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玉虛宮

長洲玉虛宮

本廟曾分別於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鹹豐八年(一八五八年)、光緒廿九年(一九零三年)及一九八九年重修。最近一次重修工程於一九九九年展開,二零零三年竣工,由華人廟宇委員會斥資逾一千三百萬港元進行。由於本廟歷史悠久,廟內有琳琅滿目的古物珍品供人觀賞。建廟緣起長洲最早為原籍惠州、潮州及廣州的漁民聚居地。以表達其戰陣的英勇氣度,而其腳下一般均有蛇與龜,是邪不能勝正的象徵。

簡介

長洲玉虛宮外觀長洲玉虛宮是香港著名的古廟,建於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有二百多年歷史,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必須儘可能予以保存的建築物)。
長洲玉虛宮長洲玉虛宮

歷史沿革

長洲最早為原籍惠州、潮州及廣州的漁民聚居地。他們信奉神明庇蔭,使舟楫平安。北帝是海神,即漁民的守護神。據稱,在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疫症肆虐長洲,當地漁民即赴惠陽縣迎北帝神像到長洲鎮壓;自此島民安居樂業。因此,林煜武於1873年(乾隆四十八年)領導長洲惠籍居民集資建廟奉祀北帝。
該廟曾分別於1822年(道光二年)、1838年(道光十八年)、1858年(鹹豐八年)、1903年(光緒廿九年)及1989年重修。華人廟宇委員會斥資逾1300萬港元進行的重修工程於1999年展開,2003年竣工。

建築格局

長洲玉虛宮正殿該廟的建築按傳統方式而建:正殿寬敞,神壇置中,兩側設偏殿。

歷史文物

由於該廟歷史悠久,廟內有琳琅滿目的古物珍品供人觀賞,包括一柄早年由漁民網得奉於廟內的宋朝大鐵劍及魚骨、一座制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的行輿、一個1861年(清鹹豐十一年)制的石鼎及兩條石雕龍柱。此外,為紀念英國瑪嘉烈公主及斯諾敦伯爵伉儷於1966年到訪此廟,一位鍾姓女士特別打造了一頂金冠以志盛況;而華人廟宇委員會於1959年鑄造了一對銅香爐,紀念護督白嘉時於當年蒞臨此廟參觀。

供奉神祗

廟內供奉的主神北帝,又名玄天上帝,是三千年前商朝的一名王子。他幼時修道,元始天尊得知此事後,邀請他列入仙班。商朝末年,魔王橫行天下,荼毒生靈。元始天尊即下令玉帝派遣北帝統領十二天軍下凡討伐魔王。魔王亦派遣大龜大蟒助陣,但始終不敵北帝。北帝成功打敗魔王,獲封為玄天上帝。因此,人們除敬佩他的英勇行為外,亦深信北帝有消災化厄的神力。北帝神像一般均塑造成跣足披髮,玄袍金甲,以表達其戰陣的英勇氣度,而其腳下一般均有蛇與龜,是邪不能勝正的象徵。 除北帝外,廟內亦供奉太歲、觀音及列聖。
長洲玉虛宮正殿長洲玉虛宮正殿

相關習俗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北帝誕,善信均虔誠敬拜,祈求合境平安。該廟善信皆為島上水陸居民,香火最盛時期為北帝誕及於農曆四月份內舉行的包山節期間。長洲的太平清醮,原為酬謝保境安民的玄天上帝神恩,習俗相沿歷史悠久。醮場設於東灣及北帝廟前廣場。節目包括打醮、神功戲、搶包山及會景巡遊等項目,是長洲居民及旅遊人士一年一度的盛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