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

1927年5月,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一個非營利組織,定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者的顯著成就給予表彰,設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31年後“學院獎”逐漸被其通俗叫法“奧斯卡金像獎”所代替。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於1948年3月20日在美國洛杉磯,神聖公民大禮堂(Shrine Civic Auditorium)舉行。

概述

日期:1948年3月20日

地點:美國洛杉磯,神聖公民大禮堂(Shrine Civic Auditorium)

獲獎名單

獎項設定作品、人物
最佳影片《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
最佳男主角羅納德·考爾曼《雙重生活》 / Ronald Colman 《A Double Life》
最佳女主角 洛麗泰·揚《女參議員/農家女》 / Loretta Young 《The Farmers Daughter》
最佳男配角 埃德蒙·格溫《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 / Edmund Gwenn 《Miracle on 34th Street》
最佳女配角 西萊斯特·霍爾姆《君子協定》 / Celeste Holm 《Gentlemans Agreement》
最佳導演 伊萊亞·卡贊《君子協定》 / Elia Kazan 《Gentlemans Agreement》
最佳劇本 《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Miracle on 34th Street》
最佳電影故事 《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Miracle on 34th Street》
最佳原創劇本 《單身漢與時髦女郎》《The Bachelor and the Bobby-Soxer》
最佳攝影(彩色) 《思凡/黑水仙》《Black Narcissus》
最佳攝影(黑白片) 《孤星血淚/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彩色) 《思凡/黑水仙》《Black Narcissus》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黑白片) 《孤星血淚/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最佳錄音 主教之妻》《The Bishops Wife》
最佳電影剪輯《靈與欲》《Body and Soul》
最佳特技效果 《紐西蘭地震記》《Green Dolphin Street》
最佳原創歌曲 “Zip-A-Dee-Doo-Dah”《南方之歌》/ Zip-A-Dee-Doo-Dah from 《Song of the South》
最佳配樂(音樂片類)《素娥怨》《Mother Wore tights
最佳配樂(劇情和喜劇片類) 《雙重生活》《A Double Life》
最佳短片(二本) 《攀登馬特霍恩》《Climbing the Matterhorn》
最佳短片(一本) 《再見,特洛克小姐》《Good-bye Miss Turlock》
最佳動畫短片 嘰嘰喳喳的喜鵲》《Tweetie Pie》
最佳紀錄短片 《第一步》《First Steps》
最佳紀錄長片 《設計死亡》《Design for Death》
榮譽獎 - 最佳外語片 授予1946年的義大利影片《擦鞋童》/ 《Shoe-Shine》

提名獎項

獎項設定作品、人物
最佳影片《主教之妻》《The Bishops Wife》
《雙雄鬥智》《Crossfire》
《孤星血淚/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Miracle on 34th Street》
最佳男主角 約翰·加菲爾德《靈與欲》 / John Garfield 《Body and Soul》
格里高利·派克《君子協定》 / Gregory Peck 《Gentlemans Agreement》
威廉·鮑威爾《與父親生活》 / William Powell 《Life with Father》
米歇爾·安德爾森埃里特拉戴孝》 / Michael Redgrave 《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最佳女主角
瓊·克勞馥《作繭自縛》 / Joan Crawford 《Possessed》
蘇姍·海華德《毀滅》 / Susan Hayward 《Smash-Up--The Story of a Woman》
多蘿西·麥克奎爾《君子協定》 / Dorothy McGuire 《Gentlemans Agreement》
羅莎琳·拉塞爾《埃里特拉戴孝》 / Rosalind Russell 《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最佳男配角
查爾斯·畢克福《女參議員/農家女》 / Charles Bickford 《The Farmers Daughter》
托馬斯·戈梅斯《騎粉紅馬》 / Thomas Gomez 《Ride the Pink Horse》
羅伯特·瑞安《雙雄鬥智》 / Robert Ryan 《Crossfire》
理察·韋德馬克《龍爭虎鬥》 / Richard Widmark 《Kiss of Death》
最佳女配角
埃塞爾·巴里摩爾《淒艷斷腸花/帕拉亭案件》 / Ethel Barrymore 《The Paradine Case》
格洛麗婭·格雷厄姆《雙雄鬥智》 / Gloria Grahame 《Crossfire》
馬喬里·梅因《雞蛋與我》 / Marjorie Main 《The Egg and I》
安妮·里維爾《君子協定》 / Anne Revere 《Gentlemans Agreement》
最佳導演
亨利·庫斯特《主教之妻》 / 《The Bishops Wife》 Henry Koster
愛德華·迪麥特雷克《雙雄鬥智》 / 《Crossfire》 Edward Dmytryk
喬治·丘克《雙重生活》 / 《A Double Life》 George Cukor
大衛·里恩《孤星血淚/遠大前程》 / 《Great Expectations》 David Lean
最佳劇本
《作法自斃》《Boomerang!》
《雙雄鬥智》《Crossfire》
《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
《孤星血淚/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最佳電影故事
《關夜鶯的籠子》《A Cage of Nightingales》
《第五大道奇事》《It Happened on Fifth Avenue》
《龍爭虎鬥》《Kiss of Death》
《毀滅》《Smash-Up--The Story of a Woman》

最佳原創劇本
《靈與欲》《Body and Soul》
《雙重生活》《A Double Life》
《凡爾杜先生/殺人的喜劇》《Monsieur Verdoux》
《擦鞋童》《Shoe-Shine》
最佳攝影(彩色)
《與父親生活》《Life with Father》
《素娥怨》《Mother Wore Tights》
最佳攝影(黑白片)
寡婦情深結鬼緣/幽靈與未亡人》《The Ghost and Mrs. Muir》
《紐西蘭地震記》《Green Dolphin Street》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彩色) 《與父親生活》《Life with Father》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黑白片) 《朱門怨》《The Foxes of Harrow》
最佳電影剪輯
《主教之妻》《The Bishops Wife》
《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
《紐西蘭地震記》《Green Dolphin Street》
《諜網亡魂》《Odd Man Out》
最佳特技效果 《勝利者》《Unconquered》
最佳原創歌曲
“A Gal in Calico”《時間地點和女孩》/ A Gal in Calico from 《The Time, the Place and the Girl》
“I Wish I Didnt Love You So”《寶林歷險記》/ I Wish I Didnt Love You So from 《The Perils of Pauline》
“Pass That Peace Pipe”《好訊息》/ Pass That Peace Pipe from 《Good News》
“You Do”《素娥怨》/ You Do from 《Mother Wore Tights》
最佳配樂(音樂片類)
《紅袖傾城》《Fiesta》
《萬花迎春》《My Wild Irish Rose》
《里奧之路》《Road to Rio》
《南方之歌》《Song of the South》
最佳配樂(劇情和喜劇片類)
《主教之妻》《The Bishops Wife》
《長勝將軍》《Captain from Castile》
《除卻巫山不是雲》《Forever Amber》
《與父親生活》《Life with Father》
最佳短片(二本)
《兩個人的香檳酒》《Champagne for Two》
《野生馬的競爭》《Fight of the Wild Stallions》
《給我們地球》《Give Us the Earth》
《尼古拉斯·加弗尼的故事》《A Voice Is Born: The Story of Niklos Gafni》
最佳短片(一本)
《布魯克林,美國》《Brooklyn, U.S.A.》
《月球火箭》《Moon Rockets》
《現在你明白了》《Now You See It》
《你想成為畫像》《So You Want to Be in Pictures》
最佳動畫短片
《松鼠大作戰》《Chip An Dale》
《貓和老鼠系列》《Dr. Jekyll and Mr. Mouse》
《布魯托狗》《Plutos Blue Note》
《號角》《tubby the Tuba》
最佳紀錄短片
《無處可去》《Passport to Nowhere》
《信箱學校》《School in the Mailbox》
最佳紀錄長片
《醫學旅行》《Journey into Medicine》
《豐富多彩的世界》《The World Is Rich》

獲獎影片

《君子協定》

歷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4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1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1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