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張[修辭手法]

誇張[修辭手法]

誇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誇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誇張還能增強童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如果童話缺少誇張,就會失去光彩。誇張的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強調語氣,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與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和強烈共鳴,但並不是一種自說其話、誇大事實的手法。誇張往往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比如讀了上面這句格言,你會在會心的微笑中,悟出某種深刻的道理。

基本信息

分類

誇張誇張
誇張可分為兩類、三種形式,即"普通"類和"超前"類,普通類又可分為三類,即擴大誇張,縮小誇張,超前誇張:
1、擴大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誇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2、縮小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誇張形式。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現有成語寸土必爭、滴水不漏、寸步難行等也有同樣的表達效果。
3、超前誇張:在時間上把後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誇張形式。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麵包子的香味來了。”又如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也是這個意思。
作用: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
一切藝術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誇張,但童話的誇張有其獨具的特點。
首先,童話的誇張是強烈、極度的誇張。對環境的描繪和人物的刻畫,小說即便用最誇張的筆調,也還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不會離開真實生活太遠,而童話則不然。它出奇、大膽的誇張正是為了表現那種虛構的幻想境界。例如,《胖子學校》描寫三個小胖子的肥胖,用了極度誇張的手法:團團如果跌一跤,幾個舉重運動員都扶不動他,只能用起重機吊起來;球球跌交,會像皮球一樣,從房間這一頭滾到那一頭;圓圓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鋼板製成的……
第二,童話的誇張是從內容到形式的全面的誇張。在其它形式的文學作品中,在某一方面或某個環節上有時也採用誇張的手法,但童話的誇張卻是普遍、大量的,無論是人物的刻畫,還是環境氣氛的描繪,故事情節的發展等等,無一不是極端的誇張,童話里的人物也是稀奇古怪的。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觀念等等都可以充當童話的角色,並在童話展開的幻想世界中自由活動。即便是人類,只要在童話中出現,也變得異乎尋常。例如,《槍炮國去打糖果國》中,用橡皮糖做城牆,敵人被跳跳糖嚇跑,吃了酒心朱古力醉倒,小朋友乘棉花糖氣球飛來……這一切都構成了誇張的景象。
誇張是表現幻想的必要手段之一,同時,誇張的作用還在於它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徵,更深刻而又更單純地揭示他們的本質,使讀者得到鮮明而強烈的印象。例如《胖子學校》對小胖子的肥胖作了強烈的誇張描寫,使讀者對肥胖的危害有更鮮明的印象,並產生更強烈的震撼。
誇張還能增強童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如果童話缺少誇張,就會失去光彩。但要注意的是,不能為了博得讀者的笑聲而濫用誇張,那樣只能陷於淺薄和庸俗。

作用

誇張的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強調語氣,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與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和強烈共鳴,但並不是一種自說其話、誇大事實的手法。

在文學中,誇張是運用想像與變形,誇大事物的某些特徵,寫出不尋常之語。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例子(1):力拔山兮氣蓋世。《垓下歌項羽
例子(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杜甫
例子(3):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李白
例子(4):他種的瓜很甜,幾十里外就聞到瓜香了。
例子(5):敵人處處挨打,寸步難行。
例子(6):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長征》毛澤東
例子(7):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例子(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李白
例子(9):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木蘭詩》
例子(10):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柳宗元
有的誇張可以加強所說的話的力量,使語言更為雄辯。如有一句西方格言說:“如果鬍鬚長就等於博學,那么山羊便是博士了。”把錯誤的道理即謬論,誇張到荒謬的程度,謬論自然被擊敗,真理也在誇張的語言中不言而喻了。誇張往往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比如讀了上面這句格言,你會在會心的微笑中,悟出某種深刻的道理。

注意事項

第一,誇張不是浮誇,而是故意的、合理的誇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下面運用的誇張就不合事理:
同志們,你們看,我們的力量大如天,
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乾。
第二,誇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誇張。
第三,誇張要注意文體特徵,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誇張,以免歪曲事實。

誇張法

“誇張”所衍生的誇張法
誇張法(Hyperbole)是指為了達到強調或滑稽效果,而有意識的使用言過其實的詞語,這樣的一種修辭手段。誇張法並不等於有失真實或不要事實,而是通過誇張把事物的本質更好地體現出來。誇張法既用在日常會話中,也用在文學作品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