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癲癇

難治性癲癇

難治性癲癇是指得到相應的抗癇藥治療,而癲癇發作仍未獲得控制,且EEG具有癇性放電或其它異常波形,其中包括嬰兒痙攣症等。治療應針對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如清除血腫、切除腫瘤、治療腦水腫等。同時聯合用藥控制癲癇。首次應加大劑量,發作控制後逐漸減量,摸索適合患者個體的有效劑量;針對患者發作的周期一次性給藥,並用EEG監護,作為掌握用藥劑量和治療時間長短的依據。

基本信息

概述

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
大部分癲癇患者是可以治癒的,經過正規的治療,病情大多數可以被控制得很好,甚至治癒。不否認癲癇對於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但在正確認識、診斷和治療的基礎上,這種影響並不顯著,控制好發作就可以把影響降到最低。

“難治性癲癇”占癲癇總體的20%,外科手術或者伽瑪刀治療是最佳的選擇。特別是皮層電極監測技術在癲癇外科套用以來,醫生可以把電極留置在大腦表面,直接採集皮層的腦電信號,去除了頭皮顱骨腦膜的干擾,還可以長期觀察,捕捉髮

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

作時的真實信息,逐漸成為定位癲癇起源灶的“金標準”。據報導,“顳葉癲癇”的手術控制率可以達到90%~95%。所以,即使以往被稱為難治性癲癇,也不要輕易放棄積極治療的機會。

癲癇患者群體中,有一部分患者可以依靠藥物治療取得滿意的效果,而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是根本無法用藥物控制的,就要考慮手術治療,外科手術的關鍵是根據致癇灶的位置來確定手術區域,位於大腦重要功能區域的病灶一直是手術的禁區,導致一部分疑難病例無法手術。而採用皮層功能定位技術,則可以清楚地劃定所要切除的範圍和需要保留的區域,從而使那些疑難、複雜病例的手術,可以在安全而準確的情況下進行。

癲癇患病率很高,中國約有一千萬患者,目前大多數患者沒有得到正規的治療,給家庭、社會造成很大的負擔。癲癇就像很多常見疾病一樣,是可以治療而且是可以完全治癒的疾病。

定義

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
臨床上,習慣將一次癇性發作持續超過30min,或兩次以上癇性發作間神經功能未完全恢復稱為癲癇持續狀態(SE)。由於癇性發作常在2min內緩解,更長時間的發作常可能轉變為SE。若發作持續5~10min,則自行終止的可能性極小,所以臨床上傾向將SE時間標準界定得越來越短,如20min或10min。Lowenstein等(1999年)甚至提出全身性驚厥性SE的“操作性”標準為一次發作持續5min以上即可。

難治性癲癇尚無公認的定義,一般指經過蘿拉西泮苯妥英苯巴比妥等一線藥物積極治療,SE仍無明顯改善,或給予充分適當的治療仍持續超過60~90min者。因為發作持續超過這一時間界限,往往導致不可逆神經功能損害。約30%的SE發展成RSE。SE死亡率約為20%,RSE的死亡率更高,可達50%,且住院時間長、神經功能損害多。

抗藥性的機理

RSE治療中出現一線、二線藥物無效,產生抗藥性的機制不明。Seegers等研究發現癇性發作誘導P-糖蛋白在血腦屏障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內過度表達,可能降低抗癇藥進入腦實質的滲透性,從而解釋了難治性顳葉癲癇抗藥性的原因[3],但其在RSE抗藥性中的作用尚需進一步證明。Sisodiya等研究發現兩種藥物轉運蛋白ABCB1和ABCC1在腦組織中的表達增高可能是SE所致,可能與延長的SE出現抗藥性有關,指出及時治療SE的必要性,此機制可能在RSE中也有套用價值。

治療原則

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
手術是治療癲癇的傳統方法之一,對於難治性癲癇的療效已經在臨床得到廣泛的證實。對於某些難治性癲癇患者手術是其唯一的治療方法。大部分難治性癲癇是可以通過手術得到治癒或緩解(減少發作次數和降低抗癲癇藥物的劑量)。

難治性癲癇手術治療原則為:(1)通過術前的綜合評估初步確定致癇主灶的側別、範圍以及腦主要功能區,決定開顱範圍和手術方式;(2)對常規非侵入性檢查不能確定致癇主灶的位置或側別者,需進行侵入性的皮層和/或深部電極置入行腦電圖監測;(3)術中採用皮層腦電圖監測可疑致癇區域的皮層及深部放電情況,並指導手術方式、切除程度等;(4)針對可疑功能區癲癇,術前即需要確定腦功能區的範圍,必要時術中採取皮層電刺激和/或喚醒下手術;(5)電凝熱灼術是等同於多處軟腦膜下橫行纖維切斷術的功能性手術,手術要求嚴格保護功能區腦皮層及粗大的腦表面血管;(6)聯合手術方式、手術範圍要遵循個體化原則。一般先做切除或切開性手術,再做電凝熱灼術。

治療

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
儘管RSE藥物治療缺乏大規模前瞻性隨機多中心試驗研究,但終止發作仍是第一原則,同時防止復發和併發症、處理促發因素。理想的藥物應給藥方便,起效快、持續時間長,副作用小。常規的一線藥物為苯二氮卓類(如蘿拉西泮),二線藥為苯妥英或磷苯妥英。三、四線藥包括苯巴比妥或麻醉劑異丙酚以及丙戊酸等。最常用和有效的RSE治療方法是在呼吸循環和EEG支持下,靜脈持續使用麻醉劑量的咪唑安定、異丙酚或戊巴比妥。有時聯合使用肌松藥。異丙酚、咪唑安定清除和停藥後恢復意識快,普遍認為優於巴比妥類藥物。

採用日本12導腦電圖儀,按國際10/20系統安放電極,常規描記單雙極導聯,並作睜閉眼及過度換氣試驗,在治療過程中人均描記EEG3~6次。根據EEG檢查結果和發作類型選擇治療方案和用藥量。對發作頻繁,症狀較重者採用抗癲癇藥物常規量的二倍和聯合用藥。如苯妥英鈉丙戊酸鈉硝基安定同時服,並補充能量合劑與保護腦藥物。若上午發作者清晨1次頓服,下午發作者中午1次頓服,夜間發作者睡前1次頓服。當發作次數減少、症狀減輕、EEG有明顯改善時,可考慮逐漸減量或改用維持量,3年內無發作,EEG趨向正常者可試行小劑量繼續服半年或一年後停藥。對臨床無發作,EEG仍異常者不能停藥。

現在一般認為,難治性癲癇的治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按發作類型選擇一種相應的藥物,逐漸增加劑量至發作控制或達到出現藥物的毒副作用。此時,藥物的血濃度往往高於正常值。
②若無效,則可換第二種,甚至第三種,同樣要用足劑量。
③對使用上述兩種方法後仍不見效者,可考慮聯合用藥,但應注意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理論上講,首先要求選用不同機制的抗癲癇藥聯用,以取得協同作用。另外,要儘量避免有相同或相似的毒副作用的藥物疊加;具有酶誘導作用或抑制作用的藥物也不宜聯用。
國內有人對抗癲癇藥物的聯合套用做如下組合,僅供參考:丙戊酸+乙琥胺;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小劑量苯巴比妥;卡馬西平、苯妥英鈉或丙戊酸+非氮脂、加巴賁丁、拉莫三嗪、氨己烯酸;丙戊酸+氯硝安定。
若經上述治療仍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選用藥物

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
苯二氮卓類:通過與GABA受體結合而抑制神經元反覆放電,是控制抽搐首選藥。靜脈使用副作用有劑量依賴性抑制呼吸(3~10%)、低血壓(<2%)和鎮靜(20~60%)。

1、安定

用藥後在腦脊液內濃度快速升高,1~2min內即有抗驚厥作用,其脂溶性使其快速再分布於脂肪,在15~30min後作用減低。其代謝產物半衰期長,反覆使用可中毒。RSE患者安定常常無效。

2、蘿拉西泮

是全身強直-陣攣性RSE初治的最佳選擇,但效果與安定、安定加苯巴比妥或單用苯巴比妥相似。其脂溶性弱於安定,但起效時間與安定相似。蘿拉西泮的再分布較慢、血藥濃度逐漸降低,療效長於安定(12~24h),無毒性代謝產物,因而成為RSE最常用藥物。初始劑量0.1mg/kg~0.15mg/kg,以2mg/min靜脈輸注

3、咪唑安定

Ulvi等用於全身驚厥性RSE治療,94.7%(18/19人)患者平均45min內完全控制,無明顯的血壓心率氧飽和度呼吸改變,停藥後平均1.6h完全恢復意識,是全身驚厥性RSE安全有效的藥物。Koul等用咪唑安定聯合長效抗癲癇藥治療38例兒童RSE均康復,無明顯副作用。Claassen等回顧了6年內通過持續靜滴此藥治療的33例RSE患者,起初用藥時大多數患者有效,但18%的患者1~6h內又發作,18%患者反覆發作而改用戊巴比妥或異丙酚,68%的患者停藥後48h內又發作,其中開始治療6h後又發作常為停藥後發作的先兆。持續用藥至EEG爆發抑制,或聯合其他抗癇藥治療,或延長初治時間等能降低停藥後復發。通常緩慢靜注負荷量0.2mg/kg,以0.75~10µg/kg/min維持12-24h後逐漸減量。若臨床或腦電有復發跡象,則需維持更長時間。肌注吸收快(平均達峰為25min),常用劑量為10mg。總的來說,咪唑安定安全性好,療效肯定,但停藥後復發率較高。咪唑安定在酸性條件下溶於水,有望通過不同途徑給藥。

苯妥英和磷苯妥英:在苯二氮卓類藥物初治後緊接著給予苯妥英,能延長抗癇作用,防止復發或在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5min仍未能控制發作時最先考慮使用此藥。給藥後10~30min起效,初始劑量為18~20mg/kg,若療效不佳可再追加5~10mg/kg,最大輸液速度50mg/min,對大多數成人,1000mg為標準負荷劑量。如以最大速度給藥(50mg/min),28%~50%的病人出現低血壓,2%出現心律失常,減慢或停止用藥可減輕心血管併發症。

磷苯妥英是苯妥英的新型水溶性前體藥物,進入靜脈後很快被體內磷酸酶轉化為苯妥英。因注射劑中不含有機助溶劑丙二醇,靜注速度可較苯妥英稍快,甚至可達150mg/min。其副作用與苯妥英相似,但較少引起心律失常。苯妥英與磷苯妥英均有與輸注速度相關的低血壓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因此可能會延遲其最大抗癇作用的發揮。

巴比妥類藥物:增強GABA介導的Cl-內流,減弱谷氨酸介導的除極,較高濃度時,還抑制Ca2+依賴動作電位和Ca2+依賴遞質釋放而發揮抗癇作用。

1、苯巴比妥

用於苯二氮卓類藥物及苯妥英治療無效者,輸注速度可比苯妥英快,但脂溶性弱於苯妥英。標準負荷劑量為20mg/kg,以50~75mg/min靜注。治療劑量時,常會對呼吸、血壓及意識水平產生抑制,尤其是在已用苯二氮卓類藥後,副作用更明顯。用藥時需提供呼吸、血壓支持準備。由於半衰期長,大劑量時常需數天至數周才能清除,其持續的鎮靜作用會影響病情的判斷。Sudoh等報導非靜脈使用大劑量苯巴比妥治療對持續靜滴咪唑安定或戊巴比妥無效的3例RSE,初始採取肌注或直腸內給藥,然後進行口服,用藥後10天內,3例RSE均得到完全控制。

2、戊巴比妥

硫噴妥與戊巴比妥是有效的抗癇藥,劑量恰當,對RSE有效,有潛在的腦保護作用,傾向用於對咪唑安定、異丙酚無效者。Parviainen等曾用大劑量硫噴妥治療10例RSE患者,臨床及電生理癇性發作均終止。硫噴妥存在飽和代謝、活性代謝產物(戊巴比妥)和長時間使用發生脂質內積聚,導致恢復延遲,還可能產生嚴重心血管毒性威脅生命,或因無力延遲呼吸機脫機。半衰期20h。較苯巴比妥更適用於昏迷患者。負荷劑量為3~15mg/kg,靜滴1h後,以0.5~5mg/kg/h維持。

異丙酚:高度脂溶性麻醉藥,激活GABA-A受體-Cl-複合物,增加Cl-傳導而發揮抑制作用,誘導麻醉迅速平穩,及時終止癇性發作,在用藥期間保持EEG的爆發抑制。半衰期更短,利於停藥時及時評價療效及神經功能。標準劑量為2mg/kg靜脈輸注後以2-10mg/kg/h維持。使用時需要通氣和心臟監測,EEG監測很重要。異丙酚有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點,良好的心血管耐受性,無呼吸道刺激,能降低腦代謝及顱內壓而噁心嘔吐少等優點與傳統的巴比妥類藥物不同。應注意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劑量依賴性抑制,導致血壓下降,代償性心率輕度增快,據報導血壓下降可以達到40%,其機制涉及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肌及壓力感受器抑制等。Niermeijer等檢索Medline上22篇套用於RSE的文章,仍缺乏隨機對照試驗。有兩個非隨機研究分別比較異丙酚、巴比妥類藥物和咪唑安定治療RSE的死亡率,均報導用異丙酚死亡率高。還有報導兒童患者使用後,常出現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及橫紋肌溶解症,亦有套用中出現驚厥或角弓反張等癲癇樣發作,提示可能存在安全問題。在大規模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前,不要作為常規推薦。

其他藥物:丙戊酸的心血管副作用及鎮靜作用少,耐受性好,有報導靜脈使用對部分發作類型RSE有效。Towne等胃管給予托吡酯(300-1,600mg/d)治療RSE有效,除嗜睡外,無其他副作用,尤其適用於兒童RSE(5~6mg/kg/d),但均需進一步證明。動物實驗中,氟苯丙氨酯和A受體拮抗劑氯胺酮具有強大的抗癇作用,有開發前景。

手術與物理治療:腦深部電刺激、反覆經顱磁性刺激等方法曾報導用於難治性癲癇發作的治療有效,但尚無治療RSE有效的證據。Winston等曾報導左側迷走神經刺激治療全身驚厥性RSE的男患兒有效,且在此後1.5年內的發作頻率及嚴重性較刺激前有顯著降低。手術切除、多處軟腦膜下橫切、電休克治療、尾狀核刺激、針灸等可能有一定作用,但臨床使用經驗有限,不能作為常規治療。

療效判斷

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起源
影響RSE療效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年齡、癲癇病史及抗癇藥的使用情況、原發病因及發作類型等。臨床常通過患者症狀及EEG表現來判斷療效,有時EEG表現是唯一可靠的標準。但EEG究竟應恢復到何種程度尚未明確。有人認為應達到EEG背景抑制,也有人認為消除癇性發作即可,還有認為應達到爆發抑制。Claassen等進行的系統回顧,以EEG背景抑制為治療目標時,復發率僅為4%,而以臨床癇性發作消失為治療目標時,復發率高達53%,認為藥物治療RSE達到EEG背景抑制可能更有效,但當達到這一治療目標時則伴有高發的低血壓風險,且治療後的死亡率並無明顯降低。RSE的死亡率與咪唑安定、異丙酚及戊巴比妥等藥物選擇及滴注目標(藥物滴滴至EEG癇性發作抑制或背景抑制)關係並不密切。戊巴比妥治療組的復發率較低,但該組患者用藥達到EEG背景抑制的水平,而其他兩組均常用藥到EEG癇性發作抑制,因此很難判斷低復發率是EEG背景抑制造成的,還是與藥物的選擇有關,且戊巴比妥治療組較其他組產生更多的低血壓[14]。難以耐受低血壓的患者可選用咪唑安定或異丙酚。具體應治療到何種程度還應權衡利弊,我們認為對能耐受低血壓的患者或有完善的循環支持的情況下,應治療至EEG背景抑制以鞏固療效。對於非驚厥性RSE一般不用持續靜脈滴注藥物治療,但如患者處於昏迷狀態,則需採用強力的治療措施。

展望

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掃描
隨著對RSE病理生理過程的了解,對其進行的治療將會更有針對性。興奮性毒性常導致神經元損傷,給治療帶來困難,成為RSE預後不佳原因之一,因此有效的神經保護劑在RSE治療中的潛在價值需要得到證實。目前有限的資料顯示硫噴妥及戊巴比妥有潛在的神經保護作用,硫酸鎂作為一種神經保護劑和興奮性胺基酸拮抗劑,有報導以負荷量用於SE治療,可顯著降低死亡率,縮短症狀控制時間,明顯減輕腦損害。A受體拮抗劑氯胺酮的神經保護作用也是目前研究熱點之一。有必要開發既能控制發作又可保護腦神經元免受損傷的雙效藥物。給藥途徑的革新如直腸、鼻部給藥將使治療更簡化,並達到發病後在院外即開始給予治療的目的。利用動物模型和藥物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將為臨床醫生選擇最合理有效便捷的治療提供指導及依據。

通過長期的藥物調整與治療,EEG由重度異常轉為中度或輕度,中度異常轉為輕度甚至正常。臨床發作次數也相應減少,症狀減輕,並有9例在停藥後2~3年內無發作,這說明難治性癲癇是可以治療的,並有可能治癒。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