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渠

經渠

經渠是人體腧穴之一,出手太陰肺經,經穴,五行屬金。位於橈骨莖突內側,腕橫紋上1寸,橈動脈橈側凹陷中。主治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扁桃體炎、發熱、胸痛等呼吸系統疾患以及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

基本信息

腧穴釋義

經渠 經渠
經渠:經,動而不居;渠,溝渠。此穴為 手太陰肺經穴,其脈 氣流行不止,又當 橈骨莖突內側與 橈動脈之間,形成 凹陷處,如溝渠之水,故名。

腧穴定位

簡便定位

在前臂掌面橈側,橈骨莖突橈動脈之間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或手掌平放,掌心與拇指向上,距腕橫紋1寸的橈動脈搏動處,即按脈時中指所按之處即是。

解剖定位

當橈側腕屈肌腱的外側,有鏇前方肌;當橈動、靜脈外側處;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功能主治

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布,故不宜自行針灸

功能作用

經渠 經渠
肺理氣,清肺降逆,疏風解表 此穴為肺經經穴, 五行屬性屬金, 肺經肺臟本身屬金,“經主喘咳寒熱”,故經渠具有疏風解表、宣肺理氣、清肺降逆之功,可用於治療 宣降失常所致的發熱 惡寒,咳嗽氣喘, 胸悶胸痛,及肺熱上壅咽喉的腫痛;因經渠位於腕關節處,故有舒筋利節的近治作用。

主治病證

咳嗽氣喘、胸悶胸痛、咽喉腫痛;手腕痛、掌中熱;落枕

配伍套用

經渠 經渠
咳嗽:經渠、 天突膻中乳根風門肺俞列缺魚際前谷三里(《針灸逢源》)。

咳喘:經渠、天府(《針灸甲乙經》)。

背痛:經渠、丘墟、魚際、崑崙、京骨(《神應經》)。

喉痹:經渠、頰車、合谷少商、尺澤、陽溪、大陵、二間、前谷(《神應經》)。

熱病無汗:經渠、陽池、合谷、支溝、前谷、內庭、後溪、腕骨、陽穀、厲兌、沖陽、解溪(《備急千金要方》)。

掌中熱:經渠、列缺、太淵(《神應經》)。

養生保健

在氣不太順或者氣接不上來時,可用中指指腹揉經渠4~5分鐘,有降逆平喘的作用,能使呼吸輕鬆順暢。

腧穴操作

針刺

直刺0.1~0.3寸,局部酸脹;針刺時應避開橈動脈進針。

艾灸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因此穴靠近橈動脈,不宜瘢痕灸。

按摩

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拇指彈撥法等。

古文摘錄

定位記載

經渠 經渠
《靈樞·本輸》:寸口中也,動而不居。

針灸甲乙經》:在寸口陷者中。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在寸口陷中脈會處。

醫學入門》:寸口下近關上脈中。

《循經考穴編》:在寸口之動脈陷中。

主治記載

素問·咳論篇》:浮腫;

《針灸甲乙經》:胸中膨膨然,甚則交兩手而瞀,暴痹喘逆。

備急千金要方》:咳逆上氣喘,手掌熱,肘中痛。

《外台秘要方》:瘧寒熱;胸背痛,腹中膨膨然;心痛欲嘔。

《針灸資生經》:足心痛。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熱病喘逆。

針灸大成》:瘧寒熱,胸背拘急,胸滿膨嘭,喉痹,掌中熱,咳逆上氣,傷寒,熱病汗不出,暴痹喘促,心痛嘔吐。

循經考穴編》:手腕疼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