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東

郭旭東

郭旭東,攝影家,男,漢族, 1965年出生,大專學歷,高級攝像、攝影師。1985年9月畢業於中國廣告學院廣告設計專業,曾在鄭州印刷廠、鄭州市房管局工作。1996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中文專業畢業,先後在《香港文匯報》河南聯絡處、《中國消費者報》河南記者站、《特區時報》、《精品購物》、《全國寶玉石周刊》等單位工作。郭旭東酷愛攝影,多次在有關攝影比賽獲獎,並在“色影無忌”、“佳友線上”、“CCN傳媒”等多家主流網站發貼近萬幅。現為中國新聞攝影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

基本信息

攝影家

郭旭東,男,漢族, 1965年出生,大專學歷,高級攝像、攝影師。1985年9月畢業於中國廣告學院廣告設計專業,曾在鄭州印刷廠、鄭州市房管局工作。1996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中文專業畢業,先後在
《香港文匯報》河南聯絡處、《中國消費者報河南記者站、《特區時報》、《精品購物》、《全國寶玉石周刊》等單位工作。郭旭東酷愛攝影,多次在有關攝影比賽獲獎,並在“色影無忌”、“佳友線上”、“CCN傳媒”等多家主流網站發貼近萬幅。現為中國新聞攝影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

安陽師範學院教授、安陽市政協副主席

郭旭東,男,1965年生,河南林州人,漢族,民進會員,現任河南省政協常委,安陽市政協副主席,民進安陽市委主委《殷都學刊》、《安陽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河南省教育廳青年骨幹教師、學術技術帶頭人,煙臺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副秘書長,河南省文字學會常務理事,安陽甲骨學會副會長、周易研究會副會長,。1985年畢業於安陽師專政史系,留校工作;1992年6月畢業於鄭州大學歷史系,獲史學碩士學位;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講《先秦史》、《甲骨學與殷商文化》、《殷墟發掘史》等課程。在《文史哲》、《史學集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殷商文明論集》、《青銅王都》、《殷商社會生活史》等專著10餘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甲骨文與商代禮制研究》、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甲骨文軍事資料集萃與考辨》以及多項省部級、廳級科研項目。主編的《殷都學刊》特色鮮明,發行20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被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命名為該學會會刊,蟬聯三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和六屆“河南省一級期刊”。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先進個人,安陽市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2005年被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評為全國社科學報優秀主編,2008年被授予全國高校社科學報事業突出貢獻獎。

勝利油田職工

郭旭東,男,1988年10月出生,漢族,籍貫甘肅省蘭州市,現東營市,省級三好學生,優秀幹部……

上海送變電工程公司送電六班班長

郭旭東,男,1974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中共黨員,高級工。擔任上海送變電工程公司送電六班班長。作為年輕的技術操作工,他憑著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對技術的不斷鑽研,熟練掌握了送電工作的所有操作技能,並逐步從一名工人成長為班組副班長、班長。
自工作以來,他對工作勤懇、踏實、肯乾,參與了公司幾乎所有的特高壓和超高壓線路施工,其中包括1000千伏晉南荊特高壓線路工程,500千伏三萬線楊楊線、右荊線、荊益線、六銅線、外三線等重大工程。往往是一個工程剛結束,還來不及休整,就匆匆趕往下一個工地。作為班長,他狠抓班組管理,帶領班組從單一的生產型向生產管理型轉變。在工作中,他勤於學習,注重積累,用創新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然而在生活中,他卻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父親,妻子患有血液疾病、父母年老體弱、孩子學習成長,都需要他照顧,對於這些困難,他從未提及,而是自己默默地承擔,帶著對家人的歉疚和對工作的滿腔熱情,繼續奮戰在工程一線。
他常說:送變電工作是艱苦的,但支撐自己把這項艱苦的工作當作事業來做的,是一股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而他最大的心愿,則是企業的欣欣向榮、不斷發展。
據有關資料顯示,他曾先後8次獲得上海送變電工程公司“先進個人”、“好黨員”稱號,2007年被評為上海市電力公司“優秀青年突擊隊員”、“優秀共產黨員”和上海市“標桿青年突擊隊員”。

環境科學專家

人物介紹

郭旭東,男,博士,1994 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草原系草原生態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1998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學位;2001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獲生態學博士學位。為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學術秘書,高級工程師。郭旭東博士主要從事景觀生態學、土地利用變化與土地質量等方面的研究。

學術成就

借鑑國際先進的“壓力-狀態-回響( PSR )”理念,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土資源部“百人計畫”的支持下,在我國較早開展了基於“ PSR ”框架的土地質量評價實踐,建立了從小流域到縣到區域的多尺度的土地質量評價指標與技術方法體系,為土地生態安全評價與格局設計、土地生態規劃、土地整理及生態退耕等有關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提出了地統計學與 GIS 相結合的大尺度土壤要素空間特徵分析方法,建立了大尺度土壤要素空間分異的統計模型;提出了土壤養分要素空間分異敏感性的分析方法,為確定區域土壤調查採樣數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支持;構建了土地退化指數模型,為定量評估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地質量狀況提供了科學依據。
構建了“土地質量”及“土地資源及其生態環境”綜合分區的指標與方法體系,並套用於“環北京地區土地資源及其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工程”實踐中;基於大量實地調查和監測數據開展了環北京地區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綜合分析,提出了分區治理建議與措施,成為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的重要參考。
據有關資料顯示,郭旭東博士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 PSR 框架,針對土壤侵蝕的土地質量指標體系研究”(項目批准號: 40201004 )、國土資源部第二批“百人計畫”項目“區域土地質量指標體系研究”和國家發改委 “環北京地區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綜合分析”等項目,主持開展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點課題“區域耕地保護與監控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在《Physical Geography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地理學報》、《生態學報》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40 余篇,其中被 SCI 檢索 7 篇, EI 檢索 4 篇。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四)一項、二等獎(排名第四)一項。

樺甸市公安局烈士

人物事跡

1989年8月,在吉林市人民警察學校畢業的郭旭東,躊躇滿志地來到了樺甸市公安局橫道河子派出所。一跨入派出所的門檻,他的臉上就露出了激動、欣慰的笑容,感到了實現自己多年夢寐以求夙願的無限滿足。他決計把自己在警察學校兩年所學到和掌握的知識與本領全部在公安實際工作中釋放出來。上班的第二天晚上,就趕上所里抓捕一名盜竊嫌犯。“老”民警小王把郭旭東和治安員馬祥貞、綜合治理員葉德山召集在一起說:“小郭剛參加工作,今晚有個機會讓他鍛鍊,咱們去抓一名盜竊嫌犯。”小郭一聽高興得摩拳擦掌。深夜10點多鐘,三人在小王的帶領下,悄悄潛入盜竊嫌犯李英直的住處,不巧,李不在家。李逃走了嗎?四人分析認為,訊息可靠,李犯不可能遠走。他們在屯中四處搜尋,發現了一個可疑人影。他們立即向前靠近。該人發現有人向自己走來,撒腿就跑。他們斷定此人肯定是要抓的李英直,便包抄追趕。小郭在其後加速猛追,眼看就要攆上了,李英直突然拐進了路旁的稻田地。小郭這時運足了力氣,猛地一躍撲了上去,將他撲倒在稻田地里,兩人在水田滾到了一起。這時馬祥貞趕了上來,二人將李按住,戴上了手銬。
兩個月後,“老”民警小王因工作需要調走了。派出所里的正式民警只有郭旭東和所長兩個人。所長年高休弱,橫道河子社會治安又比較複雜,工作的重擔大部分壓在了這個年輕人的肩上。小郭把治安員袁茂成和馬祥貞等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全身心地投入了到整治社會治安的工作中。
1990年5月份的一天夜裡10點多鐘,派出所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文華村發生一起殺人案,值班的小袁馬上來到郭旭東家。此時,因工作幾天幾夜沒有合眼的小郭剛剛躺下,打算睡個安穩覺,聽說又有案件,他二話沒說,便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穿上衣服,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了溫暖的家,與所長一同騎腳踏車向距離十多里路的文華村急速趕去。來到現場一看,人已被殺。經過排查,確定殺人兇手是劉文江後,郭旭東與所長立即前往劉的住處。劉正做外逃的準備,萬萬沒有想到公安民警來得這么快,這么突然,只得束手就擒。
1991年春的一天,文華村永安社農民蔣雲信被殺害。接到報案後,郭旭東帶領民警立即前往。通過調查,得知兇手是壽山村北安社的朱二,已逃離現場。該地道路崎嶇,小郭為爭取抓捕時機立即跑步趕往朱二住處,當他大汗淋漓地趕到時,朱二正收拾東西準備潛逃。小郭乘其不備將其抓獲。
1991年7月份的一天夜裡,派出所接到荒山村上砬子屯農民金師東報案,稱自家大牛被盜。接到報案後,郭旭東立即組織小葉、小劉等人冒雨前往現場。不巧,案犯楊中倫不在家。小郭等人決定分工守候、搜尋。半小時後,一男子慌慌張張地朝房屋走來,小袁和小劉將其拽到屋內盤問。後經小郭確認,此人就是楊中倫。抓獲楊後,小郭他們又來到橫道河子鉛鋅礦,將強姦犯劉漢里抓獲歸案。經突審,楊中倫系5人盜牛團伙的首要分子,曾盜竊耕牛20餘頭。後經工作,5名案犯均落網。
像這樣頂風冒雨,晝夜兼程地連續工作,小郭習以為常。1991年冬天,小郭帶領民警查案件、抓人犯,每天都是下半夜3、4點鐘才回來,有一次一連7天沒有正經睡覺。
他為了大家舍小家
人民警察是神聖而莊嚴的職業,同時也意味著犧牲。而這種犧牲不僅僅是無私忘我地工作,同犯罪分子英勇搏鬥,不僅僅是流汗、流血甚至奉獻青春,它還蘊藏著拋棄家庭的溫暖、愛情的甜蜜和團聚時幸福的一面。
1990年1月6日是郭旭東結婚的日子,可是一直到1月5日晚8點多鐘,小郭才從崗位上匆匆趕回,僅休息了3天便又回到了崗位上,而後的兩個月小郭僅僅回家3次。1990年12月1日,妻子分娩住進醫院,因難產實行剖腹手術,而小郭為了工作也沒能陪在妻子身邊。
他從不怕流血犧牲
郭旭東乾工作不但有韌勁,有拼勁,更有臨危不懼,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他這種精神,也影響了同他一起工作的人。
1991年夏的一天,在橫道河子市場,有個外號叫王老八的人,街頭耍橫,強搶一青年的機車遭到拒絕後,便動手打人,還掏出匕首進行威脅。恰逢郭旭東與綜治辦的葉德山此時趕到,將手持尖刀的王老八擒獲,帶到了派出所。
1992年初春的一天中午,橫道河子鄉有個叫魏三的,酒後用尖刀把一個農民刺傷後,尾隨該農民到了橫道河子衛生院,惡語威脅要殺了該農民。派出所接到民眾報案後,郭旭東等人領命前往,將正在叫陣的魏三制服。
1992年4月16日,小郭被組織調到八道河子派出所工作,他一如既往地為民眾服務。8月12日,他和所長騎機車執行任務,途中被驚馬踏翻機車,小郭被摔出3丈多遠,七竅流血,不省人事。如此重傷也未能使小郭放下工作,經過治療剛能自理就立即上崗,以至於落下了經常頭痛的毛病。
1993年8月至10月,全市統一開展了“打擊嚴暴犯罪、團伙犯罪、重大侵財犯罪”專項鬥爭。郭旭東與所長一同廢寢忘食地工作。盜竊犯張福安、強姦犯王玉民等多名在逃犯在八道河子鎮有落腳點,但屢捕不中。郭旭東與所長經常策劃抓捕辦法,夜間頻頻出擊,終於在一個月後成功抓獲了劉德國、王玉民等5名負案在逃犯。由於成績顯著,八道河子派出所被樺甸市公安局給予集體嘉獎。
他與歹徒英勇搏鬥
1994年5月10日4時左右,農民高海報案稱:肉販子孟凡太在市場要將一塊變質的豬肉強賣給他,因其不從,孟用刀刺傷他的臀部。
接到報案後,郭旭東趕赴現場。孟凡太在住處被找到後,面對小郭的一再追問,不能清楚對答,便突然拿起案板上的尖刀向小郭的左胸刺去,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搏鬥。在搏鬥中,小郭的胸部、頭部、頸部、背部又連中數刀,倒在了血泊中。在小郭的身後,是近6米彎彎曲曲血灑的足跡,這位堅強的公安戰士在同歹徒英勇搏鬥中走完了人生最後的、艱難的生命歷程。孟凡太在抓捕過程中,因拒捕被當場擊斃。
郭旭東犧牲後,妻子多么想給他穿上一套像樣的衣服,可一件完好的都沒有。在清理郭旭東同志的遺物時,在辦公桌抽屜里發現了他生前的工作日記。在日記本的第一頁用鋼筆端端正正地寫著泰戈爾的名言:“我只希望,生如夏花一樣絢爛,死如秋葉一樣靜美。”小郭用汗水、用鮮血、用寶貴的青春實踐了自己的誓言。

批准為革命烈士

1994年6月22日,經國家公安部政治部(公現役烈字第99012號)批准郭旭東為革命烈士。

北京心蓮百合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郭旭東,男,大學學歷。1995年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1996年任總參兵種部6410軍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1998年起開始從事哲學與民族文化研究工作,擔任北京心蓮百合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