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 dì)是中國漢字,一般用在整數的數詞前,表示次序。“第”字有以下幾種基本解釋:1.次序:~一。次~。等~。2. 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會官僚貴族的大宅子:宅~。府~。門~。進士~。4. 但:運動有益於健康,~不宜過於劇烈。5. 姓。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漢字部件分解:竹弓丨丿
筆順編號:31431451523
筆順讀寫:撇橫捺撇橫捺折橫折豎撇

釋義

字義

1、次序:~一。次~。等~。
2.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科~。及~。落~。
3、封建社會官僚貴族的大宅子:宅~。府~。門~。進士~。
4、但:運動有益於健康,~不宜過於劇烈。
5、姓。

方言

◎粵語:dai6
◎客家話:[陸豐腔]ti5[客英字典]ti5[台灣四縣腔]ti5[寶安腔]ti3[沙頭角腔]ti5[梅縣腔]ti5[海陸豐腔]ti5[東莞腔]ti3[客語拼音字彙]ti4
英文
sequence,number;grade,degree
在第幾中鋤first,second,third外,都是數字後加th.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竹,弟聲。本寫作“弟”。本義:次第,次序)
2、同本義。有時也用於數字前表示次序[order;grade]
第,次也。——《小爾雅·廣詁》
書稱題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釋名·釋書契》。按,用於書冊次弟字,故又加竹。”
楚國第。——《左傳·哀公十六年》。釋文:“次第也。”
然臣輩惜程藝天下第一。——宋·王儻《唐語林·雅量》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3、又如:等第(名次等級);第次(等級;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詩經》(指宋朱熹編注的《詩經傳》);第六感覺(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屬的視、聽、嗅、味、觸覺五種感覺以外的敏銳感覺)
4、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級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後也通稱上等房屋為第[residenceofahighofficial]
北闕甲第。——張衡《西京賦》。薛註:“館也。”
公大怒…出…旬乃還第。——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5、又如:第宇(官邸);第舍(宅第,住宅);第室,第屋(第宅);第館(第宅);府第;宅第;私第;門第;進士第
6、科第。科舉時代考試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passgradesintheimperialexaminations]
(袁可立)未三十聯第,通百家書。——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十餘年,書生用(因)甲第為相國。——清·周容《芋老人傳》
7、又如:及第;落第;不第

變化

〈動〉
品第;評定[passjudgment;evaluate]。如:第名(評定名次);第目(猶品第);第功(評定功勞等次);第品(評定品級;評定高低)
〈代〉
〈方〉∶這[this]。如:第位(這位);第塔(方言。這裡);第歇(方言;此刻)
〈副〉
1、[古]∶這[this]
2、僅;只;只是;儘管;只管[only;forthemoment;byallmeans]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明史·海瑞傳》
君第重射,臣能令勝。——《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連>
[古]但[but]
第以今日事勢觀之。——清·林覺民《與妻書》
第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憤。——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常用

例如第二

◎第二dì-èr[thesecond(2nd);secondarily;secondly;inthesecondplace]
◎第二把交椅dì’èrbǎjiāoyǐ[numbertwo][俚]∶居第二位的位置。
◎第二把手dì’èrbǎshǒu[numbertwo][俚]∶居第二位的人。
◎第二產業dì-èrchǎnyè[secondindustry]國民經三大產業之一。一般指工業和建築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Dì-èrCìShìjièDàzhàn
[theSecondWorldWar;WorldWarⅡof1939-1945]1939年至1945年在法西斯軸心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與反法西斯同盟國中國、美國、蘇聯、英國等國家間進行的世界規模的戰爭。
◎第二國際Dì-èrGuójì
[theSecondInternationalof1988-1914]各國社會民主黨和社會主義工人團體的國際聯合組織。1989年成立,初期受恩格斯影響,執行馬克思主義,後期修正主義占據統治地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瓦解
◎第二課堂dì-èrkètáng[secondclassroom]也叫第二教育渠道。指課堂教學以外,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訓練的各種活動
◎第二流dì’èrliú[second-class]比最優秀的略遜一籌的
第二流小提琴手
◎第二世界dì-èrshìjiè[thesecondworld,composedofthedevelopedcountriesofthedevelopedcountriesotherthanthetwosuperpowers]在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理論中處於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間的發達國家
◎第二人稱dì-èrrénchēng[secondperson]在記敘、抒情一類文章中,用“你怎樣怎樣”的口吻敘述,稱為第二人稱
◎第二手dì’èrshǒu
(1)[secondhand]∶不是直接從原始資料而是通過中間媒介得來的
(2)[secondary]∶直接來源於某一原來的、最初的或基本的東西的,依賴於或跟隨著基本的或第一性的東西的;具有衍生的等級、地位或重要性的
◎第二職業dì-èrzhíyè[secondoccupation]指在職職工在業餘時間從事的有經濟收入的活動
勤工助教——中國小教師的“第二職業”

例如第三 .

◎第三dì-sān[thethird(3rd);thirdly;inthethirdplace]
◎第令dìlìng[eventhough](連)表讓步關係,可譯為“即使”、“縱使”
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記·陳涉世家》
◎第三產業dì-sānchǎnyè[thirdindustry;servicasector]指西方現代經濟學為研究經濟成長對產業結構的影響而劃分的國民經濟三個部門之一,包括商業、金融業、信託業、提供各種勞務的服務性行業等為生產和消費服務的部門。一般認為第一產業指農業、畜牧業、漁業、林業、礦業;第二產業指製造業、建築業
◎第三國際Dì-sānGuójì[theThirdInternationalof1919-1943]即共產國際。全世界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組織的國際聯合組織。1919年在列寧領導下成立,1943年解散
◎第三紀dìsānjì[Thetertiaryperiod]地質年代。延續約6500萬年,結束於250萬年前
◎第三人稱dì-sānrénchēng[thirdperson]指記敘、抒情一類文章中,敘述人不出現在作品中,而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是第三人稱
◎第三世界dì-sānshìjiè[theThirdWorld]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中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世界其它地區的開發中國家
◎第三者dìsānzhě
(1)[thethirdperson(orparty);tertiusgandens]∶兩個當事人之外的人
在一樁秘密中不能有第三者
(2)[paramour]∶沒有丈夫或妻子的合法權利而占居此位置的人
◎第四紀dìsìjì[theQuaternaryPeriod]地質年代,約從250萬年前至今
例如第一
◎第一dì-yī
(1)[thefirst(1st);firstly;primarily;atthehead;inthefirstplace]∶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first;mostimportant]∶首要的,最重要
質量第一
◎第一把手dìyībǎshǒu[numberoneman;thefirstincommand]指領導集團中居於首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一產業dì-yīchǎnyè[firstoccupation;primaryindustry]指國民經濟中以農業為主的產業
第一產業以農業為主,包括狩獵、漁業、畜牧業、林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Dì-yīCìShìjièDàzhàn[theFirstWorldWar;WorldwarIof1914-1918]1914-1918年德、奧、意等同盟和英、法、俄、美協約國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而進行的世界規模的戰爭
◎第一夫人dì-yīfūrén[theFiratlady]一國中國家元首的妻子
◎第一國際Dì-yīGuójì[theFirstInternationalof1864-1875]即國際工人協會。無產階級的第一個國際性織,1864年成立,1876年宣告解散
◎第一流dìyīliú
(1)[first]∶地位,重要性或價值最高
當今第一流的美國演員
(2)[first-rate]∶極好的
(3)[high]∶列為最好的、頭等的或最合格的
要是一個叫牌人是第一流的老手該多好
(4)[topflight]∶最卓越
(5)[foremost]∶技術領先的
鍾是現代技術中第一流的機械
◎第一人稱dì-yīrénchēng[firstperson]在記敘、抒情一類文章中,敘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現,以“我”自稱的即第一人稱。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也不一定是作者
◎第一世界dì-yīshìjiè[thefirstwotld]在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中指具有最強的軍事、經濟實力,在世界範圍推行霸權主義的美國和前蘇聯兩個超級大國
◎第一手dìyīshǒu[fristhand]直接獲得
◎第一手材料dìyīshǒucáiliào[thefirst-handmaterial]從親身實踐或調查中直接獲得的材料
◎第一線dìyīxiàn[forefront;first(front)Line]戰場的最前線,也指直接從事某工作的現場
◎第宅dìzhái[mansion]舊指上層人物的住宅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第·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弟。次第也。《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注》用士之次第。 又但也。《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出偽游雲夢。《注》第,且也,但也。 又第宅。《前漢·高帝紀》為列侯者賜大第。《注》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位為通侯,居列東第。 又複姓。《後漢·第五倫傳》齊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有第五、第八等氏。 又同弟。《說文》第本作弟,韋束之次第也。今為兄弟字。 又《集韻》一曰順也。 又《韻會》舊注作苐,非。苐,草也。

演變

&amp
字源演變

對比

&&
字形對比

起源

第
出自田姓。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了消滅各地豪強的殘餘勢力,曾經把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國王的後裔和豪族名門共十萬多人都遷徙到關中房陵(今湖北房縣)一帶定居。在遷徙原遷徙原齊國田姓貴族時,因族大人眾,故改變了原來的姓氏,以次第相區別,分列為第一氏到第八氏。第一至第八等姓,後來都改為單姓"第",保留複姓的很少。 【註:西安和揚州各有其中一支,皆改單姓】

拼音是d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