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商業

綠色商業

綠色商業是指企業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充分體現環境保護意識、資源節約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儘可能滿足消費者的綠色需求,以科學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發展的可持續性。

(圖)綠色商業綠色商業
21世紀的綠色產業概念已經深入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全球經濟正在進行一場向綠色可持續發展升級的過程,而綠色商業就是是綠色產業的核心內容。所謂綠色商業是指企業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充分體現環境保護意識、資源節約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儘可能滿足消費者的綠色需求,以科學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發展的可持續性。

發展

(圖)綠色商業綠色商業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在享受經濟成長帶來的物質滿足的同時,也感受著地球資源日益減少、社會污染日趨嚴重、人類生存環境遭到史無前例的破壞,於是引起了以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為宗旨的環保運動在全球蓬勃興起,進而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最終於20世紀90年代形成了綠色行銷和綠色商業的觀念與理論。

中國在長期的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時期,生產力的發展始終受到束縛。在商品極度匱乏的經濟條件下,綠色商業無從談起。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的經濟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儘管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注意到環保問題,但終究還是重蹈了一些經濟已開發國家的覆轍,出現了生態惡化、水土流失、氣候異常、物種消失、SARS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系列危及人類生存的災害以及那些斥諸於媒體頻頻曝光的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和破壞自然環境的惡性商業行銷事件,這些既在不斷地侵蝕著人們的既得利益,又不斷地侵蝕著人們長遠的根本利益。因而實施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從根本上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意義重大、刻不容緩。中央就2006至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制定明確指出:“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更是把“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好轉”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九大任務之一。要實現“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的目標,必然要發展綠色商業。

特徵

1.文化性

綠色商業的文化性首先表現為一種商業經營哲學,是指導商業企業從事市場行銷活動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企業在綠色商業觀念指導下,必然會積極開發和自覺組織綠色產品行銷,採用綠色包裝,提倡綠色消費,進行綠色市場定位,樹立綠色企業形象。其次是徹底改變傳統商業文化。傳統的商業文化在本質上是不利於環境保護的競爭文化,綠色商業要求實施綠色文化,即要求企業更多地注意“人”的導向和價值、“人”的安全、健康和發展,企業應把競爭對手更多地看作夥伴,尤其是環境合作的夥伴,重塑富有綠色商業特徵和共處共贏、和諧發展的商業文化。

2.系統性

(圖)綠色商業綠色商業

綠色商業的系統性是指企業的經營行為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實施整體管理原則指導下,全面協調企業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採取相應的經營行為。用系統論的觀點把綠色商業貫穿於商業企業決策過程和整個企業經營過程,不僅儘可能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環保、健康”的綠色產品,確保商業經營場所與設施無污染,而且在商流物流上堅持以綠色文明和環境保護為導向的綠色流通,實現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協調發展。

3.可持續發展性

綠色商業的可持續發展性是指商業企業的經營在充分滿足消費需求,爭取適當利潤和發展水平的同時,從充分滿足子孫後代消費需求出發,注重自然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維護企業和人類的長遠利益及長遠發展。正如英國威爾斯大學肯·畢提教授在其所著的《綠色行銷——化危機為商機的經營趨勢》一書中所指出的:“綠色行銷是一種能辨識、預期及符合消費的社會需求,並且可帶來利潤及永續經營的管理過程。”

4.和諧性

安順為和,協調為諧。綠色商業的和諧性是指商業企業經營過程始終重視規模、速度、效益的協調;內部關係與資源配置的協調;企業與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的協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企業實施綠色商業,除給自己帶來經濟利益外,也給其他經濟主體帶來正面影響,包括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其他企業的導向作用,給消費者帶來的福利和對健康的社會文化、倫理以及可持續性發展的推動作用等等。顯然是企業與其他經濟主體的共贏共興、同存同榮的和諧之舉。

必要性

(一)最佳化資源配置

(圖)綠色商業綠色商業

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產品都要經過流通領域才能成為實際的消費品。發展綠色商業,必然要經營綠色產品,從而促進生產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包括選擇有利於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資源節約的生產技術;選用無公害、養護型新能源、新材料;進行可拆卸、可分解,零部件可翻新、可重複利用,包裝物可回收的產品設計;組織清潔生產,防止生產過程造成環境惡化和資源的浪費等等。發展綠色商業是促進綠色生產,最佳化資源配置,節約和利用資源,把有限的自然資源和生存環境運用於改善和提高消費者及人類社會福利的最有效的途徑。

(二)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20世紀80年代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20世紀90年代人民生活由溫飽達到小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迅速提高,引起了消費領域的拓寬、消費結構的最佳化、消費質量的提升,於是“安全、環保、健康”成為消費主流。現階段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要,在滿足消費需要的過程中發展,是商業永恆的主題。綠色商業正是適應中國消費發展的趨勢應運而生。發展綠色商業,實施綠色行銷,引導和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需求,有利於提高行銷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占有率,擴大銷售規模,促進企業發展。

(三)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這樣美好的願望,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採取切實可行的途徑。而發展綠色商業,正是實現和諧社會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因為綠色商業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觀念和行銷方式,是建立在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的基礎上,本著對消費者生存環境負責,對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負責進行行銷活動,最有效地減少商業行為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無疑對構建和諧社會起了最重要的微觀基礎作用。如果商業行為不符合環保要求,也會引起其他種種的社會矛盾。因此可以說,綠色商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有機統一體,它們的共同目標都是實現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發展對策

(一)加大綠色商業理論研究和宣傳力度

(圖)綠色產品綠色產品

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要大力發展綠色商業,但從現實情況來看,綠色商業的理論研究遠遠落後於綠色商業的實踐。何為綠色商業,它的內涵、特徵、功能、價值是什麼,如何發展綠色商業,尚無比較清楚統一的認識。雖然也有一些綠色行銷的研究,但它多半仍然停留在引進和比較膚淺的層次上,況且綠色行銷只是綠色商業的一個部分,並不是綠色商業的全部。沒有綠色商業的理論指導就沒有科學的綠色商業的實踐。因此,綠色商業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同時,要加大綠色商業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綠色商業的認識,並轉化為人們內在的行為指導理念。這樣,綠色消費綠色生產、綠色行銷就成為大勢所趨,發展綠色商業便有了廣泛的民眾基礎。

(二)加大政府推動的力度

發展綠色商業仰賴於良好的巨觀環境。能夠承擔改善和最佳化發展綠色商業巨觀環境責任的是政府。

一是政府加強環境立法和執法。當務之急是對現行的自然資源保護、環境污染防治和環保行政等30多部法律法規進行認真的清理,並根據國際社會綠色商業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現狀,進行必要的填補和修訂,形成完善的綠色商業法律法規體系,並督促各級執法部門加強執法監督與檢查。對違反綠色商業法規行為嚴懲不怠。

二是制定和完善發展綠色商業政策。中國政府套用優惠的政策引導和調動商業企業開展環境保護和綠色行銷的積極性。

三是加強綠色商業管理。商業管理部門要把綠色商業納入商業發展規劃,在商業網點布局、綠色商業設施、綠色產品、綠色渠道、綠色價格、綠色促銷、綠色服務管理等等方面加大力度,促進企業在經營戰略上將企業、消費者和社會三方面利益有機統一和兼顧起來,在產品開發、加工、運輸、宣傳、促銷分銷、售後服務等方面注入環保因素,注重新的綠色策略。四是建立綠色商業評價體系。對綠色商業設施、綠色產品、綠色行銷等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公正統一的評價標誌體系,並通過定期與不定期評價,推動綠色商業的發展。五是通過綠色教育,傳播綠色商業知識,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三)加大實施綠色行銷的力度

綠色行銷的核心是按照環保和生態原則來選擇和確定行銷組合策略。實施綠色行銷就是企業在進行市場行銷過程中,注重把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寓環保、生態意識於企業經營決策之中,有效地實施綠色產品策略、綠色價格策略、綠色渠道策略和綠色促銷策略。

第一,綠色產品策略。這是市場行銷的首要策略。從生產企業來看,要按照環保和生態原則開發研究無污染、無公害、可回收利用、節約能源和資源、符合環保標誌要求的產品。從商業企業來說,經營的所有產品都必須符合綠色要求,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的綠色產品進入流通過程。

第二,綠色價格策略。這是策略的新概念,是指企業在制定價格時要樹立“污染者付費”、“環境有償使用”和“資源節約使用”等觀念,把企業用於環保方面的支出計入成本,形成綠色成本,成為綠色價格構成的一部分。一般說來,綠色產品價格總要高於一般產品價格,因此,定價時,既要考慮到環保對價格上揚影響的程度,還要考慮消費者對綠色產品價格理解和接受的程度。綠色價格策略的全部奧妙,就是在一定的行銷組合因素下,如何把綠色產品的價格定得既能為消費者樂於接受,又能使環保投入得到補償,還能為企業帶來適當的收益

第三,綠色渠道策略。對於經濟實力雄厚、產品銷售規模大、範圍廣、具有自己分銷渠道網路的企業,可以自行建立自己的銷售系統,實現綠色產品、綠色分銷、綠色價格、綠色促銷的有機統一,建立企業良好的綠色信譽。對於一般企業,應選擇消費者認可、具有良好綠色信譽的中間商配合綠色產品銷售。也可以開展綠色產品直銷活動,注意選擇無污染的運輸工具,減少產品在運輸、儲存、保管過程中的浪費,合理設定供應配送中心,降低資源耗費和貨物損耗量。

第四,綠色促銷策略。企業促銷組合策略是指把人員推銷、廣告宣傳、公共關係營業推廣四種促銷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形成一種促銷策略和技巧。綠色促銷就是在四種促銷活動中,融入環保意識,將綠色產品信息傳遞給廣大消費者,反饋消費者綠色需求,引導和刺激消費者進行綠色消費,樹立企業綠色形象,實現綠色產品與綠色消費的零距離對接和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