體電路塊時,一定要注意焊接質量和焊接時間。在更換積體電路塊時一般要求用同型號、同規格的積體電路來進行替換。實在找不到原型號、原規格的積體電路塊時,可考慮用相近功能的積體電路塊來代替,但需要注意的是,代替時要弄清供電電壓、阻抗匹配、引腳位置以及外圍控制電路等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