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馬童

雙馬童(梵語aśvin,音譯為阿濕波,字面意思為“馴馬者”,按另一些解釋,則為“馬所生的”)是婆羅門教-印度教中的一對雙子神。

雙馬童主要是吠陀神。關於他們的出身有許多種互相矛盾的說法,後期的說法就更加混亂。據梨俱吠陀記載,雙馬童是雲之女神薩拉尼尤(陀濕多之女)和太陽神蘇利耶的兒子。值得注意的是,與薩拉尼尤結婚的太陽神是毗婆濕婆,他被認為是蘇利耶的另一個形象;但在原始神話中,毗婆濕婆與蘇利耶未必是同一個人。雙馬童在吠陀經典里是象徵著日出與日落的神,是一對容貌俊美的青年,於每天黎明時乘坐金車駛過天空。在吠陀里,雙馬童也是驅逐病痛的神醫,並且懲治惡徒。吠陀經常提到他們救起一個落水者的故事。雙馬童似乎總是兄弟兩人一起行動。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語言學家耶斯卡說,他們一個是黑夜之子,一個是黎明之子。

雙馬童是吠陀時代雅利安人最崇拜的大神之一。梨俱吠陀中共有376處提到他們的名字;有57首頌歌是專門獻給雙馬童的(1.3,1.22,1.34,1.46-47,1.112,1.116-120,1.157-158,1.180-184,2.20,3.58,4.43-45,5.73-78,6.62-63,7.67-74,8.5,8.8-10,8.22,8.26,8.35,8.57,8.73,8.85-87,10.24,10.39-41,10.143),這在梨俱吠陀中是個龐大的數字,僅次於因陀羅、阿耆尼和蘇摩。

大史詩摩訶婆羅多里保存了許多關於雙馬童的傳說。實際上,般度五子(他們都是由天神所感生的)中年齡最小的兩人無種和皆天是雙馬童的兒子;與他們的真正父親一樣,無種和皆天也是一對雙胞胎。

一些學者認為,大乘佛教中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受到了雙馬童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