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型精神分裂症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種類型,它有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特徵,還有自己一些獨特的特徵。以突出的精神運動紊亂為主的分裂症,可以是兩個極端的交替,如活動過多甚至暴力性興奮發作和木僵、自動性服從和違拗。受限制的姿勢可保持較長時間。同:精神分裂症,緊張型見:緊張症、木僵。

簡介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緊張型精神分裂症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年齡多數在中、青年。起病可急可緩。在發病前和發病早期,有萎靡無力、食欲不振、怠惰少動、缺少興趣、情緒低落的行為表現。

隨著病情的發展,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的症狀交遞出現。處在木僵狀態時,患者言語動作明顯減少,有時一連幾小時地呆呆站立或坐著,不言不語,不飲不食,表情呆滯、冷漠,叫她不應,推亦不動,象木頭樁子似的,對周圍事物毫無反應。但是,在安靜環境下,向患者小聲耳語時,又偶爾可以回答。有的患者在夜深人靜、外界干擾消失時,可以走動、大小便或進食。這種病理狀態有長有短。可以突然消失,也可以逐漸消失。當突然結束時,隨即會進入興奮狀態,即症狀由緊張性木僵轉換為緊張興奮,表現為興奮,激動、行為暴烈,出現幻覺,並常伴有傷人、毀物的行為。這種狀態可持續幾十分鐘、幾小時或幾天,然後緩解,又逐漸進入木僵狀態。

此類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其他類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樣,病前大多具有內向、孤獨、缺乏自主性、依賴性強、敏感多疑、膽小怕羞的性格特點。只要外界環境中有不良刺激,就容易誘發此病。如上例案例中的患者,就是因為某日當她經過鄰居家門口時,恰好鄰居吐了一口唾沫,她就認為是衝著她的,心裡總不舒坦,悶悶不樂,時不時發獃。沒過多久,就出現了病態症狀。所以,一旦發現某人具有這些性格或行為特徵,應當給予注意,儘可能避免不良刺激,防止疾病的發生。此外,神經活動類型屬弱型的個人也應當加強自己的意志鍛鍊,培養應變能力和對不良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能自如地應付突變環境或事件,減少誘發精神疾病的可能性。

病因

遺傳因素:臨床實踐研究表明,遺傳因素與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關係重大。家系調查及對精神病患者家屬的研究表明,患者親屬中的本症患病率高於一般人群,且與患者血緣越近者,患病的機率越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為最高,而且發病年齡越小,遺傳因素作用就越明顯。

環境因素:目前的研究結果認為,環境因素對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響。多數患者是在精神刺激的影響下誘發起病,如父母責罵或受驚,工作壓力大、遭領導批評以及與親人爭吵等。

精神刺激:刺激性生活事件對疾病的發生有誘發作用。有的學者認為,刺激性生活事件可觸發具備精神分裂症患病傾向者的症狀,並使其出現得更為明顯。精神刺激是最為常見的精神分裂症的病根。

生理原因:伴隨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原因與人體的生理因素有關。其中多巴胺假說是最被廣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說,抗精神病藥物通過作用多巴胺(DA)神經遞質,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狀,正好支持這一假說。

臨床表現

表現為刻板動作,或模仿動作,衝動行為等表現為刻板動作,或模仿動作,衝動行為等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表現一:緊張型木僵,突出的表現是運動性抑制。輕者動作緩慢,少語少動或長時期保持某一姿態不變。患者終日臥床,不食不動,甚至唾液留在口也不咽不吐,順口角流下。肌張力增高,可出現蠟樣彎曲,被動服從,有時則相反,出現主動性違拗,此時可出現模仿動作,模仿言語。偶可伴有幻覺和妄想。病人雖呈運動性抑制,但對周圍事物的感知仍存在,病後對經歷事件均能回憶。一般持續數周至數月。文獻記載木僵狀態有持續數年或十數年者。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表現二:緊張性興奮,以突然發生的運動性興奮為特點。病人行為衝動,不可理解,言語內容單調刻板,如病人突然起床、砸東西、傷人毀物、無目的地在室內徘徊、不停地在原地踏步,動作古怪作態。言語聯想散漫、內容離奇。可持續數日或數周。緊張性興奮可自動緩解或轉入木僵狀態,此型自發緩解較其他型常見。

特點:

(1)多見青壯年發病。
(2)起病較快,個別病例可自行緩解。
(3)緊張性木僵及緊張性興奮(表現為刻板動作,或模仿動作,衝動行為等)可交替出現。
(4)全身肌張力增高,姿勢僵硬,可呈現蠟樣屈曲(四肢和軀幹維持於一種不舒適的狀態)。
(5)奇特的自主動作,表現為作態、裝相或扮鬼臉。
(6)可表現極度違拗,拒絕一切指令或無動機地抗拒各種指令,或囑其活動時做出相反的姿勢。
(7)部分表現自動性順從,或持續刻板言語及動作,或模仿言語及動作。
(8)劇烈的興奮發作可有毀物、自傷或傷人行為。
(9)經過及時合理的治療常可緩解及恢復正常,預後較好。

治療方法

維思通維思通

對此類病人的治療,同樣是以藥物治療為主,輔之以心理治療。無論是用藥階段或病情緩解以後,都應運用心理治療法幫助患者恢復正常心理狀態。可以運用集體心理治療法幫助患者恢復自知力、社會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運用藝術、音樂、遊戲、體育等積極的心理治療手段,引導病人的興趣轉向其他方面,促使患者產生愉快、喜悅的情緒,消除憂愁、抑鬱、悲觀的情緒,對改善病態症狀,增強適應能力大有益處。只要給予患者仔細、親切的照顧,這種類型的病人預後效果都較好。

1、藥物治療:

精神分裂的藥物治療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選用藥物治療時特別是確定首選藥時宜慎重而周密地考慮藥物的靶症狀、精神分裂症的臨床類型、病程特點,病人處於急性或慢性階段,以及主要以陽性症狀為主還是以陰性症狀為主,病人的軀體狀況、年齡特點及既往藥物治療的成敗經驗與教訓也不應忽視。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千萬不可自行服藥。
眾多臨床實驗表明,藥物不僅能有效地控制症狀,即使劑量不足,也能降低發作的頻率或強度。新藥維思通、奧氮平、啟維等的出現,已使該病的藥物療效提高到了保持痊癒和基本痊癒狀態。

2、心理治療:
精神分裂症的康復,家屬的關懷是非常重要的。在心裡治療方面,家庭與疾病原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無論住院病人的住院環境或出院病人的社區環境、工療娛療、集體心理治療、妥善解決家庭矛盾與就業及開展家庭心理治療,對減少復發、社會康復均起積極作用。
另外,專家指出,精神病患者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藥物治療緊張型精神分裂症的同時結合心理疏導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3、其他治療方法: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伴有明顯抑鬱症狀者及某些精神病患者經多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而療效不佳者可選擇電休克治療,或胰島素休克治療或低血糖治療。電休克治療一般療程限6~12次為宜。胰島素休克治療或胰島素低血糖治療一般以40~60次左右為宜,可根據具體病例必要時適當增加次數。

總之,掌握了以上正確治療緊張型精神分裂症的方法,會徹底改變患者的症狀。今後,隨著精神病病因的突破,新型藥物的不斷更新,治療緊張型精神分裂症的療效定會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更多心理困惑,請和我們的線上醫師及時溝通交流,我們將為您提供免費實時線上諮詢。

護理措施

1、安置病人於隔離室,保持環境安靜,溫濕度事宜,光線柔和,房間內物品陳設要簡單實用。加強巡視,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警惕有些病人由木僵狀態突然轉入緊張性興奮及衝動,危害他人安全,同事避免病人無目的的毀壞物品及設施,避免傷害他人,也要防止病人自傷。
2、設專人護理,防止其他病人進入房間傷害病人,必要時鎖門。
3、有些病人口腔內常有大量唾液積存,不咽下亦不吐出,任由口角流出,極亦造成口腔潰瘍口角發炎。因此,協助病人完成個人衛生的護理。白天護士可幫助病人洗臉,梳頭,定期更衣,擦浴,做好口腔護理,將口中唾液吸出。
4、掌握木僵病人的特點,即在夜深人靜或環境安靜時,病
人可在床上翻身,活動肢體,白天護士可將便盆放在床下提供病人使用。木僵病人可出現蠟樣屈曲的症狀,在完成每項治療護理後,應及時將病人的肢體擺放於舒適的功能位置。
5、木僵病人的狀態是較深的精神運動抑制,雖然病人不語不動,不食,面無表情,但病人意識清楚,對周圍發生的事物以及醫護人員對他的態度均能感知。因此,要認真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對病人態度和藹,決不能在病人床前談論病情及取笑病人,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6、這類病人多數長期拒食,應儘量勸其進食。對拒食或少食的患者必要時給予鼻飼,保證病人攝入足夠的營養和水分。由於病人長期臥床,首先要預防褥瘡的發生,保持床鋪整潔,平整乾燥,並注意更衣和保暖,做好皮膚護理,還要定是按摩肢體,保持功能位置。
7、為防止尿瀦留,12小時無尿,可根據膀胱充盈程度,必要時導尿。導尿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泌尿系統的感染。
8、在病人無主訴的情況下,要密切觀察病人的藥物副反應,如出現椎體外系反應時,應報告醫生給予對症處理,個別病人由於長期木僵狀態,可出現體溫,脈搏,血壓異常變化及缺氧症狀,應密切觀察,及時報告醫生,並做好詳盡的記錄與交班。

精神分裂症症狀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