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巧姐

賈巧姐

賈巧姐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為金陵十二釵之一,榮國府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巧姐由於年紀幼小,在書中出場不多。她生日七月初七,王熙鳳覺得日子不好,劉姥姥給她取名“巧姐”。巧姐的結局,也應了這一個巧字。 在高鶚整理的《紅樓夢》後四十回賈府破敗後,她險些被王仁、賈薔、賈芸等人賣給一個外藩王爺, 幸而劉姥姥、平兒、王夫人合力將她救出,最後由賈璉作主嫁到姓王的農家。根據第五回的圖冊和判詞,再有脂硯齋的批語。巧姐最後是嫁給了板兒,作了一個農婦。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巧姐 巧姐

在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兒中,巧姐與秦可卿同輩,而年齡最小。她嬌貴多病,第21回染了痘疹,第42回撞了花神,第84回驚風。清虛觀打醮,鳳姐催著張道士換巧姐的寄名符。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因巧姐又病了,王熙鳳與劉姥姥閒話家常巧姐是如何又病的,王熙鳳說太太給了一塊糕風地里吃了撲了風,受涼之意。劉姥姥說是小孩子家到了生地方,眼裡頭又乾淨,是見了什麼神,撞了客。最後劉姥姥建議,“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屈,再她小人兒家,過於尊貴了,也禁不起.以後姑奶奶少疼她些就好了。”

王熙鳳便說大姐兒還沒有名字,便請劉姥姥取一個,意在“一則借借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她。”劉姥姥聽說大姐兒生日是農曆七月初七,便給她起名巧姐,“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後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從這‘巧’字上來” 。

前八十回巧姐戲份較重的一次出場僅出現在劉姥姥游大觀園的文中:“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兒等不得,便哭了。眾人忙把柚子與了板兒,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她才罷。那板兒因頑了半日佛手,此刻又兩手抓著些果子吃,又忽見這柚子又香又圓,更覺好頑,且當球踢著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 這個細節仍然只是陪襯,表現她嬌生慣養,並暗示她與板兒的姻緣。

寶玉稱巧姐為妞妞,又說:“我瞧大妞妞這個小模樣兒……”,“大妞妞”是否因為根據一個較早的脂本續書,巧姐是鳳姐長女?說見趙岡《紅樓夢考證拾遺》第136頁。巧姐、大姐兒姊妹倆後並為一人,故高鶚將後40回大姐兒悉改巧姐,以致巧姐忽大忽巧。

第80回巧姐患驚風症,舊本也作巧姐,而且有無數“巧姐”,絕非筆誤。第101回夜啼,被李媽擰了一把,各本均作“大姐兒”,是屢經校改的唯一漏網之魚。抄本第101回不是舊本,但是舊本想必總也是“大姐兒”,否則程本的“大姐兒”從何而來?被擰大哭,鳳姐先發脾氣,然後慨嘆:“明兒我要是死了,撂下這小孽障,還不知怎么樣呢!……你們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只有一個孩子,而前文作大姐兒,是另有一個長女巧姐。一頁之中自相矛盾。

1987版《紅樓夢》巧姐(右) 1987版《紅樓夢》巧姐(右)

第八十回假定原是大姐兒患驚風,早期脂本流行不廣,抄手過錄時根據後期脂本代改為巧姐。第101回不是舊本,當然不是同一抄手;只有一個“大姐兒”字樣,全抄本未代改,程甲、程乙本兩次校閱,也沒注意,仍作大姐兒。下文“撂下這小孽障”,僅提次女,因為太小,更不放心,但是“你們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一定是“只疼我那兩個孩子”,被程本或原抄手刪去“兩個”二字。在同一段內忽而,忽而警覺,卻很少可能性。一定是本來沒有“兩個”二字。

第113回是舊本,鳳姐叫巧姐兒見過劉姥姥,說:“你的名字還是她起的呢。”大姐兒由劉姥姥改名巧姐——續書並不是根據早期脂本,寫鳳姐有兩個女兒。“大妞妞”不過是較客氣的稱呼,如“史大妹妹”,並沒有“史二妹妹”。

續書寫巧姐暴長暴縮,無可推諉。不過原著將鳳姐兩個女兒並為一個,巧姐的年齡本有矛盾,長得太慢,續書人也就因循下去,將她仍舊當作嬰兒,有時候也仍舊沿用大姐兒名字。後來需要應預言被賣,一算她的年紀也有十歲上下了,(這是照周汝昌的年表,八十回後照大某山民回末批語。)第118回相親,也還加上句解釋:“那巧姐到底是個小孩子。”

外藩買妾,兩個宮人相看巧姐,“渾身上下一看,更又起身來,拉著巧姐的手又瞧了一遍,略坐了坐就走了。”只看手,不看腳,因為巧姐沒裹腳。前八十回賈母看尤二姐的腳,是因為她是小腳。

……甲本不主張強調書中人是滿人。“妞妞”甲本改“姐姐”,疑是“姐兒”誤。本來書中明言金陵人氏,一般讀者的印象中也並不是寫滿人。自然是漢人的故事較有普及性,甲本改得很合理,也合原書意旨。下文“大妞妞”改“大姐姐”,應作“大姐兒”。甲本道學氣特濃,巧姐是閨名,堂叔也不能亂叫。第118回賈政信上稱探春為探姐,也就是探姐兒。那是自己父親,沒給改掉。寶玉仍稱巧姐為大姐兒,因為家中小輩女孩子通稱大姐,如西門慶稱女兒為大姐,或“我家大姐”,以別於人家的大姐。

巧姐命運之謎

巧姐 巧姐

巧姐最後的命運,第五回的判詞和《留餘慶》曲交代得很清楚,大家基本上都能看懂,就是因為當年她母親善待了劉姥姥,種下善緣,因此家族敗落後,劉姥姥一家救了她。她最後的歸宿,應該是嫁給了劉姥姥的外孫板兒,雖然住在荒村野店,每天還得紡績謀生,過去那富貴奢華的小姐生活一去不返,也屬紅顏薄命,但跟大半輩子都在深宮中,沒有感受過什麼溫暖的大姑姑、出嫁一年便被蹂躪致死的二姑姑、被迫遠嫁到蠻夷之地的三姑姑、悲觀絕望而青春出嫁的四姑姑以及被父親休棄之後眾叛親離之下慘死的母親相比,那算幸運多了。她和板兒的姻緣,在第41回有非常容易明曉的伏筆,大姐兒——巧姐是後來劉姥姥給她取的名字——原來抱著一個大柚子玩,忽然看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就要那佛手,於是後來大人們就讓兩個孩子互換了柚子和佛手。脂硯齋有幾條批語,說:“小兒常情,遂成千里伏線。”又說:“柚子,即今香圓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兒之戲,暗透前後通部脈絡。”所謂佛手指迷津,也就是《留餘慶》里所說的那些意思:“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巧姐命運之謎,在於究竟誰是“狠舅奸兄”,狠舅是鳳姐兄弟王仁,諧音就是“忘仁”,這應該沒有什麼疑問,奸兄呢?高鄂續書,把賈芸當做奸兄,這是天大的錯誤。第24回,寫到賈芸時,脂硯齋有多條批語,贊他“有志氣”“有果斷”“有知識”,說他“孝子可敬,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當然是指好的、正面的作為。我在關於妙玉的最後一講里提到的那個靖藏本,這一回前更有一條獨家批語,說“醉金剛一回文字,伏芸哥仗義探庵”。前面已經引過脂硯齋關於小紅到獄神廟安慰寶玉的批語。賈芸、小紅後來是一對夫妻,他們是大膽自由戀愛而結合的,鳳姐對他們兩個都有恩,80回後,作者會寫到他們去安慰、救助鳳姐、寶玉。至於賈芸探庵,探的哪個庵?櫳翠庵?饅頭庵?目的何在?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那是一種仗義的行為,不會是奸詐的行徑。

鄉野村姑

巧姐(張硯鈞 作) 巧姐(張硯鈞 作)

劉姥姥一家在後半部中因巧姐為板兒媳婦,真的成了賈家的親戚,而且是正派親戚。“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在“樹倒猢猻散”的情況下,賈府主子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已發展為骨肉相殘。到那時,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如賈芸、小紅、茜雪等。而曾被作為賈府上下嘲弄對象的劉姥姥,不但是賈府興衰的見證者,反過來,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賈府的人。要把被賣作妓女的巧姐從火坑裡救出來,就不外乎出錢和向人求情,這對劉姥姥來說是不容易的。

接著,招煙花女子為媳婦(此外巧姐也別無出路),則更是要承受封建道德的巨大壓力。在脂批看來:“老嫗有忍恥之心,故後有招大姐之事。”其實,這正是在考驗關頭表現出一個農村勞動婦女的思想品質,大大高出於表面上維護著虛偽的封建道德的上層統治階級的地方。

賈巧姐終於從一個出身於公侯之門的千金,變成了一個在“荒村野店”里“紡績”的勞動婦女,就象秦氏出殯途中寶玉所見的那個二丫頭那樣。與前半部十二釵所過的那種吟風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於是,劉姥姥為巧姐取名所說的“遇難呈祥,逢凶化吉”得到了證驗。

巧姐的結局也寄託了曹雪芹自己一部分理想,不可能人人出家為僧如寶玉,為尼如惜春,大觀園裡的人該怎樣尋找一條出路,或許歸隱田園是一個好的終結。曹雪芹曾表達了自己對農家的嚮往,如寶玉識農具一節,還有在第17回藉助賈政的話“倒是此處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鑿,此時一見,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但是曹雪芹極度厭惡假的田園生活。

在17回里,在賈政表達對稻香村的喜愛同時,寶玉卻認為稻香村不倫不類,不是真正的農家,是一種矯情。“寶玉忙答道:‘老爺教訓的固是,但古人常雲‘天然’二字,不知何意?‘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見問‘天然’二字,眾人忙道:‘別的都明白,為何連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寶玉道:‘卻又來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爭似先處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氣,雖種竹引泉,亦不傷於穿鑿。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寶玉認為真正的村落應當是二丫頭或巧姐日後生活的村落那樣,雖貧苦卻樂於其中,那是一種自然之美。

原文內容

正冊判詞

原文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其判云: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注釋

這一首是說巧姐的。

1、“勢敗”句——賈府後來一敗塗地、子孫流散,所以說“勢敗”、“家亡”。那時,任你出身顯貴也無濟於事,骨肉親人也翻臉不認。當指她被“狠舅奸兄”賣出。

2、“偶因”句——劉姥姥進榮國府告艱難,王熙鳳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後來賈家敗落,巧姐遭難,幸虧有劉姥姥相救,所以說她是巧姐的恩人。脂批說劉姥姥“有忍恥之心,故後有招大姐事”(甲戌本第六回),又說巧姐與板兒有“緣”(庚辰本第四十一回),當是指他們後來結成夫妻,過著自食其力的勞動生活。“偶”,賈府本不存心濟貧,鳳姐更慣於搜刮聚斂,對劉姥姥不過是偶施小恩小惠而已。“巧”,語意雙關,是湊巧,同時也指巧姐。

判詞翻譯成白話就是:家勢已經衰敗就別提當年富貴,家破人亡就別說誰是骨肉至親。偶然接濟過的劉姥姥卻記下了鳳姐對她的恩情而成為了巧姐的恩人。

紅樓夢曲

原文

【留餘慶】

巧姐 巧姐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

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勸人生,濟困扶窮。

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注釋

1、留餘慶——先代為後代所遺留下來的福澤叫餘慶。《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留餘慶,與“積得陰功”意相似,都是一種因果報應的迷信說法。娘親,“母親”的一種方言叫法。曲名“留餘慶”,是說巧姐的娘王熙鳳曾接濟過劉姥姥,做了好事,因而得到好報——由劉姥姥救出火坑。

2、狠舅奸兄——從賈府人物分析來看,狠舅當指王仁,奸兄應是賈蓉、賈芹。後四十回卻寫成了賈薔、賈芸,似是初稿原貌。脂批稱“芸哥仗義探庵”(靖藏本),並說“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探佚學信從此說。

3、乘除加減——指老天的賞罰絲毫不爽,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人物評價

北影版《紅樓夢》巧姐 北影版《紅樓夢》巧姐

巧姐有個“巧”字,她的結局在金陵十二釵中可謂最圓滿,那為什麼說薄命呢?這是因為“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她經歷抄家、喪母兩大磨難,在家中飽受欺負,更險遭狠舅奸兄毒手,畢竟有過逢凶遇難的波折,自身又多災多病,不得不以貧苦來化解。

巧姐的遭遇更多照見了其他人的人性。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特寫鳳姐對賈蓉有恩,賈薔下姑蘇採買女伶、賈芸進大觀園種樹也多虧鳳姐、賈璉提攜,王仁更是從鳳姐這裡撈到不少好處,可後來反倒是這幾個親舅兄謀害巧姐,讓人感嘆世態炎涼、人情勢利。日久見人心,真心知恩圖報的卻是同姓連宗、偶受小惠的外四路來的貧苦鄉下人劉姥姥和王板兒。而平兒能順利護送巧姐出家門,也得益於她平時待人寬厚,替鳳姐行善積德。

第92回為巧姐立傳,寫她慕賢良。文中詳寫不厭貧的(孟光的荊釵布裙,鮑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截髮留賓,還有畫荻教子的)、苦盡甘來的(樂昌公主破鏡重圓,蘇蕙的回文感主),恰是巧姐性格和命運的寫照。第15回鳳姐寶玉在一個莊戶人家見到二丫頭紡績,也預示了巧姐結局。

結局疑點

巧姐 巧姐

後四十回巧姐結下三樁仇怨:第84回驚風,賈環不慎打翻藥銱子;第88回巧姐見到賈芸就哭;第114回鳳姐死後,王仁想趁機撈一把,巧姐嫌他“我媽媽在時舅舅不知拿了多少東西去”。第117-119回巧姐險些被賣給一個外藩王爺,參與者有:王仁(舅),賈環(叔),賈薔、賈芸(兄),刑大舅(舅爺),邢夫人(祖母)。危急時刻被劉姥姥、平兒、王夫人合力營救。第119回巧姐回府,後來下嫁農村。此結局基本符合前八十回的設定。

但又存在兩個疑點:據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伏筆,巧姐奸兄鎖定為賈蓉,而賈薔、賈芸都是好男兒;據劉姥姥起名及柚子佛手的伏筆,巧姐姻緣鎖定為王板兒,而不應憑空出來一家姓周的富農。對此,我們無需一驚一乍,因為《紅樓夢》本來就是一部充滿矛盾的書,例如巧姐與大姐是二是一?前八十回也很混亂。在長達十年、增刪五次的改稿過程中,作者前後期創作思路發生了改變,而巧姐、賈薔、賈芸的前後矛盾恰好留下了改稿痕跡。

另外,脂批和探佚學認為巧姐要被賣到青樓,後由劉姥姥贖身,87版紅樓夢予以採納。

87版電視劇

87版紅樓夢巧姐 87版紅樓夢巧姐

賈府敗落後,劉姥姥帶著板兒,千里迢迢去找巧姐,最後終於在一家青樓打探到了她的訊息。桌上攤著一堆銀子、首飾,那貪心的老鴇心裡打著小算盤。姥姥滿臉堆笑:“媽媽,您就讓我見一見那孩子吧?”那老鴇冰冷地吐了一句:“不行!師傅正教曲兒呢!”姥姥老淚縱橫,拉起板兒:“走!咱回家,賣房子、賣地!”最後傾家蕩產換回了巧姐。

新版電視劇

在新版《紅樓夢》的大結局中,巧姐出嫁的情節占了不少篇幅。第50集一開始,賈環為了報復鳳姐,特地為巧姐說了一門不稱心的婚事,還說服了邢夫人,想趕快把巧姐嫁出去。幸虧平兒找來王夫人想辦法,王夫人就找了劉姥姥前來接巧姐。最後,王夫人借計把邢夫人絆住,平兒則將巧姐打扮成傭人的樣子,隨著劉姥姥到鄉下去了。在新版《紅樓夢》中,由李曼嘉飾賈巧姐。

影視形象

1987版《紅樓夢》李端飾賈巧姐(幼年)、王瑄飾賈巧姐(少年)

《紅樓夢》人物之金陵十二釵

人物名稱 人物關係 判詞
林黛玉 賈母外孫女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薛寶釵 王夫人賈政之妻)外侄女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賈元春 賈家長女,王夫人所出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賈探春 賈政趙姨娘所生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史湘雲 賈母娘家(史家)的侄孫女兒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轉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
妙玉 賈府家廟中的尼姑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賈迎春 賈赦的女兒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賈惜春 寧府賈珍之妹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傍。
王熙鳳 賈璉賈赦之子)之妻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賈巧姐 王熙鳳賈璉之女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村婦,巧得遇恩人。
李紈 賈珠賈政王夫人之子)之妻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秦可卿 賈蓉賈珍之子之妻)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紅樓夢中人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一部最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長期艱辛勞動才給子孫後世留傳下來的一件寶貴的藝術珍品。在《紅樓夢》中,作者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具有自己獨特而又鮮明的個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