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

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

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在西城區小黑虎胡同24、26號。始建年代不詳。清順治、乾隆、道光年間幾次重修。廟內原有四次重修碑記。

基本信息

廟宇簡介

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在西城區小黑虎胡同24、26號。始建年代不詳,清順治年間重修,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道光年間兩次重修。廟內原有四次重修碑記。

建築特色

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一間,面闊4.30米,進深4.90米,硬山箍頭脊筒瓦頂,磚券門石門額上書“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前殿三間,通面闊9.60米,通進深4.50米,硬山箍頭
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
脊,仰瓦灰梗,中殿三間,通面闊12.10米,通進深12米,硬山,二卷勾連搭,前為箍頭脊,後為調大脊,配殿東西各三間,硬山箍頭脊,後殿三間,通面闊12米,通進深8.40米,硬山調大脊筒瓦頂。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收藏有一塊石匾,石匾徵集於北京德勝門城樓附近的居民區。石匾呈長條狀,表面自右往左雕刻“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九個楷書大字,字型端正挺拔,蒼勁有力。除九個大字之外,其上無其他裝飾紋樣。 附近有鑄鐘廠,是明代鑄鐘之所。鑄鐘娘娘是為鑄成大鐘而犧牲的鑄工匠的女兒(是由鑄干將、莫邪二劍的故事派生出來的)成為鑄鐘之神,而建廟祀之。現為民居。

相關傳說

長期以來,關於鑄鐘娘娘的傳說在北京廣為流傳,說的是當年在鑄造鐘樓上的大銅鐘時,久鑄不成,監工的女兒擔心父親獲罪,偽托參觀,乘人不備,投身爐中,鍾才最終鑄成。後人感其孝心,建廟祀之。鑄鐘娘娘廟位於鼓樓西鑄鐘廠。

廟宇前身

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的前身是真武廟 成書於乾隆年間的《日下舊聞考》載:“德勝門東為鑄鐘廠,其地有真武廟,內有順治辛卯年劉芳遠撰碑。” 1958 年9 月北京市對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進行文物古蹟調查登記時發現石碑4 塊:一是北城司正知五品大夫服俸劉芳遠撰重修聖廟碑,該碑坐北朝南,碑首浮雕流雲,長方形石座,全高2.00 米,寬0.80 米,厚0.16 米,順治辛卯(順治八年,1651 年)孟冬吉旦立石,碑在中殿前西旁;二是時任該觀主持王志誠撰重修鑄鐘娘娘大殿碑記,該碑高0.60 米,寬0.30 米,乾隆乙巳年(乾隆五十年,1785 年)孟冬朔日吉立石,碑在後殿內東牆上;三是重修娘娘廟金爐聖母大殿碑,該碑高0.60 米,寬0.30 米,碑額為線雕流雲,書“名標千古”,道光七年(1827 年)立,碑在後殿內西牆上;四是重修娘娘廟金爐聖母大殿三間碑,該碑坐北朝南,碑首浮雕流雲,長方形座,全高2.00 米,寬0.80 米,厚0.16 米,額書“萬古流芳”,大清道光戊子年(道光八年,1828 年)三月十五日望日良辰吉立石,碑在中殿前東旁。從以上4 塊碑上的碑文可以看出鑄鐘娘娘廟名稱的變化。《劉芳遠撰順治辛卯年重修聖廟碑》載:“茲者鑄鐘廠北極真武玄天上帝廟…… ”,《王志誠撰乾隆乙巳年重修鑄鐘娘娘大殿碑記》載:“茲因鼓樓西鑄鐘廠真武廟…… ”,《道光七年重修娘娘廟金爐聖母大殿碑》和《道光戊子年重修娘娘廟金爐聖母大殿三間碑》載:“茲因鼓樓西鑄鐘廠娘娘廟…… ”, 可見,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在清乾隆五十年以前的名稱是真武廟,道光七年以後的名稱是娘娘廟,由真武廟改稱鑄鐘娘娘廟應發生在清乾隆五十年到道光七年這段時間,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的前身應是真武廟。 1958 年9 月北京市對鑄鐘娘娘廟進行文物古蹟調查登記時,該廟前殿內仍有一高約2.5 米的泥坐真武像。 關於鑄鐘廠真武廟的始建年代,主要有始建年代不詳、建於清順治年間、大致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或以後的時期等觀點。《劉芳遠撰順治辛卯年重修聖廟碑》載:“茲者鑄鐘廠北極真武玄天上帝廟,左伏魔右玄壇龍王,後殿金爐娘娘眾神,其來久矣。…… ”該碑立於清順治八年,碑文既然說此真武廟“其來久矣”,那么其始建年代應該不晚於明代。明代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百分之百都建真武廟。明萬曆八年(1580年)劉效祖撰《重修真武廟碑記》載:“國朝設立監局司廠衙門多建北極玄武廟於內、塑像其中而祀之者何也?緣內府乃造作上用錢糧之所,密邇宮禁之地,真武則神威顯赫,祛邪衛正,善除水火妖媚之患。成祖靖難時陰助之功居多,普天之下,率土之濱,莫不建廟而祀之。” 可見,明朝設立監局司廠衙門中建真武廟的目的,一是真武大帝善於除水火之患,二是明成祖(即永樂皇帝)在靖難之役時,真武大帝有陰助之功,所以要建廟而祀之。鼓樓西鑄鐘廠是明代鑄鐘之所,明代鑄鐘廠中建真武廟是合理的。《劉芳遠撰順治辛卯年重修聖廟碑》中提到“北極真武玄天上帝”、“伏魔”,真武大帝封為北極真武玄天上帝、關帝封為伏魔大帝,都發生在明朝。所以,筆者贊同鑄鐘廠真武廟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或以後的時期的觀點。

金爐聖母是指女媧

關於鑄鐘娘娘的傳說,在《北平旅行指南》一書中出現兩個不同的版本:一是,娘娘本來是一位妙齡少女,明朝時鐘樓上的鐘為鐵鐘,清朝時想改鑄銅鐘,讓少女的父親監製。銅鐘久鑄不成,少女擔心父親獲罪,就偽托參觀,乘人不備,投身爐中,銅鐘才最終鑄造成功。工人居民感其孝心,對她建廟祭祀;二是,傳說元朝敕鑄銅鐘時,所派的監工大臣姓鄧,他的女兒殉身救父的故事情節如前述。⑩上文已述,鑄鐘娘娘廟的前身是真武廟,那此廟是為祭祀鑄鐘娘娘而建的說法就不能成立。另外,鑄鐘娘娘又稱金爐聖母,娘娘和聖母一般應是指地位較高的女神,作為監工的女兒,是不應該稱作聖母的。如遵化鐵廠奉祀的為救其父而投爐的二女就稱金、火二仙姑。關於北京鑄鐘廠鑄鐘娘娘的傳說,其中的人物身份不一,而且見於文獻較晚,筆者見到的最早版本是成書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 年)的《北平旅行指南》。與北京鑄鐘廠鑄鐘娘娘的傳說相似的內容見於南京鑄鐘廠關於鍾神的傳說。《白下瑣言》載:“倒鍾廠鍾臥於地 ,半陷土中。相傳鑄時屢不成,督工者將獲譴,有幼女傷父不免,投身火中以殉,遂為鍾神。”因此,筆者認為北京鑄鐘廠鑄鐘娘娘的傳說應該是根據以上類似傳說編造出來的。 北京鑄鐘廠鑄鐘娘娘不是監工的女兒,那她又是誰呢?筆者認為,鑄鐘娘娘即金爐聖母應是女媧。女媧因煉五色石補天而成為鑄造業的行業神。(乾隆)《博山縣誌》卷二《祀典》載:“爐神廟,在洪教寺後,業玻璃者所建,祀古女媧氏,取義於煉五色石以補天也,系民間私祭。” 爐神廟是明萬曆年間山東博山琉璃行業所建,該廟聖母殿內供奉的正是女媧娘娘。在古代山西忻州地區,鑄造業祭祀“爐神聖母”, “爐神聖母”應是女媧。明代鑄鐘廠是明政府鑄鐘場所,在此地的真武廟中祭祀鑄造業行業神——女媧也是合理的。 明代的真武廟之所以後來又改稱鑄鐘娘娘廟,原因是到了清代,該廟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上文已提到,鑄鐘廠建立的目的,一是真武大帝善於除水火之患,二是明成祖在靖難之役時,真武大帝有陰助之功。在明代,真武廟是鑄鐘廠的廠廟。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間,該廟作為廠廟的作用逐漸消失,由於該廟靠近鐘樓,把它與鐘樓上的大鐘聯繫在一起似乎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於是,奉祀主神就由真武大帝變成了鑄鐘娘娘,廟名也由真武廟改稱鑄鐘娘娘廟。民國二十四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和填寫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 年)六月的北平市鑄鐘娘娘廟寺廟法物登記表中沒有提及真武大帝,這進一步印證了真武大帝已經不再是該廟所祀主神。如《北平旅行指南》一書在談到“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時載:“廟在鼓樓迤西鑄鐘廠,殿凡二層,前祀關帝,後祀鑄鐘娘娘…… ” 從這些描述已經看不出該廟與真武大帝有什麼關係。

歷史沿革

真武廟在明代建成後,據筆者已知資料,它經過了清順治、乾隆、道光及民國4 次重修。 鑄鐘廠真武廟因年久失修,殿宇滲漏、頹壞,清順治八年,信士弟子龐成功對其捐資重修,當時王守道為該觀主持。此時,該廟前殿祀真武大帝,左右分別祀關帝和龍王,後殿祀金爐娘娘。乾隆五十年,真武廟內金爐娘娘大殿三間因年深日久而滲漏損壞,由於重修所需錢糧浩大,獨力難成,時任主持王志誠募化十方施主,鼎新金爐娘娘大殿、彩塑金身。道光七年,時任主持黃宗祿向上駟院司理圈廄長信官彭禮壽募化重修了滲漏不堪的金爐聖母大殿三間、真武帝大殿六間、山門三間。 據出版於民國二十四年的《北平旅行指南》一書記載,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當時有殿兩層,前殿祭祀關帝,後殿祭祀鑄鐘娘娘。據調查人張伯英於民國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調查填寫的北平市鑄鐘娘娘廟寺廟登記表,該廟屬於女冠廟;位於內五區鼓樓西鑄鐘廠14 號;民國十八年(1929 年)重修;曾義明任主持;有房屋20 間,土地2 畝1分5 厘;偶像有金爐聖母、關帝、呂祖、靈官、配像等共29 尊,均為泥質;禮器有木漆花瓶4 個、木漆蠟阡4 個、木五供2 堂、木漆香爐4 個;法器有鐵鐘1 口、銅磬1 口、鐵磬3 口、鼓1 面、木魚1 個;經典有全真經1 本;雕刻有石碑2 座、神龕2 座;其他還有供桌7 張、柏樹2 棵、槐樹1 棵;有廟照1 件;有女道士2 人:曾義明,72 歲,河北固安人,幼年出家,教育程度為識字,由師傳授,於民國十四(1925 年)接任主持;徒弟孫禮煥,60 歲,河北大興人,民國八年(1919 年)出家。每年補助道教會經費洋6 元;管理及使用狀況為供神外自住出租。 1948 年北平市民政局進行第二次寺廟登記,從登記情形看,鑄鐘娘娘廟系華山派,本廟住二人,孫禮煥為主持,徒弟崔智平:河北大興縣人,女,40 歲,民國三十年(1941 年)二月十九日出家,識字。其它與1936 年的登記情形基本相同。 據1951 年《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文物調查表》,鑄鐘娘娘廟位於西四區舊鼓樓大街西鑄鐘廠14 號;廟內有大像4 尊及群像、磬1 口(光緒己丑年)、石碑3 座(順治辛卯年,康熙二十四年,道光戊子年)、鍾1 口(道光庚寅年)、鼓1 面。建築保存的相當完整,保管者為孫禮煥,使用者和使用情形為市民作為住宅。 據1958 年9 月北京市文物普查時填寫的《文物古蹟調查登記表》,鑄鐘娘娘廟位於西城區果子市辦事處鑄鐘廠14 號。該廟坐北朝南,三重殿。山門一間,面闊4.30 米,進深4.90 米,硬山,箍頭脊,筒瓦頂,大式做法,紙糊頂棚,前磚券門口,棋盤大門兩扇,首有額書:“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前殿三間,面闊9.60 米,進深4.50 米,硬山,箍頭脊,仰瓦灰梗,小式做法,普通式樣門窗;中殿三間,面闊12.10 米,進深12.00 米,硬山,二卷勾聯搭,前箍頭脊,後調大脊,大式做法;配殿東西各三間,硬山,箍頭脊,合瓦頂,大式做法;後殿三間,面闊12.00 米,進深8.40 米,硬山,調大脊,筒瓦頂,大式做法,五架梁,六檁澈上明造,六抹方格門,四抹方格窗。(見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建築格局示意圖)附屬文物有:後殿內有泥坐娘娘、文士相共9 個(殘毀);前殿內有泥坐真武一,高約2.50 米;呂祖一,高約1.50 米,另有泥坐、站佛共20 個,高者為1.80 米,小者為0.50米;另有碑4 塊,如前文所述。此時,該廟西、南二面為鑄鐘廠,其餘二面靠民居;建築已老舊;該廟歸街道生產合作社使用,道教組管理。2000 年前後,該廟被完全拆除。綜上所述,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的前身是真武廟,真武廟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或以後的時期,清代乾隆五十年至道光七年這段時間,真武廟改稱鑄鐘娘娘廟,奉祀主神也由真武大帝變成了鑄鐘娘娘。金爐聖母應該是指女媧,而不是傳說中監工的女兒。該廟在清順治八年、乾隆五十年、道光七年、民國十八年(見1948 年鑄鐘娘娘廟登記表)經過了4 次重修。該廟建築主要有前後二層殿。我們已知的該廟主持有:清順治八年是王守道,乾隆五十年是王志誠,清道光七年是黃宗祿,民國十四年是曾義明,民國三十六年是孫禮煥。鑄鐘娘娘廟位於鼓樓西鑄鐘廠,民國二十五年門牌號是內五區鼓樓西鑄鐘廠14 號,1951 年門牌號是西四區舊鼓樓大街西鑄鐘廠14 號,1958 年門牌號是西城區果子市辦事處鑄鐘廠14 號,20 世紀80 年代門牌號是西城區小黑虎胡同24、26 號。

北京道教廟宇

道教發源於中國。金末元初,道教分為全真、正一兩派。1219年成吉思汗封全真道教龍門派祖師邱處機為國師,賜號長春真人,其住所賜名長春宮,命他總管道教,全真道教開始在北京傳播。邱死後葬於長春宮東側白雲觀內,於是白雲觀成為道教全真派的第一叢林。到1948年,北京共有道教官觀65座。除白雲觀外,還有朝外大街的東嶽廟、火德真君廟等正一派的寺廟。
白雲觀 | 呂祖宮 | 火神廟 |桃源觀 | 玉虛宮 | 五道廟 | 五頂廟 | 岫雲觀 | 三官廟 | 秀峰寺 | 大高玄殿 | 靜福寺 | 元聖宮 | 東嶽廟 | 慈善寺 | 蟠桃宮 | 關帝廟 | 文昌帝君廟 | 一畝園娘娘廟 | 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 | 伏魔大帝宮 | 昭顯廟 | 凝和廟 | 宣仁廟 | 都城隍廟大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