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脯

菜脯

菜脯即蘿蔔乾,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漢族風味小吃,因蘿蔔在潮、閩、台,俗稱“菜頭”,故稱“菜脯”。在潮汕、閩南、台灣、梅州豐順等地區都把蘿蔔乾稱為菜脯,與潮州鹹菜、魚露並稱“潮汕三寶”。產於廣東省饒平縣後葛村的菜脯更以其色澤黃珀鮮艷,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點而著稱,深受民眾喜愛。據《潮汕百科全書》記載:“饒平高堂菜脯、潮安江東菜脯,馳名海內外” 。

基本信息

基本概念

潮汕菜脯潮汕菜脯

潮州菜脯即蘿蔔乾,與潮州鹹菜、魚露並稱“潮汕三寶”。產於廣東省饒平縣後葛村的菜脯更以其色澤黃珀鮮艷,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點而著稱,深受民眾喜愛。

製作:將蘿蔔洗淨,然後放太陽下曝曬,晚間收回,用竹苫圍實,撒上鹽,上面用石頭壓實。隔天再曝曬,重複前面步驟至蘿蔔乾扁為止

產品特點:鹹香脆口,消食開胃

蘿蔔本來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所以蘿蔔乾也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卻是最好的養生食物,它的鐵質含量除了金針菜之外超過一切食物。

製作方法

蘿蔔乾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後進行,要經過“曬、醃、藏”三道工序。將蘿蔔拔出洗淨,放太陽下曝曬後用圍實,一層蘿蔔一層鹽,裝滿後上蓋,再壓上大石塊,晚間收回。一周后取出晾曬,搓去水分,再曝曬,直至擠不出水為止。然後將竹苫里的鹽水過濾煮開,倒入蘿蔔乾浸泡,趁熱再揉擦一次,又擠去鹽水再曬乾,等到變為金黃色後,就將蘿蔔乾裝入乾淨的瓮內壓實,用黃泥封口,半年之後取出。這樣,就成變獨具風味的蘿蔔乾了。

食用方法

1、洗淨撕開,直接送白粥,常於早餐食用;

2、作潮菜配料,如切片加鮮蝦做湯,有龍舌鳳尾湯之美稱,更常用於配魚或肉烹煮;

3、與雞蛋一併煎至成餅狀,即潮州名菜“菜脯蛋”

4、保健食用,有開胃消食,消風行氣之效。

現潮汕菜脯經過加工,已經成為地方特色的送禮佳品,海外華僑回潮汕探親回去時,最喜歡帶去家鄉的菜脯。

菜式介紹

菜脯煎蛋

從菜脯衍生出來的菜脯蛋是潮、閩、台十分常見的經典家常菜。

菜脯菜脯

材料:雞蛋 3個、菜脯 1兩、鹽 1小勺

製作方法:

1、材料備用。

2、雞蛋打散,菜脯切成碎粒待用。

3、煎鍋下油燒熱,放菜脯粒進油鍋里炒香。

4、把炒香的菜脯粒放入蛋液里。

5、再放1小勺鹽攪拌均勻(菜脯本身有鹹味,不用放太多鹽)。

6、煎鍋下油燒熱,用勺子勺入蛋液。

7、慢火煎至金黃色,翻其另一面煎黃即可。

菜脯九肚魚湯

材料:

菜脯:100克 醬油:2 湯匙 香油:1/3湯匙
白鬍椒粉:1/5湯匙 米酒:1湯匙 雞粉:1/3 湯匙
姜:2片 青蒜 :1根 九肚魚 :310克
菜脯菜脯

1、菜脯洗淨拭乾水,斜切成薄片;青蒜去頭尾,洗淨切成段。

2、九肚魚切去頭和肚子,切成兩段,洗淨瀝乾水備用。

3、取一砂鍋,倒入菜脯和3杯清水,加入2湯匙醬油攪勻,加蓋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25分鐘,熬成湯底。

4、加入1/3湯匙雞粉、1湯匙米酒、1/5湯匙白鬍椒粉和1/3湯匙香油調味。

5、倒入九肚魚、青蒜段和薑片,與鍋內食材一同攪拌均勻。

6、以小火續煮2分鐘,煮至魚肉變白,便可出鍋。

歷史

潮州的菜脯,其實也就是蘿蔔乾,因為在潮州,蘿蔔稱為菜頭,東西被曬乾稱為脯,所以蘿蔔乾也就順理成章的被稱為菜脯了。菜脯是潮州有名的土特產,有人曾將“菜脯”、“鹹菜”、“魚露”稱為潮州三寶。據《潮汕百科全書》記載:“饒平高堂菜脯、潮安江東菜脯,馳名海內外。”

潮人對蘿蔔的栽培和醃製歷史悠久,有著世代相傳的加工醃製操作經驗:先將菜頭冼淨,放在太陽底下曝曬,晚間收回拌鹽,並加石頭壓實,白天再拿出去曬,約拌鹽3—4天,一直曬到乾、扁,成為菜脯為止。潮州菜脯味道獨特,如果覺得菜脯做佐餐類太過單調,不如嘗試一下,做一道“菜脯煎蛋”。首先將菜脯剁碎,然後取幾個雞蛋,將蛋打碎,和菜脯一起攪拌,往鍋里下油,緊接著就可以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脯煎蛋”了。另外潮州的著名小吃,鹹水粿,也是用菜脯做餡料製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