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仁鄉

達仁鄉

達仁鄉位於台東縣南方,東南瀕臨太平洋、西接屏東縣春日鄉、來義鄉和獅子鄉、南為屏東縣牡丹鄉、北鄰金峰鄉、東則為大武鄉,總面積約為306.4454平方公里;達仁鄉為排灣族原住民的活動範圍,在清領時期為阿塱衛社的聚居地,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為主,產業則以農業為主。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達仁鄉位置圖達仁鄉位置圖

舊稱 阿塱衛社
行政區管轄 台東縣
行政區類別 鄉
經緯度 東經,北緯
總面積 306.4454平方公里
戶數 1,460戶
人口 3,942人(2009年7月)
鄉長 張金生
區劃 6村55鄰
機關網站 達仁鄉公所
民意機關 達仁鄉民代表會
郵遞區號 966
毗鄰 金峰鄉、太麻里鄉、大武鄉;屏東縣來義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

簡介

達仁鄉達仁鄉

達仁鄉位於台灣台東縣南端,北臨金峰鄉,東鄰大武鄉,東北連太麻里鄉,東南濱太平洋,西鄰屏東縣來義鄉、春日鄉及獅子鄉,南接屏東縣牡丹鄉。本鄉地處中央山脈南段,大武山南麓,90%以上均為丘陵山坡地,平原極少,有大武溪、安朔溪、楓港溪等流經鄉境,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為主,產業則以農業為主。

歷史

達仁鄉為排灣族原住民的活動範圍,在清領時期為阿塱衛社的聚居地,其中以安朔村為最大,而“安朔”在排灣族語中便是指“最多人的社”。
日治時期,日本將本鄉原住民劃分為土哇巴樂、大板鹿、大里力、就卡固來、阿塱衛等五個社,先後劃歸台東廳大武支廳、大武區及大武莊管理,並在各社直接派駐警察處理行政、教育、衛生等日常政務。戰後之初劃歸台東縣大武鄉,1946年自大武鄉分治,取安朔溪出海口的達仁村為鄉名,設定達仁鄉至今。

地理位置

達仁鄉位於台東縣南方,東南瀕臨太平洋、西接屏東縣春日鄉、來義鄉和獅子鄉、南為屏東縣牡丹鄉、北鄰金峰鄉、東則為大武鄉,總面積約為306.4454平方公里;達仁鄉恰於中央山脈南段和大武山南部,因此境內約90%都是山地地形、平原地形僅佔少部分,大漢山海拔1704公尺是達仁鄉的最高處,並有楓港溪、桃花溪、瀧溪、安朔溪和大武溪流經,居民的產業以農業為主。

宗教活動

達仁鄉土坂地區排灣族的五年祭(竹竿祭)式除了屏東縣來義鄉以外相當受到注目的祭典,更是排灣族五年才舉辦一次的盛大祭典,其意義在於迎接祖靈、團結禦敵和賜福;排灣族五年祭(竹竿祭)約在每第五年的10月18日舉行、25日結束,不僅有祭拜鬼神、驅趕惡靈、祈福辟邪的歌舞活動以外,以最後一天的竹竿刺球活動最為盛大,若民眾前來達仁鄉旅遊時剛好是第五年,可別忘了來看看排灣族最特別的祭祀活動喔!

交通

台九線:南回公路
台26線(僅通至下南田)
縣道198號(未通車)

教育

國民國小

台東縣達仁鄉土坂國民國小

台東縣達仁鄉台坂國民國小
台東縣達仁鄉安朔國民國小
台東縣達仁鄉安朔國民國小新化分校

旅遊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土坂溫泉

特產

蝴蝶蘭

百合

鵝卵石
小米
芋頭
花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