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杯經濟學

罩杯經濟學

罩杯經濟學,源於英國德本罕百貨公司發表的《大英帝國胸部史》。《大英帝國胸部史》指出,英國女性的胸部大小與經濟景氣成正比成長。持類似觀點的還有日本的黛安芬公司。

簡介

罩杯經濟學罩杯經濟學

《大英帝國胸部史》指出,在1920年至1940年經濟大蕭條時期,女性平均罩杯僅有28A,不過在經濟逐漸好轉的50年代,女性胸部“一暝大一吋(英寸)”,增至30B,在60年代,罩杯除了再大半吋,女性主義也為之風行,女性胸部跟著解放。
到了近代,職場上的女強人越來越多,女性穿套裝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因此開始有集中托高訴求的胸罩出現,而隨著隆乳手術的盛行,大罩杯的胸罩也開始供不應求。
如今,英國女性的平均罩杯達到36D的巔峰,該百貨公司甚至推出K罩杯胸罩,嚇壞不少人。由此可見罩杯與經濟景氣程度成正比的理論在近代並不適用,因為近幾年英國經濟疲乏,不過平均罩杯卻沒有因此下降。該百貨指出,這可能與現代人普遍肥胖以及隆乳手術盛行有關係。

相似觀點

日本黛安芬公司曾經公布一組統計數字:1980年,日本女性有近六成穿A罩杯內衣;1988年,同樣的罩杯只有三成女性能擠得進去;2004年的時候,A罩杯的出貨量只剩下10%。日本經濟學家甚至相信,日本女性的罩杯尺碼,基本上隨1991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以來十餘年的兩度復甦而同步地向上提升。

那些有趣的經濟效應

英國德本罕百貨公司發表的《大英帝國胸部史》指出,英國女性的胸部大小與經濟景氣成正比成長。持類似觀點的還有日本的黛安芬公司。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有趣的經濟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