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同名電視劇]

神舟[同名電視劇]

《神舟》是由寧海強執導的航天題材電視劇,高明、呂中、馬曉偉和曾黎等聯袂主演,於2005年11月10日在北京衛視與東方衛視同步播出 。 該劇講述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啟動後的十多年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令長仲人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資料室主任莫茹在工程研製、試驗和發射過程中經歷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集簡介

劇照 劇照

載人航天工程設有總指揮部,分為航天員、空間套用、飛船、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著陸場共七大系統,直接參與工程的單位有三千多家,涉及工程人員數十萬。

1971年4月,以“曙光”命名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上馬,並從當時的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因為種種原因,“曙光”計畫最終沒能進行下去,逼迫下馬,這對當時的工程研製人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8101所做為“曙光”計畫下馬後留下的唯一火種,他們的許多關於載人航天的試驗諸如航天服、太空生存環境等試驗的研製還在艱難地進行,鍛鍊排也一直在保留著,他們一直期待著載人航天工程能夠重新上馬。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載人航天計畫不但沒有音訊,8101所反而被一次次地裁減,差一點就被撤編。為了提高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為載人航天工程打下更好的技術基礎,仲人等冒險與美國簽訂契約,研製大推力捆綁火箭,並希望火箭運載能力的提高能促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上馬的腳步。出乎意料的是,大推力火箭第一次被推上發射台,點火後竟然沒有起飛。上上下下都投來了譴責的目光,大家都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

就在航天人最為痛心的時候,1992年9月21日,中央決定重新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神舟飛船為主突破載人航天。從此,中國航天迎來它了最艱難的時刻。此時經受了十年文革動亂衝擊的中國航天界也是困難重重,人才大量流失,造成嚴重的人才斷檔。面對七大系統龐雜紛繁的論證意見,以仲人、孟化川為代表的載人航天領導集體,以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為主體的航天工作者們,十幾年如一日,含辛茹苦。

而載人航天工程的背後,航天人的家人也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和艱辛。仲人常年奔波在載人航天工程第一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不管發生什麼,載人航天都是他最重要的選擇。第一次飛船發射,仲人面臨著成與敗的壓力,飛船又碰上了開大底的危險,仲人進退兩難,艱難地做出抉擇:開大底!神舟飛船第一次發射成功了,但進入地面模擬艙的仲令風卻差一點出現生命危險,仲人召集大家集中攻關。最後一次無人飛船試驗臨近發射,發射場又遇上了前所未有的超低溫天氣,給發射帶來了極大的危險性。仲人陷入了極大的擔憂和困擾之中,他遇上了蒙古老人巴特爾,巴特爾給了他一線希望,他讓人找來所有的氣象歷史資料,冒險決定按時發射。

臨近載人,飛船發射的關鍵時刻,莫茹重病,當他感覺到自己對家庭投入的太少時,已經太遲了,心愛的妻子離他而去,仲人陷入了極大的悲憤之中。載人飛船的發射使得他不得不讓自己振作起來,每一點細微的情況他都要親自過問,生怕有一絲的疏忽,造成整個載人航天工程的失敗。飛船落地,航天員安然出艙,仲人沉重的心情終於釋懷,他想到了莫茹,想到了許許多多為了祖國的航天工程而犧牲的人。

分集劇情

第1集

70年代,隨著東方紅衛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一度在全國掀起了巨大的熱潮,1971年4月,以 “曙光計畫”命名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714工程”上馬,並從當時的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因為種種原因,“曙光”計畫最終沒能進行下去,不久逼迫下馬,進行了一半的“曙光”飛船各項研製試驗逼迫停止,剛剛選拔出爐的中國第一代航天員也隨著工程的下馬回去各奔前程,只有當時的優秀飛行員岳武侯同志,執意留在了810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唯一的火種。“曙光”計畫下馬後,工程指揮部領導仲人等同志集中力量發展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冒險跟美國簽署了大推力火箭發射契約,研製大推力火箭迫在眉睫,而有關載人航天的研究無人問津,8101的命運岌岌可危,數次被裁減。8101所長祝慶久為了留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這顆唯一的火種,費盡心思,讓在8101當鍛鍊員的仲人的大兒子——仲令風去請仲人來8101參觀試驗,希望仲人對8101這些年來的成績給予肯定,避免被再次縮編的命運。仲人一門心思發展火箭運載能力,對兒子的盛情邀請置之不理,父子二人鬧翻。

第2集

航天界元老顧大老總,當年的航天六君子孟化川、方明俠、楊興浦、尚舉傑等人應祝慶久邀請前來參觀試驗,遲遲不見仲人前來,祝慶久只好請大家先觀看試驗。祝慶久特意讓放映人員調出當年東方紅衛星發射和曙光號飛船計畫研製的片斷給大家看,卻意外地發現仲人坐在台下觀看,很是感動。仲人簡單地看了看片子便抽身離去,其他人繼續參觀試驗。航天服試驗是8101的重點研製項目,是保留8101最有說服力的理由。負責試驗航天服的仲令風臨危受命,對父親不理睬8101的實驗更是不滿,一心要把試驗做成功。沒想到航天服出現泄露,仲令風強忍不報,差一點釀成悲劇,航天服試驗宣告失敗,形勢對8101很不利。為了進一步挽留8101,祝慶久特意把兩瓶珍藏了很久的伏特加送到仲人家裡,仲人觸景生情,協調同意了8101的小白鼠搭載試驗,結果試驗還是失敗了。

第3集

仲人的生日正好是東方紅衛星發射紀念日,顧大老總、孟化川、方明俠等當年的老航天都來祝賀,一併紀念東方紅衛星發射成功20周年。生日宴會上,負責買生日蛋糕的祝慶久給仲人送了一台舊式錄音機,生日宴會上傳來了東方紅樂曲。8101再一次被縮編,許多年輕的骨幹力量不得不離開8101各奔前程,仲令風去了空軍,林兮選擇去進修心理學,鍛鍊排的老排長岳武侯帶著遺憾送走了仲令風等人,他把珍藏了多年的一個夢想交給了與自己有著同樣追求的仲令風,自己依然選擇留在了8101。仲人的小兒子仲令雨大學畢業。90年代,高學歷青年學生紛紛出國留學,而且大都一去不返,人才大量流失,中國航天也面臨著同樣的尷尬局面。面對中國航天人才緊缺的現狀,仲人很想把自己的兒子留在航天系統工作,將仲令雨安排到張再的測控系統工作。仲令雨不願意讀定向研究生,更不想來航天系統工作,背著家人偷偷改學了軟體專業,想出國讀研究生繼續深造,說服張再將分配通知書退回學校。仲人知道後大發雷霆,並說如果仲令雨不來航天系統,就休想出國。父子鬧翻。

第4集

在仲人等人的努力下,8101留下了,但人才所剩無幾,岳武侯依然留守在8101,祝慶久無奈地面對著8101殘破不堪的現狀,深感載人航天前途渺茫。仲人儘管不同意小兒子仲令雨出國留學,但還是沒能改變事實。仲令雨出國前,仲人突然來到機場,警告仲令雨出去後一定好好學習,並且畢業後必須回國。莫如看著化解了父子二人,暗暗替仲令雨高興,但兩個兒子的離去卻讓她感到了極度的孤單。仲人無暇顧及個人的家庭矛盾,全身心投入大推力火箭研製當中。歷經一年多時間,中國的第一枚大推力火箭——“長二捆”研製成功了,被運往西昌發射衛星。

第5集

大推力火箭發射成功了,大家都很高興,時值1992年,中央決策重新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飛船為主突破載人航天。仲人等策劃載人航天成立大會,宣布了工程七大系統總師負責人,各系統開始方案論證,其中以飛船爭論最為激烈,發射場方案也因為預算超支困難重重。面對七大系統龐雜紛繁的論證意見,以仲人、孟化川為代表的載人航天領導集體,以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為主體的航天工作者們,展開了艱難的科技攻關,尋找高尖技術的突破。飛船決定以三艙起步,並且搞軌道艙留軌利用技術,毛家順自告奮勇研製軟體。由於著陸場地點接近國境線,飛船必須要精確控制返回地點,為了把將來飛船返回大氣層的升力控制技術做好,實現飛船精確定點返回,指揮部讓軟體專家毛家順等帶領課題組攻關,並決定在下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當中試驗定點返回技術。

第6集

8101所也因為載人航天工程的上馬復甦了,林兮被召回派往俄羅斯學習心理學,為選拔航天員培養教練人員。另一方面,回到空軍的仲令風刻苦學習,很快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岳武侯對仲令風期望很高,希望他將來能夠入選航天員,收集了很多航天資料寄給仲令風學習。仲令風在岳武侯的幫助下,涉獵了大量的航天書籍,為他的飛天夢加油鍛鍊。蕭和平學成回來,加入了飛船系統地研製當中,很快成為了飛船系統的骨幹。經受了十年文革動亂衝擊的中國航天界,人才大量流失,仲人、孟化川到大學講課,希望更多的優秀學生加入到載人航天工程中來。

第7集

毛家順的返回制動軟體研製成功,決定在返回式衛星上試驗。方明俠把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搭載上返回式衛星,衛星發射成功了,結果調姿返回時收不到衛星信號。正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考察工作的仲人聽說衛星返回出了問題,急忙趕回西安衛星指揮中心。仲人讓張再執行緊急預案,讓衛星提前返回,著陸場人員苦苦等了一天一夜,還是沒有衛星的訊息。衛星沒有返回,定點返回技術也成了仲人心頭的一塊心病。毛家順壓力更大,為軟體研製失敗把自己鎖進屋子裡不吃不喝。毛家順老家來電報母親病危,毛夫人回老家看望婆婆,毛家順又一門心思投入到軟體研製當中。發射場選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仲人和大家前往考察具體建設地點,老發射架已不能改造,載人航天發射場全部新建。看到當年發射東方紅衛星的老發射塔架和核子彈、飛彈結合試驗原址,仲人感慨萬千。在發射中心老營區,仲人看見了自己當年結婚的房子,觸景生情,到老房子裡看看,卻意外發現莫如來到發射場收集資料。

第8集

火箭系統針對航天員安全問題,全力加強火箭的可靠性,研製逃逸救生系統,飛船、測控等各系統都在緊張的研製當中。在空軍的仲令風和戰友鍾旭一起編隊飛行,鍾旭飛機意外空中停車,鍾旭為挽救飛機沒有跳傘,將飛機緊急滑翔到機場,因過載太大昏迷。仲令風陪鍾旭到北京總醫院檢查身體,藉機到8101找岳武候打聽林兮的事,岳武候告訴他林兮學成歸國後當航天員教練,並叮囑他好好把握機會,仲令風心裡暗暗吃驚。鍾旭因為放棄跳傘之事瞞著家人,不想仲令風將鍾旭妻子趙小蘭接來看他,鍾旭只得將實情坦白。趙曉蘭責怪鍾旭堅持不跳傘開飛機會危及生命,跟鍾旭翻臉。鍾旭回到空軍後被授予一等功。林兮等人學成回國,立即準備航天員選拔之事。祝慶久擔心林兮跟仲令風的關係會影響到選拔,特意提醒林兮航天員選拔不能感情用事。林兮因此沒有跟仲令風打招呼。仲令風得知林兮回來卻不告訴他,懷疑林兮對他以前的態度有所不滿藉以報復,於是把電話打到林兮宿舍。

第9集

林兮隨著航天員選拔小組到空軍各飛行團預選,她在西南某空軍發現了雷東進。另一方面,飛船因為最後的焊接大關不過關,蕭和平千里迢迢去上海請當年焊接東方紅衛星的張師傅,尋求焊接技術的新方法。張師傅提出了一套自己畢生研究的新方法,但因為焊接難度大,蕭和平定著壓力嘗試新的焊接方案。毛家順一心撲在工作上,竟然半年多沒有進家門,把老家母親生病的事情也忘到九霄雲外。半年後毛夫人回來,發現家裡風吹雨打面目全非,決定跟毛家順離婚,毛家順只好找莫如借宿。

第10集

為了幫助毛家順,莫如找毛夫人談話。毛夫人見莫茹天天為仲人留飯,很是感動,想到毛家順住在辦公室幹活,沒日沒夜,心裡生出一股憐愛之情。航天員選拔小組來到另一個飛行團挑選,仲令風得知選拔小組來到,興致勃勃地來找林兮,結果不得謀面。考場上,林兮給仲令風出心理考題,仲令風見林兮始終嚴肅相待,冷靜之餘,借林兮的考題發揮,大談特談,林兮對仲令風的頂撞的心理很是生氣,第二天,她在機場碰到了仲令風,提醒他心理方面可能不合格,仲令風不以為然。仲令風看見鍾旭領到了體檢複查通知,自己卻沒有,他才想到了林兮的告誡,後悔莫及。林兮親自把體檢通知書送到仲令風手裡,仲令風激動之餘,說以後要好好對她。接到體檢通知書的六十名飛行員到北京體檢。

第11集

仲令風以優異成績通過了最後的體檢,進入了預備航天員名單。仲人和莫茹都很高興,仲令風回家慶賀。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林兮不能和入選航天員的仲令風繼續談戀愛,林兮為此很是難過,她回到宿舍時,發現仲令風在門口等她。8101開始對預備航天員家庭做訪談工作,並通知親屬進行體檢,仲人和莫茹也為仲令風去醫院做體檢。林兮和岳武侯長途跋涉,到鍾旭老家進行訪談工作,鍾旭父母對兒子的選擇二話不說,但鍾旭的愛人趙曉蘭卻讓二人碰了釘子。鍾旭想等拿到入選通知書在告訴愛人趙曉蘭,得以之際,團長告訴他挑查組已經去過老家,趙曉蘭不同意他入選航天員,鍾旭不得已奉命回家做愛人工作。鍾旭回家,帶著趙曉蘭出去旅遊,趙曉蘭被鍾旭感動,同意鍾旭入選航天員就在指揮部討論航天員入選名單時,仲令風卻在一次飛行中出了事故,飛機緊急迫降時受傷。

第12集

仲令風與航天員擦肩而過,祝慶久痛惜萬分,責怪岳、林二人沒有及時採取保護措施。指揮部緊急通知既定預備航天員提前報導,以防再次發生意外。航天員大隊成立大會上,莫如面對十四個航天員的宣誓,卻看不到自己的兒子。孟化川為仲令風受傷一事替仲人擔心,特意拉仲人一起去看楊興浦逃逸塔爆炸螺栓發火試驗,結果程式錯誤產生誤爆炸,差一點傷到人。載人航天發射場建成了,工程指揮部開始發射場、火箭技術合練,合練火箭進場了,仲人跟隨火箭來到發射場。莫茹為收集資料,跟隨著陸場考察隊去看應急著陸場情況,結果遇上沙塵暴,季知生失蹤。仲人得知情況後請陸航派直升機搜救,結果只找到莫如。

第13集

仲令雨學成歸國,知道仲令風受傷的事,來到療養院看望哥哥仲令風,勸他回去。仲令風面對弟弟的勸解避而不答,依舊在療養院療養“心傷”。林兮前來勸仲令風回去協助航天員訓練,仲令風聽不下去,讓林兮回8101。林兮臨走前說,她認識的仲令風不是這樣的。岳武侯來到空軍療養院看仲令風,對仲令風錯過航天員之事耿耿於懷,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導仲令風,並說他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中國的航天員送上太空,希望仲令風能回去幫他,做他的助理教練,一起完成航天員訓練工作。一席話感動了仲令風,仲令風對老排長情深意重,終於答應回8101,不想做什麼助理教練,如果可以,他還是仍舊當一個鍛鍊員。火箭順利通過了垂直總裝,合練工作進行的頗為順利,仲人決定提拔年輕人,讓蕭和平擔當飛船工程重任,顧大老總十分讚賞。仲令雨想來測控系統工作,張再卻建議他去飛船系統磨練,仲令雨不以為然。在毛家順那裡,仲令雨解決了一個毛家順長時間加決不了的難題,毛家順對仲令雨大加讚賞,一定要把他收在門下,仲令雨有一點動心。仲人得知仲令風已經回到8101,但沒有回家,特意到8101看望兒子。父子二人相對無語,仲人稱讚仲令風飛行技術不錯,曾經翱翔藍天的仲令風卻不願意在提到那個“飛”字。

第14集

工程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飛船和火箭完成了前期試驗,準備在發射場做空投試驗。飛船返回艙被從1萬米高空拋下,卻遲遲不見降落傘打開,空投試驗宣告失敗。仲人特意到研究院鼓勵大家,要大家放下包袱,從頭再來。飛船工程年輕的負責人蕭和平迎頭就碰上了硬釘子,他下決心刻苦攻關,完善飛船。指揮部調集專家組一起攻關,第二次空投試驗取得了巨大成功。接之而來的逃逸救生試驗讓大家不得喘息,逃逸塔剛剛轉場,逃逸信號就出了問題,仲人聽後急忙來到酒泉發射中心。逃逸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工程指揮部決定發射第一次飛船發射日程。

第15集

因為飛船的單項著陸衝擊值比較高,要求航天員在飛船出現意外的情況下能夠承受更大的衝擊值。航天員系統知道這件事之後,都爭先要做最高值衝擊試驗。但是按規定風險試驗只能由鍛鍊員做,衝擊值最好的仲令風自然成了最好人選。衝擊塔被調節到18個G值的衝擊,人體衝擊試驗成功突破了飛船的單項衝擊值,但是仲令風卻因為衝擊值過高引發舊傷。隨著飛船工程的進程,航天員的另一項高風險試驗——熱真空又面臨挑戰,在航天員系統的請求下,指揮部同意做這項試驗,挑戰這項試驗的仲令風和林兮雙雙通過了成功測試。指揮部決定請國際載人航天專家評審我國飛船技術,叵耐評審費用過高,評審小組無功而返,工程指揮部決定取消這項計畫,一切憑我們自己的把握進行。誰知第一艘無人飛船剛要準備進場,卻發生了意外的故障,一名工人的螺絲刀碰了一個缺口,多餘物掉進了飛船。

第16集

第一艘飛船進場了,第一次發射試驗準備步履艱難,問題一個接一個,幾個系統之間的矛盾也因此起了摩擦。仲人讓大家都放下面子,只要是為了工程質量,誰也不準講情面。航天員訓練也開始轉向戶外訓練,岳武候在看到仲令風各項訓練成績出色的情況下,決定向指揮部寫報告批准仲令風加入航天員隊伍,他特意找仲令風說此事,仲令風卻對此很不熱衷,他委婉地拒絕了岳武侯想讓他當航天員的想法,岳武侯對此很不理解。因為飛船進行第一次無人飛行試驗,機會難得,為了儘快地完善和改進航天員系統工作,祝慶久決定利用地面同步模擬船做真人進艙試驗,報告遞交指揮部後,仲人擔心飛船狀態不完善,不同意鍛鍊員進地面模擬艙,祝慶久對此很失望,他為此想方設法,期望能說服仲人同意。

第17集

航天員第一次作野外生存訓練,練習野外生存基本技能,航天員南方認真按照野外生存手冊行事,雷東進挖沙找水,鍾旭生出怪招,在沙漠中捉四腳蛇燒烤,被林兮仲令風看在眼裡。仲令風對航天員野外生存訓練中有後勤保障組跟隨很是不滿,岳武侯對仲令風的態度不置可否,並對林兮透漏了複議仲令風加入航天員之事,讓林兮找仲令風好好談談。曾經夢想航天員的仲令風,如今卻不肯再加入航天員大隊,林兮對仲令風的態度很是不解,找話刺激仲令風,兩人不歡而散。仲人到著陸場考察,他在著陸場見到頭髮花白的蕭亮,很是感動,叮囑季知生一定要照顧好蕭老。仲人著陸場考察還沒有完,發射場就傳來訊息,飛船在測試中出現嚴重問題,陀螺被卡死,要換陀螺就得打開飛船大底,這訊息像是一個晴天霹靂,仲人急急趕往發射場。

第18集

經過廣泛調查和徵求意見,指揮部決定打開飛船大底拆換陀螺。而在北京的同步模擬飛船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蕭和平回到北京,工作人員都不願意開飛船大地,蕭和平找來了當年焊接飛船的張師傅,張師傅一席話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飛船順利打開大底,拆換陀螺。林兮因為仲令風不願重新加入航天員之事不滿,對仲令風不予理睬,兩人在爭吵是林兮碰到了仲令風的傷口,仲令風情急之下忘記掩飾,林兮發現仲令風舊傷復發之事,才知道仲令風不願意加入航天員的真相。仲令風要林兮幫他保守秘密,他願意一生在8101當鍛鍊員,並爭取說服父親同意他進地面模擬艙坐飛船同步飛行試驗。祝慶久為進模擬艙之事找方明俠商量,希望方明俠能站在他這一邊支持他,說服仲人同意他們的訓練計畫。方明俠提醒祝慶久這樣的危險試驗不要讓仲令風進去,祝慶久恍然大悟。飛船臨近發射日期,中科院突然監測到太空流星瀑,將在神舟飛船發射之際進入地球軌道,飛船發射計畫不得以推遲。

第19集

莫如隨蕭亮季知生去著陸場收集資料,三人到達目的地時,莫如突然發現蕭亮沒有了呼吸,趕緊送往醫院搶救。飛船開大底成功,仲人高興回家,仲令風跟仲人提起進模擬艙之事,仲人一口回絕。仲令風正要爭辯,仲人接到搶救蕭亮的電話,急忙趕往酒泉。仲令風見父親不答應他進模擬艙,無奈之餘只好回到8101。仲人連夜趕到酒泉時,蕭亮已經去世。仲人和方明俠、祝慶久等人查看地面模擬艙準備情況,方明俠建議地面模擬艙內增加試驗項目,祝慶久乘機提起進模擬艙之事,仲人終於點頭同意,祝慶久急忙安排岳武侯準備進艙之事。莫如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身體,醫生告訴她情況不妙,建議莫如休息,作全面檢查,莫如沒太往心裡去,又忙於工作。仲令風和林兮回到家裡,仲令風說林兮不投他的票,對林兮的態度很不滿。仲人進來,仲令風急忙向父親求情,希望他在表決的時候能投他一票,仲人告訴仲令風他投了反對票,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去冒險。因為上次衛星走失問題,仲人擔心飛船也會出現同樣問題,飛船發射前夕,仲人深夜找毛家順問飛船返回的把握,毛家順被問得心裡發毛。

第20集

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前夕,仲人和指揮部成員到烈士陵園祭奠蕭亮,緬懷他為載人航天做出的貢獻。莫茹對此感慨萬千。著陸場、測控船人員全部到位,全系統做好了飛船發射準備,仲令風也走進地面模擬艙坐飛船同步飛行試驗,神舟飛船成功發射。飛船發射成功後,仲人和指揮部成員全部趕往北京指揮中心等待飛船返回的訊息,飛船就要進入返回測控段了,測控船傳來的數據卻顯示飛船運行軌道錯誤,有人擔心是日凌中斷干擾了測控船,張再面臨很大壓力,劉大謀趕緊讓地面模擬艙作補充試驗件車飛船性能,結果正常。仲人當機立斷,飛船按預定的理論數據進行測控,飛船返回調姿成功。十幾分鐘後,飛船返回預定著陸點,地面模擬艙里的仲令風堅持到了飛船落地的最後一刻,但他卻因為飛船艙內有害氣體超標而中毒,岳武侯林兮急忙將仲令風送往醫院,仲令風昏迷不醒。面對地面模擬艙里發生的意外,說明飛船離載人飛行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仲人要飛船系統半年之內攻破難關,加快工程的節奏,爭取早一天把航天員送上太空。祝慶久擔心仲令風中毒的事給航天員造成負面壓力,影響訓練,林兮卻建議仲人將飛船不完善的情況告訴航天員們,讓航天員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面對就必須要承受。一個多月後,海上測控船隊回來了,仲令雨看到其他人都有家人前來迎接,唯獨自己孤身一人,對父母哥哥都為工程忙碌的事很是感慨。他對測控船的新鮮感已經過去,私下裡籌備著自己的下一步打算。

第21集

測控船回來了,張再前來迎接,他見了小雨,對他暈船之事很是過意不去。仲令雨告訴張再要去深圳開發軟體,測控系統軟體成熟,沒有新東西,他不想再呆下去了,張再答應幫他瞞著仲人。去深圳前,仲令雨匆匆給仲令風打了個電話,告訴自己的要去深圳,仲令風得知他要去兩年多才能回來,擔心仲人一定會不滿他的舉動,特意到深圳來找仲令雨,仲令雨說他開發軟體是為了將來能套用到航天系統,並說不成功不會回去,仲令風知道勸不回他,讓他在深圳好好乾。兩年過去了,飛船準備進行最後一次五人飛船試驗,就要進場,一個不太起眼的故障又拌了工程的腳步。莫茹去醫院複查身體,醫生告訴情況她很不樂觀,要聯繫家屬,莫如執意不讓,回家後莫茹心情十分複雜,一時間難以面對這樣的結果。經過慎重的考慮,莫茹決定退休,一是為了安心修養,希望能延緩病情的發作,二是為了專心寫好載人航天大事記。退休前莫茹老到發射中心,故地重遊,她更加感覺到生命的寶貴和生的留戀,但是她只能數著日子過活了。岳武侯找林兮,希望她能夠勸動仲令風接替航天員大隊工作,林兮知道仲令風倔強難勸,只好答應尋找合適的機會,她要仲令風一起去水上訓練,幫她完成一個秘密的實戰計畫。飛船運進發射場了,剛剛開始測試,就發現飛船內部的插頭有一個點不導通,經多方查證,飛船上所用同樣插頭可能存在潛在的危險,霍雷建議全部更換,一下子引起軒然大波。

第22集

仲人接到孟化川電話,說飛船插頭出了問題,發射場建議拆換飛船內一百多個插頭,仲人急忙趕往發射場。仲人批評霍雷拆換飛船插頭的建議,他要霍雷寫出預防事故報告,霍雷領命。仲人找尚舉傑蕭和平談話,尚舉傑說飛船插頭的情況完全在工程允許範圍內,不能因小失大,仲人心事重重,找劉大謀商量,劉大謀說可以藉機整頓一下工程的質量,我們還不到非發射不可的程度。仲人對兩方都為確保飛船安全的態度左右為難,他讓莫如找來國外航天發射失敗的資料給大家看,螢幕上閃過一幕幕爆炸的畫面,航天員瞬間葬身火海。看完錄像,仲人讓大發表意見,尚舉傑說如果插頭是批次性問題就換。仲人要大家全部去工廠察看插頭問題,結果是批次性,拆換插頭勢在必行,試驗隊撤場,進行了一半的發射準備工作全部終止。航天員水上訓練,林兮設計的鯊魚計畫考驗航天員應急返回能力,仲令風帶鯊魚模型靠行航天員,南方鍾旭發現鯊魚襲擊,鍾旭情急之下,拿起救生手槍朝水裡開槍,岳武侯為救仲令風跳下水。

第23集

岳武侯住院,林兮告訴岳武侯病情已很久,仲令風知道岳武侯有意隱瞞病情,很是生氣。林兮藉機勸仲令風臨時代替岳武侯負責航天員大隊工作,仲令風深知岳武侯對航天員大隊的感情,不能讓他在這個時候退下工作,致意不肯。林兮對仲令風的做法很不理解,二人鬧翻。仲人接到發射場孟化川打來電話,說飛船插頭已拆換完畢,正在測試,仲人很是高興,特意來到發射場決定飛船上密封板之事。正當發射場測試剛剛順利起來,北京測試廠房傳來不測:新生產出來用於下次載人飛行的飛船剛剛展開初期測試,卻出現地線串電現象,原來是一名焊工師傅在焊接地線的時候弄錯了位置,蕭和平再次遭到打擊。仲人得知新飛船情況,急忙趕來查看,他對飛船出現這樣的粗心和疏忽很是惱火,一氣之下廢了新飛船,要飛船研究院將第一艘載人飛船重新投產。訊息傳開,研究院上上下下一片唏噓,毛家順特意為此事找莫如,希望莫茹說服仲人收回成命,生產一艘飛船很不容易。莫如答應勸說仲人。仲令風到醫院探視岳武侯,發現岳武侯已經出院,他以為林兮給岳武侯打了電話說他不當隊長之事,於是跑到林兮辦公室找林兮。

第24集

航天員到發射場進行發射前逃逸救生演練,祝慶久特意叮囑岳武侯注意安全。為防止發生以外,航天員在發射場沒有安排額外的活動,仲令風覺得很悶,找林兮商量,建議帶航天員出去轉轉,了解當地文化。林兮不同意,說休息和訓練才是正事。二人正在抬槓,被雷東進等人看見,大家都希望去當地的文物古蹟看一看,林兮只好勉強同意。仲令風從小在發射場長大,對當地文物古蹟了如指掌,他給大家大講特講發生在當地的歷史傳奇,林兮不希望歷史激發航天員的激動情緒,制止仲令風的做法。二人意見不和又起爭鋒,岳武侯見狀,帶領航天員們先回宿舍,留下仲令風和林兮。林兮再次提起岳武侯托她勸仲令風當隊長的事,仲令風向林兮道出心事,這個時候不能讓岳武侯退下來。神舟四號飛船臨近發射,仲人要去發射場,莫茹怕病情惡化不想再去。毛夫人找莫茹訴苦,說毛家順好多不是處。為了讓這些家屬們理解丈夫們的工作,莫茹決定帶家屬們去發射場看看。發射場寒流一波接一波,給飛船發射地來很大的障礙,著陸場因為天氣太冷,許多設備信號開始不穩定,仲人對此憂心忡忡,很多人建議推遲發射,仲人擔心越推遲天氣越冷,飛船發射會顯得更加被動。

第25集

火箭轉運到發射區,楊興浦擔心火箭內部的儀器受溫度影響,要霍雷增加幾個保溫設施。霍雷用盡招數,對火箭整體保溫進行了加強。即使如此,也還是不能保證火箭發射前的溫度,因為火箭發射前45分鐘要將所有的保溫設施撤離,還要將火箭暴露在寒溫當中。仲人建議推遲撤離保溫設施的方法保證火箭發射前的溫度,但因為增加了保溫設施,本來撤離就很緊張,如果推遲撤離時間,到時候會更加緊張,楊興浦再次提出推遲發射之事,一是演練撤離程式,二是期望氣溫能有所回升,仲人終於同意了。就在發射的前一天晚上,天氣預報顯示氣溫更加惡化,而且很可能再次降雪,仲人憂心忡忡,把氣象負責人叫來詢問天氣狀況,氣象負責人說雲層顯示降雪機率很大,除非有西南風,仲人說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戈壁灘的冬天不可能會刮西南風。大家建議繼續推遲發射等待時機。仲人對推遲發射心有餘悸,為了尋找到一點蛛絲馬跡說服眾人,他讓人搬來戈壁灘有史以來的氣象資料翻查,結果發現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天氣吻合,西南風不是天方夜譚,仲人決定按時發射。神舟四號發射前掛起南風,發射成功,岳武侯突然心臟病突發,莫如也不敢在發射場逗留,隨航天員們先行回到北京。

第26集

飛船圓滿落地,模擬艙里的仲令風也完成了所有的地面動作,精神抖擻地走出模擬艙,老總們都很高興,載人飛行的時機業已成熟,指揮部決定下一次正式載人飛行。仲令風到醫院看望已經作了心臟手術的岳武侯,答應接替航天員隊長職務,要岳武侯好好休息。仲人要仲令風負責好航天員訓練,並著手布置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計畫。指揮部決定白天發射白天回收,飛船要重新研製制導軟體,毛家順仲令雨要讓飛船控制落在理論原點,打一個標準的十環。飛船緩衝裝置不過關,研製新的緩衝裝置需要一年時間,指揮部要飛船系統不惜一切代價研製新產品,蕭和平再次面臨巨大壓力,成立攻關組日夜攻關,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新產品研製。林兮來看望莫如,意外地發現了莫如放在桌上的藥瓶,醫生出生的她一看就知道了內情,莫如說醫院已經沒辦法的事,誰也沒有辦法,她勸林兮不要聲張,一起保密她的病情,林兮十分傷心。

第27集

除夕之夜,仲令雨、毛家順、張再等人還在為軟體編寫忙碌,尚舉傑、蕭和平也都在挑燈夜戰,仲人把大家都趕回家去過年,等仲人自己回到家裡,已經累得精疲力竭,靠在沙發上睡著了。除夕之夜,美國哥倫比亞太空梭返回大氣層時發生爆炸,機上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難,回家過年的航天員們知道訊息後立即返回單位,仲人也召集指揮部成員開會,他說,載人航天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不管我們現在有多順利,都必須要警鐘長鳴。仲人又特意來看望航天員們,航天員們士氣都很高,他們把太空梭爆炸看得很平淡,仲人很是放心。首次載人飛船進場了,發射場全體人員準備好迎接第一艘載人飛船,每一項測試都倍加小心。航天員要進行最後一次野外適應性訓練,臨行前林兮特意來看望莫茹,買了許多藥叮囑莫茹注意休息,他們很快就會回來。莫茹要他們安心去訓練,林兮暗示要仲令風回家看望莫茹,仲令風卻因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火箭進場,仲人也隨之感到發射場主持飛船發射準備工作,莫茹病情驟然惡化,住院搶救,仲人得知後急忙趕回北京探視,他發現莫茹偽裝的氣色還不錯,略微放心,要莫茹好好養病,爭取早出院去發射場看載人飛船發射。

第28集

航天員沙漠訓練過程中,雷東進為了躲開後勤保障組的保護,半夜悄悄一個人走開。同伴鍾旭和南方走了兩天還沒有追上雷東進,急忙上報,仲令風知道知道雷東進有意進行單獨走沙漠的決心,心裡持贊同態度,沒有派直升機尋找,也不讓林兮通知指揮部。三天過去了,雷東進還是沒有訊息,林兮不顧仲令風反對通知了指揮部,祝慶久聞訊趕進叫派直升機搜救,他和劉大謀一起趕到訓練區,批評仲令風對待雷東進走單現象太過冒險,如果雷東進沙漠行走有任何閃失,我們將會損失一名優秀的航天員。直升機在沙漠中搜尋,他們找到了雷東進,雷東進卻不肯上飛機,他要堅持走完最後的行程。飛船新的緩衝機構研製成功,仲人很高興,他讓飛船系統趕緊投產,趕在航天員進發射場之前安裝飛船。莫茹不在家,仲人若有所失,他轉而去搜救去檢查工作,家門口仲人碰上仲令雨,他告訴仲令雨莫茹住院,仲令雨急忙去醫院看望媽媽。方明俠醫院探望莫茹,仲令雨來了,莫如不要方明俠告訴仲令雨實情。正在野外訓練的林兮知道莫茹住院,她知道情況可能不妙,要仲令風立即放下工作回去看望莫茹,仲令風不想為此耽誤訓練。莫茹知道自己最後的日子要來臨了,最後一次回家看看,為仲人整理衣物,並留下了最後的聲音。

第29集

醫院搶救莫茹無效,心跳減弱。顧大老總、祝慶久、方明俠三人趕到醫院,對莫茹隱瞞病情很是理解,顧大老總急忙通知搜救區的仲人回來,祝慶久、方明俠也緊急通知仲令風、仲令雨趕回醫院,仲人也交代好搜救區工作後,才急忙乘直升機返回。仲令風林兮第一個趕到醫院,發現莫如已撒手歸西,仲令雨無法接受媽媽去世的事實,不要醫生撤離救護裝置,仲令風極力強忍著悲痛,拉住弟弟不要吵鬧已經安息的媽媽。仲人趕到家裡,兩個兒子已經為莫如設了靈堂。仲令雨把莫茹的去世怪罪到仲人頭上,一氣之下離開家們去了發射場,仲人面對莫茹遺像,還有莫茹臨行前留下的錄音,痛不欲生,腦海里不斷地浮現莫如的身影。飛船發射在即,首飛航天員梯隊也產生了,仲人來到發射場,火箭飛船工作都很正常,仲人來到仲令雨房間,仲令雨還是不理仲人,他說沒有這樣的爸爸,他只關心他的國家。仲令風帶領航天員進場了,仲人在發射場迎接航天員的到來。安排好航天員之後,仲令風來到小時候曾經玩耍的弱水河邊,弟弟仲令雨一個人坐在河邊。仲令風勸弟弟理解爸爸的選擇,媽媽去世了,他們就是爸爸的精神支柱。火箭決定加注,航天員面臨最後抉擇的時間也到了,面對三個同樣優秀的航天員,身為教練的林兮不知道該選誰第一個飛上太空。

第30集

指揮部決定由雷東進擔任首飛航天員,一切安排妥當了,仲人心裡還惦記著小兒子仲令雨,父子二人在公園相遇,仲人對仲令雨說工作是做不完的,但他和哥哥永遠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仲令雨終於理解了父親的苦心,許多事情都可以選擇,但爸爸只有一個。 凌晨,雷東進準備出發,出征太空,首次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飛船在太空運行一天一夜,圓滿返回祖國大地,當人們沉浸在飛天圓夢的歡樂之中時,仲人悄悄退出,他想到了去世的妻子。

分集劇情資料來源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高明仲人
呂中莫茹
馬曉偉仲令風
曾黎林兮
李士希孟化川
雯艷丁雪亭
翟萬臣霍雷
荊明華蕭和平
祝士彬毛家顧
章傑大老總
王虎城祝慶久
金鑫岳武候
吳競方明俠
洪濤劉大謀
宋昊林仲令雨
謝偉才尚舉傑
崔可法楊興輔
趙曉明張再
管壽義季知生
王強雷東進
岳紅毛夫人
馮國慶空軍師長
孫洪濤鍾旭
趙汝平蕭亮
鐘山吳秘書
趙守凱張師傅
刁勇南方
弋楠趙小蘭

職員表

出品人張振華
導演寧海強
副導演(助理)王德慶
編劇北方
配樂張征
道具林英敏
燈光夏豐富
布景師穆建國

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神舟[同名電視劇] 神舟[同名電視劇]
仲人 演員高明
仲人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令長、衛星總指令長,軍人,軍銜由少將到中將。曙光號上馬時他還是一名年輕的工程人員,曙光號下馬後,仲人走上領導崗位。他一心夢想著載人航天工程,無奈技術、資金等等各方面因素都不成熟,仲人於是冒險簽約發射美國重量級衛星,研製大推力火箭,希望航天技術的進步能夠促成載人航天工程立項。
神舟[同名電視劇] 神舟[同名電視劇]
莫茹 演員呂中
莫茹是仲人的妻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資料室主任,後因病退休在家,編寫中國載人航天大事紀。莫茹一方面要支撐起整個家庭,另一方面,她也是陪伴著仲人、陪伴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走過來的行內人,並以旁觀者的身份告訴世人。最後因不治之症撒手人間,只留下了沒有完成的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
神舟[同名電視劇] 神舟[同名電視劇]
仲令風 演員馬曉偉
仲令風從小在航天城長大,因為小時候耳聞目睹,加之小時候觀看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岳武侯訓練,做航天員成了他的夢想和追求,於是來到8101。仲令風參加航天員選拔,一路過關入選航天員。就在航天員大隊成立之際,架機出事,與航天員失之交臂。仲令風痛苦,直到岳武侯發病,無法繼續航天員訓練工作,仲令風才慢慢轉變過來。
神舟[同名電視劇] 神舟[同名電視劇]
林兮 演員曾黎
林兮畢業後來到8101工作,愛好廣泛。載人航天工程啟動後,林兮被召回學習航天員心理教程,成為8101的一名老師,參與航天員選拔。因為特殊的工作關係,林兮必須和仲令風保持距離,仲令風以為林兮對他變心,而林兮也只有把這些埋在心底,全身心投入工作。

角色介紹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飛船系統在發射場有專門的飛船測試廠房,裡面有專門的飛船工作平台,還有很多測試設施,製作組想借用這個廠房模擬飛船在北京廠房測試的場景。但那些設備都是飛船系統的,已經調試好準備執行神舟六號飛船任務,所有的測試設備狀態都不能隨便動,上面還貼著封條。如果要用這些設備,必須要飛船系統的負責人簽字、上報指揮部批准。按照正常的程式,這些程式批報下來至少也需要半個月左右,因為飛船系統的人全都在北京,需要到北京去協調。幾次協調不成,有人就開始埋怨編劇北方,說總是寫這些沒有辦法拍攝的東西。最後還是盡最大努力去協調,找了有關領導,最終同意他們進去用工作平台。進了飛船測試廠房,一開始大家都很興奮,但是集中拍攝的時候就容易疲勞。拍到第三天,飾演飛船總師的荊明華同志受不了。北方看大家那么為難,就跟導演商量刪掉技術的戲份。導演寧海強開始不吭聲,後來再說的時候,有點生氣,堅持不刪。為了把技術的戲做得活躍一點,通俗一點,導演想了各種法子,努力做到通俗易懂。晚上看剪輯回放的時候,大家又都覺得技術的戲好看,後悔拍少了。

•該劇後期改動最大的是航天員的戲。劇本中對航天員的戲劇描述是很充分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拍攝不了,很多精彩的東西只好捨棄。如原先開場的一場戲是描寫航天服試驗的,其中涉及很多特種工具車、摩警等。這場戲最後安排在北京拍攝,但那時是2005年元旦,很多演員檔期都到了,拍攝非常緊張。結果到拍攝時,因為放假期間找不到人、特種工具車和摩警,沒法拍攝,只好放棄。

•在沙漠拍戲很苦,拍攝受光線的限制。沙漠離生活區很遠,且必須要越野車才能進去,而大的發電車進不去。劇組為了趕光線,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在一次拍攝航天員沙漠訓練的過程中,為了趕黃昏的光線,結果半路上出車禍,導演受重傷,昏迷兩天才醒過來,而劇組一位年輕的同志沒能搶救過來。這件事情對劇組打擊很大,該劇差點因此夭折。後來劇組決定,由剪輯師、攝影師和分組導演組成一個臨時導演組堅持拍攝,劇組的演員同志們也盡全力配合。導演寧海強醒來以後就在病床上堅持工作,每天給導演組講戲,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編劇北方每天在拍攝現場,晚上改戲,白天跟著拍攝。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劇是獻給神舟背後十多萬默默奉獻的航天人。航天員的職業具有悲壯的審美品格,強烈的故事懸念加上悲壯的人物性格衝突,是創作好看故事的戲劇基礎。在劇中,可以看到航天員選拔的神秘過程。劇中航天員角色形象是根據眾多航天員的生活原型改編的,其中就有楊利偉、聶海勝的原型特徵,劇中表現他們鮮為人知的故事。此外,劇中還涉及到了女航天員的故事。

中國在載人航天事業中十多年的艱苦奮鬥歷程是多么不容易。火箭和飛船是由10多萬個元器件組成、100多萬個程式語言控制,其中任何一個元器件和程式出現問題都會釀成無法挽回的災難。而更感動的是,截止到2005年11月,已有600多位為中國航天事業付出生命的無名英雄靜靜地躺在酒泉衛星基地烈士陵園中。

該劇最早由總裝電視藝術中心和總編劇海波牽頭,自1999年開始策劃,初步預想與神舟一號發射同步進行。可計畫總趕不上變化,海波的劇本寫了改,改了寫,為追求精確,直到2003年找到紫禁城影業時,又反覆修改了近一年才正式進入拍攝。

拍攝過程

為求“科學性和專業性”,劇組安排主創人員親赴西昌衛星發射基地體驗生活。

2004年9月15日,該劇在北京航天城舉行開機儀式。為了能真實再現“神五”升空的光輝時刻,整個劇組在酒泉基地,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已工作幾個月。劇中80%的場景都採取實景拍攝,如酒泉一望無際的戈壁與沙丘、金黃色的胡楊林、指揮發射中心、測試中心、太空人訓練中心以及安眠著600多名航天人的烈士陵園等人們耳熟能詳但一直不得而見的“秘密”場景。

導演寧海強為了讓演員的表演最大限度接近真實,採用了競爭機制,扮演“楊利偉”的演員要到最後才拍板。為此,王強、孫洪濤、刁勇三位主演要把有關“楊利偉”的戲各拍一遍。

由於只是模擬拍攝,主演們無法體會神舟飛船發射時和著陸時的真實感受,楊利偉向大家講述了自己在“神五”感受到的“忽然騰空的失重感”,以及“漂浮”在太空艙內時如何鎮靜地調整狀態,使3位主演能更好地把握航天英雄的心理狀態。他還示範了在太空艙中如何進食月餅,如何用指揮棒點按鈕,如何把東西拋到空中;用航天員的規範動作現身說法,指導電視劇的實際拍攝 。

劇中許多場面都是真實的神舟六號的實驗場面,最後的鏡頭也在神舟六號發射前最終完成。拍攝過程中,運用了火箭、飛船、飛機、軍艦等裝備。

劇集評價

該劇展現大量鮮為人知的航天幕後故事,藝術性地還原了十多年來中國載人航天發生的驚天動地的歷史,沒有感到往常主旋律電視劇的慢節奏 (新浪娛樂評) 。

中國航天人的科學實踐和中國航天人創造的航天精神誕生了這部劇,該劇則反過來不僅培育提升了藝術工作者,也激勵了航天人,傳播了航天精神,它轉化為全民族的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推動著大家的事業前進。仲人這個人物集中了許多航天科學的指揮者們、高級專家們的智慧於一身,在劇中,他小兒子跟他說,你只關心你的國家時,而他說了一句“我就是國家的人”,這最集中的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評論家仲呈祥評) 。

宇宙飛船

宇宙飛船又稱載人飛船,(英語名為spaceship),是一種運送航天員,貨物到達太空並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它能基本保證航天員在太空短期生活並進行一定的工作。它的運行時間一般是幾天到半個月,一般乘2到3名航天員。截止目前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具備建造和回收宇宙飛船的技術。

前蘇聯宇宙飛船東方號宇宙飛船|上升號宇宙飛船|聯盟號宇宙飛船
美國宇宙飛船:水星號載人飛船|雙子星座號飛船|阿波羅11號
中國神舟系列宇宙飛船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就開始載人航天的研究,並曾做出過一個名叫“曙光”號的雙艙式飛船的全尺寸飛船模型,可當時的政治、經濟和工業基礎等條件均不成熟。隨著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1992年,黨中央批准研製載人飛船工程。自此,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並取得巨大成功。中國載人飛船系列有一個動聽的名字——“神舟”,它是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的,採用了多項新技術,其中一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中國載人飛船技術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的水平。
神舟一號1999年11月20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型長征-2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次日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神舟二號“神舟二號”飛船是中國發射的第二艘實驗飛船,它也是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航天飛船。“神舟二號”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運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
神舟三號神舟三號由推進艙、返回艙和軌道艙組成。飛船上沒有搭載航天員,只搭載了一個模擬太空人,該裝置可以模擬人體代謝、模擬人生理信號、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動參數,其技術狀態與載人狀態完全一致。台北時間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該飛船由“長征二號F”捆綁式大推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的。2002年4月1日,神舟三號飛船在太空繞地球飛行107圈後,準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的著陸場。
神舟四號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台北時間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神舟五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於2003年10月15日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這次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現由俄羅斯承繼)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神舟六號“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它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執行任務太空人是費俊龍聶海勝
神舟七號“神舟七號”在外形上與“神舟六號”有明顯的不同。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飛船總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 神七上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景海鵬。“神舟七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太空人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航天員送上太空並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