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黑腐病

花椰菜黑腐病

花椰菜黑腐病主要危害葉片,是花椰菜的主要危害之一。在我國各十字花科蔬菜產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一般發病年份可減產20%~30%,有的年份減產達50%~60%。

病原

Xanthomor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稱野油菜黃單胞桿菌野油菜致病變種,屬細菌。菌體桿狀,極生單鞭毛,無芽孢,有莢膜,單生或鏈生,革蘭氏染色陰性。

發生規律

病原細菌可在種子內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從水孔或傷口侵入;種子可以帶菌,病菌在種子上可以存活28個月左右,是病害遠距離傳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多數在蓮座期至結球期開始發病;病菌借雨水、灌溉水、農具傳播,使用帶菌種子、帶菌菜苗可遠距離傳播。高溫、高濕多雨,葉面結露葉緣吐水,均有利於發病;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經常大水漫灌,種植過早,與十字花科蔬菜常年連作;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偏施氮肥,長勢差或旺長徒長,中耕時傷根,蟲害較多較重的地塊發病也重;尤其是暴雨後,病害極易流行。

症狀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幼苗受害,子葉初始產生水漬狀斑,後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葉,根髓部變黑,逐漸枯萎。成株期染病,引起葉斑為黑脈。病斑多從葉緣向內擴展,形成“V”字形的褐黃色葉斑,斑的外圍組織淡黃色,與健部無明顯界限,嚴重時形成大塊黃褐色斑或網狀黑脈。河北科技師範學院王久興認為,V形病斑是黑腐病識別的關鍵特徵。葉柄染病,沿維管束向上擴展,造成乾腐或折歪、脫落。天氣乾燥時,病斑乾枯或形成穿孔狀。

分布危害

黑腐病是花椰菜的主要危害之一。在我國各十字花科蔬菜產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一般發病年份可減產20%~30%,有的年份減產達50%~60%。廈門地區在10月開始發病;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10~12月為發病期,上海地區主要發生在5~11月。

染病環境

1、連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或土質黏重,土壤偏酸;

2、氮肥施用過多, 栽培過密,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差;

3、種子帶菌、育苗用的營養土帶菌、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或帶菌;

4、早春多雨或霉雨來早、氣候溫暖空氣濕度大;秋季多雨、多霧、重露或寒流來早時易發病;

防治方法

1、選用地勢高燥的田塊,並深溝高畦栽培,雨停不積水

2、使用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並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殘體;

3、水旱輪作、育苗的營養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三周以上;

4、選用抗病 、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5、播種後用藥土做覆蓋土,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治病蟲的重要措施;

6、合理密植,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防治用藥

拌種劑

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 種子重量的0.4%拌種

農抗751殺菌劑100倍液15毫升拌200克種子,吸附後陰乾

噴施劑

50% 速克靈 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

72% 農用鏈黴素 可濕性粉劑 4000 倍液

新植黴素 4000 倍液

50% 敵枯雙 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

豐護安 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

70% 敵克松 可濕性粉劑 500—1000倍液

47% 加瑞農 可濕性粉劑 800—1000倍液

20% 龍克菌 懸浮劑 500—600倍液

50% 多菌靈 可濕性粉劑 500—800倍液

70% 甲基托布津 可濕性粉劑 800—1000倍液

77% 多寧可溶性粉劑600倍液

30% DT可溶性粉劑600倍液

14% 絡氨銅水劑35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