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街景

谷歌街景

谷歌街景,是谷歌地圖的一項特色服務,是由專用街景車進行拍攝,然後把360度實景拍攝照片放在谷歌地圖裡供用戶使用。2007年5月30日,谷歌正式推出街景功能,能夠瀏覽美國舊金山、拉斯韋加斯、紐約等城市街景。該範圍已經擴展到了美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荷蘭,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9個國家的135個城市。現時中國網民已經能夠在谷歌地圖觀賞紐約街頭的街景。這一服務雖然使枯燥乏味的地圖閱讀工作變得簡單有趣,但也引發諸多爭議和質疑。谷歌已將所有拍攝到的車牌號和人臉進行模糊化處理,也允許某些地方的照片可以從谷歌街景中刪除,只要用戶提交不想讓別人看到的信息位置即可,谷歌在收到請求後會讓該地點無法顯示。但是谷歌街景仍然繼續引發涉及侵犯隱私權的事件。歐盟已要求Google在拍攝前與地圖上傳前,必須告知當事人。

基本信息

簡介

谷歌街景谷歌街景

“谷歌街景”是谷歌地圖服務的一個重要特色,街景服務是由專用街景車進行拍攝,然後把360度實景拍攝照片放在谷歌地圖裡供用戶使用。2007年的5月在美國發布,當時服務的地區只有美國5個城市。現在除了美國數以百計的城市和鄉鎮外,覆蓋範圍還包括了法國義大利等其他國家的部分地區。

谷歌公司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這項服務可以拉來廣告盈利。在谷歌的構想中,這項服務會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個人旅遊者可以利用它在出發之前就規劃好目的地以及路線,房屋的新買主也可以利用它查看周圍的鄰居和環境,或者出去購物的時候查看一下附近的商店。
隨著全球化和人員流動的加劇,人們希望儘快對一個陌生地區熟悉起來的意願為這項新技術提供了廣闊的前景。谷歌的最終目標是提供全世界的街頭景觀。

谷歌公司已逐漸把這一計畫擴大到全世界各大城市,但不少市民稱這種行為嚴重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不少英國人譴責這種行為是“完完全全的侵犯隱私行為”,批評者認為其是在為盜賊留後門,為犯罪分子尋找潛在的下手對象提供方便。

谷歌的發言人則稱:谷歌所作的工作不僅會滿足用戶對規避隱私的需求,並且還會遵守當地的法律。

服務特點

“谷歌街景”服務只是谷歌的地圖服務的補充,谷歌公司希望用戶將它和之前發布的“谷歌地球”結合起來,從而充分的了解地球上的每一個地區。不過之前“谷歌地球”就曾遭受猛烈的批評,因為它通過衛星從高空拍攝,並向用戶提供此類的地球照片。這些照片大大流行,因為可以讓人們看到地球上每一處角落。但是也有人認為衛星照片的精確程度太高,讓人們感到仿佛受到了監視。

谷歌街景谷歌街景

在這些精確定位的地球照片上,不僅僅可以看到哪一戶家庭的後院有游泳池或者網球場,以及家門口的汽車型號和顏色,甚至花園裡的設施和其中曬日光浴的人也能一覽無餘。

批評者認為,該項技術會被竊賊用作設計逃生路線,甚至還會幫助恐怖分子找尋軍事基地。

使用步驟

第一步
打開谷歌地圖(maps.google.com),頁面默認出現美國地圖,點擊地圖右上角的“STREET VIEW”按鈕。

第二步
美國地圖上將出現若干個照相機圖示,這些圖示代表已經提供街頭景象的美國城市。點擊其中任意一個,你將得到相關城市的詳細地圖。

第三步
找到城市地圖上出現的黃色引導員,你可以將其隨意移動到城市中你想要去的街道。

谷歌街景谷歌街景

第四步
網頁上出現的街頭畫面就是旅程的起點,你可以點擊照片上的白色虛擬線控制方向,還可以隨意調整照片的角度和遠近。

引發問題

按照“谷歌街景”設計,用戶可以放大畫面,看到包括建築物、汽車以及人臉在內的特寫鏡頭。其中難免有一些是人們進出各種場所,比如醫院、保健診所以及酒店的畫面。谷歌雖然並不是有意去拍攝他們,而且還有意識的對人物面貌作模糊化處理,但是從這些人的衣著和頭髮的顏色,還是可以依稀的辨認出來,這讓保守的大部分人認為實在無法接受。

實際上“谷歌街景”的拍攝車不管在街頭遇到什麼,都會統統拍攝下來。在之前提供的照片服務中,就出現過不少讓人難堪的鏡頭:兩個街上的男人死死地盯住旁邊一個彎下腰的女人;一個正在攀越圍欄的男人,甚至還有史丹福大學曬陽光浴的兩個女生。

雖然“谷歌街景”的照片並不是實時“直播”,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其進行更新。國際隱私權保障組織警告說,“谷歌街景”所進行的可能是一個大規模的侵權行為。他們準備正式起訴谷歌,除非該公司保證將照片上出現的車牌號碼和人臉特別全部作模糊處理。

英國信息委員會的官員表示,谷歌提供的圖象應該避免出現人像:在街景中出現個人是一件危險的事情,雖然有時候並不嚴重。但是如果當人們出現在診所或者醫院門口被拍攝了下來,那么這就是嚴重的侵權事件。

代表事件

台灣

2010年3月12日,台灣地區的媒體報導,谷歌(Google)地圖“街景服務”再度演出上傳問題圖片的風波,台灣花蓮市一位女子全裸攀在居家二樓視窗的圖像“全都露”,民眾隱私蕩然無存,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直呼:太恐怖!全民公敵時代來臨。裸女的畫面被眼尖網友發現後,3月14日晚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網友批評:竟然人在家中,裸照也會被街景車拍到且在網路流傳,隱私嚴重被侵犯,真是太可怕了。

針對Google街景車拍到裸女照,Google台灣表示,Google街景車對人的臉孔與車牌號碼,均會予以馬賽克處理,避免觸犯個人隱私,網友對於不妥影像,也可按下“回報問題”,Google有專責部門會處理這類檢舉。Google台灣已於3月15日零時三十分移除這張圖像。

英國

2010年3月13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谷歌街景照片由於展示出一張裸體兒童的正面照引來非議。3月11日,一個4歲或5歲的金髮男孩照片被上傳到谷歌街景照片系統中。拍攝地在倫敦西南溫布爾頓,當時這個男孩上完廁所後,褲子還沒有穿上。照片顯示這個男孩的媽媽或保姆正在幫他穿衣服,一個男人正在一旁觀看。人們擔憂那些戀童癖患者將獲得線上搜尋照片或目標的新途徑。

谷歌雖然對兒童的面部進行了模糊化處理,但是卻沒有模糊這個家庭的車牌照,從而讓跟蹤他們的住址成為可能。這些照片雖然已被刪除,但卻為批評谷歌街景再添一把火。谷歌一名發言人說:我們對可能發生的任何疏忽之事表示歉意。並稱有很多線上工具可以讓用戶立即舉報不適當的照片。

谷歌韓國遭搜查

韓國警方對涉嫌非法收集個人信息的谷歌韓國進行了搜查,並獲取了硬碟檔案等證據。韓國警方認為,谷歌韓國在製作“街景”程式的過程中,非法收集個人信息,涉嫌違反韓國的通信秘密保護法。谷歌韓國方面則表示,谷歌韓國沒有蓄意收集個人信息,也沒有將此用於商業行為,因此不存在很大的問題。谷歌“街景”是利用網際網路地圖提供特定地點圖片信息的一種服務,已在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開展,谷歌韓國從去年年底開始在韓國進行信息收集工作,以準備在韓國開展此項服務。事實上,谷歌在其他國家的“街景”服務也遇到了一定的麻煩,由於谷歌的信息採集車裝有特殊照相機,在街道上拍攝的照片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一些包含個人相貌、暴力場面等敏感信息的照片也被放到網際網路上,因此有些國家要求谷歌對照片進行處理後再使用。

谷歌在韓國收集信息時所暴露的問題則更為嚴重,谷歌韓國的信息採集車為使所拍攝照片也能滿足無線上網用戶使用,同時收集了正在使用無線網路上網的筆記本、智慧型手機用戶的訪問信息,甚至包括個人網路即時通訊信息和電子郵件信息等。美國谷歌公司曾於5月份公開表示,在收集信息過程中無意識地收集了一些個人信息。韓國放送通信委員會從6月開始與谷歌韓國就收集個人通信信息的問題進行協商,並要求谷歌韓國提供所收集的個人信息,但谷歌韓國對此沒有給予積極的配合。

此次韓國警方以涉嫌違反通信秘密保護法對谷歌韓國進行搜查。如果谷歌韓國確實違反韓國法律,將至少被處以罰款。如果問題非常嚴重,相關責任人甚至可能會被處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韓國警方的搜查,谷歌韓國10日表示,美國谷歌公司已經在5月份披露了相關信息,在此之後,就中斷了對相關信息的採集。
韓國一家媒體認為,由於谷歌韓國的“街景”相關數據和信息已經傳送到了美國谷歌公司,韓國警方的搜查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

監管機構調查

韓國國家警察廳說,它正在調查谷歌公司在準備推出“街景”(StreetView)地圖服務的過程中,有沒有非法收集和儲存私人信息。谷歌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山景城,網民可以通過“街景”服務看到城市街道的全景影像。

包括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和美國在內,多個國家的監管機構正在調查,以確定谷歌的街景車輛在網民無防備的情況下,收集他們通過Wi-Fi無線網路發出的個人數據時,有沒有違反隱私方面的法律。谷歌曾說,數據的收集是隨意的。

韓國國家警察廳發表聲明說,在證實該公司通過其專門的數據收集車輛獲取並保留公開數據和未經授權的私人通信數據之後,我們啟動了調查。
公開數據指的是公司地址等信息,根據韓國法律可以合法地保留和存儲。
谷歌公司女發言人LoisKim說,我們可以證實,警方曾到訪谷歌韓國公司,同時對街景車輛的數據收集展開調查。我們將配合調查,並回答他們提出的任何問題。
突擊檢查不一定意味著谷歌將會遭到起訴。這種檢查在韓國很常見,以此啟動的調查常常都不會進一步深入多遠。

但這次檢查可能會讓人們對谷歌街景的關注持續不減。
美國有幾個州已經展開聯合調查,以確定谷歌街景車輛在網民無防備的情況下收集他們私人數據的時候,其行為是否違反了隱私法律。
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和澳大利亞的有關部門也在調查這項服務。
與此同時,谷歌在周二說,它計畫於年內在德國20個大城市推出街景服務,其中包括柏林、慕尼黑和法蘭克福。這一訊息引起德國官員的批評。德國是最早對谷歌街景提出隱私方面擔憂的國家之一。
谷歌希望通過允許人們要求它不把自己居所的影像放入街景當中,來打消德國方面的擔憂。谷歌說,在標準程式之外,谷歌還會推出一項服務,對“街景”中照片上的人臉和車牌號進行模糊處理。
德國消費者保護部部長艾格納(IlseAigner)周二說,她擔心,當人們還沒有來得及要求谷歌刪除自己居所的照片時,街景就已經上線了。
艾格納發表聲明說,要按照承諾受理所有提交的不同意見,這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消費者保護團體也對谷歌的計畫普遍感到懷疑。
谷歌女發言人華格納(LenaWagner)說,在德國的這20個城市,用戶需要在9月中旬之前要求谷歌對自己居所的影像進行模糊處理,使之無法辨認。

在美遭遇官司

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市的Vederi科技公司19日向洛杉磯一家聯邦法院提交訴狀,控告谷歌公司的“谷歌街景”技術侵犯了其研發的一項專利。
訴狀說,“谷歌地圖”和“谷歌地球”服務系統中使用的“谷歌街景”技術是Vederi科技公司創始人恩里科·迪·貝爾納多和路易斯·貢薩爾維斯共同研發的,所以這項技術的專利應該歸屬Vederi科技公司。
訴狀稱,Vederi科技公司於2000年申請了有關技術的專利,而谷歌2007年才開始正式使用“谷歌街景”。此外,早在本世紀初期,帕薩迪納市政府的網站就已經開始使用Vederi公司的這項技術,當時這項技術被命名為“街道瀏覽”。
谷歌沒有就被控告侵犯專利一事發表評論。

英國重啟調查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谷歌承認其街景拍攝車獲取了WiFi網路傳輸的完整電子郵件和密碼後,英國數據保護官員宣布將重新展開調查。

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ICO)在檢查了谷歌的街景數據樣本後,曾宣布穀歌未違反數據保護法。谷歌表示,自己是無意收集了WiFi網路上傳輸的信息“碎片”。不過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監管機構指控谷歌的行為違法。對此谷歌周五表示,確實收集了更完整的個人數據,這點以前未意識到。

谷歌工程研究高級副總裁阿蘭·尤斯塔斯(AlanEustace)在部落格中稱:“這些監管機構的調查清楚地顯示,雖然大部分數據零散的,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會收到完整的電子郵件、URL網址以及密碼”。

為此ICO周日表示,將詢問谷歌是否也在英國收集了完整的電子郵件和密碼。該機構稱:“雖然(5月份)我們看到的數據未包括指向某個具體人的有意義信息,但我們一直與國際同行保持聯絡,並等待他們的調查結果”。

ICO表示:“我們將調查,(從谷歌)發出的新信息是否涉及在英國無意收集的數據,此後我們將決定是否採取必要的行動,包括考慮使用執法力量。”如果ICO發現谷歌確實違反了數據保護法,該搜尋引擎公司可能面臨最高達50萬英鎊的罰款。

谷歌新任隱私官艾爾瑪·惠騰(AlmaWhitten)已經為此道歉。他表示:“我們對錯誤地收集數據深表歉意,我們正在加強我們內部的隱私與安全保護措施,僱傭更多人、加強培訓並完善程式和合規。”

他還表示:“我們將儘快刪除數據,並將繼續與政府合作,以確定最佳的方案,並解決他們提出的其他問題和擔憂。”

造假風波

谷歌街景截圖:一名女子在街頭生孩子谷歌街景截圖:一名女子在街頭生孩子
谷歌街景總是能挖掘出一些令人瞠目的奇特場面,繼“馬頭人”,“倒霉的偷車賊”以及“後備箱中的裸體男”圖片後,23日,谷歌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的一幅有關“一婦女在柏林街道上生孩子”的圖片被曝造假。這幅圖片顯示,光天化日之下,一名婦女躺在街道上,一名路人在一旁協助她把頭部抬起,旁邊還有一名男子看上去似乎在用手機打電話叫救護車。而根據這幅圖片提供的信息,人們發現谷歌街景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圖片,所謂的事件發生地也沒有人承認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因此人們斷定這幅圖片是一幅合成的造假圖片,造假者很可能是來自德國的藝術家谷歌街景截圖:一名女子在街頭生孩子最初把這幅圖片貼到網上的網站reddit承認,這幅圖的確經過人工合成,與此同時,德國《圖片報》也堅持認為這幅圖是假的。

各種技術

街景汽車

谷歌街景 街景汽車谷歌街景 街景汽車
當Google最初啟動街景視圖試驗項目時,谷歌街景的人員在一輛SUV中配備了若干台計算機,並在車頂上固定好攝像機、LMS雷射掃描器和GPS設備,隨後便開始了圖像採集之旅。街景視圖項目於2007年5月啟動,最初僅限於美國的五個城市,如今的360度全景圖已覆蓋世界各地的許多地方。
後來,谷歌街景的人員一度改用運貨車採集圖像,不久又組建了一支車隊,從而使這一項目推廣到美國全境乃至世界各地。谷歌街景將每輛車配備的計算機減至一台,然後又對攝像系統進行改進,以便捕獲解析度更高的全景圖。
谷歌對汽車和攝像技術進行了幾次更新換代,目前最新的車輛已配備了15個鏡頭,可拍攝360度的照片。車中還配備了用於跟蹤車輛位置的移動感測器、用於存儲數據的硬碟、用於運行系統的小型計算機,以及用於捕獲三維數據以確定街景視圖圖像中距離遠近的雷射器。

街景三輪車

谷歌街景 街景三輪車谷歌街景 街景三輪車
儘管街景汽車可以帶我們去世界各地一些風景如畫的地方,但有一些最有趣又最好玩的地方,街景汽車卻無法到達。在一次山地腳踏車運動中,機械工程師丹·拉特納(DanRatner)意識到,他可以將自己最喜歡的活動與街景視圖採集工作結合起來,這樣既可兼顧工作,又能探索新的地方,於是他便開始組建腳踏車攝像系統。藉助街景三輪車,可以在公園、山徑、大學校園甚至體育場館採集圖像。

街景雪地車

谷歌街景 街景雪地車谷歌街景 街景雪地車
在藉助街景三輪車到達上述這些有趣的地方後,谷歌街景開始思考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去探索,於是產生了在雪地車上裝配街景視圖採集設備的想法。按照Google一貫的風格,谷歌街景只用幾個周末就完成了組裝工作,期間使用了一些2x4s板材和膠帶,多出的硬碟則包裹在滑雪衫中,以抵禦寒冷的環境。

街景手推車

谷歌街景 街景手推車谷歌街景 街景手推車
一群熱愛藝術的Google員工希望能將街景視圖技術套用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於是需要開發一種能夠輕鬆通過博物館門廊和圍繞雕塑品採集圖像的系統。谷歌街景設法將所有設備都安裝在一個更小的框架中,並美其名曰“街景手推車”。通過它,可以採集博物館中的圖像,供您在“Google地圖”中探索。

國際應對

Google街景全球上線以來,已拍到離開脫衣夜總會的男士、穿比基尼做日光浴的人、家長虐打孩子的照片,遭人質疑是否涉及隱私,因此歐盟對於Google街景服務相當排斥,要求Google在拍攝前與地圖上傳前,必須告知當事人。

沿革

2007年

2007年5月25日:美國:舊金山、拉斯維加斯、丹佛、邁阿密、紐約
2007年8月7日:美國:洛杉磯、聖地牙哥、侯斯頓、奧蘭多
2007年10月9日:美國:波特蘭、菲尼克斯、圖森、芝加哥、匹茲堡、費城
2007年12月10日:美國:達拉斯、明尼阿波利斯、印第安納波利斯、底特律、普羅維登斯、波士頓

2008年

2008年2月12日:美國:朱諾、博伊西、鹽湖城、聖安東尼奧、堪薩斯城、密爾沃基市、羅利、奧爾巴尼、曼徹斯特
2008年3月27日:美國:安克拉治、費爾班克斯、斯波坎、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阿爾伯克基、奧斯汀、小石城、羅克福德、麥迪遜、納什維爾、克里夫蘭、坦帕、里奇蒙
2008年6月10日:美國:薩克拉門托、弗雷斯諾、俄克拉何馬城、聖路易斯、傑克遜、路易斯維爾、亞特蘭大、哥倫布、傑克遜維爾、哥倫比亞、夏洛特、布法羅、維吉尼亞海灘、黃石國家公園
2008年7月2日:2008年環法腳踏車賽路線:法國:艾居朗德、布雷斯特、塞里伊、埃唐普、南特、聖馬洛等。
義大利:庫內奧
2008年8月4日: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奧班尼、艾麗斯斯普林斯、布里斯班、布羅肯希爾、凱恩斯、坎培拉、霍巴特、墨爾本、伊薩山、珀斯、洛坎普頓、悉尼、塔姆沃思等。
日本:千葉、函館、神戶、京都、奈良、大阪、埼玉、札幌、仙台、東京、橫濱
美國:紐奧良、巴吞魯日等。
2008年10月14日:法國:巴黎、里昂、馬賽、尼斯、里爾、土魯斯
2008年11月27日:西班牙:巴塞隆納、馬德里、塞維亞、瓦倫西亞
2008年10月29日:義大利:佛羅倫斯、米蘭、羅馬、科莫湖
2008年11月4日: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巴爾的摩等。
2008年12月1日:紐西蘭:主要地區
2008年12月9日:美國:更多地區。
澳大利亞:達爾文、吉朗等。

2009年

2009年3月18日:英格蘭:倫敦、牛津、劍橋、諾丁漢、設菲爾德、利茲、曼徹斯特、布拉德福德、斯肯索普、布里斯托、諾里奇、泰恩河畔紐卡斯爾、伯明罕、考文垂、利物浦、南安普敦、約克等。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等。
威爾斯:加的夫、斯旺西等。
蘇格蘭:格拉斯哥、愛丁堡、鄧迪、阿伯丁等。
法國:巴黎大都市區、亞眠、加來、敦刻爾克、瓦朗謝訥、勒阿弗爾、魯昂、蘭斯、沙隆昂香檳、卡昂、雷恩、南特、昂熱、特魯瓦、斯特拉斯堡、普瓦捷、第戎、克萊蒙費朗、利摩日、蒙彼利埃、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土倫、坎城、昂蒂布、聖艾蒂安、格勒諾布爾等。
義大利:布斯托-阿西齊奧、都靈、諾瓦拉、蒙扎、烏迪內、熱那亞、帕爾馬、博洛尼亞、里窩那、阿雷佐、佩魯賈、拉奎拉、菲烏米奇諾、卡塞塔、那不勒斯、阿韋利諾、薩萊諾、巴里、雷焦卡拉布里亞、卡塔尼亞、卡利亞里等。
西班牙:馬德里大都市區、奧維耶多、薩拉戈薩等。
荷蘭: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格羅寧根等。
美國:更多地區
2009年6月10日:法國:巴黎迪士尼樂園
美國:蒙特雷、聖莫尼卡等。
2009年8月18日:台灣:台北市及部份新北市(前台北縣)
瑞士:伯爾尼、蘇黎世、巴塞爾、洛桑、日內瓦、納沙泰爾、拉紹德封、比爾、溫特圖爾、琉森、圖恩、沃韋、蒙特勒等。
葡萄牙:里斯本、巴雷魯、波爾圖、加亞新城等。
義大利:奧斯塔、拉蒂納等。
美國:更多地區
2009年10月7日:捷克:布拉格等。
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婁、渥太華、魁北克市、卡加利、哈利法克斯、哈密爾頓、基奇納、密西沙加、素里、亞博斯福、班夫等。
日本:旭川、名古屋、岐阜、長崎、平戸、種子島、屋久島、奄美大島、德之島、沖繩島、宮古群島等
美國:更多地區
2009年11月9日:墨西哥:墨西哥城、瓜達拉哈拉、蒙特雷、坎昆等。
美國:檀香山及夏威夷的更多地區
西班牙:馬拉加、加的斯、科爾多瓦、格拉納達、阿爾梅里亞、韋爾瓦、阿爾赫西拉斯、聖瑪麗亞港、拉斯帕爾馬斯、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畢爾包、華拉度列等。
荷蘭:海牙、烏德勒支等。
2009年12月2日:新加坡:主要地區
日本:新潟、佐渡、廣島、岡山、福岡、熊本等。
加拿大:埃德蒙頓、維多利亞、倫敦、薩斯卡通、聖約翰斯、溫尼伯等。
捷克:奧洛穆克、俄斯特拉發、克魯姆洛夫等。
法國:圖爾、勒芒、南錫、梅斯、科西嘉、奧爾良、布爾日、維耶爾宗、聖納澤爾、沙托魯、布雷斯地區布爾格、科爾馬、米盧斯、貝桑松、安納馬斯、尚貝里、亞維農、弗雷瑞斯、阿訥西、凡爾賽宮地區等。
義大利:龐培城、巴蒂帕利亞、錫耶納、烏爾比諾、聖吉米尼亞諾、阿斯蒂、比耶拉、貝內文托、伊斯基亞等
美國:更多地區
英格蘭:更多地區

2010年

2010年1月21日:台灣:高雄、台中、彰化、新竹、宜蘭、基隆、花蓮、屏東等。
瑞典:斯德哥爾摩、馬爾默、隆德、哥德堡、哈爾姆斯塔德、韋斯特羅斯、埃斯基爾斯蒂納、尼雪平、烏普薩拉、北雪平、延雪平、林雪平、厄勒布魯、布羅斯、韋克舍、卡爾馬、海斯勒霍爾姆、赫爾辛堡、舍夫德、卡爾斯克魯納、于默奧、謝萊夫特奧、呂勒奧、哈帕蘭達、哥得蘭島部份地區、法羅、厄蘭島等。
丹麥:哥本哈根、奧胡斯、歐登塞、奧爾堡、蘭訥斯、霍森斯、瓦埃勒、科靈、羅斯基勒、奧本羅、希勒勒、埃斯比約、赫爾辛格、珊索島、凡島、萊斯島等。
英格蘭:更多地區
威爾斯:更多地區
蘇格蘭:恩華尼斯、尼斯湖等。
北愛爾蘭:更多地區
義大利:維羅納、布雷西亞、拉文納、曼圖亞、克雷莫納、維琴察、佩薩羅、法諾、佩斯卡拉、阿斯科利皮切諾、基耶蒂、比薩、盧卡、皮斯托亞、普拉托、坎波巴索、福賈、曼弗雷多尼亞、波坦察、阿爾塔穆拉、馬泰拉、塔蘭托、布林迪西、克羅托內、卡坦扎羅、拉梅齊亞泰爾梅、萊切、薩薩里、奧爾比亞、努奧羅、巴勒莫、錫拉庫薩、拉古薩、阿格里真托、馬爾薩拉、特拉帕尼、普羅奇達、卡普里島等。
美國:更多地區
荷蘭:更多地區
葡萄牙:更多地區
捷克:更多地區
日本:更多地區
2010年2月9日:挪威:奧斯陸、費德列斯達、莫斯、薩爾普斯堡、德拉門、斯塔萬格、克里斯蒂安桑、卑爾根等。
芬蘭:赫爾辛基、萬塔、埃斯波、圖爾庫、海門林納、坦佩雷、拉赫蒂、拉彭蘭塔、于韋斯屈萊、約恩蘇、庫奧皮奧、奧盧、羅瓦涅米等。
奧蘭群島:瑪麗港等。
加拿大:威士拿、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場、黃刀鎮、溫莎、夏洛特頓、白馬市、因紐維克、利載拿、納奈莫、基隆拿、錦祿、三河市、薩默賽德、馬尼圖林島、喬治王子城等。
美國:阿拉斯加州的更多地區
墨西哥:更多地區
2010年3月11日:香港:香港島、九龍、新界(除離島外)大部份地區及大嶼山北部
澳門:澳門半島南部、氹仔、路氹城、路環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魯爾蒙德、特塞爾等。
英格蘭:萊斯特、巴斯、布拉德福德、坎特伯雷、伍爾弗漢普頓等。
威爾斯:紐波特、域斯鹹等。
蘇格蘭:鄧巴頓、佩斯利等。
北愛爾蘭:倫敦德里、紐里等。
日本:姬路等。
2010年4月15日:墨西哥:蒂華納、拉巴斯、華雷斯城、坦皮科、薩卡特卡斯、聖路易斯波托西市、萊昂、薩莫拉-德伊達爾戈、莫雷利亞、提奧提華坎、霍奇米爾科、聖克里斯托瓦爾-德拉斯卡薩斯等。
英格蘭:更多地區
2010年6月8日:南非: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各球場、約翰內斯堡、比勒陀利亞、開普敦、德班、伊莉莎白港、布隆泉等。
2010年9月30日:巴西: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貝洛奧里藏特、尼泰羅伊、瓜魯柳斯、聖貝爾納多-杜坎普、歐魯普雷圖等。
愛爾蘭:都柏林、科克、戈爾韋、利默里克、沃特福德等。
美國:希洛及夏威夷大島的大部份地區
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半月島部份地區
2010年11月2日:德國:安聯競技場、禾克斯公園球場、西格納伊度納公園、維爾廷斯球場、拜耳球場、萊茵能源球場等足球場及城市景點
2010年11月18日:德國:柏林、比勒費爾德、波鴻、波恩、不萊梅、多蒙特、德勒斯登、杜伊斯堡、杜塞道夫、埃森、法蘭克福、漢堡、漢諾瓦、科隆、萊比錫、曼海姆、慕尼黑、紐倫堡、斯圖加特、烏帕塔等
2010年12月8日: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布拉索夫、蒂米什瓦拉、阿拉德、米耶爾庫雷亞丘克等
挪威:特隆赫姆、希恩、波什格倫、克里斯蒂安桑、特羅姆瑟、滕斯貝格、奧勒松、海于格松、桑德爾福德、博德、阿倫達爾、哈馬爾、拉爾維克、哈爾登、利勒哈默爾等。
丹麥:博恩霍姆島等。
荷蘭:更多地區
南非:更多地區

2011年

2011年2月1日:Google藝術計畫內的各博物館:
捷克:現代藝術館
英格蘭:國家美術館、泰特英國美術館
法國:凡爾賽宮
德國:舊國家畫廊、柏林美術畫廊
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
荷蘭:梵谷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
俄羅斯: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冬宮博物館
西班牙: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
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弗瑞爾藝廊、弗利克美術收藏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
2011年2月28日: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慈濟大學校園
法國:舍農索城堡、昂布瓦斯城堡等。
義大利:更多地區
愛爾蘭:更多地區
美國:更多地區
英格蘭:皇家植物園
2011年3月10日: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嚴島神社、新廣島市民球場
2011年3月30日:法國:楓丹白露宮
義大利:古羅馬廣場、羅馬鬥獸場、帕拉蒂尼山、亞壁古道、戴克里先浴場、佛羅倫斯主教座堂廣場、彼提宮、波波里花園、卡拉卡拉浴場等。
2011年5月12日:GooglePlace內美國、澳大利亞及日本的一些商店
2011年6月1日:法國:更多地區
2011年6月29日:曼島:主要地區
澤西島:主要地區
台灣義大利西班牙日本瑞典丹麥愛爾蘭荷蘭挪威羅馬尼亞南非美國英國:更多地區
2011年7月8日:摩納哥:主要地區
2011年7月27日:澳大利亞:更新部份街景至高解析度相片
2011年8月16日:伊拉克: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2011年8月22日:瑞士:貝林佐納三座要塞及防衛牆和集鎮、采爾馬特等。
2011年9月28日:巴西:庫里奇巴、阿雷格里港、弗洛里亞諾波利斯、阿拉拉斯、巴巴塞納、若茵維萊、聖若澤多斯坎波斯、陶巴特等。
2011年10月27日:GoogleBusinessViews內法國及紐西蘭的一些商店
2011年11月3日:美國英國日本丹麥西班牙荷蘭挪威法國瑞典義大利新加坡:更多城市景點
2011年11月22日:比利時:主要地區
2011年12月13日:日本:東日本大地震重災區
西班牙:伊維薩島、拉帕爾瑪島、福門特拉島、戈梅拉島、耶羅島等。

2012年

2012年1月24日:韓國:首爾、釜山
義大利:厄爾巴島等。
2012年2月14日:日本:更多地區
2012年2月22日:俄羅斯:莫斯科、聖彼得堡等。
波蘭:羅茲的一條街
紐西蘭美國:更新部份街景至高解析度相片
2012年3月21日:泰國:曼谷、清邁、布吉等。
波蘭:華沙、克拉科夫、羅茲、弗羅茨瓦夫、波茲南、格但斯克等。
巴西:近馬瑙斯的亞馬遜河
2012年4月19日:以色列:特拉維夫、海法、耶路撒冷等。
烏克蘭:基輔、利沃夫、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等。
2012年5月14日:愛沙尼亞:塔林、塔爾圖、納爾瓦、派爾努、維爾揚迪、約赫維等。
拉脫維亞:里加、陶格夫匹爾斯、利耶帕亞、雷澤克內等。
波蘭烏克蘭:2012年歐洲國家杯各球場
2012年5月25日:美國:更多地區
2012年6月19日:聖馬利諾:大部份地區
捷克美國:更多地區
2012年7月12日:美國:加州部份國家公園
2012年7月17日:南極洲:南地極等。
2012年7月27日:英國: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各場館及交通樞紐
2012年8月2日: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2012年8月13日:巴西:薩爾瓦多、累西腓、巴西利亞等
墨西哥美國:更多地區
2012年9月5日:世界多間大學校園
2012年9月12日:日本:更多地區
2012年9月25日:智利:聖地亞哥、瓦爾帕萊索、康塞普西翁等。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普拉、斯普利特、扎達爾、杜布羅夫尼克、里耶卡等。
安道爾:大部份地區
澳大利亞菲律賓美國:海底景點
2012年10月17日:美國:Google數據中心
2012年10月30日: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尼特拉、普雷紹夫、科希策等大部份地區
2012年11月28日:波札那:嘉柏隆里等
挪威:斯匹茲卑爾根群島
澳大利亞奧地利加拿大西班牙義大利瑞士美國:更多地區或景點
2012年12月14日:直布羅陀:直布羅陀大部份地區
烏克蘭:更多地區

2013年

2013年1月17日:以色列:里雄萊錫安等
2013年1月30日:立陶宛:維爾紐斯、考那斯等。
美國:更多地區
2013年2月15日:美國:更多地區
2013年2月20日:日本:更多地區
2013年3月6日:保加利亞:索菲亞、普羅夫迪夫等。
俄羅斯:大莫斯科地區、特維爾等。
葡萄牙:豐沙爾、科英布拉、阿威羅、吉馬良斯等。
英國美國:更多地區
2013年2月20日:日本:福島縣雙葉郡浪江町(福島第一核電廠20公里範圍內疏散區)
2013年3月18日:坦尚尼亞、俄羅斯、阿根廷、尼泊爾、日本的多座著名山峰。
2013年4月5日:印度的多個著名地標。
2013年4月23日:賴索托:馬塞盧及賴索托全國大多數地區。
2013年6月4日:阿聯:杜拜的哈利法塔。
2013年6月28日:日本:端島。
2013年8月1日:阿聯:阿酋航空的空中客車A380客機機艙內[7]。
2013年8月14日:秘魯:利馬、瓦喬,特魯希略,奇克拉約,派塔,皮烏拉,阿雷基帕,蘇亞納,帕卡斯馬約,哈恩等地區。
智利、英國、芬蘭:更多地區。
印度的兩所學校。

韓國警方稱“谷歌街景”非法收集

韓國掌握谷歌製作“街景”時違法證據
韓國警察廳網上恐怖活動應對中心日前搜查谷歌在韓國的辦公室,起獲數十個谷歌在製作“街景”所使用的硬碟。警方發現,谷歌非法收集多達數十萬人私人信息。韓國警方表示,谷歌此舉涉嫌違反韓國的通信秘密保護法。

谷歌街景截圖谷歌街景截圖

韓國聯合新聞社6日報導說,韓國警察廳網上恐怖活動應對中心日前搜查谷歌在韓國的辦公室,起獲數十個谷歌在製作“街景”所使用的硬碟。警方破解硬碟里的數據後發現,谷歌非法收集多達數十萬人的私人信息。
韓國警方找到谷歌在製作“街景”程式的過程中,非法收集個人資料的證據。 
韓國警察廳網上恐怖活動應對中心表示,谷歌此舉涉嫌違反韓國的通信秘密保護法。
韓國是首個證實谷歌有非法行為的國家,韓國政府正打算起訴谷歌總部。
“街景”服務允許用戶在谷歌地圖上瀏覽街景的全景視圖,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已有這項服務。
谷歌韓國從前年底開始在韓國進行信息收集工作,準備在韓國開展此項業務。

此前,有好幾個國家聲稱,谷歌在編輯街景圖片時,侵入了屋主私人的無線保真(Wi-Fi)網路。
韓聯社引述一名韓國警官說:“我們發現了個人用戶通過Wi-Fi無線網路收發的電子郵件和網上聊天的內容。”
報導說,谷歌在韓國和美國的大約10名雇員接受韓國警方調查時表示,他們不清楚公司到底收集到什麼個人資料。
韓國警方表示,這次事件的處罰對象應是“街景”製作人或下達相關指示的人,但當事人很可能是美國人。警方擔心,若他們不接受傳喚,當局就不能予以處罰,因

谷歌街景截圖
谷歌街景截圖
此警方正在尋找起訴谷歌總部的方法。

谷歌6日表示,“對錯誤收集個人資料感到深深抱歉”,並說公司正與首爾的電信部門及警方合作。
谷歌在一項聲明中說:“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按照我們應有的法律責任,及在與相關部門協商後,刪除有關資料。”
美國、德國和義大利警方也對谷歌進行同樣的調查。
谷歌承認“街景”採集車在30多個國家進行採集工作時,不慎收集到一些通過無密碼保護的Wi-Fi網路傳送的私人資料。
谷歌去年11月同意刪除“街景”採集車在英國從Wi-Fi收集到的私人電郵和密碼。

谷歌新加坡 :已刪除私人信息

谷歌新加坡辦事處在回答本報詢問時表示,已在去年6月暫停使用拍攝街道照片的街景車,並刪除了所有由街景車取得的私人信息

谷歌街景
谷歌街景

最近恢復使用街景車,但谷歌不再通過無線網路收集數據。目前街景車只拍攝街景照片,被拍到的人和車輛車牌號碼都經過模糊處理。此外,街景車使用低能量雷射收集三維幾何數據製作三維圖像,用於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圖。

擔憂

2010年8月11日訊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谷歌公司(Google Inc.)涉及隱私的做法再次受到質疑。周二(8月10日),其韓國辦公樓遭到警方突擊檢查,理由是谷歌“街景”攝像車涉嫌非法收集用戶數據。在德國20個城市推出地圖服務的計畫也受到了官方的批評。

遭起訴

台北時間2010年10月19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西班牙數據保護組織西班牙數據保護局周一表示,業已提起訴訟指控谷歌在為其街景服務拍攝圖片時非法獲取了網民數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