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言說與社群認同

"Christian Literature

內容介紹

《生命言說與社群認同:希伯來聖經五小卷研究》對於分析聖經所表達的生命體驗及其中的社群認同有著特殊的意義。希伯來聖經是如何言說生命,以及如何影響社群身份意識的形成,是貫穿全書的兩條主線。圍繞著這兩條主線,聖經研究中的各種主要方法都有涉及。同時,考慮到中國學界聖經研究的起步性,對於希伯來聖經研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在腳註部分都有介紹,希望讀者能在進行專題研討的同時,也能獲得聖經研究的一些一般性知識。

作者介紹

李熾昌,愛丁堡大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學系教授,文學院副院長。紐約協和神學院“世界基督教”客座教授。專研希伯來聖經、古代西亞宗教與政治文化,並致力於跨文本釋本、比較經典研究。著有多本關於希伯來聖經、聖經解釋學的專著,相關論文亦發表於世界級學術期刊。任Global Bible Commentary,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Christianity的副主編,並任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Review of Biblical Literature, Quest, Journal of World Christianity等期刊的編委。
游斌,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副教授。1997-1998年劍橋大學訪問學人。2001年香港中文大學、2005-2006哈佛燕京學社的訪問學者。專研基督教經典,致力於在漢語語境中發展基督教研究與聖經研究。著有《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等書。在《哲學研究》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五小卷:經典、現代世界與闡釋路徑
第一節 經典與現代文化處境
第二節 一個文本,多個經典
第三節 希伯來聖經中的五小卷
第四節 五小卷的多重研究路徑
第二章 性別、社群與救贖:多元維度下的民族故事
第一節 廣西與社群:研究的基本路徑
第二節 縱與橫:從其他經卷理解《路得記》
第三節 開放還是封閉:後流放時期的猶太社群
第四節 血緣與恩慈:誰是真正的救贖者?
第五節 男女之間:性別政治視角之下的《路得記》
第三章 散居社群的民族與宗教意識:《以斯帖記》
第一節 《以斯帖記》的文學分析:歷史、美學及意識形態
第二節 確定與迷失:散居社群的身份意識
第三節 《以斯帖記》的敘述模式:約瑟故事、出埃及故事
第四節 隱藏的上帝:《以斯帖記》的神學問題
第四章 智慧、創造與生命:《傳道書》與希伯來智慧文學
第一節 伯來智慧文學
第二節 《傳道書》的外部考證
第三節 《傳道書》的多元主題
第五章 愛、欲與生死:希伯來愛經《雅歌》
第一節 希伯來聖經的“《雅歌》難題?”
第二節 一個《雅歌》,多種解釋:《雅歌》研究的方法問題
第三節 《雅歌》中的欲、愛主題
第四節 《雅歌》與希伯來文化的主流傳統
第五節 香柏樹下的愛情:愛的形而上意涵
第六節 《雅歌》身上的刺:寓意解經法問題
第六章 苦難中的信仰:《耶利米哀歌》研究
第一節 《哀歌》的作者問題
第二節 《哀歌》的文學特徵
第三節 歷史與神學:傳統的《哀歌》解釋
第四節 當代《哀歌》詮釋
第七章 從自然到歷史:節日意義的流動
第一節 從自然到歷史:節日意義的變遷
第二節 節日的歷史與倫理化
第三節 節日與經卷:五大節期與五小卷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