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污染

砷污染

砷污染是指由砷或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環境污染。砷和含砷金屬的開採、冶煉,用砷或深化合物作原料的玻璃、顏料、原藥、紙張的生產以及煤的燃燒等過程,都可產生含砷廢水、廢氣和廢渣,對環境造成污染。砷和砷化物一般可通過水、大氣和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造成危害。近年來砷污染中毒事件(急性砷中毒)或導致的公害病(慢性砷中毒)已屢見不鮮。

簡介

陽宗海砷污染事件陽宗海砷污染事件
在自然界中,砷主要以二硫化二砷(雄黃)、三硫化二砷(雌黃)、硫砷化鐵等形式存在。含砷礦石的開採和冶煉,以砷化合物為原料的玻璃、顏料、藥物、紙張、半導體等的生產以及煤的燃燒過程中,均可能造成砷對環境的污染。自然界的砷多為五價化合物,污染環境的砷多為三價化合物。

砷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接觸進入體內。無機砷在肝臟經甲基化後主要代謝為二甲胂酸,經腎臟排出體外。當砷的攝入量超過排泄量時,就會在肺、腎、脾、骨骼等部位,特別是毛髮、指甲中蓄積。三價砷在體內的蓄積性和毒性均較五價砷大。

主要來源

(1)砷化物的開採和冶煉。特別是在中國流傳廣泛的土法煉砷,常造成砷對環境的持續污染;

(2)在某些有色金屬的開發和冶煉中,常常有或多或少的砷化物排出,污染周圍環境;

(3)砷化物的廣泛利用,如含砷農藥的生產和使用,又如作為玻璃、木材、製革、紡織、化工、陶器、顏料、化肥等工業的原材料,均增加了環境中的砷污染量;

(4)煤的燃燒,可致不同程度的砷污染。

危害

各種砷污染可視情況引起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砷中毒,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

砷中毒的症狀可能很快顯現,也可能在飲用含砷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後才出現。這主要取決於所攝入砷化物的性質、毒性、攝入量、持續時間及個體體質等因素。

急性砷中毒多為大量意外地砷接觸所致,主要損害胃腸道系統、呼吸系統、皮膚和神經系統。砷急性中毒的表現症狀為疲乏無力、嘔吐、皮膚發黃、腹痛、頭痛及神經痛,甚至引起昏迷,嚴重者表現為神經異常、呼吸困難、心臟衰竭而死亡。

防治措施

防治砷污染應該狠抓源頭,從污染源抓起。
1、加強環境監測,建立重點地區空氣、水等流體中的砷污染預報機制,同時加強重點地區的土壤中砷的監測,解決好高砷地區人畜用水及農業灌溉用水問題。
2、加強含砷礦藏及其冶煉過程的管理,取締土法煉砷的工廠,冶煉砷的工廠和其它冶金工廠的“三廢”必須達標排放,對高砷煤採取強制性脫砷處理,從根本上降低空氣中砷含量。
3、加強含砷化工產品管理,特別要加強對含砷農藥和醫藥的監管,要加強這些毒性藥物的使用常識培訓,最大程度減少人為中毒情況的發生。
4、避免砷進入食物鏈,是防治砷污染的關鍵。

治理污染的措施

一旦出現砷污染,需要及時的治理,以防止出現更大範圍的危害,以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砷污染治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學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

化學方法

是指用化學試劑使砷變為人體難以吸收的砷化合物,如,在含砷廢水中投加石灰硫酸亞鐵液氯(或漂白粉),將砷沉澱,然後對廢渣進行處理,也可以讓含砷廢水通過硫化鐵濾床或用硫酸鐵、氯化鐵氫氧化鐵凝結沉澱等。

物理法

主要是讓含砷污水通過特殊的過濾器,使砷富集起來變廢為寶,如,活性炭過濾法等。

生物方法

主要是指在砷污染的土壤或水體中種植能吸收砷的植物,以達到吸收砷的目的,如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種蕨類植物可吸收污染土壤中的砷。

砷污染事件

雲南陽宗海砷污染

2008年6月以來,雲南省高原湖泊陽宗海遭到砷污染,沿湖近10萬名民眾飲水困難。污染事件是因為雲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公司違反國家規定,未建生產廢水處理設施,大量含砷廢水在廠內循環,又由於沒有做防滲處理,多年積累的砷污染物逐步滲漏釋放,污染地下水,導致了陽宗海水體嚴重污染。經檢測,陽宗海砷濃度值竟高達0.128毫克/升,按照中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其限值規定為0.05毫克/升,陽宗海已完全“不能飲用”了。事件發生後,雲南問責26名國家公職人員,12人免職。

廣西河池砷污染

2008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城江區東江鎮部分村民出現尿檢砷超標、有疑似中毒情況。當地醫院專家組會診後認定,中毒與村民飲用砷含量超標的水有關。此次事故系河池市加遼社區附近的金海冶金化工公司含砷廢水溢出,外泄進入周邊江葉屯水塘,並通過消水洞污染地下水。事故涉及兩個村莊。事發後,河池市5名在砷中毒事件中執行不力的官員被免職。

山東臨沂砷污染

2009年7月23日,山東省南涑河出現突發性砷化物超標現象,臨沂市隨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早在今年初,臨沂億鑫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有關部門許可及辦理工商、環保等手續,私自上馬阿散酸生產設備進行生產,將大量含砷有毒廢水排放到南涑河中,致使整個南涑河流域及下游的江蘇邳州水體砷超標,造成重大環境污染。

德國生產啤酒部分被砷污染

2013年4月7日,德國啤酒享譽世界,相當部分銷往國外。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一些德國啤酒因生產中使用的過濾物質被砷污染。研究人員對140份德國啤酒樣本進行了砷和鉛等物質的檢測。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飲用水中砷的限值是每升0.01毫克,而一些啤酒樣本中的砷含量已超過這一限值。一種被稱為硅藻土的過濾物質或許是罪魁禍首。研究人員認為,消費者不必擔憂,因為這些德國啤酒的“砷含量依然處於低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