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足動物

腕足動物

腕足動物是生活在海底的一大類有殼的無脊椎動物,分4個綱:無鉸綱、始鉸綱、具鉸綱和腕鉸綱。

腕足動物長身貝
腕足動物是生活在海底的一大類有殼的無脊椎動物,它們的兩瓣殼大小不一樣,殼質是鈣質或幾丁磷灰質。腕足動物在幼蟲期要度過幾天到兩個星期的時間營浮游生活,然後長出肉莖附著于海底營固著生活,不過也有一些種類是以次生膠結物或殼刺固著于海底或自由躺臥著生活。

現代仍有7個超科、84個屬、將近300種的腕足動物生活著,而在地質歷史時期它們就更繁盛了,從6億年前的寒武紀到1萬年前的第四紀都有化石記錄,截止到1979年時已經被科學家描述過的屬就有3377個,種數則超過了32000個。這些林林總總的腕足動物化石在確定地質時代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腕足動物梟頭貝——一種穿孔貝類
科學家把腕足動物分成了4個綱:無鉸綱始鉸綱具鉸綱腕鉸綱。其中,無鉸綱包括舌形貝目乳孔貝目神父貝目髑髏貝目;始鉸綱包括三分貝目尼蘇貝目;具鉸綱包括正形貝目五房貝目扭月貝目長身貝目;腕鉸綱則包括小嘴貝目穿孔貝目無洞貝目無窗貝目石燕目

現代腕足類動物在淺海、半深海和深海環境裡都有發現,而且最適合於在正常鹽度的海洋里生活。淡化的海中除了舌形貝之外很少發現有其它的腕足動物,例如波羅的海和其它北歐海域沒有腕足類就是因為鹽度較低造成的。現代腕足類動物在砂質海底、岩石海底和粘土泥質海底都有分布。其中,穴居的舌形貝類喜歡砂質海底,固著生活的腕足類則喜歡岩石海底或含有碎礫和碎殼的海底。現代腕足類還經常與藻類、珊瑚、蠕蟲、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等共生在一起。

腕足動物石燕
化石腕足類在各類沉積岩中都有發現,不過以灰岩、泥灰岩、頁岩和粉砂岩中出現的較多,而且保存得也較好。古生代的腕足類化石經常出現在礁石地層中,與珊瑚、層孔蟲苔蘚蟲以及海綿等生活在正常淺海中的動物共生在一起,因此可以推測當時的腕足動物也是生活在鹽度正常的淺海之中。中生代以後的腕足動物開始出現了與深海生物共生的類型,而且從化石資料上還可以看出腕足類從陽光充足的淺海向弱光半深海直到深海散布的過程,而正是這樣的過程才使得今天的海洋里不管是淺海、半深海還是深海都有了腕足動物在生活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