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魂族

烏魂族

“烏魂族”,2011年衍生的新詞,指的是學歷上含金量很高。雖然學歷上含金量很高。但是由於睡眠質量不好,每天給別人看到樣子都是非常不精神,對數字不敏感。是上司不重要的人群,可能是被炒,或者炒老闆的白領人群……被稱為“烏魂族”。

簡介

回到銳詞報回到銳詞報

烏魂族”,2011年衍生的新詞,指的是學歷上含金量很高。但是由於睡眠質量不好,每天給別人看到樣子都是非常不精神,對數字不敏感。是上司不重要的人群,可能是被炒,或者炒老闆的白領人群。大多數處於亞健康狀態,精神壓力大或是城市生活節奏過快導致應該休息的時候沒有休息好,工作的時候卻混混沌沌,提不起精神,從而工作頻頻出錯等等。

現狀

不知道什麼時候,烏魂族這個詞在職場上悄然流行開來,也成為了公司和企業最反感的一群,甚至有的公司在招聘員工時明文指出“不接收烏魂族”。根據多年的招聘經驗,很多既學習又有經驗的求職者我們也不得不捨棄,因為首先從精神狀態上不能給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在工作中這樣的人也多半缺少活力,無法勝任高壓力的工作,更不利於長期性和持續性的培養”。

案例

烏魂族烏魂族

劉女士哺乳期過了之後又重返職場,在總經理助理的崗位上做了兩年的她,卻發現並不如從前得心應手。由於生完孩子哺乳期內夜裡總要起來好幾次給孩子餵奶,當媽媽的辛苦讓她患上了失眠症,晚上睡不好,白天精力不濟,不是記錯重要客戶的電話號碼,就是陪領導應酬缺少活力,工作中連續出了幾次錯誤後,公司新的崗位調整後,很多和她平起平坐的員工都調了級別,而她卻以“經驗豐富,帶新人為由”被換了部門。從總經理身邊的大紅人變成邊緣人物。劉女士心裡怎么也不是個滋味,於是毅然辭職。劉女士儘管是一副衣著光鮮的白領范兒,不過面容憔悴,眼圈發烏,她自己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白天干什麼都沒有精力。她理解公司的決策,打算好好調整一段時間再去另謀職位。

原因

由於白領工作壓力較大,生活節奏快,職場競爭強,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困擾,有的甚至還嚴重失眠。在面對工作、升職時更是深受其擾,上文所說的劉女士的遭遇事實上折射出了一個群體的煩惱。白領失眠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不良的工作習慣和生活習慣以及社會及工作壓力造成的。需要患者自己不斷調整心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由來

也許是夜的美麗,也許是夜更自由,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夜晚無窮盡,黎明不要來。現代社會,大家沒了對黑暗的恐懼,反而是對白晝比較抗拒。
光亮的白天,意味著繞在身邊的老闆,意味著不自由的辦公室,意味著諸多自己不喜歡但又不得不做的工作。而夜晚,就不僅是另一段時空,它也是另一種社會關係,另一種個體存在,黑夜早就吞噬了老闆和辦公室。這么來說,夜就更招人喜歡。當然,也有人說,夜晚不睡,那還是因為工作,或因為還要加班,或因為工作產生的焦慮和壓力,讓腦子不自主地轉動而無法安息
好吧,我們承認工作和世界同樣具有複雜性。但無論如何,不管是主動不睡還是被動的失眠,在我們身邊總是存在許多晚睡者,必然的結果是,他們也是無數的白天犯困者。

事件

烏魂族烏魂族

近來,突然冒出一個新詞,叫做“烏魂族”便是與睡眠相關。指的是這么一群白領,他們由於睡眠質量不好,每天給別人看到的樣子都毫無生氣,上班的時候混混沌沌,對工作不敏感甚至容易出錯。很顯然,對於公司和老闆來說,這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群,以致某個招聘廣告,在備註中特地強調“不接收烏魂族”,簡直是將“烏魂族”看成企業工作效率的黑色殺手。

光看字面,“烏魂”二字還真是有點神秘有點邪。讀者若是有心,上網搜搜,基本上這是玄幻小說或是網路遊戲中的字眼。
若是從古語考察,該辭彙相對鮮見。與此相關的,說起來也有點意思,是唐代道士呂純陽呂洞賓的關於修行的詩詞——“把住赤烏魂,突出銀蟾魄。”其餘,出現的亦是“蟾魄烏魂”、“烏魂兔魄”等用法。這裡,“烏”代表的是太陽,古時有太陽是三足烏之說;“蟾”或“兔”則是指代月亮。烏魂二字,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太陽之精魂,或是陽氣。然而,看起來,傳統用法難以同睡眠不足、精神不濟掛鈎。或許,取其字面意思,烏通無,烏魂實為無魂之意。工作期間,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就此而言,工作已經成為一種負擔,甚至可以由此討論異化概念,甚至可以反思發展主義對人性生活的壓迫,甚至可以迎合現在人們所追求的幸福話題。不過這些東西也說得挺多,我們暫且放過。

影響

說回辭彙本身,迄今為止,網路對“烏魂族”描述頗多,也有平面媒體對該詞進行報導,但都沒有給出有關詞源的解釋,只是比較“簡單有力”地告訴讀者,烏魂族就是沒睡好沒精神的。說起來,這真不是好事,讓人一頭霧水,只會讓人更加睡不好。怎么就是烏魂族了,怎么就不能是兔魄族,或者,兔魄族還更適合描述那些對夜晚有依戀的人群呢。
當我們在談論犯困的時候,其實在談論信息傳播。各種公開信息傳播者包括媒體,儘量不要給人留疑惑,無論有意無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