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地圖信息服務市場逐步升溫

摘要:正視面對“馬太效應”,以促進整個市場的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
很多朋友在去一個陌生地方之前,都會有先聯網查找線上地圖最佳線路的習慣,而這只是正在興起的線上地圖信息服務眾多功能中最基礎的一種。

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普及,線上地圖信息服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根據美國網際網路調查機構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調查顯示,全球87%的網際網路用戶都有通過線上服務來查找地圖或駕駛路線的經歷。

 今年上半年,雅虎宣布它將增加全球衛星圖像服務,使自己更有與Google和MSNBC競爭的籌碼。而在自1996年就推出線上地圖服務的美國線上(AOL),使用該服務的用戶已達到4640萬人,遠遠高於雅虎和Google的使用人數。

在中國,由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和住房條件的改善,新城區、新道路、新社區迅速湧現,跨地區人口流動越發頻繁,人們對地圖信息的需求也隨之越發強烈。據相關研究顯示,大多網際網路用戶對本地信息的需求遠大於異地信息的需求,這就促使了以地圖搜尋和本地信息服務為代表的專業線上地圖信息服務的出現。

本地搜尋越來越受到重視是因為它將成為一個快速成長的廣告發布場所。市場調研廠商Kelsey集團指出,搜尋與本地化資料相關的網際網路用戶占25%(包括使用網頁搜尋和直接通過地圖/本地信息服務方式來搜尋)。

iResearch 的報告認為,線上地圖信息服務會以超過搜尋引擎市場規模增長率的速度飛速發展。據他們預測,2006 年在中國該市場規模會超過1億元,而此後五年內,地圖信息服務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到2010年則能突破15億元,主要的市場收入是由本地搜尋帶來的廣告收入。

產業鏈日趨成熟

地圖信息服務在為用戶提供地圖、交通指南的同時,也為廣大的商家,尤其是小型服務類機構提供了一個針對性極強的行銷新模式。

線上地圖信息服務,是指地圖服務方根據用戶提出的地理信息需求,通過自動搜尋、人工查詢、線上交流等方式,為用戶提供準確、快捷的地圖及出行交通指引資訊的線上信息服務。該服務將用戶所需的本地信息、搜尋結果直接在地圖上呈現,同時提供地圖瀏覽、公交路線、行車路線以及對目標地點的簡介等常用功能。

按照服務方類型的不同,線上地圖信息服務可以分為服務運營商提供的商業性地圖搜尋和本地服務,政府機構和公交公司提供的公益性電子地圖查詢服務,個人和社團提供的地圖服務BLOG 和WIKI 站點,以及移動運營商提供的手機地圖搜尋和本地信息服務。本報告的側重點在第一部分,即地圖搜尋和本地服務。

從產業鏈角度講,線上地圖服務領域尚未形成成熟產業鏈,各提供商還處在摸索階段。

線上地圖信息服務的產業鏈。包括的主體有:地圖服務提供商、網際網路地圖服務運營商、移動地圖服務運營商、企業用戶和最終個人用戶。其中,作為本地信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便是商家和企業用戶的擴展信息,這些信息能夠由企業用戶以贊助廣告的形式投放到適當的地圖服務中,可以向地圖服務運營商投放,可以通過代理商或直接投放的方式,甚至可以直接向地圖提供商投放,直接體現在地圖信息資料庫產品中。

線上地圖信息服務基於用戶“就近即時”的需求,能夠對地圖信息、本地信息和用戶使用習慣進行結構化的蒐集或再組織,提供更多、更專業的個性化信息服務。通過搜尋技術和地圖數據處理技術,線上地圖信息服務把時間和空間、虛擬和現實完美地結合到一起,同時將服務延伸到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這必然給網際網路市場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今年初,Google開始拍賣它的地圖服務上的廣告空間,歡迎飯店、酒店或其他公司購買廣告空間,然後它們的名字會出現在用戶搜尋的相關地區的地圖上。而雅虎則可讓用戶在地圖上按不同種類的場所搜尋,其中地圖上會列出一些合作夥伴的名字,其他客戶的名字則顯示在網頁的下方,而不是在地圖上。目前,這些提供地圖搜尋服務的入口網站開始尋求與旅遊、招聘、汽車和地產發展商等企業合作。

相關行業受益

入口網站也在努力開拓線上地圖服務的商機,同時,無數的“散戶”網站也開始利用Google和雅虎的這類服務來獲利。

目前,微軟正在致力於一項技術,它可以給用戶提供最新(時間上可以更新到一分鐘前)的線上地圖。這些實時的情況可以直接由人提供或者來自自動感測設備,收集好這些數據後就可以繪製可供搜尋的地圖。其他的研究小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也在進行類似的計畫來追蹤周圍的信息。

在過去的一年中,微軟、Google和Yahoo都在互相激烈競爭以期做出最有用的電子地圖。

入口網站也在努力開拓線上地圖服務的商機,同時,無數的“散戶”網站也開始利用Google和雅虎的這些服務來獲利。就拿地產網站Trulia.com為例,它是一個基於Google地圖搜尋軟體的房地產搜尋引擎。這個網站在去年盈利近600萬美元。像這樣的網站與Google等入口網站有一種共生的關係:入口網站為它們提供技術支持,而它們則為入口網站帶來更多用戶,從而吸引更多廣告客戶。而線上地圖競爭的另一個受益者就是數字衛星和地圖公司了。去年,與微軟合作的Navteq衛星圖像公司的收入就增加了26%,達到4970萬美元。與雅虎的合作夥伴GeoEye衛星圖片公司和為Google提供地圖圖像的數碼全球公司的盈利都在節節上升。

在中國,從1999 年5 月Go2Map 圖行天下網站開通開始,mapbar 圖吧、Mapabc 地圖無限、中搜地圖搜尋、3721、靈圖等專業地圖服務也漸漸發展起來。2005年後,隨著各大搜尋引擎公司和入口網站的本地搜尋服務上線,線上地圖信息服務也進入到本地信息搜尋階段,更加強調用戶周邊的興趣點及其擴展信息。而展望其未來的發展趨勢,以用戶為核心這一原則會更加凸顯出來,會為最終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定製服務,並給予用戶更多的編輯權力,向著互動性更高的Web2.0方向邁進。這些拓展運用可以為“地圖+新聞”、“地圖+SNS”、“地圖+eBay”等等。隨著政策的放開和用戶需求的增加,未來中國地圖信息服務將全面進入衛星航拍地圖、擁有豐富的興趣點擴展信息並能與手機平台互聯的時代。

  多種盈利模式

線上地圖信息服務提供商應該抓住用戶搜尋請求量大幅增長的機會,結合大量的網下運作,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新的商業模式的發明和引進,本地搜尋會對用戶產生更高的粘性,帶動更多的搜尋請求,這種搜尋請求會從偶爾使用轉變為經常性的使用。地圖行業發展到今天,地圖技術已經較為普及,各公司在查詢速度和數據量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所以現在競爭更多的是業務模式。從目前本地搜尋的發展看,線上地圖信息服務提供商應該抓住用戶搜尋請求量大幅增長的機會,結合大量的網下運作,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除了地圖出租和項目定製之外,地圖廠家更值得期待的盈利模式還有四種:一是靠排名,二是靠廣告收入、標點收費,三是面向企業的地圖網站,四是收取加盟費。

排名和廣告收入、標點收費是業內已經熟知的模式。“地圖網站”是指為那些想上網、但又無能力或是覺得沒必要自己做網站的企業提供企業地圖,從中收取費用。中國目前有60多萬家企業網站,但大大小小的企業有4000萬家,這裡面商機很大。而收取加盟費,就是積極依靠加盟運營商來收取費用,他們代理銷售、使用這個產品。

四個問題不可忽視

地圖製作標準有待統一、服務內容有待完善、用戶認知有待提高和需要加強品牌宣傳,是擺在MSP面前的四大現實問題。

無論是行業層面上的套用,還是絢麗繽紛的個人套用,線上地圖信息服務走到今天已經顯示出其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目前我國的線上地圖信息服務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還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缺乏統一標準。我國目前的電子地圖行業還沒有統一的規範,大多地圖生產廠商的數據採集和製作成本高,且時間周期較長,難以適應城市建設發展較快的客觀情況,造成地圖更新的及時性得不到保證。非法地圖及價格混亂的困擾、國家對地圖測繪採取嚴格的準入制度等因素制約著中國線上地圖產業的發展,這也必將會對線上地圖信息服務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其次,在服務內容和形式上有待改進。目前國內的絕大部分線上地圖信息服務仍處於本地信息服務的發展初期,或正處於由地圖搜尋向本地搜尋過渡的階段,大多停留在僅提供地理方位搜尋+交通路線+黃頁信息的測試和免費的初級階段,尚沒有整合為完善的本地信息搜尋服務。地圖信息服務商亟需明確地圖搜尋和本地信息服務的關係及其差距,並據此逐步完善自身的服務。

再次,用戶對本地信息的認知有待提高。中國地圖信息服務正處於由地圖搜尋層面向本地信息服務層面的過渡期,用戶對線上地圖的需求不斷提高,而對本地搜尋和本地信息服務的認知還不夠深入,要注意引導用戶對本地信息的認知。

最後,中國地圖信息服務市場主要由百度地圖搜尋和Google本地搜尋所占據,其原因在於用戶並非根據地圖信息服務的優劣來進行選擇,而是根據日常網頁搜尋習慣進行選擇,百度和Google 的“馬太效應”較為明顯,其他廠商的品牌需要加強宣傳,以促進整個市場的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責編:Selin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