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景濤

遲景濤

遲景濤現為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有著十幾年從軍的歷史。中國人民大學EMBA學員。華電瑞通業務融合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能源、交通、石油、鐵路等電力電氣的解決方案。主要從事電力行業輸配電設備的研發、生產、製造、貿易及服務,是配網產品的專業供應商,具有承擔大型輸配電解決方案的成功案例及經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遲景濤:北京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遲景濤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遲景濤

就讀EMBA

中國人民大學

媒體報導

遲景濤:一個屢試不爽的“閱”人術管理

他曾有著十幾年當兵的歷史,轉業後的2001年,他毅然辭掉國企的工作職,受邀來到朋友的公司負責市場。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依靠自身的市場開拓能力和頗具感性色彩的“閱”人術,竟然讓這家公司的年產值從200多萬元上升到了1000多萬元。
“一個企業能不能搞得好,有三點是很重要的。一是領導者對市場的敏銳洞查意識,二是公司的員工是不是勤奮工作,三是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能不能發現員工的潛在才能,並加以培養,為員工創造發揮才能的機會和平台。第三點尤其重要。”遲景濤說他先後管理過兩家公司,深知一個優秀的人才對企業來說是多么寶貴的財富,特別是對搞電力工程技術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遲景濤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遲景濤

善於發現員工的潛在才能
遲景濤現為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有著十幾年從軍的歷史。退伍後,從1996年到2001年,他工作在國家電力公司。正是在這裡使他有機會接觸了大量的電力工程方面的工作,這為他以後走出國有企業開創自己的公司打下了基礎。2001年,他毅然辭職,應邀來到朋友的公司,這也是一個從事電力工程技術的公司,但當時公司的狀態不太理想,年產值只有200多萬元。
“我當時是公司的副總,負責公司的具體市場業務,因為一個公司如果沒有市場,那一切都談不上。只有有了市場,才會有公司的不斷發展。但這個公司恰恰缺乏優秀的市場人才。”遲景濤說,電力行業不同其他行業,專業人才比較好找,這個行業的技術人員相對是比較少的,不太可能有大批的社會人員供企業選擇,更多的是企業自己培養自己的技術人員。前提是要善於發現具有潛在才能的人員。“在這個公司我發現了小張的潛在才能。”
遲景濤介紹,小張畢業於師範學院,原來在公司的職位是秘書。但遲景濤卻在每日的工作中發現小張的秘書工作做的並不太理想,給人的感覺似乎總是很壓抑,但在公司每年例行的禮品採購工作中,小張卻很不一般。“當時我曾帶她出去進行採購的市場調查,我發現她對市場和客戶的心理感覺很準確,在與客戶和市場的接觸中,談話時也很能把握分寸和重點。在隨後的各種信息反饋中,信息量比其他人的內容要多的多。一句話說就是很有靈性。有做市場工作的靈性。”至今談起當初的事情,遲景濤仍記憶猶新。
一番觀察之後,遲景濤找到小張請她來公司的市場部工作,做一個市場部的項目負責人。並承諾,如果她不適應,三個月後仍可回到她原來的崗位。“小張果然是一個做市場工作的優秀人才。”遲景濤說,小張在新的崗位上不僅很快適應了新的工作,並使公司在市場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了較大的起色。“在這家公司,不僅小張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發揮,我們還對以前混亂的市場部、財務部門、行政部門的工作和人員進行了調整,使每一個員工都能發揮所長。一年不到,公司的狀態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公司的產值從一年前的200多萬元,上升到了1000多萬元。”
為員工創造施展才能的機會
當朋友的公司狀態好轉後,2002年底,遲景濤離開那裡開始創立自己的企業: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遲景濤既是總經理也是最大的股東。僅僅二年,公司市場份額也在逐年上升。但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和這幾年走過的發展道路,遲景濤再一次肯定了一個優秀員工對企業的重要性。
華電瑞通成立之初算上遲景濤本人也只有7個人,當時他親自進行了許多招聘工作。在一次面試工作中,一名叫劉方的應聘者引起了他的關注。“劉方來自南方,在某電力局工作過。說實話,當時她的電力專業的技能並不高,但她說話的方式和反應都很快。我留下了她。我的直覺告訴我她是一個難得的市場型人才。”
遲景濤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欲望,那就是能夠最大的發揮自己的才能並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人與人的機會並不是均等的,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甚至是不勝任的工作。但這並不說明他們不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此,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能夠不斷地去觀察和發現自己員工的潛在才能,對員工來說是一件好事,對企業來說同樣是一件好事。“和劉方一同來的還有一個人,是真正從事過電力行業的人員,專業技能也相對比劉方要強一些。但在如何選擇他們中的一人去市場部工作時,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劉方。”遲景濤說,做市場工作,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還要求有對市場的敏銳的反應能力和判斷力,並根據市場的各種不同信息整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反饋給公司領導,以使公司的領導能夠隨時掌握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動向,及時調整公司的市場經營決策。而這一點並不是一個技術型的人才就可以勝任的。更多的仍然是依賴於人的一種本能的悟性。“我從不反對和反感說人的才能有一部分是天生而來的,事實上,這一點也非常重要。”遲景濤舉了一個著名的例子來加以說明:當孫雯從女足退役後,有人問女足的主教練,能否再培養出一個孫雯來時,主教練的回答是,孫雯不是培養出來的,是發現出來的。遲景濤認為,這話可能有點偏頗,但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的天生悟性是不能忽視的。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天賦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培養,人們的潛能才會真正的得以發揮。

EMBA讀書感受

以下為中國人民大學EMBA學員、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遲景濤精彩觀點。
遲景濤:所以會走得更加的緊密。我的資歷最淺了,大家把精華都講完了,把難題都留給我了。我得講一講啊。
我講對EMBA和人大EMBA的理解。和我半年多來的感受。為什麼要上EMBA?就像粟總講的,我們做企業的,其實也很偏難。在某一方面強,在很多方面也是弱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顧此必然會失彼,這個時候企業人也在心理上產生了孤獨。企業人很孤獨,這個時刻,就需要去交流,需要去充實,需要去開闊。
正像宋院長所講的,人大給我們開拓視野的機會。這也正是我們人大務實的這種理念。
所謂的經濟發展,包括EMBA叫國際化的管理教育,中國在市場經濟這個改革的方面,我剛才講了,時間並不是很長。EMBA的這個教育,正是五周年。
但是在國際化的EMBA教育來講,實際上EMBA的老師叫師資力量的培養,其實應該是十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才能是比較成熟的教我們EMBA的老師。因為它不光是商業還有一些理念的,還有一些文化的,是一個綜合體。
面臨到這些,又面臨到中國好像在2001年WTO進入中國,國際化的商業和中國接軌,中國民族化的思路,中國的計畫體制和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體制,恰恰在這個時候接軌。
企業人沒有時間學這個,什麼叫國際化?最終轉化一個字。宋院、EMBA我們人大的老師們來做這方面的教育,我們分工不同。我就是這么理解的。

服務組織

北京華電瑞通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華電瑞通董事長遲景濤將“愛心”傳遞到孩子們手上華電瑞通董事長遲景濤將“愛心”傳遞到孩子們手上

領銜中國電力系統配網領域,專業致力於為國內外客戶提供發電、輸配電、供用電整合方案解決之道。
華電瑞通業務融合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能源、交通、石油、鐵路等電力電氣的解決方案。主要從事電力行業輸配電設備的研發、生產、製造、貿易及服務,是配網產品的專業供應商,具有承擔大型輸配電解決方案的成功案例及經驗。
作為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華電瑞通擁有自屬的產品生產基地,在中壓配網產品方面具有多項發明專利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具備 3A等級資信、進出口資質、安裝資質等,是國際知名企業授權的產品生產商。
華電瑞通以“振興企業、報效國家、奉獻社會”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本著“誠信、高效、共贏、發展”的經營理念,憑藉科學的生產管理、可靠的產品質量,前沿的技術水平,優質的售後服務,形成了業績逐漸提升、經營穩步發展的良性循環。
華電瑞通在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製造、推廣套用中,堅持高新技術產業化,技術國際化的方針,先後與ABB、西門子、阿海琺等公司及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引進國際前沿技術,加強產學研活動的改進及成果的轉化,多項產品獲得國家權威機構的型式試驗。
華電瑞通凝聚了大批優秀的國內外專業人才,為強大的產品技術支持和完善的售後服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行之有效的激勵政策、勤奮進取的企業精神,為華電瑞通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華電瑞通發揮企業優勢,短短數年快速發展成長,站穩高新技術平台全力飛速創新,致力可持續發展,為中國電力系統節能環保事業提速做出不菲奉獻,加速淬鍊中國新興企業“研產銷服”高度整合產業鏈,高速接軌國際電力領域,通過不斷探索和勤懇實踐,成就了以“高新技術(High & New Technology)、高成長速度(High Growth Speed)、高節能環保(High Energy Saving)、高“研產銷服”整合度(High Integration)、高端國際化合作(Hi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為支柱的中國電力系統企業的“5H模式”,展現出新經濟環境下中國新興企業的發展新速度和中國電力系統企業的新跨越。
平穩把握科技前沿,真誠傳輸恆久陽光,華電瑞通願與您共創美好未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