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王朝(俄語:Рюриковичи)是統治東斯拉夫人的古羅斯國家的第一個王朝。大致相當於今日俄羅斯東歐部分地區、烏克蘭、白俄羅斯部分地區。基輔羅斯是由來自北歐瑞典的瓦里亞基人建立的,其首領名為留里克,故稱為留里克王朝,公元882年開始定都於基輔,故又稱基輔羅斯。 留里克王朝的最後一位沙皇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於1598年去世後,該王朝最主要的一系遂斷絕。另外,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彼得三世·費奧多羅維奇之妻著名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與俄羅斯留里克王朝有血緣關係為留里克王朝的後裔。

基本信息

概觀

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

古羅斯和莫斯科公國的封建王朝。因王朝的奠基人留里克而得名。據古羅斯第一部編年史《往年紀事》記載:瓦里亞格人留里克兄弟三人應諾夫哥羅德貴族的"邀請",於862年渡海來到諾夫哥羅德,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羅斯國。留里克王朝始於此。王朝的第二任王公奧列格於882年攻占基輔,建立基輔羅斯封建國家。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宣布希臘正教派的基督教為國教。12世紀,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發展,各地大貴族勢力增強,割據一方,竭力擺脫基輔大公的控制。12世紀中葉,基輔羅斯分裂為10多個公國,留里克王朝也分裂為許多支系,每個公國都由一支系統治。14世紀以後,莫斯科公國崛起,逐漸征服其他割據勢力,實現了國家統一,莫斯科系的留里克王朝成為全國的統治者。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雷帝)加冕稱沙皇,留里克王朝成為第一個沙皇王朝。1584年伊凡四世死後,王位傳給其長子費多爾·伊凡諾維奇。1598年費多爾死後絕嗣,留里克王朝遂告終結。留里克王朝統治達736年之久,為俄羅斯帝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發展歷史

11世紀後半期基輔羅斯開始解體,內戰與外族入侵破壞令其走向蓑落。1240年被蒙古帝國征服,成為成吉思汗長子術刺之子拔都所建立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的藩屬。羅斯各國還受到一些古代歐洲國家的入侵和統治。此時羅斯的土地分成東北、西北和西南三個部分,以後在這些地區分別形成了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等三大東斯拉夫民族。

14世紀莫斯科公國開始興起,1480年伊凡三世擊敗了金帳汗國的軍隊,羅斯國家開始建立並統一,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國家,疆域北達白海,南抵奧卡河,西及第聶伯河上游,東至烏拉爾山脈。長期的對內對外戰爭使軍役貴族階層不斷擴大,俄羅斯由此逐步走上了農奴制的道路。

社會情況

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王朝定都基輔的時候階級與貧富分化雖已出現,但農村公社制卻依舊根深蒂固地繼續存在了近八百年,成為俄民族的一個顯著特色。王朝初期,對內實行索貢制。每年春夏兩季,俄羅斯大公率領親兵向平民商人征取手工業品、蜂蜜、蜂蠟等物品。到十一世紀,羅斯人才從原始生產力轉變為封建制度。隨著經濟文化發展,基輔羅斯不斷通過戰爭擴張。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強迫全體羅斯人受洗,拋棄舊的多神教,改信東正教。改信東正教的羅斯加深了與西歐、拜占庭的文化融合。基輔是連線東方西歐之間的交通要道,隨著商業的發展,手工業開始在羅斯發展進來,在基輔城內開設了鍛造刀劍的作坊。基輔羅斯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國家。

在基輔城裡,建築了輝煌的皇宮、威嚴的教堂、牢固的城牆,現存著名的索菲亞教堂。 十一世紀後半期,由於王位之爭和各地農奴制生產力的發展不平衡,波蘭、北歐民族的入侵,基輔羅斯四分五裂。

臣服於蒙古

十二世紀時,在蒙古草原上崛起的蒙古人,憑藉他們驃悍的騎兵,靈活多變的包抄、圍堵戰術、鐵血的紀律、縱橫歐亞大陸。他們往往每個騎兵擁有兩匹馬,飢食馬肉,渴飲馬血,日夜行程二、三百公里。蒙古所到之處,城市化為灰燼,人民血流成河。他們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帝國。中國本部(含蒙古)是大漢直轄之地,是為元朝。伊爾漢國包括伊朗、阿富漢、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察哈台漢國含中亞大部分地區,金帳漢國統領北亞、東歐。印度漢國涵蓋南亞。蒙古帝國勢力一度達到亞平寧半島、希臘半島、波羅的海、德意志、波蘭、印度尼西亞群島。除了日本、英國、西歐和一些偏遠海島,整個歐亞大陸呻吟在蒙古人鐵蹄下。從1240年起羅斯王公和教會成了金帳漢國的奴僕。在羅斯的各個城市裡最豪華的房子裡住著大漢的代表,他們催取稅收,發布命令,王公和神甫們低聲下氣,趨前趨後唯恐伺奉不周,得到的卻是責罵、侮辱、毒打,時刻有生命危險,每年各個王公定期去朝拜大漢,領取浩命,作為自己統治憑證。 蒙古人近二百四十年的統治,使俄羅斯經濟、文化、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十三、四節紀時,毀掉的城市的開始重建,手工業、農業開始恢復,商業的發展也加強了俄羅斯各地的聯繫。蒙古人的統治越來越不能被俄羅斯人民忍受,隨著各地王公勢力的興起,他們迫切需要取得獨立地位。教會勢力和商人、農奴主想從大漢手中獲取收稅權力,平民百姓也把自己的苦難原因歸結為蒙古人。蒙古人成為眾矢之敵。

復興

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

十四世紀蒙古人從中國退出後,又在中亞、印度等地遭到重大失

敗,加上各王公爭權奪利。金帳汗國開始分裂衰落。 十四世紀時,莫斯科公國開始興起。莫斯科偏處歐洲,遠離金帳汗國統治中心,又有森林沼澤的掩護,大批俄羅斯人在那裡找到避難之地,莫斯大公用權謀從金帳汗國大汗那裡取得了凌駕其他大公之上的權利,用大汗名義,狐假虎威極大加強了自己的國家力量。 1480年,伊凡三世最終擊敗了蒙古人。俄羅斯取得了獨立。金帳汗國留下的巨大地理真空,使地處有利位置的莫斯科公國快速擴張。 俄羅斯從蒙古人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優良的軍事技術,而且還繼承了金帳汗國廣大領土,殘酷的專制。 俄羅斯走向了既非西歐又非東方三大文明(中國、伊斯蘭、印度)的獨特航向,他們也自稱是"歐亞人"。長期的戰爭,形成了俄國人的流動性格。貴族打仗、農民種地,"民族的流動性格"也和"專制"、"農村公社"成了俄羅斯的三大痼疾。軍役貴族階層的相對擴大,使農村勞動力缺乏,俄羅斯走向了"農奴制"道路。伊凡雷帝(1533-1544)進一步加深封建制度,打擊、削弱大貴族勢力,殘酷亂殺、連年征戰,以擴大版圖。

歷史

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王朝的實際始祖為基輔大公伊戈爾·留里科維奇,其後代成為基輔羅斯的王公家族。按照傳統說法,伊戈爾為半傳說式的人物、諾夫哥羅德的第一位王公留里克之子,王朝的名字即源於留里克之名。

據編年史記載,留里克、西涅烏斯、特魯沃爾系兄弟三人,是來自北歐的瓦良格人(瑞典系的諾曼人)的領袖。留里克領導瓦良格人來到斯拉夫人的居住地。看來,他首先成為了拉多加的統治者。編年史說,留里克在諾夫哥羅德人的請求下,成為該城的大公,留里克王朝遂此奠基。然而,按照多數現代研究者的看法,他用武力奪取諾夫哥羅德的可能性顯然更大,因為史料提到在留里克取得公位之後不久即發生過一次起義。留里克的繼任者奧列格征服基輔,使那裡成為幾個世紀裡羅斯的政治中心。

從伊戈爾開始,古羅斯國家無論是基輔大公國還是封建分裂時各大小公國的統治者都是留里克王朝的成員。在封建分裂時期,留里克王朝亦分為幾個支系,其中最主要的是莫諾馬霍維奇支系(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的後代形成的支系)和奧利戈維奇支系(切爾尼戈夫王公奧列格·斯維亞托斯拉維奇的後代形成的支系)。莫斯科大公家族和沙皇屬於莫諾馬霍維奇支系中的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支系,尤其是弗拉基米爾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後裔。

在伊凡四世(雷帝)加冕為沙皇之後,留里克王朝成為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王朝。留里克王朝的最後一位沙皇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於1598年去世後,該王朝最主要的一系遂斷絕。但其他的家系仍然存在,如切爾尼戈夫公爵家族的後代。這些留里克王朝的成員大多數失去了世襲領地。一些留里克王朝的遺族成為帝俄時代的顯赫世家,如多爾戈魯科夫家族,列普寧家族和戈爾恰科夫家族;有些則混跡於中小貴族之中。還有一些支系在波蘭和立陶宛。在17世紀至19世紀,許多留里克王朝的家族迅速衰敗,有些甚至失去了公爵的頭銜。

歷代王公

留里克 862年- 879年

奧列格(Олег) 879年-913年

伊戈爾 913年-945年

奧莉加女大公 945年-962年

斯維亞托斯拉夫 962年-972年

斯坦尼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 ?972年~ 987年

書

維亞切斯拉夫·雅羅斯拉維奇 1054年 - 1057年

伊戈爾·雅羅斯拉維奇 1057年 - 1060年

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 1073年 - 1078年

達維德·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1087年 - 1097年

斯維亞托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 ?~ 1113年

維亞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 1113年 - 1125年

羅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維奇 1125年 - 1160年

羅曼·姆斯季斯拉維奇 1160年 - 1172年

亞羅波爾克·羅曼諾維奇 1172年 - 1174年

姆斯季斯拉夫·羅斯季斯拉維奇 1175年 - 1177年

羅曼·姆斯季斯拉維奇 1177年 - 1180年

達維德·羅斯季斯拉維奇 1180年 - 1197年

姆斯季斯拉夫·羅曼諾維奇 1197年 - 1213年

弗拉基米爾·留里科維奇 1213年 - 1219年

姆斯季斯拉夫·達維多維奇 1219年 - 1230年

斯維亞托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 1232年 - 1239年

弗謝沃洛德·姆斯季斯拉維奇 1239年 - 1249年

書

格列布·羅斯季斯拉維奇 1249年 - 1278年

米哈伊爾·羅斯季斯拉維奇 1278年 - 1279年

費奧多爾·羅斯季斯拉維奇 1280年 - 1297年

亞歷山大·格列波維奇 1297年 - 1313年

伊凡·亞歷山德羅維奇 1313年 - 1359年

斯維亞托斯拉夫·伊萬諾維奇 1359年 - 1386年

尤里·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1386年 - 1392年

格列布·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1392年 - 1395年

尤里·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1401年 - 1405年

王朝成員

本表僅列出基輔羅斯、弗拉基米爾、莫斯科三個主要公國和自伊凡四世以來的俄羅斯帝國的留里克家族統治者的名單。關於封建分裂時期各分封公國的情況,請分別參看以下主題條目:

羅斯各公國王公一覽

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

主要公國

布良斯克統治者列表

別洛焦爾斯克統治者列表

德米特羅夫統治者列表

戈羅傑茨統治者列表

庫爾斯克統治者列表

穆羅姆統治者列表

諾夫哥羅德統治者列表

下諾夫哥羅德統治者列表

佩列斯拉夫爾統治者列表

普斯科夫統治者列表

梁贊大公

羅斯托夫統治者列表

斯摩棱斯克統治者列表

蘇茲達爾統治者列表

特維爾大公

雅羅斯拉夫爾統治者列表 次要公國

安多加統治者列表

多羅戈布日-特維爾斯科伊統治者列表

卡戈羅姆統治者列表

卡申統治者列表

凱姆統治者列表

霍爾姆統治者列表

科洛姆納統治者列表

米庫林統治者列表

普龍斯克統治者列表

雷利斯克統治者列表

舍列什潘斯克統治者列表

斯塔羅杜布統治者列表

特穆塔拉乾統治者列表

烏格利奇統治者列表

烏赫托馬統治者列表

葉列茨統治者列表

扎賴斯克統治者列表

位於白俄羅斯的公國

波洛茨克統治者列表

圖羅夫統治者列表

明斯克統治者列表

位於烏克蘭的公國

別爾日統治者列表

切爾尼戈夫統治者列表

多羅戈布日-格林斯基統治者列表

加利奇統治者列表

盧切斯克統治者列表

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統治者列表

佩列亞斯拉夫統治者列表

普季夫利統治者列表

特列博夫利亞統治者列表

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統治者列表

茲韋尼哥羅德統治者列表

基輔大公

伊戈爾

奧麗加

斯維亞托斯拉夫一世·伊戈列維奇

亞羅波爾克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斯維亞托波爾克一世·弗拉基米羅維奇

雅羅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羅維奇

伊賈斯拉夫一世·雅羅斯拉維奇

弗謝斯拉夫·布里亞奇斯拉維奇

斯維亞托斯拉夫二世·雅羅斯拉維奇

弗謝沃洛德一世·雅羅斯拉維奇

斯維亞托波爾克二世·伊賈斯拉維奇

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

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

姆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

亞羅波爾克二世·弗拉基米羅維奇

維亞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

弗謝沃洛德二世·奧利戈維奇

伊戈爾二世·奧利戈維奇

伊賈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維奇

尤里·多爾戈魯基

羅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維奇

伊賈斯拉夫三世·達維多維奇

姆斯季斯拉夫二世·伊賈斯拉維奇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格列布·尤里耶維奇

弗拉基米爾·姆斯季斯拉維奇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

羅曼·羅斯季斯拉維奇

弗謝沃洛德三世·尤里耶維奇

留里克·羅斯季斯拉維奇

斯維亞托斯拉夫·弗謝沃洛多維奇

雅羅斯拉夫·伊賈斯拉維奇

因戈瓦爾·雅羅斯拉維奇

羅斯季斯拉夫二世·留里科維奇

弗謝沃洛德·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姆斯季斯拉夫·羅曼諾維奇

弗拉基米爾·留里科維奇

伊賈斯拉夫四世·弗拉基米羅維奇

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

米哈伊爾·弗謝沃洛多維奇

羅斯季斯拉夫三世·姆斯季斯拉維奇

丹尼爾·羅曼諾維奇

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弗拉基米爾大公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

弗謝沃洛德·尤里耶維奇

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

康斯坦丁·弗謝沃洛多維奇

雅羅斯拉夫·弗謝沃洛多維奇

斯維亞托斯拉夫·弗謝沃洛多維奇

米哈伊爾·雅羅斯拉維奇·霍羅布里特

安德烈·雅羅斯拉維奇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雅羅斯拉夫·雅羅斯拉維奇

瓦西里·雅羅斯拉維奇

德米特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安德烈·亞歷山德羅維奇

米哈伊爾·雅羅斯拉維奇

尤里·丹尼洛維奇

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維奇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

伊凡一世

謝苗·伊萬諾維奇

伊凡二世

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諾維奇

德米特里·頓斯科伊

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

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

莫斯科大公

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

尤里·丹尼洛維奇

伊凡一世

謝苗一世

伊凡二世

德米特里·伊凡諾維奇

瓦西里一世

瓦西里二世

伊凡三世

瓦西里三世

伊凡四世 俄羅斯帝國沙皇

伊凡四世

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

各國歷史

世界歷史,包含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歷史、及史前的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