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品文

科學小品文

科學小品文用小品文的筆調,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語言豐富多采,形式生動活潑。

【英】 scientific essay

概念

科學小品文也稱知識小品或文藝性說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筆調,即藉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
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筆法來寫,寓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使讀者在文學欣賞中獲得科學知識。
科學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語言豐富多采,形式生動活潑。讀這類文章能活躍思維、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很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科技知識的普及,科學性小品文的社會需要日益增大,社會效益也日益顯著,科學小品文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寫作、閱讀的內容。近幾年來,在各類考試中,說明文選材中,科學小品文所占比例越來越高,無論從內容、形式到命題的設計都有新的嘗試和創新。因此,在說明文學習中不能忽視科學小品文存在的價值,應倍加引起我們的關注。

主要特點

A. 內容的科學性
科學小品的科學性非常重要,內容必須合乎科學,引用的資料必須可靠,數據必須準確。寫科學小品的目的就是為了向人們普及科學知識,如果介紹的知識不合乎科學,不僅達不到寫作目的,還會造成很壞的影響。比如,有科學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內過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間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內過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實上,每300平方米葉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當於一個人的呼出量。可見,幾盆花放在室內過夜,不會影響人的健康。
B. 文筆的生動性。
文筆的生動性是科學小品區別一般說明文的主要標誌。
怎樣才能使科學小品文的文筆生動呢?
一是要善於記敘和描寫。比如《死海不死》中關於一段神話故事就用了記敘的寫法,而《奇峰異洞話桂林》就有許多精采的描寫。
二是要善於穿插趣聞。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話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敘述得形象生動,從側面說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學道理。又如在《人類的語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國小時大師兄作文中兩句話的情景,都使得文筆輕鬆活潑。
三是要善於運用修辭。仔細閱讀二、七兩個單元的說明文,有意識地把文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找出來,品味其語言特徵。因為有些科學知識不太好懂,善於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可以使科學原理通俗易懂,便於介紹、普及科學知識。
C. 內容的通俗性
科學小品文不是為專業科研服務的,它以普及科學知識為己任,所以它必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介紹、表現科學內容。比如《人類的語言》、《話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內容通俗易懂的特點。

形式

隨著科學小品內容的廣泛性,從肉眼看不見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陽;無論是工業、農業方面,還是物理、化學、天文、地質、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學小品的題材。所以小品的表現形式必然是多種多樣,靈活自如。但歸納起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A. 描述式
描,指描寫;述,指敘述。這類小品文想像豐富、語言優美、既有形象的描寫,又有生動的敘述;具有文藝性散文的風格,都以介紹科學知識為目的。比如《奇峰異洞話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證之一。這種描述式便於說古到今,旁證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讀者。
B. 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紹的科學知識,用第一人稱的擬人化的手法,賦於人的思想、感情、語言、動作,讓被說明的事物站出來作自我介紹。比如《灰塵的自述》、《我是電》等題目就是自述式的。
C. 故事式
將要介紹的科學知識,編成生動有趣的故事,使人們在讀故事或聽故事時獲得科學知識,這種表達形式稱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稱;相同的是,大多採用擬人化的手法。採用這種形式,既要使故事情節能引人入勝,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稱故事,就應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就是將所述的事物人格化,還要有情節;在表達方式上,一般兼有敘述和描寫,語言形象、生動。當然不能強調了故事而忽視了科學知識,喧賓奪主就失去了寫作的意義。
D. 談話式
談話式也稱對話式,就是以問答、對話的方式進行說明。這種方式給人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容易和讀者溝通,產生共鳴。同時,這種寫法文字更易精練。
談話式一般分為三種:一問一答式、甲乙對話式、文中對話式。前兩種比較常見,也容易把握,後一種是把人物對話組織到具體故事當中去,故事情節的發展主要是由對話內容的變化而推進,對話是文章的主體。
總之,無論採用哪種形式,要依據內容而定,要突出以說明為主線,集敘述、描寫、抒情甚至議論為一體,看似散文,實為說明,用文學筆法的感染作用,達到說明的目的,可讀性更強。
在第四冊二、七兩個單元中所選的幾篇課文,儘管文學筆調都比較濃,但形式比較單一,《死海不死》可歸為故事式,其餘幾篇都是描述式。尚沒有對話、自述等形式。還需要在今後的閱讀中積累文章,豐富閱讀內容。

例文評析

【例文】
我是電
我是電,我是電,哈哈!我唱著歡快的歌兒來啦!
喂!小朋友,我的本領可不小,人們缺我就會惱!也許你認為我在吹牛吧!我啊,既不是吹牛,也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是千真萬確的,如果你不信,就聽我來講講:你們生活在缺我不可的時代。一座城市,如果沒有我,咳!那簡直是不堪構想的。城市會癱瘓,工廠得停工,電燈不能亮,電車開不動,廣播成啞巴,電視無圖像,就連你那寶貝的電動玩具,也動彈不得了呀!……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缺我不可。你說是吧?你們看,在努力實現“四化”的今天,工人使用著機器在做工,農民用抽水機、水泵來排灌,潛水艇能用雷達來操縱,飛機、大炮的神威由電腦遙控……有了我,技術革命顯神通;有了我,自動化好威風。你知道高士其爺爺誇我些啥?他誇我是在“永不疲倦地為人民服務”,這可誇得我心裡樂開了花。
也許,你覺得奇怪了,我有這么大的能耐,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是上帝創造了我,還是從石縫裡蹦出了我?不!都不是。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富蘭克林的人發現了我,後來又有好多勤奮的人們,利用科學的方法,把“火爺爺”、“水奶奶”、“太陽媽媽”的能量轉化給我,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目前,葛州壩水電站是我國發電能力最強的一座,聽說它的發電能力可達270萬千瓦,此外,還有三峽、龍羊峽等大型水電站正在積極籌建……總而言之,聰明的人類可利用很多的辦法和途徑來創造我,讓我來為人類服務。
呵!想起來了,還得向你介紹介紹我們電的兩大家族:那就是正電荷家族和負電荷家族。你用絲綢摩擦玻璃棒時所產生的電荷,是正電荷,那么,許許多多正電荷的團體,便是正電荷家族嘍。而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時,所帶的電荷便是負電荷,許多負電荷組成的團體,當然就是負電荷家族了。還得提醒你,我們有一個特別古怪的脾氣:同一家族的內部,彼此勾心鬥角、互相排斥,而不同的兩個家族之間卻能和睦相處,互相吸引。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同電相斥,異電相吸”。
我通常是腳踩著銅絲前進的,我的行走可快吶!最快時1秒鐘就能飛奔30萬公里,只有光伯伯的速度才能和我相媲美。
但是,有的時候我也十分苦惱。人們如果不小心碰上了我,輕則會麻木,重則會身亡。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我呀,是人們利用我時粗心大意,觸上我的。可是不懂我稟性的人總是說:“他是觸電死的!”“這個該死的電真害人!”唉!“黑鍋”叫我一個人背著,真倒霉!那些粗心的人們又不先檢討檢討自己。喂!事先我可打過招呼:你們在用我時,線路可千萬不能接錯;我穿的橡膠皮衫也千萬別弄破;我那家用器具還多了一根“尾巴套”,那便是地線,使用時通入地下,那安全性就大多啦!如果使用我時萬一碰上了我該怎么辦呢?第一,切斷電源。第二,給碰上我的人進行人工搶救,使他起死回生。
小朋友,話又說回來了,我的功總是大於過的吧!特別是線路出故障時,人們點著蠟燭總是惱火地說:“怎么現在還不來電!”可是當我和人們又重逢時,總會聽到千家萬戶欣喜欲狂的聲音:“電來了,電來了……”接著是電燈亮、嗽叭響、電視唱……我心裡那美滋滋甜絲絲的勁兒就甭提了,我禁不住又會唱起那支快樂的歌。
【評析】
這是一篇介紹電的基本知識的科學小品文。從表現形式講屬自述式。全文用第一人稱,將電人格化,以電自己的口吻講述電的有關知識。
開頭先作自我介紹,口氣親切,使用了敘述性語言,讀起來自然,不知不覺中了解了電的用處,可以說跟我們的生活一刻也不能分開。
接著講了電是怎樣產生的,介紹了各種發電的形式。首先介紹電的創始人富蘭克林,然後講電的發展,用“火爺爺”、“水奶奶”、“太陽媽媽”等擬人手法,介紹了火力、水力、太陽能發電的不同類型,用“爺爺”、“奶奶”、“媽媽”,講述了電的發展史。
然後又用電的兩大家族,介紹正電和負電的知識,先舉例區分正負極電的辦法,再強調正負極電互相排斥,即“同電相斥,異電相吸”的特點,從而介紹了電的知識,及應注意的事項。這裡用了“勾心鬥角”、“和睦相處”、“家族內部”、“家族之間”等詞語,體現了擬人的寫法,也把應該掌握的電的知識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作了說明。在簡略介紹導電的材料及電的速度之後,又強調用電時不能粗心大意,要注意用電常識。最後又照應開頭,結束全篇。
全文形式活潑,語言輕鬆自然,結構嚴密,層次清楚,是一篇文藝筆調很濃的科學小品文。有關說明文的其它知識,在閱讀中也要有所思考,比如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