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葵

皇后葵

金山葵 (學名:Syagrus romanzoffiana (Cham.) Glassm. )別名皇后葵,是常綠喬木,乾直立,中上部稍膨大,光滑有環紋。羽狀複葉長達5米,每側小葉200枚以上,長達1米,帶狀,常1或3-5枚聚生於葉軸兩側。雌雄同株、異花,雌花著生於基部。果實卵圓形,有短尖。花期4-5及9-10月,果實在當年或隔年成熟。羽狀複葉,呈光亮深綠色,葉柄呈灰褐色。葉圍繞軸心生出,分布較為凌亂,是皇后葵在棕櫚科植物中最明顯的辨別特徵。花黃色,非常細小,聚生成穗狀花序。樹皮呈灰色,樹幹表面布滿不對稱的環狀條紋。 產於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國,中國南方地區很早就有引種栽培。性喜溫暖、潮濕、陽光充足的環境,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其生長適溫為22~28℃,可耐短時間0℃以下低溫。可作庭園觀賞樹或行道樹,亦可作海岸綠化材料。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喬木狀,乾高10-15米,直徑20-40厘米。

皇后葵 皇后葵

葉羽狀全裂,長4-5米,羽片多,每2-5片靠近成組排列成幾列,每組之間稍有間隔,線狀披針形,最大的羽片長95-100厘米,寬約4厘米,頂端的稍疏離,較短,狹成線形(寬約2厘米),具1條明顯的中脈,橫脈細而密,兩面及邊緣無刺,背面中脈上被鱗秕,羽片先端淺2裂;葉柄及葉軸被易脫落的褐色鱗秕狀絨毛。

花序生於葉腋間,長達1米以上,一回分枝,分枝多達80個或更多,每分枝長30-50厘米,之字形彎曲,基部至中部著生雌花,頂部著生雄花;花序梗上的大苞片(大佛焰苞)舟狀,木質化,長達150厘米,寬達14厘米,頂端呈長喙狀,背面具縱溝槽;花雌雄同株;雄花長7-16毫米(頂部的較短);雌花長達4.5-6毫米,寬4-6毫米。

果實近球形或倒卵球形,長3厘米,直徑2.7厘米,稍具喙,外果皮光滑,新鮮時橙黃色,乾後褐色,中果皮肉質具纖維,內果皮厚,骨質,堅硬,內果皮腔形狀不規則,近基部有3個萌發孔。種子與內果皮腔同形,胚乳均勻具棱,中央有1個小的空腔,胚近基生。

花期2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生長環境

金山葵喜溫暖,濕潤,向陽和通風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2--28攝氏度,能耐-2攝氏度低溫,可耐短時間-5攝氏度以下低溫,要求肥沃而濕潤的土壤,有較強的抗風性,能耐鹽鹼,較耐旱。

分布範圍

原產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分布於各熱帶、亞熱帶地區。

栽培繁殖

皇后葵 皇后葵

對多年生較大株,也可利用根櫱進行分株繁殖,因常見栽培的金山葵只此一種,在中國尚未見有結實者。將根基部萌生的櫱芽切下單獨栽植,如孽芽無根,可將其插入砂中,保持一定濕度,溫度保持25℃左右,一個月後可生根。

金山葵通常約三年左右進行分盆一次。在4月份結合換土換盆時進行分盆,從盆內磕去土原坨,抖掉陳土,選分櫱比較多的植株,用利刀或枝剪從基部連線處將植株分割成數叢,每叢最好有兩個以上的櫱芽,並保持優美的株形,分別上盆,置放在20℃左右的室內,經過1-2年的精心養護,即可成為新的植株。

盆栽金山葵較喜肥,在其旺盛生長的5-10月份每1-2周施一次有機肥液,可促使植株旺盛生長。在大盆里生長的大株金山葵,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大,可在栽植時,在盆土底部適當放些牲畜蹄角片或碎骨塊作基肥,並在10天左右追施一次有機薄肥液,以促使植株健壯,株型規整均勻、美觀。

也可用種子育苗。一般10年生樹可開始結實,6-7月份開花,9-10月份果熟。果皮具纖維質,采後堆漚10天左右,等果皮腐爛後,置水中用木器廠棒沖搗,液汁具刺激性,忌用手搓,以防發癢。種子忌日曬,顆粒大,千粒重達2700克,有5-8個月的休眠期,個體間的休眠深度亦不齊,不宜隨采隨播,宜將種子混濕沙貯藏。翌年5月份播種,發芽極不整齊,夏季高溫期,發芽前後可持續100天左右,發芽率約為60%。一般不宜將種子直接播至圃地,以節省管理用工,宜淺播於濕沙床內催芽,發芽後分批帶芽點播至圃地。苗期可不遮蔭,生長較快速,一般2年生苗可上盆,3-4年生苗可出圃供園林綠化。

注意事項

【土壤】:生長勢較強,根系發達,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盆栽時,可用園土和腐殖質土等量混合作為基質。一般每1—2年換盆一次,換盆時去掉部分舊土,剪去部分老根,用新土重新種植,並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機肥。

【溫度】:生長適宜溫度為18—30度,越冬溫度為3度,可忍受短時間-1—-2度低溫,長期低於此溫度會受到凍害。

【光照】:為喜光植物,生長期要充足的陽光,它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也適於室內光線較明亮處栽培觀賞。

【澆水】:根為半肉質,其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在3—10月生長期,每天可澆水1次,其他季節澆水時要掌握乾濕適中,切忌盆土積水,以免引起爛根。休眠時只需保持盆土濕潤即可,乾燥氣候條件下要向葉面噴水,以保證葉面濃綠且有光澤。

【施肥】:生長期一般每月施液肥或複合肥1—2次,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

養護要點

金山葵金山葵性喜溫暖潮濕陽光充足的環境,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其生長溫度22-28度,可耐0度以下的低溫。病蟲害發生少。耐烈日,亦稍耐蔭蔽。喜土層深厚、肥沃濕潤作基肥,每年施氮肥1~2次,可保持葉片青綠,不出現乾黃現象。春、夏、秋三季應遮去陽光50%左右,不可在強烈陽光下直曬,否則會使葉片乾邊、焦尖,失去觀賞價值。冬天在室內可放在陽光直射處。

金山葵株形美,較喜陰,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生長季節必須保持盆土濕潤和植株周圍有適當的空氣濕度。金山葵怕冷,耐寒力差,露地在蔭棚放置的盆栽金山葵必須在9月下旬搬入室內,越冬期白天室溫在25℃左右為好,夜間室溫應保持在15℃以上,至少要保持在10℃以上,若長時期低於5℃,則要受到凍害。在越冬期間,還必須注意經常擦洗葉面或向葉面少量噴水,以清洗葉面,保持葉面清新而亮麗提高觀賞效果。

1、喜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壤,不耐鹽鹼,也不耐強酸,不耐乾旱瘠薄,也不耐水澇。

2、喜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5—30℃,越冬溫度要在10℃以上。

3、耐蔭性強,忌陽光直射,葉面會變成黑褐色,並逐漸枯黃;夏季蔭棚下養護,生長良好。

4、喜濕,在乾旱的環境中葉面粗糙,並失去光澤,生長期每2天澆水一次,夏季應每天澆水,並向葉面噴水。

5、盆栽或換盆時,另加少量腐熟餅肥作基肥,生長期每15天施追肥一次,立秋後停止施肥;金山葵通生長較快,根系發達,應每年早春換盆一次,換盆時切除部分老根,剪除植株基部的枯黃老葉,更換一些新的培養土,有利生長。

6、病蟲害:夏季多雨濕熱季節,易染霜霉病,可噴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防治,發現介殼蟲可用氧化樂果噴殺。

主要價值

皇后葵 皇后葵

樹形蓬鬆自然,顯示出示出朝氣蓬勃,雄壯自立。在棕櫚類中,另成一景,為展示熱帶風光的常見樹種。

可做行道樹,園景樹,或單株種植於門前兩側,或不規則種植於水濱、草坪外圍,與鳳凰樹等花木類配置種植,可添園林景色。

幼樹大盆栽植,可作展廳、會議室、候車室等處陳列,為優美的觀葉盆景。

金山葵既可作庭園觀賞樹,亦可作海岸綠化材料。 金山葵的種子可用來製作項鍊,花粉是良好的蜜源。金山葵籽很漂亮。

金山葵 金山葵

金山葵樹形高大優美,頭徑可達40-50公分,15年即可長到5-8米,是非常珍貴的城市庭園綠化品種,也常用作行道樹。

棕櫚目百科

矮瓊棕
矮菜棕
檳榔屬
檳榔
版納省藤
白藤
貝葉棕
貝葉棕屬
變色山檳榔
長鞭藤
長穗省藤
粗壯省藤
刺葵
刺葵屬
長枝山竹
粗棕竹
菜王棕
菜棕
菜棕屬
多穗白藤
大藤
多果省藤
滇越省藤
滇南省藤
大喙省藤
多鱗省藤
短葉省藤
倒卵果省藤
電白省藤
單葉省藤
短穗省藤
大白藤
滇緬省藤
多刺雞藤
短軸省藤

大葉蒲葵
大果蒲葵
大鉤葉藤
多裂棕竹
滇西蛇皮果
大絲葵
二列省藤
二列瓦理棕
桄榔
桄榔屬
桂南省藤
高毛鱗省藤
高地省藤
廣西省藤
弓弦藤
管苞省藤
鉤葉藤屬
高地鉤葉藤
鉤葉藤
黃藤
黃藤屬
黑鱗秕藤
褐鱗省藤
海棗
華山竹
皇后葵
假檳榔
假檳榔屬
巨藤
尖果省藤
酒椰
酒椰屬
金山葵屬
寬刺藤
闊葉雞藤
闊葉省藤
蘭嶼省藤
裂苞省藤
柳條省藤
兩廣石山棕
林刺葵
六列山檳榔
綠色山檳榔
蘭嶼山檳榔
龍棕
勐臘鞭藤
勐捧省藤
緬甸省藤
密花省藤
勐龍省藤
毛鱗省藤
墨脫省藤
美麗蒲葵
密花瓦理棕
南巴省藤
屏邊省藤
蒲葵
瓊棕屬
瓊棕
琴葉瓦理棕
三藥檳榔
雙籽棕
省藤屬
上思省藤
散尾葵
散尾葵屬
石山棕
石山棕屬
水椰
水椰屬
山檳榔屬
絲狀棕竹
蛇皮果屬
山棕櫚
絲葵
絲葵屬
糖棕屬
台灣省藤
泰國瓦理棕
五脈剛毛省藤
無莖刺葵
王棕屬
王棕
瓦理棕屬
瓦理棕
小花桄榔
小省藤
小白藤
纖細山檳榔
小鉤葉藤
細棕竹
雲南省藤
陽春省藤
盈江省藤
瑤山省藤
椰子屬
油棕屬
油棕
燕尾山檳榔
雲南瓦理棕
棕櫚
中穗省藤
杖藤
澤生藤
直立省藤
棕竹屬
棕竹
棕櫚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