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鎮

西塘鎮

西塘——生活著的千年古鎮,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最具水鄉魅力影視基地。西塘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優美,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西塘古鎮地理位置優越,屬浙江省嘉善縣,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有“吳根越角”之稱。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鎮區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近6萬。

基本信息

古鎮簡介

西塘鎮西塘鎮

西塘位於浙江嘉興市嘉善縣北部,距縣城11千米。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文明於世,西塘古鎮較其他水鄉古鎮歷史更為悠久,最為著名的風景線就是造型古樸的廊棚。這裡的廊棚沿河而建,總共有數百米長,全部為木結構的柱子,一色的魚鱗黑瓦蓋頂。廊棚對面是一長排歷經滄桑的古民居,這些古民居的規格比皖南民居要低一些,並無富豪之氣,更多的是生活化格局。西塘明清建築中的瓦當也非常著名,有四梅花檐頭瓦當、蜘蛛結網檐頭瓦當、民國開國紀念幣瓦當等。

它是嘉善縣北部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千年歷史古鎮,是 “浙江省中心鎮”、“浙江省文明城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首批村鎮建設現代示範鎮試點鎮”、“浙江省文化市場示範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被列入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並被聯合國授予歷史文化保護傑出成就獎。

歷史回顧

西塘古鎮西塘古鎮

相傳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興水利,通鹽運,開鑿伍子塘,引胥山(現嘉善縣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內,故西塘亦稱胥塘。因西塘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又別稱平川,斜塘。在唐開元年間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們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時村落漸成規模,形成了市集;元代開始依水而市漸漸形成集鎮,商業開始繁盛起來;明清時期已經發展成為江南手工業和商業重鎮。“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是對西塘最恰當不過的形容。
西塘風景秀麗,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據統計,歷史上這裡曾出過進士十九人,舉人三十一人。明代以來,有志書記載的九人,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楊茂張成是西塘兩位元代工藝美術大師,雕漆巨匠。他們的作品出神入化,尤其是雕漆中的剔紅技法達到了頂峰,代表了元代漆技作品的最高水平。周鼎陳舜俞吳鎮並稱“嘉善三高士”。他在《萍川十景詩》中描繪了西塘許多的景致,如西塘曉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環秀斷虹、雁塔灣頭等,揭示了古鎮西塘當時的生活場景,展示了西塘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顧錫東:著名劇作家。原浙江省文聯主席、浙江越劇院院長。顧錫東一生致力于越劇的創作,寫下了大量劇本,其中以《五女拜壽》《漢宮怨》最為著名。
西塘素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西塘民風淳厚,櫓聲悠揚,到處洋溢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特有的人文積澱。西塘古鎮保護好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一個專家們研究“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聖地;藝術家們描繪“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基地;遊客們品味“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淨地。西塘古鎮以特有的文化氣質,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地理位置

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環境十分幽靜。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鎮區分劃成8個板塊,而眾多的橋樑又把水鄉連成一體。古稱“九龍捧珠”、“八面來風”。古鎮區內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多處,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研究價值,為國內外研究古建築的專家學者所矚目。鳥瞰全鎮,薄霧似紗,兩岸粉牆高聳,瓦屋倒影。傍晚,夕陽斜照,漁舟唱晚,燈火閃耀,酒香飄溢,整座水鄉古鎮似詩如畫,人處其間,恍然桃源瓊瑤,不知是人在畫中游,還是畫在心中移。

名人堂 

楊茂花卉紋剔紅尊楊茂花卉紋剔紅尊

西塘風景秀麗,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據統計,歷史上這裡曾出過進士十九人,舉人三十一人。明代以來,有志書記載的九人,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

楊茂 、張成

西塘兩位元代工藝美術大師,雕漆巨匠。他們的作品出神入化,尤其是雕漆中的剔紅技法達到了頂峰,代表了元代漆技作品的最高水平,且對後世漆器的製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作品與當時景德鎮的瓷器並駕齊驅,不僅豐富和美化了人們的生活,而且促進了 江南市鎮的經濟發展。楊茂的作品《觀瀑團圓盒》至今被北京故宮博物館保存著,該作品還被印製成郵票;張成《剔紅紫萼圓盤》被日本大津市聖眾來營寺珍藏。

周鼎

與陳舜俞、吳鎮並稱“嘉善三高士”。周鼎自幼聰明、攻讀經史、博覽群書、學士淵博,官居沐陽典史。後來有一年莊稼欠收,他為百姓請求賑災,觸犯了當局者的利益,引起了當事人的不滿,於是罷官回家,從此不再涉及官場。他曾旅居蘇州,賣文為生,吳中墓誌、譜牒多出其手。周鼎為文嚴整警敏,援筆立就,尤工詩,浙西文士多有慕名前來切磋者,與吳越知名人士吳寬、沈周等都有結交。西塘養育了周鼎,周鼎又將其赤子之心回贈給生他養他的這一方水土,他在《萍川十景詩》中描繪了西塘許多的景致,如西塘曉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環秀斷虹、雁塔灣頭等,揭示了古鎮西塘當時的生活場景,展示了西塘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顧錫東

著名劇作家。原浙江省文聯主席、浙江越劇院院長。他從小愛好古詩詞,解放初參加西塘鎮宣傳隊,邊演戲邊寫演唱材料。1954年,他創作了越劇《五姑娘》,由浙江省越劇團演出,夏衍看了戲後,非常讚賞,特在《人民日報》撰寫文章,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顧錫東一生致力于越劇的創作,寫下了大量劇本,其中以《五女拜壽》和《漢宮怨》最為著名。《五女拜壽》還被拍成電影,影響極為廣泛。顧錫東不僅為中國越劇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我國的戲劇文學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財富,還十分關心家鄉的建設,尤其是關心家鄉的文化事業,對嘉善田歌的繼承和發展給予了不少的支持。

趙憲初

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192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後一直在南洋模範中學任教,直至退休。曾任上海市徐匯區副區長,上海市政協常委、副主席。在教學中,他主張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不以分數為唯一標準,在數學教學中,有自己的一整套教學方法,被譽為“趙三角”,他是上海市第一批特級教師,為教育界公認的“一代名師”。

除了以上介紹的西塘名人外,小小的西塘鎮還出了不少傑出人物,如已故的上海市副市長倪天增,外交家韓古農、韓詩農,女作家湯雪華,清華大學教授范崇武,南社社員餘十眉、郁佐梅、沈禹鍾等,西塘的流水養育了代代英才,故土的文化造就了代代英才。

西塘開發旅遊之後,吳邦國彭佩雲謝鐵驪蘇舒陽汪恕誠等許多國家領導人來視察西塘考察。奧斯卡巨星《廊橋遺夢》的女主角梅麗爾.斯特利普、湯姆.克魯斯、大俠金庸、國內著名演員孫道臨、斯琴高娃、港台影星齊秦、李嘉欣、袁詠儀等也來西塘旅遊或拍片。

民族風情

建築文化

馬頭牆

西塘夜景西塘夜景

清代中期,徽商東進,把建築文化也帶到太湖流域,帶有封火牆的建築很快在民間流行。不同的是,當地老百姓將原來徽派建築中平直的牆體改造成馬頭型,人稱馬頭牆。古時候民間防火意識相當強,尤其是寒冬臘月,空氣乾燥,容易失火。安了馬頭牆可以削減風力,就算鄰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財產。西塘的馬頭牆,有一層兩層三層,甚至更多,這完全隨房屋開間深淺的需要而增減馬頭牆層數,與主人的地位,財富並無關係。

美人靠

俗話說“美人靠靠美人,美人不靠靠不美。”據說最早的美人靠是吳王為了討好美女西施而建的,大家看此靠的形狀象不象“鵝項”?西塘方言中“鵝項靠”與“吳王靠”是諧音,有人稱之為 “吳王靠”,後來此樣式在江南一帶的臨河建築中廣為運用,現在的美人靠也是“每人靠”,每個人都能靠!

河埠

河埠不但是人們停泊船隻、交易商品的場所,也是人們日常取水、洗滌物品的所在。主婦們在這裡浣衣洗米,在這裡張長李短。即便是現在家家都有自來水,依然有鎮民們尤其是年長者,喜歡並習慣使用河水。比如洗床單,用木槌重重地捶上一陣後,投在河裡大力甩動漂洗,又快又節省。以前買東西極為便利,只要聽到河道中貨船上的叫賣聲,走下河埠,上船討價還價,成交後提著東西回屋去。還有更省力的,有些主婦在小樓上用繩繫著個籃筐,把錢放在裡面吊下去,成交後再把菜果和油鹽醬醋吊上來。這種足不出戶的採購方式,只有水鄉臨河的人家才有。

船鼻子

河埠與船隻的關係密不可分,稍加留意您就可以發現河埠旁的岸壁上,砌有繫船纜繩的孔眼石,用於固定船隻。這就像繩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樣,所以孔眼石就被稱作:“船鼻子”。最初船鼻子只講究實用,久而久之也開始講究美觀,往往被雕琢成如意、花瓶、暗八仙等紋樣,極富傳統文化情趣。

系纜石

系纜石狀似石蓮花,埋入土中,形似蓮花樁,這是供過路舟船停泊系纜,一個纜石上可同時拴幾根纜繩,這也是古代鎮上為數不多的幾種公用設施之一。

花牆

它是用普通的瓦片組搭而成的。一般位於天井或院子的圍牆牆體的上部,用來通風,既美觀又實用。

高階沿

明清時期的大戶人家特別臨河的人家講究財不外露,有“小小蟹洞裡能摸出個大螃蟹來”所比喻的建築特點。但如果稍加留意,人們往往在大門口就能觀察到主人身分或身價的特徵。在明代,建築用石一般用青石,但到清代,由於“青石”的“青”與“清朝”的“清”同音,改用毛石。西塘鎮內有的人家門前階沿有一尺多高,就是因為明代時的門前用青石鋪地到清代再用整條毛石蓋上去形成的。

觀音兜

西塘全鎮幾乎找不到屋頂上張揚的飛檐翹角,處處顯示出平民文化元素。大多房屋的頂都是最簡單的呈人字形的硬山頂。在清代,新造房屋要交稅,納稅的標準是正梁,幾根正梁交幾份稅。要是想擴大面積又不交稅就只有想辦法,西塘人很聰明,建房就用硬山頂,只需一根正梁,然後東西廂房一般是單屋面落水,沒有正梁。一些考究的人家把邊牆建得很高,甚至高出屋面與屋頂。把這部分高出的牆頂端做成漂亮的圓弧狀,猶如觀音像兜的頭巾,很具風韻,人稱觀音兜。

花窗

花窗的結構有多種,常見的為各種格子圖案,也有格子上再雕另外花樣或吉祥圖案的。這是當地人思想上保守與開放的矛盾體現,在人們剛開始用玻璃的時候,總覺得家裡的東西和全家的生活全部暴露在別人面前不妥當,但又非常想趕時髦,所以出現了在玻璃窗上再用木格子作掩飾。

街道文化

西街

西塘街道文化西塘街道文化

西塘東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分上下兩段,東為上,西為下,所以有上西街和下西街之分。西街有著水鄉極為典型的街道格局,它的最小寬度僅供農民挑擔換肩,即一根扁擔的寬度。由於臨街房屋二樓以上常常還有屋檐延伸,兩兩相對的樓屋近在咫尺,擱起竹竿就可以晾衣曬被,打開窗戶就可以倚窗談心,甚至可以握手,構成一道別致的小鎮風景。西街上自西向東的景點有:石皮弄、種福堂、西園、中國鈕扣博物館江南瓦當陳列館
塘東街

民國至解放時期西塘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塘東街上還有好多酒樓,以前有“借問酒家何處有,胥塘河邊處處樓”的說法。說起這條商業街不得不說說西塘的商人。有位來西塘的作者說:西塘是儒商文化與平民文化的交會點。是有一定根據的。這裡的讀書人很多,但做官的道路畢竟太窄,多數讀書人做不了官,只好回來經商。這些人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其經商的思想也與一般的商人不同。塘東街上有一家百年老字號的藥鋪鍾介福藥店,大門上有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寧藥架滿塵,願天下無病。也就是說店家情願藥賣不出去,也不希望百姓受病痛之苦。充分反映儒家的“仁”、“和”思想。塘東街上還有源源綢布莊的舊址,1927年秋陳雲同志在“楓涇暴動”時期被國民黨追捕轉移到西塘,在布莊夥計高廷梁處住了幾日,後由高廷梁安排小船由水路去往安全的地方。
燒香港

燒香港不是要把香港燒了的意思,而是以前河道兩岸廟宇眾多,善男信女們乘著小船來此燒香,故名燒香港。燒香港的景點有倪天增祖居紀念館、五福橋、聖堂、明清木雕館等。
塔灣街

塔灣街因西面原有一寺廟名雁塔禪院,又地處市河轉彎處而得名。七老爺最後就是投身於塔灣街的雁塔灣自盡的。這一帶在明時酒樓雲集,明代有一詩人周鼎寫了一首《西塘曉市》來描寫這裡的繁華:旭日滿晴川,翩翩賈客船。千金呈百貨,跬步塞齊肩。布褐解市語,童烏識偽錢。參差魚網集,華屋竟烹鮮。塔灣街上的景點有醉園、七老爺廟等。

西塘鎮花

西塘人有閒情意志,喜歡養鳥種花,有“杜鵑之鄉”的美譽。從清代中期已有人開始種養,杜鵑花生性嬌嫩,要細心栽培,種養杜鵑也是修身養性的行為。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下榻杭州,急需花草布置賓室,可那是在文革時期,養花種草被認為是資產階級情調,許多名貴花草全遭摧殘。浙江省園林管理處四處打聽,終於在西塘卓家覓得杜鵑19盆,盆景20盆,為尼克森下榻的客廳增添了春意與生氣。這給西塘人莫大的鼓舞,養花人更愛惜花了,品種也越來越齊全。據統計,西塘鎮上現有杜鵑花品種145種,家種杜鵑花的有100多戶,共栽4000多盆。

西塘民歌

田歌是西塘民間流傳下來的農村民歌,至今仍傳唱於江浙滬毗鄰地區,是中國寶貴的地方音樂文化遺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編的音樂劇《五姑娘》在第七屆中國國際藝術節上榮獲文華大獎。

節慶風俗 

1至2月份

七老爺廟會七老爺廟會

到西塘百姓家過中國年活動:春節期間西塘針對外賓市場推出了“到西塘百姓家過中國年”,並且安排了一系列傳統過年活動,遊客們可以直接參與,體驗江南水鄉不一樣的過年方式。如祭灶、學女紅、寫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燒頭香、接路頭、逛廟會等傳統的習俗迎接新年、歡度佳節。

祭灶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民間臘月二十三開始的祭灶活動。祭灶,是一項民間影響很大極為流傳的活動,我國的春節也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灶王爺可是年節敬奉中最露臉的一尊,人們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神,求他上天講好話,如果你留心的聽,還會聽到奶奶在叮囑灶王:上天說好話,不好的可別說。在西塘古鎮的“倪天增祖居”的老宅,您可以體驗並參與“祭灶”儀式。

江南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也是中國人最講究團圓的時候。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廟會

初一至初四,是中國人的狂歡節,在西街、塘東街等一些老街,調龍舞獅、扭秧歌、打蓮香等一些民間的慶祝活動再現。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小吃,像過年必吃的燒賣、餛飩、年糕以及各種各樣有趣的玩意,如年畫、捏泥人等。

春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西塘古鎮區家家戶戶貼了鬥神、春聯,老宅子裡里外外布置的喜氣洋洋。您還可以在西塘的最大私人花園——西園,盡情地潑墨揮毫,自己寫春聯。

接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之前,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在西街、廊棚等地方舞獅調龍、打蓮香等各種民間慶祝巡迴表演。
看社戲:春節期間,薛宅“水上舞台”將會上演江南傳統的一些戲曲節目,內容精彩紛呈,隔河而觀讓人留戀往返。

學女紅

體驗古代仕女的韻味,學盤中國結、盤中國式紐扣、刺繡,如果您有興致,可以在西塘最大的私人花園--西園,盡情盡興穿針引線,重溫舊時的快樂。

3至5月份

西塘國際旅遊文化節

西塘國際旅遊文化節西塘國際旅遊文化節

1998年至今,西塘已成功舉辦了七屆旅遊文化節。文化節融旅遊、文化、購物、廟會、經貿洽談和商品展銷為一體,充分展現了西塘古鎮的魅力。有古鎮建築與人居論壇、嘉善民間文藝會串、平川燈會、西塘風情攝影展、顧錫東戲劇作品展、平川書畫社書畫作品展、文化廟會活動等。使廣大來賓和遊客真正從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體驗西塘古鎮原汁原味的水鄉文化和精神品位。

七老爺廟會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三是西塘人民的守護神七老爺的生日,這一天要舉行隆重的廟會活動,大家把七老爺和七夫人的行宮抬出廟門,從晚上十一點出發,在西塘各按預定路線走,一路旗幟飄揚,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浩浩蕩蕩巡遊,鎮上經過的許多地方都搭了帳篷,供七老爺與七夫人在帳內稍歇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廟中,於是在廟內開始演大戲,連演三天。幾乎全城出動,打蓮廂、扭秧歌、調龍舞獅,人聲鼎沸、盛況空前,場面熱鬧非凡,現在四月初三已成為西塘人一年四季最大的民間節日。

國際旅遊小姐賽事

“經典古鎮與現代元素的融合,文化的經典內涵和現代元素的融合是文化進步的必由之路。”美麗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這是產業發展的前景之一,而國際旅遊小姐正是促進中國乃至國際旅遊文化產業的有效載體,這也體現了美麗賽事的傳播意義。2004年至2008年,每年的3月底4月初西塘將連續五年承辦國際旅遊小姐中國區總決賽的賽事,西塘通過這種傳播美麗的形式,已將具有千年文化古鎮的名氣和文化特點傳播到海內外,同時通過這個平台,開始在國內甚至國際揚名。

5至10月份

夜遊西塘

夜遊西塘夜遊西塘

“西塘的一夜,為你等待了千年。”來西塘沒看到西塘的夜景實為憾事!由於氣候的原因,西塘每年五月至十月開放夜遊活動,17:00至20:30開放三個景點及遊船:張正根雕藝術館(位於停車場,可下車後先遊覽)、中國鈕扣博物館(水上戲台就位於鈕扣館沿河)、西園(可品茶,欣賞江南絲竹表演)。沿河長廊下有一排紅燈籠,到了晚上徹夜通明,對百姓來說它們是路燈,對遊客來說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水上戲台在夜遊開放期間有越劇《五女拜壽》、田歌《五姑娘》等表演,老百姓圍坐在對岸看戲,遊客們在船上看戲,台上台下都是風景。夜遊西塘一定不要忘記乘遊船,坐在小船上悠哉悠哉,跟導遊學唱西塘的小調,在華燈初上的水鄉,讓人仿佛身在江南如詩如畫的夢中。

中秋賞月活動

每到中秋節,別說是遊客,連西塘周邊的老百姓也都匯聚到西塘,到千年水鄉古鎮過中秋節。西園裡有猜燈謎、江南絲竹、品茶、擲圈、夾彈子等活動,河面上可以放許願燈,水上有移動絲竹表演,古鎮內有古弄探幽等參與性的活動,讓遊客們感受不一樣的中秋節。

特色小吃

特產:嘉善黃酒、粉蒸肉、八珍糕、芡實糕、“六月紅”河蟹、麥芽塌餅、薰青豆、大頭菜、餛飩老鴨煲。
小吃:芡實糕、麥芽糖、綠豆湯、豆腐花、大,小餛飩、熏青豆、扎肉、一口粽、桔紅糕、臭豆腐、鮮肉燒賣、霉乾菜燒肉、椒鹽南瓜、餛飩老鴨煲、肉末野開花、白斬雞、馬蘭頭、白水魚、蟬衣包圓、西塘天下第一面。
1.麥芽塌餅
是西塘千年風俗之特色時令點心。麥芽塌餅是以糯米粉、黑芝麻、赤豆、核桃仁、白糖,並配以中草藥佛耳草、麥芽為原料,採用傳統手藝精製而成。口感柔軟、不粘不糊,佛耳草香氣濃郁,誘人食慾,並能夠消食降脂、延年益壽,是贈友敬老之佳品。
2.芡實糕
芡實:屬水生睡蓮科植物既有健脾胃的功效、把芡實粉碎加糯米粉做成糕就是西塘芡實糕的特色,西塘平安堂糕店把芡實糕做成多種口味,且口味獨特,有加核桃、芝麻、薄荷、跟人家不一樣的是在芡實糕中加入花粉和蜂蜜使芡實糕口感更軟更糯,桂花口味和花粉蜂蜜口味的是最糯最最好吃。西塘芡實糕大都可以先品嘗後購買,芡實糕具有健脾胃固腎功效,藥食同源、老少皆宜。
3.桔紅糕
桔紅糕把桔子汁和糯米粉做成一粒一粒小小的像小湯圓一樣中間有一點點橘紅色,軟軟糯糯的。
4.荷葉粉蒸肉
古鎮的傳統名菜,五味調百味香。採用適宜的五花肋肉、五香炒米粉、豆腐衣和新鮮荷葉,配上丁香、八角、醬油、甜麵醬等調料精製而成,此菜風味獨特,肉質酥糯,清香不膩,既可下酒,又可作點心,且充分發揮荷葉解暑清熱,散淤止血的藥理作用。
5.西塘天下第一面
麵條是作為一種平時換口味的點心,所以做麵條都特別講究輔料的搭配,常常會加入很多東西,如肚片、鱔絲、牛肉等,做好的面料多、鮮味足、營養豐富。西塘人做麵條更是出了名的講究。做麵條要用兩口鍋同時烹製,一口鍋用來煮麵,一口鍋用來炒制輔料,西塘人常用的輔料是肚片、鱔絲、自製的爆魚等。煮好的面放入另一口鍋和肚片、鱔絲等加水再一起煮2-3分鐘。出鍋後的麵條,湯汁鮮濃可口,麵條筋斗。
6.嘉善黃酒
西塘人歷來愛喝點黃酒,因此,在西塘歷史上有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黃酒作坊。如今全國最大的單個黃酒生產企業----嘉善酒廠就坐落在西塘鎮的北部,該廠嚴把質量關,生產的花雕、善釀、黃酒等汾湖系列二十多個品種酒性溫和、酒味醇潤、口感獨特。
7.八珍糕
八珍糕選用山藥、茯苓、芡實、米仁、麥牙、扁豆、蓮肉、山楂等八味草藥以優質糯米粉、白糖精製而成。此糕青黑髮脆,初以能消小兒疳積而走俏,後由於選料考究、加工精細、口感香甜,且益脾胃,成為江南名點。
8.“六月紅”河蟹
六月紅是指農曆六月的夏天所產的河蟹。“六月紅”的蟹身只有雞蛋那么大,蟹肉鮮嫩、蟹肪滴油、殼薄,放入清水一蒸就變緋紅,故此得名。在杭嘉湖一帶還流傳“窮再窮,不忘六月紅”的俗語,那是對“六月紅”河蟹的讚美。
9.餛飩老鴨煲
餛飩老鴨煲是一道西塘的土菜,據說是這裹的燒窯工發明的,因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於是窯工們就地解決,在窯裹燉起了老鴨,但光光是鴨肉,又吃不飽,便有窯工在煲里加入餛飩,既可以充飢,又補充了營養,一舉兩得,餛飩老鴨煲便在窯工中間傳開來,後來西塘百姓的餐桌上也出現了這道菜。
10.清蒸白絲魚
“魚米之鄉”西塘水產資源特別豐富,阡陌之間魚塘星羅棋布,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有汾湖。生養其中的白絲魚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在西塘美食譜上占有一席之地

影視製作

電影
《西塘河》《魍魎之匣》(日本)《碟中諜3》(美國)《情牽一線》《特殊身份的警官》《犀照》
電視劇
《我的青春誰做主》《愛情占線》《夢幻天堂》《麻雀愛上鳳凰》《五星大飯店》《誰為夢想買單》《別愛我》《茉莉花》《天地真情》《紅幫裁縫》《我拿什麼愛你》《夢回青河》《極速的浪漫青春》《倩女沖沖沖》《風吹雲動星不動》《長恨歌》《陳雲》《孤戀花》《早春二月》《妻子》《假裝愛上你》《真愛一世情》《誠信中華》《不要公開你的秘密》《天一生水》《畫魂》《和你在一起》《大地起舞》《金鎖記》《玲瓏女》《梔子花白蘭花》《花樣的年華》《義蓋雲天》《像霧像雨又像風》《孔乙己》《錢塘人家》

榮譽

2001年7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清單。2003年11月,被建設部確認為“首批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2003年12月,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2003年度世界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2006年12月15日,入選國家文物局最新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設目錄;2007年,在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古鎮西塘獲得“最具水鄉魅力影視基地”;2007年,在首屆中國旅遊論壇上獲得“中國十佳古鎮”的榮譽稱號。2010年獲“長三角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示範點”稱號、“浙江服務名牌”稱號、“西塘國際旅遊文化節”獲“十大品牌節慶”稱號,2011年獲得“中國旅遊合作聯盟十佳合作夥伴”等等稱號。[

旅遊分類導航

旅遊是旅行遊覽活動,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法律等各個社會領域。旅遊也是一種休閒娛樂活動,具有異地性和暫時性等特徵。一般而言,旅遊具有觀光和遊歷兩個不同的層次,前者歷時短,體驗較淺;後者反之。
景點特產寺院風俗
博物館風景區旅行家旅行社
特色旅遊旅遊知識各國旅遊旅遊勝地

行政區劃分類導航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國土和政治、行政權力的劃分。是國家根據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充分考慮經濟聯繫、地理條件、民族分布、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地區差異、人口密度等客觀因素,將全國地域劃分為若干層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區域,設定相應的地方國家機關,實施行政管理。行政區劃的層級與一個國家的中央地方關係模式、國土面積的大小、政府與公眾的關係狀況等因素有關。
一級行政區各國行政區劃縣級行政區
民族自治區中國百強名鎮海域

嘉善縣行政區劃

嘉善縣轄11個鎮,25個社區、1個居民區、16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嘉善大道126號。
鎮級魏塘鎮 | 陶莊鎮 | 天凝鎮 | 西塘鎮 | 丁柵鎮 | 乾窯鎮 | 洪溪鎮 | 大雲鎮
姚莊鎮 | 楊廟鎮 | 惠民鎮

吳越江南名古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