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調二郎神

轉調二郎神

《二郎神》是唐教坊曲名,經轉變宮調為《轉調二郎神》。據《詞譜》考證:前片起句是三字的名《二郎神》,前片起句是四字的名《轉調二郎神》,其他句讀,兩體亦有不同。《轉調二郎神》見北宋徐伸詞,一百零五字,前片十句四仄韻,後片十一句五仄韻。前片第三句、第八句,後片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法。上片第一句第三字,第五句第五字,下片第七句第三字,例用去聲。後端結句例作仄平平仄。

簡介

名稱: 轉調二郎神
作者: 徐伸
徐伸
生卒年不詳。字乾臣,三衢(今浙江衢縣)人,曾任常州知州。有《青山樂府》,今不傳。《全宋詞》存詞一首。
主題
主題詞或關鍵字: 宋詞
欄目關鍵字: 宋詞三百首
體裁: 詞
年代: 北宋 內容介紹
原文
轉調二郎神①
徐伸
悶來彈雀,又攪破、一簾花影。漫試著春衫,還思縴手,熏徹金猊燼冷。動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來多病。嗟舊日沈腰②,如今潘鬢③,怎堪臨境?
重省。別來淚滴,羅衣猶凝。料為我厭厭,日高慵起④,長托春酲未醒⑤。雁翼不來,馬蹄輕駐,門閉一庭芳景。空佇立,盡日闌乾倚遍,晝長日靜。
注釋
[注釋]
①轉調二郎神:唐教坊曲名。
②沈腰:指消瘦而腰圍變小。
③潘鬢:潘岳《秋興賦》:“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頜。”言斑白鬢須上接帽子,白髮飄飄直垂下馬。
④慵起:懶起。
⑤酲(chéng):喝醉酒神志不清。

賞析

[賞析]
這是敘寫客中戀舊的一首詞。寫法很有特色。破題“悶來彈雀”,顯出青春少年的活潑。“彈雀”為排悶,但“攪碎”“花影”卻更增其煩惱。“但怪得”又轉出人瘦發白的痛楚。過變“重省”轉寫異地愛人對“我”的思念。“馬蹄”兩句推測愛人心理活動;“門閉”“芳景”想像伊人的處境;“空佇立”三句想像愛人思“我”之情形。全詞上下闋虛實互現,將兩地思念的深情厚愛表現得具體、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