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

潮州人

潮州人,亦指潮州民系,也稱潮汕人。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是指歷代從古中原地區(多數經福建中轉)遷居到廣東東部沿海一帶、近現代以經商著稱的漢族民系,潮汕人以潮州話為母語,現集聚于海內外近60個國家和地區。常住潮汕本土人口約1000萬,常住國內其他地區人口超1000萬,遷居海外人口約1500萬。潮州人有自己獨特且歷史悠久的潮州文化,是閩南民系的一支。潮商是潮州人的代表,他們善於經商,被譽為“東方猶太人”,足跡遍布全球。如今的潮汕雖被分為三個地級市,但他們同根同祖,永遠一句“膠己人”便緊緊地團結起來。2013年上半年,潮汕三市市長簽訂協定建立相關制度,開始逐步落實潮汕三市揭汕潮同城化,並討論構思規劃潮汕三市城際軌道。2013年3月,關於合併潮汕三市並升級為副省級“潮汕特區”的提案已提交全國兩會討論。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潮州人---在很多情況下是指原潮州民系,在國內有些人為了區分原潮州府與現潮州市,從而被其它地區(如原潮州民系中的揭陽、汕頭等地)改稱為潮汕人。實際上,“潮州人”為更多人接受的含義,應該是指原潮州府的人,但亦可以特指的講潮州話的人!(也就是說在特指的時候,不包含潮州府的客家人)。
但是,以前的海外潮州人(也稱唐山人),回潮汕地區探親,稱為回唐山。海外潮州人卻依然保持其原來的習俗把自己稱為潮州人,潮州人因此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上的潮州人是指如今的潮州市(整個行政區)人。而廣義上的潮州人指的是揭陽市、潮州市、汕頭市、豐順縣講潮州話人群,以及旅居海外等地的潮人。三市與豐順縣構成傳統的古潮州八邑。它雖然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中所占人口比例最少的民系,卻是中國南方乃至全球華人界最具影響力的民系。中國第一商幫---潮州商幫是中國最有實力的商幫,其中代表人物為全球華人第一富豪李嘉誠就是潮州人,也是如今的潮州市人。潮州歷代人才輩出,歷史名人如鄭時昌、王大寶、趙德、盧侗、陳一松、王源等人物,如當代再如國寶級國學大師饒宗頤、香港愛國實業家陳偉南、國際攝影大師陳復禮等人,他們都是潮州人傑出的代表人物。
人口:約3到4千萬
分布:廣東潮汕地區(揭陽市、潮州市、汕頭市、豐順縣)、港澳、東南亞、法國、澳大利亞等地
人種:黃色人種
民族:漢族
民系:潮州民系
語言:潮汕話、潮嶺語(半山客話)
主要分布:
海內潮州人主要分布在原潮州府的潮州市(湘橋區、楓溪區、潮安區、饒平縣)、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澄海區、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南澳縣)、揭陽市(榕城區、揭東區、揭西縣、普寧市、惠來縣)、豐順縣(留隍鎮、湯南鎮、湯坑鎮)。國內潮人約一千五百萬,海外潮州人約一千五百萬。
旅居海外的潮汕華僑、華人很多,主要是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高棉、越南以及北美的加拿大,歐洲的法國。其中集中最多的地方是泰國曼谷的唐人街,在這裡,幾乎處處可通潮州話,此外還影響了泰語的不少辭彙

備註:

廣東梅州地區的大埔、豐順縣等地舊屬潮州府,至今豐順南部的留隍鎮、湯南鎮、湯坑鎮仍說潮州話,傳承潮州文化禮俗,屬於潮州民系潮州人。解放前出生的不少大埔客很有潮汕認同感,諸如碧野、鄒文懷等人。豐順縣的客家人與大埔人是不同的,雖然豐順縣也是以客家人為主的縣,但豐順的客家人在祭祖時會請潮劇班,但大埔縣是沒有人喜歡聽潮劇的,大埔人祭祖時,也只會請廣東漢劇班演出社戲。可見,豐順客家人認同潮汕祖,而大埔客家人認同客家祖。
潮汕地區(揭陽市、潮州市、汕頭市、豐順縣)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分布(其中揭西縣、豐順縣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地區)。這些半山客兼具潮州人和客家人的雙重屬性。
潮州人所說的話存在很多不同的口音,特別是潮陽人說話的口音較重且很難聽懂,其他各縣的人聽不太懂潮陽人所說的話,故以前潮陽人有俗語:“潮州八縣,縣縣有語,惟獨潮陽無語”,潮陽人形容非潮陽人所說的潮州話:“你們說話輕輕,象唱歌一樣好聽,我們說話,象在吵架”,可想而知,潮陽人說話的口音有多重。但彼此之間相處一段時間後就能進行溝通
現今的潮州人由於他們居住的地方是屬於廣東省境內,潮語(又稱潮州話、潮汕話)屬於閩語系的主要分支,是使用人數很多的語言

不同解釋

“潮州人”在各地有不同的理解,以下簡要說明:
在台灣,一般是指客家人。台灣的潮州人一般是指講四縣腔、大埔腔、饒平腔、長樂腔的客家人,不包含講海陸腔的客家人(海陸腔屬惠州人)。他們主要是明末到清代從原潮州府遷到台灣的移民,其中清雍正十一年(1733)以後的嘉應移民,亦不算潮州人;但雍正十一年(1733)以前移居台灣的蕉嶺縣人(四縣腔),則有潮州人認同。而台灣的長樂腔,不僅是來自現五華縣(古長樂),還包含部分現揭西縣河婆一帶的移民。除這些被認同為台灣本省籍的客家潮州人外,改革開放以後移居台灣的潮汕三市人,也自稱潮州人,但暫時這些潮州人未能影響台灣人對“潮州人”的傳統理解
在香港人的理解之中,“潮州人”甚至是不包含潮汕地區的客家人的。他們是以語言來分別的,而不是以歷史行政區劃的淵源。但由於豐順籍有很多客家人(不僅是豐順籍的潮語人),也是認同潮州的,還有就是揭西客家也有很多人移居香港,因此雖然香港市井之民對“潮州人”的理解可能不包含客家,但實際上也是存在客家的。
在新加坡,新加坡最著名的就是潮州八邑會館,其中不包含豐順,而以南澳代替,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排除豐順的潮州會館(可能是唯一)。即潮安、饒平、澄海、潮陽、揭陽、普寧、南澳、惠來等八邑。但潮州人實際上又因為原籍大埔或者豐順的客家裔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李顯龍及泰國總理他信、英拉而感到榮光
在馬來西亞,“潮州人”一般是指籍貫潮安、饒平、澄海、潮陽、揭陽、普寧、豐順、惠來八邑的人。含豐順的“潮州八邑”的概念,得到最廣泛的認可。
在中國大陸,北京、上海、廣州、湛江、天津、琿春、哈爾濱等城市都有與馬來西亞的潮州八邑含義相同的潮州會館。

源流綜述

首先,我們要知道哪裡是潮汕,畢竟這個概念對於許多外地人而言比較混淆
潮汕,偏隅於我國東南沿海廣東與福建的交界處,潮州人自嘲為“省尾國角”。其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內雖有富饒的潮州三角平原,但生存環境並不十分理想,常受颱風及地震的威脅,如1922年8月大颱風,1969年的VIOLA大颱風與1918年南澳大地震,這些大災難給這片肥沃的熱土留下無法抹平的傷疤。海洋文化多少培養了潮州人敢於拼搏的精神。加上歷來地少人多,總面積104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0餘萬,人均可耕地不到三分田。故也培養了潮州人的精耕細作,有“種田如繡花”之美稱。同時商業文化濃厚,潮汕商人(潮商)是古代三大商幫之一。本土文化獨特,屬於中華文明的一支亞文化。她是一塊“十相留聲”的神奇土地,更是宋“前七賢”、明“後八俊”、近代千萬大潮汕英才生長的“海濱鄒魯”。潮汕跟福建、台灣都是同一祖先,所以很多習俗,語言都是很相識的。
潮汕大片土地在隋開皇十一年(591)以後為潮州府(郡)所管轄,傳統上稱這裡為潮州府地域;通常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而說潮州話的人為潮州人(這其中也包括少部分客家人)。
潮州人的定義不是一成不變,而應是一個歷史地域文化不斷演繹的稱呼。如今的潮州人已有了新的稱呼——潮汕人。既指揭陽市、潮州市、汕頭市三地級市以及豐順縣的留隍鎮、湯坑鎮、湯南鎮、東留鎮(04年併入留隍),有著同根同族的潮州文化背景的潮州民系。

東方猶太人

潮商是中國傳統的三大商幫,潮州會館以及潮州商會遍布海內外各地。潮州商幫最初出現雛形的時候,只有“三陽”,即海陽、揭陽、潮陽此三陽(既潮汕三市及豐順縣)。在清乾隆三年(1738)豐順建縣的時期,潮州商幫達到一個鼎盛時代,這也是含豐順縣的“潮州八邑”能夠名噪四海,並成為潮州商幫的代號的真正原因。這個時期含豐順縣的潮州八邑概念的定義,也是潮州商幫完成定型的標誌
潮汕商幫形成於唐朝後期,興盛於宋元明清。他們被譽稱為“東方猶太人”,四處漂泊,善於經商。他們對此稱呼也沾沾自喜,但缺乏了解這個辭彙的歷史來由。它不同溫州人是藉助媒體的宣傳而戴上也不同於客家人自我標榜的精神慰藉。背後卻是有一段讓人發冷汗的類似西方反猶排猶的排華運動。在上世紀初泰國國王MahaVajiravudh署名Asavabahu將境內的以潮州人為主的華人對比猶太人,人數少,卻吃苦耐勞善於經商,掌握著其經濟命脈,只是這篇文章充滿敵意,對以後持續一段時間的排華運動產生不少影響。雖然在本土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東南亞地區的排華運動卻是帶著血與淚,如印尼的“排華運動”(華人以閩南人為主),高棉的“排華運動”,越南的“排華運動”。台灣著名歌手侯德健有一首歌叫《潮州人》,就記述了潮州人在越南的“排華運動”所遭受的苦難
潮州人是以其商人本色為外人所認知。而惟利是圖精明過頭的商人,總歸招人嫉妒痛恨,這也是歷史上血跡斑斑的排猶運動的導火線,東南亞的“排華運動”也有相似的原因。大家都反猶,猶太人自己就更團結,對猶太的傳統就更保守,更珍惜。所以,猶太正教(OrthodoxJudaism)也是今日世界上最保守的宗教之一,他們有的保守到要搞多妻制的程度。在團結保守這些方面,潮州人也顯得非常的類似,這也是一些充滿偏見的外人一直“詬病”他們的地方。
而縱觀網上的評論,特別是觀察網易新聞的評論。只有稍微可能跟潮州人有關的新聞(甚至有時僅僅是因為主人公有一套功夫茶具),你就可發現各類捕風捉影、栽贓嫁禍,以及非常難聽的抨擊!和妖魔化潮州人的種種言論。而另外一方面,你卻會意外地發現幾乎沒有潮州人對此進行反擊,原因在於除了他們早就習慣各種無稽的是非排斥,還在於他們務實的性格特點。
綜上所述,做為廣東少數派的潮州人,很多時候由於背負著的“是非”要遠遠大於褒美,他們有成績時人家看不到,但一旦他們做錯了,就會被放大鏡無限放大,所以相對而言,潮州人拼搏爭氣能幹。但由於缺乏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單一的依靠其潮汕文化來維繫。雖然事實上他們差點有了自己的宗教——德教,不過這個宗教只能在東南亞一帶找尋到了。也許正因為這樣,以及隔鄰表面越來越繁榮的客家學及粵語強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他們開始防止自己的族群被邊緣化,不斷投入資金人力進行潮學研究。雖然潮學在全國範圍內是地域研究最出色的一門研究,但閩南民系的通病造成其研究者多少眼界不夠開闊(雖然相對其他閩南民系較好一點),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他們也大多只極限於本土,不善統戰。而在英文世界裡,你很少看到關於潮汕的論述。如果閩南民系他們始終把眼界限於自己生活的地域,且不積極參政議政,在未來廣東,做為少數派的他們必定吃大虧。
總之言之,東方猶太人這頂光環,其實對於潮州人而言是一種沉重,也是一種鞭笞,這需要他們不斷努力交出更好的試卷,來化解未來可能遇到的悲情。

性格特點

要想了解潮州人的性格特點,首先要知道他們所生長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背景
韓愈所說,“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擁其北”的地理因素多少培養了他們拼搏、精細、迷信三個特點。畢竟天災不斷,地少人多,你不拼搏不精細耕作就沒飯可以吃。故潮州人有“種田如繡花”的說法,這也是解放後各地爭相向潮汕老農學習耕作方法的緣由。他們的這種精細也外延到其文化性格,舉例說明,如大家都知道的潮汕牛肉丸其實本身來自客家,不過在善吃懂吃的潮州人中,憑藉其精巧的手藝,硬是把它們打造成自己的小食。至於在生與死的剎那,希望渺茫的時刻,信仰缺失的國人唯有求各路神仙保佑。而這也一直是一些大潮汕知識分子為其解釋的一個理由,他們認為在信仰缺失的國度里,在外人看來是屬於迷信的事物,他們認為這僅僅是潮州人的一種民間信仰民俗而已。這些民間信仰民俗一方面如宗教起著教化人為善的作用,最明顯就是這地區的各類潮汕善堂;另一方面也傳承了不少潮汕文化。比如在地方戲劇日益消亡的今天,潮劇卻因為民間信仰習俗的需要,依舊蓬勃發展。當然他們也意識到其中的一些鋪張浪費,也在試圖求變。另外對於廣府的“飄色”可以擺上宣傳台面,而潮汕的“營老爺”卻受到宣傳打壓,讓他們感覺應該求變。畢竟大潮汕知識分子在對比外國民俗如日本的抬神輿中,總覺得缺少包裝缺少舞台色彩
而在宗法制度的薰陶下,在金錢本位的氛圍下,或許我可以不負責任的說,他們更像是一個無政府主義的族群,他們也是一群隨機應變小農意識的現實主義者,他們信奉的是自治。如最具特色的潮汕善堂,是他們帶有民間信仰色彩的自治慈善機構。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他們甚至嘗試用善堂模式發展教育醫院等等,他們也把這些模式帶到國外,如泰國新加坡就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另外提及一下,他們甚至嘗試從風水的角度來治理鄉村的環境污染。只是在國內現時語境下,種種的想法受到了限制
無政府主義表現在民眾當中有時會體現出不信任政府,這也是他們以前很少從事政治活動的原因,而這就是他們區別於別的商幫,如徽商與浙商的一個重要標誌。然而只要威脅到他們的切身生存,他們就奮起反抗。如明清閉關鎖國中嚴厲的海禁,使靠海上貿易為生的潮州人無法營生,潮汕大海盜就應運而生,不過大潮汕本土知識分子多選擇用“潮汕武裝海商集團”來形容。
而在當前中國因為農村土地問題而造成的群體性事件中,廣東省大部分是發生在原大潮州汕地區。如何結合本地情況妥善處理這些內部矛盾,而不是標籤似的簡單粗暴處理,是政府人員需要細思的。
無政府主義對於文人而言,他們更傾向於自娛自樂,在一片自己的小園地里,鑽入故紙堆,怡然自得,有時表現的倒更像個隱士。他們不像其他文人,如客家廣府文人那樣樂意從仕喜歡隨意評論。
除了團結保守拼搏精細迷信這些共同性格外,事實上,潮州人還以榕江為界限,南北分出兩種不同性格的人群
榕江以北的潮州人,如潮安(今湘橋區、潮安區)、饒平、澄海(今澄海區、金平區、龍湖區)、南澳、揭陽(今榕城區、揭東區),豐順等耕土文化的影響顯著一些,他們的語言
也相對細膩婉轉,性格溫文爾雅,但就相對性格保守,有時顯得不夠大氣。但此地相對而言多出文人大學者,如潮州人津津樂道的國學大師饒宗頤,當代大學者陳平原,嶺南名詩人曾習經,著名作家許地山,當代著名教育家哲學學家歷史學家杜國庠,當代著名學者洪子誠,當代著名學者羅宗強,嶺南詞宗詹安泰,現代中國唯一真正的哲學家趙汀陽,散文大家秦牧,文妖哲學家張競生,當代著名劇作家郭啟宏,不羈才子蔡瀾,著名經濟學家許滌新,當代著名學者饒芃子,當代歷史學家陳春聲,當代語言學家林倫倫等等名家數不勝數。其他在本土一直默默耕耘保育潮汕文化的學者文人也是很多,如潮學界學者孫淑彥,潮劇界學者林淳鈞等等。
而榕江以南的潮州人,如潮陽(今潮陽區、潮南區、濠江區)、普寧、惠來等海洋文化的影響相對顯著一些,故語言相對粗重,而隨之性格粗獷,講究義氣。粗獷豪邁的英歌廣場舞蹈正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培育出來。這種粗獷豪邁的性格更多時候表現為不畏強權,敢於拼搏,另外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條。這種氣魄易造就許多的悲情英雄,如抗日名將翁照垣,保釣英雄陳毓祥。他們也是外人所謂的“潮汕大男人”的原型,不過這種大男人更多時候表現為對家庭的負責以致獨斷而帶來悲情。膾炙人口的新加坡電視劇《潮州家族》就很好的反映了大男人小男人大女人小女人種種悲情的愛恨情仇。而此相對來說也多出巨賈大商人,如林百欣、莊世平、鄭午樓、鍾廷森、連瀛洲、黃光裕、馬化騰、周澤榮等等。以及科學巨匠,如僅潮陽一縣市就有吳國雄、陳運泰、林尊琪、鄭儒永、馬大猷、周國治、郭予元、周福霖、佘畯南、唐希燦、范上達、郭慕孫、林勵吾等等兩院院士,以及劉遵義這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林垂宙這樣的外籍院士
當然這只是一種籠統的分析,像榕江以北也有李嘉誠,謝慧如,謝國民這樣的巨賈大人,而榕江以南也有鄭正秋,蔡楚生,鄭壽麟,馬思聰,郭任遠,鍾敬文這樣的大導演大音樂家大學者。大潮汕人傑地靈,有著其獨特充滿魅力的潮汕文化,而其光榮與夢想則需要各位潮人一同努力

飲食文化

潮州人飲食文化別具一格,潮州人飲食最為出名的是“潮汕菜”和“潮汕工夫茶”。
潮州菜:
潮汕菜源於潮州府,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潮汕菜可追溯到漢。盛唐之後,受中原烹飪技藝的影響,發展很快。唐代韓愈臨潮時,對潮菜美味讚嘆說:“……章舉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餘數十種,莫不可嘆”。至明末清初,潮汕菜進入鼎盛時期,潮汕城內名店林立,名師輩出,名菜紛呈。近代,由於潮籍海外華僑的往來,潮汕菜博採海內外名食之精華,菜式更加豐富多彩,質量精益求精。時至今日,潮汕菜已經發展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馳名海內外的我國名菜之一。潮汕地處亞熱帶,南臨大海,海產豐富。潮汕菜的最突出特點,是以烹製海鮮見長。對海鮮的烹調選料考究,製作精細,至於以醬碟佐料,達到新鮮美味,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郁而不膩。如鴛鴦膏蟹、生菜龍蝦、紅燉魚翅、蚝烙、清燉烏耳鰻、清湯蟹丸等,是潮汕菜海鮮類的代表名作。
潮汕菜的另一特點,是善於烹製以蔬果為原料的素菜。對蔬菜果品,粗料細做,清淡鮮美,營養豐富,如護國菜、馬蹄泥、厚茹芥菜、糖燒地瓜等,皆為美食家所稱道。潮汕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僅在於用料豐富,還在於製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點而多樣化,有煎、炒、烹、炸、燜、燉、烤、焗、鹵、熏扣、泡、滾、拌等,而且刀工講究。多樣化的製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風味特色
潮汕菜特別重視配醬調味。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醬碟,一菜一碟,鹹甜酸辣,各有講究。而醬料中的南姜、梅膏、魚露、紅豉油、三滲醬等,尤為潮汕特產。潮菜醬碟繁多,蔚為大觀。
潮汕菜在講究色、味、香的同時,還著意在造型上追求賞心悅目。廚師用竹筍、蘿蔔薯類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樣花鳥造型,作為點綴或菜墊,形成獨特的“彩盤”藝術。潮汕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道菜,其中鹹、甜點心各一道。喜席必有頭尾兩道甜菜,稱為“頭尾甜”。那道道噴香的潮汕菜加上潮州人的熱情好客,一定會令您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工夫茶:工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工夫乃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工夫。潮汕工夫茶是中國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在粵東地區更是把工夫茶作為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為工夫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代表人物

李嘉誠
出生日期:1928年7月29日(農曆六月十三日)
籍貫地:廣東省潮安縣
李嘉誠李嘉誠

出生地:廣東省潮州市北門街面線巷
家人:父親李雲經、母親莊碧琴、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娟
元配夫人莊月明、長子李澤鉅、次子李澤楷
身份:香港首富、“全球十大最具創意和成功商人”之一
個人簡介:李嘉誠,1940年,隨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辭世,至此少年李嘉誠開始了學徒、工人、塑膠廠推銷員的生活。1948年,20歲的他就開始在新蒲崗擔任了一家塑膠廠的業務經理、總經理。1950年,在筲箕灣創立了長江塑膠廠。1957年,在北角創立了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發展塑膠花、玩具生產等。1958年,1960年先後在北角、柴灣建造了兩座工業大廈。1972年9月31日,李嘉誠創建了長江實業有限公司,11月1日,“長實”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並相繼在倫敦(1973年)、加拿大的溫哥華(1974年6月)掛牌上市。1974年5月,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聯組恰東財務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誠出任滙豐銀行董事局非執行副董事長。1986年,長實集團名列香港十大財團首富,李嘉誠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總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誠旗下的“和黃”與“中信”、英國大東電報局合作投資的“亞洲衛星一號”,由中國“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地送入東南亞上空的同步軌道。到1991年間,“長實”系財團已發展成為有重要國際地位和重大影響的跨國多元化企業集團,擁有1200多億港元資產,比1986年增加兩倍半。
1996年分拆長江基建集團上市。集團在全球41個國家投資經營,總員工人數超過16萬名。李先生一向的經營宗旨是“發展不忘穩健,穩健不忘發展”。
饒宗頤(1917.8—— )
,初名福森,字伯濓,又字伯子、固庵,號選堂。潮州城區人。當代國際著名漢學家,是一位“業精六學,才備九能”的大學者
饒宗頤饒宗頤

饒宗頤是潮州知名學者饒鍔的長子,自幼聰穎,勤奮博學。16歲時即繼其父未競之業續編《潮州藝文志》(十三卷),歷二載(1934年)而功成,由嶺南大學出版,傳為一時佳話。此後,又有大量著述問世。1935年即為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纂修(共三年),1939年又被中山大學聘為研究員,時年僅23歲。1949年初定居香港,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數十年來,饒宗頤在多個學術領域進行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求,開拓了不少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領域,已出版各種著作50餘部,論文400餘篇。其創造性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成就,令海內外嘆服。饒宗頤的著述涉及面極廣,歸納起來主要有八大方面:敦煌學、甲骨學、詞學、史學、目錄學、楚辭學、考古學和金石學、書畫(包括研究與創作)。並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可謂“學富五車,著作等身”。其治學方面的精神和方法,也足為世人借鑑。是著名的史學家、考古學家、經學家、文學家和書畫藝術家。
自1939年被聘為研究員和1944年任無錫國專(時遷廣西)教授起,幾十年來,饒宗頤先後在國內外多所大學任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榮譽教授,其中在香港大學中文系一教16年,並曾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大學中文系主任。1978年9月於香港中文大學退休。饒宗頤學貫中西,在我國(包括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等)以及東南亞、英、法、美、日等國家和地區都享有極高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於1962年獲法國儒蓮漢學獎。
饒宗頤一貫注重方誌學並傾力於潮州有關歷史的研究,是“潮學”研究的倡導者和開創者。他關注家鄉的建設,被潮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的光榮稱號,還擔任香港潮安同鄉會榮譽會長。20世紀90年代,潮州市於其故居蓴園闢建饒宗頤學術館,香港大學也有饒宗頤學術館。
21世紀以來,他多次在北京、廣州、香港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出版書畫集。至今仍筆耕不綴。
陳偉南,香港愛國實業家陳偉南先生,1919年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沙溪鄉,1936年畢業於省立韓山師範學校。1937年赴港謀生,當過店員和小販。香港淪陷後回鄉務農。1946年再度赴港,艱苦創業,先後創辦香港星洲膠業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貿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業有限公司。他辛勤經營,誠實篤信,發展實業,成為港澳工商界的佼佼者。
陳偉南擁護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從1985年與廣州市畜牧總公司合資聯辦穗屏飼料廠開始,先後在廣東、河南、四川、等地合資合作興辦的飼料廠、種禽養殖和商貿等企業10多家,為支持祖國的經濟建設作了突出貢獻。陳偉南情系桑樣,愛愛鄉,熱心公益,多襄善舉。
二十幾年來,他年年有捐贈,處處辦好事,對沙溪故里、韓師母校,以至潮州、汕頭、揭陽、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累計捐資超過億元,對發展鄉邦文教和各項公益事業,貢獻巨大,澤被嶺海,眾口皆碑。他受到江澤民、李瑞環等中央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榮獲港特區政府“銅紫荊星章”,廣東省“熱愛兒童”獎章,廣東省政府頒授南粵慈善家稱號,潮州市政府授予弘揚潮人精神特別貢獻獎,第二屆港澳與粵東北縣經濟投資論壇全球潮屬商家典範。分別獲得“廣州市”、“汕頭市”及“潮州市”榮譽市民的光榮稱號,泰皇御賜五級白象勛銜。
陳偉南現為香港屏山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廣州市穗屏企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主席,香港潮州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潮安同鄉會永遠榮譽會長,汕頭市政協名譽主席,潮汕三市政協香港委員聯誼會會長,廣州外商投資企業商會創會會長
莊世平(1911年一2007年6月2日),生於普寧縣果隴村(今屬普寧市)。1934年北京中國大學(孫中山先生設立,宋教仁、黃興為一、二任校長,國父為校董)經濟系畢業。原世界華僑領袖、中國僑聯副主席,為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中國改革開放、香港繁榮富強和回歸、潮汕地區的建設與發展和廣東上海等地作出巨大貢獻,1959年起,莊老先後當選二、三、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僑聯副主席等職,1989年,莊世平先生將其創建的南洋商業銀行和澳門南通銀行(資產超1000億)無償捐獻給國家,自身兼為中國銀行名譽副董事長。周恩來總理曾評價道:“潮汕為中國革命貢獻了兩個經濟人才,一個是理論的許滌新,一個是實踐的莊世平”。(《羊城晚報》2008年7月14日A8),2007年6月2日,莊世平先生在港逝世,莊老生前囑咐喪禮要儘可能低調。6月上旬,葬禮由梁振英主持,李嘉誠、饒宗頤、董建華、何厚鏵、曾蔭權、高祀仁、林兆樞、肖鋼、萬慶良等人為莊老扶靈、送行。一老功勳邦國重、萬人追仰惠澤深”。這是大師饒宗頤寫給莊老的輓聯,誠哉斯言!由於對家鄉建設的巨大貢獻,莊世平於1989年以後,榮獲“汕頭、揭陽、潮州三市榮譽市民”稱號;這枚紀念章是由胡錦濤總書記題寫章名,特頒給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同志。功在家國、譽滿香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莊老一生的寫照。
馬化騰,英文名Pony,1971年10月29日在汕頭出生,廣東省汕頭潮南區人。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系。中國企業家,現代潮商代表人物之一,廣東深圳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歷年上榜胡潤百富榜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等,2013年以620億元人民幣名列胡潤百富榜第3位,以622億元人民幣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5位。
馬化騰1993年畢業後,開始任職軟體工程師,據稱第一桶金來自軟體銷售及股票交易等。1998年11月始創騰訊,幾番挫折,帶領騰訊於2004年在香港上市。
2007年,馬化騰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網際網路慈善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1]在2012年、2013年的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上,他分別列第11位、第6位。2014年馬化騰資產淨值達到130億美元,成中國內地新首富

潮人聯誼

國際潮團聯誼年會:
由馬潮聯會首先倡議,1980年春夏,東南亞潮團座談會決議成立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大會,首屆年會由香港潮州總會主辦,年會宗旨是聯絡同鄉,促進聯繫。全球潮人聯誼(
國際潮青聯誼年會:
在莊世平、李嘉誠等知名人士倡導下由香港潮州商會倡議成立的國際性潮籍青年聯誼組織,於一九九九年開始舉辦,每兩年舉辦一次,首屆年會在香港舉行。
潮商大會:詳情百科條目
潮州會館:詳情百科條目
潮汕商會:詳情百科條目

部分潮汕名人

先賢

趙德:潮安人,助韓愈在潮辦教育
王大寶:潮安人,榜眼,宋禮部尚書。支持抗金名將張浚北伐,彈劾抗金敗將汪澈,致力穩住抗金局勢
許申:潮陽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初,天子東封,新申獻賦,頌者數百人;召試三人,許申在列。學士院第其文許申擢為第一。授將仕郎,秘書省校書郎,蓋舟恩也,曾任柳州等地知府,有直臣
張夔:澄海人,宋人,乃南中諸縣第一清介官吏
劉允:潮州人,曾任化州知州等職。為人胸懷坦蕩,通經史,博覽群子;體恤民苦,減免賦稅,革除弊政
林巽:潮安人,慶曆年,宋仁宗深感驚異,以其有膽識競敢談論天下大事,授予徐州議曹之職。其婉言辭謝,回鄉陷居,潛心研究易學,存世專
著8篇,名《易范》
盧侗:潮州人,歷任宋朝善縣主簿、國子監直講、柳州知州、循州知州、太子中舍人
吳復古:今汕頭人,字子野,蘇東坡故交,布衣怪才。蘇東坡曾為他作《遠遊庵銘》並贈詩數首,蘇東坡為他所作祭文,稱其“急人緩己,忘其渴飢,道路為家,惟又是歸”
明戊辰八賢
指明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8位潮州府進士。八進士在潮州太平路廣源街口獻建盛世元凱坊
辜朝薦:潮安人,曾因督餉有功,受明崇禎皇帝賜御宴七次,明亡後投靠鄭成功,積極反清
郭之奇:揭陽人,南明為君國犧牲的最後一位重臣
黃奇遇:揭陽人,官翰林編修,累官禮、兵部尚書
宋兆禴:揭陽人,仁和縣令
梁應龍:饒平人,福建參議
楊任斯:饒平人,沁水縣令
陳所獻:普寧人,保定府推官
其他
楊世略:豐順人,隋末義軍首領,平定南疆、促民族融合
陳賢齋:普寧人,宋朝吏部尚書
姚宏中:潮安人,宋探花,建炎二年,姚參加戊申科舉殿試,讀卷官認為其文章切中時弊,直言不諱,觸犯忌諱,高宗故意將之壓為第三名,姚後不得志,29歲憾離人世。
翁萬達:汕頭人,嶺南第一名臣,明兵部尚書,著名軍事家。明史有其傳
唐伯元:澄海人,《明史·儒林傳》稱讚
其為“嶺海士大夫儀表”
林大春:潮陽人,浙江提學副使,奉詔預修世廟實錄,著浙江人物列傳,為吳越人士所景仰。
薛侃:潮安人,世稱“中離先生”,明大儒。明史有其傳
蕭端蒙:潮陽人,明江西巡撫
周光鎬:潮南人,明陝西按察使,平寧夏之亂平定,次年晉都蔡院右僉都御史,任寧夏巡撫。後晉大理寺卿
林大欽:潮安人,明狀元
黃錦:饒平人,明崇禎禮部尚書
謝正蒙:惠來人,明末官,有“清廉天下冠”之稱,生前曾任監察御史,為嶺南四大名臣之一
鄭大進:揭陽人,清直隸總督
吳六奇:豐順人,康熙年總兵官左都督、少師兼太子太師。御賜一品典式營造
林德鏞:揭陽人,康熙六十年武狀元
黃仁勇:潮安人,嘉慶元年武狀元
鄭之僑:潮陽人,人稱其“治行第一”
曾華蓋:潮安人,清詩人
丁日昌:豐順人,清末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
方耀:普寧人,清廣東水師提督
黃武賢:潮陽人,清雲南提督,曾助左宗棠平定新疆叛亂
羅大綱:豐順人,太平天國猛將,其“剽迅如風,雄冠諸將”,後被天王追封為奮王
林鳳祥:揭陽人,太平天國驍將,被天王追封為千歲
楊世達:揭陽人,湯陰知縣,“剛介廉潔,不事緣飾,素抱經濟,念切民瘼”,深受百姓愛戴

工商界

中國大陸
馬化騰:潮南人,騰訊總裁,QQ之父
許良傑:潮州人,新浪聯席總裁,掌舵新浪微博,前美國思科、eBay全球副總裁,被視為“美國矽谷華人驕傲”
彭少彬:潮陽人,新浪副總裁
柯宗貴:潮陽人,藍盾總裁
張靜君:普寧人,163創始人,時代財富總裁
李東生:揭西人,TCL總裁
曾茂朝:潮陽人,聯想集團前董事長
楊賢足:揭陽人,聯通董事長
朱樹豪:饒平人,觀瀾湖高爾夫球會主席、駿豪地產創始人
黃光裕:潮陽人,國美創始人,三登內地首富
許忠民:潮陽人,中國唱片業大佬,京文唱片董事長
郭子龍:潮陽人,中國最大音像出版商中凱文化董事長
林佑欽:潮南人,飛仕影音董事長
黃秀紅:潮陽人,鵬潤總裁
朱孟依:豐順人,合生創展總裁
黃茂如:惠來人,茂業總裁
黃世再:惠來人,大中華國際總裁
楊榮明:普寧人,鷹金錢、珠江啤酒、廣藥集團董事長
鄭南雁:潮南人,7天連鎖酒店總裁
林鎮才:普寧人,采詩國際化妝品總裁
黃建華:普寧人,NBA騎士隊、CBA吉林龍潤茶老闆;QSL董事長
黃澤標:潮陽人,中大方略總裁,潮聲衛視董事長
溫漢清:普寧人,萊克斯頓、法勃爾總裁
陳少潮:潮南人,貴夫人總裁
林升智:潮陽人,曼妮芬總裁
張植強:潮陽人,奧絲藍黛總裁
張仕伍:潮南人,琪雅美容總裁
陳甲長:普寧人,長興(鐵獅丹頓、迪來)總裁
周澤榮:潮南人,僑鑫總裁
黃俊欽:潮南人,新恒基總裁
施少斌:饒平人,王老吉藥業董事長
李松堅,澄海人,上海電器、名園總裁
蕭萬平:潮陽人,南方石化董事長
陳鴻城,普寧人,金友誼總裁
陳建城,普寧人,中大環保投資總裁
何榮堅:普寧人,中宇控股、群豪男裝、英丹服飾總裁
梁國湛:潮安人,華豐總裁
劉漢惜:潮南人,南國食品總裁
蔡民強:潮州人,名瑞總裁
姚文琛:潮陽人,姚記總裁
廖創賓:潮陽人,潮宏基總裁
陳鴻成:普寧人,雷伊總裁
賴海民:普寧人,鴻榮源總裁
楊啟昭:揭陽人,榕泰總裁
吳潮忠:揭陽人,巨輪模具總裁
鄭松明:潮陽人,德明投資董事長
陳昇平:潮陽人,晨光筆業總裁
馬興田:普寧人,康美總裁
楊鎮欣:普寧人,高樂玩具總裁
陳潮鈿:澄海人,東方鋯業總裁
劉武:澄海人,寶供物流總裁
姚壯文:潮陽人,廣州中港集團、空港物流倉儲集團總裁
林喜:潮陽人,廣州保稅區國際酒類交易中心董事長
鄭炳旭:潮南人,宏大爆破集團總裁,中國爆破王
王麟:汕頭人,啟陽汽車總裁
張章筍:潮安人,北京國瑞興業總裁,地產改革家
蔡東青:澄海人,玩具大王,奧飛動漫總裁
周衛群:普寧人,邁四通建材總裁
郭英成:普寧人,佳兆業總裁
黃楚龍:普寧人,星河地產總裁
李亞鶴:潮陽人,金光華總裁
趙志堅:潮南人,萬福隆總裁
黃偉鵬:汕頭人,西隴化工總裁
盧禮杭:普寧人,雅諾信珠寶總裁
林小拙:揭陽人,吉榮總裁
張永標:普寧人,立達總裁
吳開松:潮陽人,東方明珠總裁
黃楚標:潮陽人,東海地產總裁
陳凱鏇:普寧人,立白總裁
劉紹喜:澄海人,宜美木業總裁
陳少群:潮陽人,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楊義發:普寧人,武漢鋼發總裁
鄭鍾南:潮陽人,南洋電纜總裁
黃建平:普寧人,唯美陶瓷、馬可波羅瓷磚總裁
蔡廷祥:潮安人,長城陶瓷總裁
陳永弟:汕頭人,彩虹精細化工董事長
林樂文:普寧人,金泓投資總裁
羅益洪:普寧人,新浩地產總裁
李茂水:潮陽人,海岸地產總裁
吳桂謙:潮南人,拉芳董事長
莊文忠:普寧人,南莊總裁
鄭平定:潮南人,大印象總裁
陳樂伍:澄海人,猛獅電源總裁
莊育民:普寧人,裕益總裁
張利鈿:潮安人,雅士利總裁
鄭定平:潮陽人,大印象集團總裁
林秀浩:揭陽人,黑牛集團總裁
陳少敏:澄海人,遠東國蘭總裁
黃少欽:揭陽人,東方置業總裁
黃暢然:揭陽人,玉湖投資總裁
楊漢榮:普寧人,榮泰總裁
莊振鴻:普寧人,衍宏總裁
劉漢惜:汕頭人,南國食品總裁
李德才:普寧人,亮妝總裁
陳勤發:澄海人,名臣(蒂花之秀)總裁
蘇武雄:潮南人,雅倩董事長
張楚標:汕頭人,丹姿總裁
吳桂標:潮陽人,飄影總裁
陳進順:普寧人。伊億莉總裁
陳漢君:普寧人,百草源總裁
陳欽鵬:潮陽人,齊心文具總裁
黃小喜:普寧人,真彩/樂美文具總裁
周育標:潮陽人,金萬年文具總裁
林漢傑:潮陽人,樹德文具總裁
蕭董:潮陽人,寶克文具總裁
周宗平:潮南人,周大生珠寶總裁
周桃林:潮南人,百泰首飾總裁
②【港澳】
李嘉誠:潮州人,著名慈善家,亞洲首富,世界華人首富,授香港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總裁。
莊世平:普寧人,著名慈善家,山高水長的愛國僑領,南洋商業銀行、澳門南通銀行創始人,中國銀行名譽副董事長,香港第一屆最高榮譽勳章大紫荊勳章獲得者(12人)。
林百欣:潮陽人,著名慈善家,麗新集團創始人,亞視永遠榮譽主席
陳偉南:潮安人,著名慈善家,飼料大王
李澤鉅:潮安人,長江實業副主席
李澤楷:潮安人,盈科電訊總裁,“小超人”
林建名:潮陽人,東方足球隊主席
楊受成:潮安人,英皇娛樂總裁
林建岳:潮陽人,麗新集團、寰亞電影、鱷魚恤董事長
鄭松興:潮南人,華南城控股聯合主席
朱鼎健:饒平人,駿豪集團主席
林世鏗:惠來人,著名慈善家,益豐創始人
劉鑾雄:潮州人,華人置業總裁
顏成坤:潮南人,中華巴士之創辦人,“香港巴士之父”
王德雄:普寧人,王新興集團(旗下包括大陸萬菱置業)總裁
汪林冰:揭陽人,泛港集團,“中國糖王”
蔡金樂:揭陽人,聯邦製藥主席
許章榮:揭陽人,雅芳婷集團主席,“中國枕頭大王”
黃丕通:潮陽人,香港T.T集團創辦人、董事長
翁錦通:汕頭人,錦興總裁
莊靜庵:潮州人,中南鐘錶創始人,“鐘錶大王”
羅康瑞:普寧人,外號“上海姑爺”,瑞安地產總裁
王再興:揭陽人,豪德集團總裁
葉樹林:普寧人,榮興集團總裁
羅鷹石:普寧人,鷹君集團總裁
鄭合輝:潮陽人,潮州城酒樓及環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
莊學山:潮安人,中南集團主席,國際潮青聯合會會長,“鐘錶大王”莊靜庵長子
陳統金:普寧人,春林集團總裁
羅杰倫:普寧人,世界最大胸罩生產商“黛麗斯”創始人、總裁
戴德豐:普寧人,四洲集團總裁
陳偉:普寧人,香港新界工商業總會永遠名譽會長
陳大河:普寧人,星集團主席
林寶喜:惠來人,寶景實業、寶光電器總裁
潘迪生:潮州人,迪生總裁,旗下業務包括鐘錶、百貨與著名品牌時裝零售
蔡志明:揭東人,香港玩具大王
林子豐:揭東人,嘉華銀行創辦人
張慶民:普寧人,獲利集團總裁
羅志清:普寧人,好世界飲食集團總裁
陳幼男:潮安人,屏山企業總裁,國際潮青聯誼年會創會主席
楊奮彬:普寧人,康密勞遠東發展、錦華礦產貿易總裁
陳錫謙:普寧人,著名慈善家,寶龍製衣、錦龍總裁
孫振文:普寧人,振興、金藝工藝創始人
陳經緯:潮陽人,經緯總裁
呂高文:普寧人,香港銀業界先輩呂明才次子,著名慈善
馬介璋:潮南人,佳寧娜、達成總裁,潮州菜推廣第一人
廖寶珊:潮陽人,創興銀行創始人
馬錦燦:潮南人,大生銀行創辦人
鄭和明:普寧人,凱撒總裁
張中畊:普寧人,華一總裁,中華總商會常董
陳厚練:揭陽人,日源實業總裁
羅少榮:普寧人,國昌、金華集團董事長
劉藝良:普寧人,創世董事長
柯為湘:潮安人,保利達總裁,澳門金融
張仲凖:普寧人,多寶利、立達總裁
許世元:揭陽人,星華貿易,永泰置業總裁
邱成章:饒平人,澳門金華石油總裁,暨大、廣東信託投資董事
周振基:潮南人,振基電子集團董事長,中國港澳獅子總會總監
張成雄:普寧人,好世界飲食(集團)董事總經理
胡劍江:潮陽人,胡良利珠寶董事長
林宣亮:揭陽人,美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佩璇:澄海人,意得投資總裁
張玉珊:潮州人,修身堂控股主席
③【泰國】
陳弼臣:潮南人,前世界華商代表,盤谷銀行創始人
陳有慶:潮南人,亞洲金融集團、亞洲保險總裁
陳有漢:潮南人,盤谷銀行主席
黃子明:普寧人,鐘錶大王,泰國首富,通城總裁
張仲彩:普寧人,泰國巨富
陳耀衢:潮陽人,民主革命先驅,代表潮陽僑胞為中華民國捐獻第一架飛機
辜炳標:普寧人,泰國“影業大王”、中華總商會會董、泰國教育公會永遠名譽主席
謝慧如:潮安人,泰聯、舂蓬礦業、遠東三環嘍鉛瓦廠董事長,泰國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主席
謝易初:澄海人,正大集團創始人
謝國民:澄海人,泰國首富,正大國際集團董事長
李景河:普寧人,香港工商銀行、泰華國際銀行創始人,泰中促進投資貿易商會主席
李光隆:潮陽人,泰國華爾街金融證券董事長,亞洲日報主席
蟻光炎:澄海人,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
吳宏豐:潮南人,工商業巨子,泰國中華總商會會長
李錦清:普寧人,泰托因樂蒂、曼隆兩合、昌隆建築集團總裁
李文祥:普寧人,協成昌集團總裁
張錦程:普寧人,世界糧食大王,順和成、順成發有限公司、順昌、歐亞企業等集團總裁,居泰國商人創匯首位
吳玉音:饒平人,泰國最大鋼鐵集團偉成發總裁
陳漢士:潮陽人,萬盛董事長、泰國潮州會館主席、泰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泰華進出口工會理事長
詹美珠:普寧人,泰國最大服務企業——湄南大酒店集團總裁
廖漢渲:潮安人,泰國石化工業公司創始人
李智正:澄海人,大成銀行主席
鄭午樓:潮南人,京華銀行創始人
林德年:普寧人,日亞、眾億總裁,開華裔進軍礦產開採實業之先河
秦榮:普寧人,泰塑膠化工及曼谷塑膠人造花廠創始人
胡玉麟:潮安人,匯川米行總裁
陳克修:普寧人,合發房產創始人
蘇旭明:澄海人,泰國釀酒業巨子,福布斯首例泰國首富,TCC集團總裁
楊海泉:潮陽人,世界鱷魚大王
劉錦庭:揭陽人,泰大實業總裁
周鑒梅:潮南人,曼谷陶瓷總裁
李石成:潮南人,泰興集團總裁,“建築大王”
陳龍堅:揭東人,暹羅集團總裁,“汽車大王”
李桂雄:潮陽人,金泰集團總裁
黃漢良:揭東人,利華董事長
黃裕旺:汕頭人,統一皮業董事長
陳乃溫:潮南人,巨富,武里南聯足球隊董事長
④【新加坡】
佘有進:汕頭人,老一輩僑領,在洋有“陳天蔡地佘皇帝”和“甘蜜王”之稱
林義順:澄海人,傑出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和愛國僑領,資助孫中山革命,創辦中興日報,樹膠大王、鳳梨大王
連瀛洲:潮南人,大華銀行創始人
鐘聲堅:潮汕人,仁恆集團主席
林繼民:潮安人,林德華利集團董事、利華銀行、南洋保險、馬來西亞機械集團主席
董俊競:饒平人,詩家董(CKTang)主席,新加坡百貨業先驅、百貨大王
鄭鏡鴻:潮南人,星東商會株式會社,皮革大王
黃海慶:普寧人,麗都、聯峰控股總裁
莊坤平:普寧人,味馳食品集團(金味集團)總裁
郭明忠:潮安人,BreadTalk(麵包新語)集團總裁
許哲銘兄弟:汕頭人,許氏兄弟集團董事主席
藍楚漢:普寧人,冠盛企業集團董事長,亞太華商領袖聯合會名譽會長
佃文孝:揭東人,佃文孝集團創始人
鄭維健:潮陽人,永泰集團主席
莊碧蓮:揭西人,捷星亞洲航空公司董事長
蔡俊明:潮陽人,潤豐石油董事長
蔡紀典:普寧人,美金投資董事長
⑤【馬來西亞】
鍾廷森:潮南人,金獅主席,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總會長、馬來西亞國家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
陳錦泉:潮陽人,新馬巨富,亞洲商業銀行、聯邦金融董事主席、南方實業董事長、新加坡希爾頓大酒店及輝百集團等20多家公司主席,馬來西亞最高拿督榮銜
鄭鴻標:潮州人,馬來西亞大眾銀行主席兼創始人
鄭良得:潮南人,馬來西亞橡膠、麵粉、飼料大王
張泗清:潮南人,四海棧聯營集團主席
翁烈強:潮安人,新興棧集團主席
莊元盛:普寧人,泰華進出口商會副理事長
林森桂:潮安人,新龍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劉玉波:潮安人,曾經的東南亞“木材大王”、世界“可可大王”
印尼
楊扣:普寧人,老一輩著名慈善家、橡膠大王
陳福林:普寧人,又名陳欣深,雅加達美林木材總裁
彭雲鵬:揭西人,巴里多61太平洋集團,世界林業大王、膠合板大王
林如光:潮汕人,嘉豐集團,玻璃大王
越南
郭琰:潮安人,越南著名僑領
寮國
張貴龍:普寧人,十七家公司企業老總,曾創辦寮國第一家民商銀行、第一座五星級酒店
高棉
陳豐明:潮州人,高棉首富,柬最大移動通信運營商Mobitel公司和最大的寬頻公司董事長
法國
陳克威、陳克光:普寧人,歐洲零售巨頭陳氏兄弟創始人
黃擎天:普寧人,歐洲零售業巨頭
陳順源:普寧人,嘉華集團總裁,為潮菜在歐洲的傳播做出不朽貢獻
陳文雄:普寧人,法國茶王
丁林洪、丁林輝:潮南人,蓬賽斯、聖濟堂總裁、董事長
陳榮熹:潮安人,法國豆芽大王
美國
李大西:普寧人,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凱思比海外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兼CEO
羅文正:普寧人,美國中華團體工商聯合會會長、洛杉磯菸草大亨
張作波:普寧人,金塔燒臘飯店連鎖董事長
姚楚克:揭陽人,中美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長、美國實業界“怪傑”
劉仁堂:潮州人,美中經貿科技促進總會常務副主席,美國華夏機械總裁
南非
蘇華傑:普寧人,“中南經貿合作第一人”、中南(非)兩國“民間大使”、南中貿易促進會會長,華傑、祥發集團總裁

加拿大

林雲鵬:潮南人,盈信集團總裁

澳大利亞

周光明:普寧人,“亞洲食品大王”,獲英女皇OAM勛銜,“大洋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
林晉文:潮陽人,澳大利亞華人團體協會名譽主席、澳中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廣東興業總裁
魏基成:揭陽人,ABC紙業總裁,紙業大王
邱恂:澄海人,澳中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
鄭松明:潮陽人,澳新科技、德明投資、廣東金葉菸草薄片技術集團董事長

軍政界

科技界

書畫界

文化及教育界

演藝界

★【部分巨擘】
鄭正秋:潮南人,著名導演,中國電影事業奠基人,中國電影之父,影響中國電影十人之一蔡楚生:潮陽人,著名導演,中國現實電影奠基人,影響中國電影十人之一,原中國電影局局長
陳波兒:潮安人,著名演員,新中國電影事業奠基人,中央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創辦人兼首任校長
許南明:普寧人,中國電影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杜琪峯:普寧人,榮譽滿身的院士級導演,曾3奪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4奪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5奪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導演獎、2奪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及其他十數個導演獎
蕭白鏞:潮陽人,著名二胡大師、國家一級演員
張高翔:潮陽人,著名揚琴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團長
陳佐輝:潮陽人,著名鼓樂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廣東民族樂團團長,有“南國鼓王”之稱
郭亨基:汕頭人,香港市政局與康樂文化署藝術顧問、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原上海合唱團團長
朱暉:普寧人,東方鼎足而立的三大音樂指揮家之一
許昭雄:汕頭人,著名琵琶、柳琴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
劉為光:廣東潮州人,國家一級作曲家,中央電視台新影中心作曲家,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副會長
羅慧琦:普寧人,國家一級作曲,南方歌舞團創作部主任
陳小奇:普寧人,“南方音樂教父”、內地通俗音樂開拓者、著名作曲家、音樂人、劇作家、國家一級作家、中國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
周華健:潮南人,著名詞曲作家、創作歌手、“天王殺手”
蘭齋:汕頭人,原名馬小南,著名作曲家、音樂人,中國唱片總公司音樂總監
陳翹:潮安人,國家一級編導,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楊明敬:普寧人,國家一級編導,廣東省民眾藝術館館長
黃堃:汕頭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
李廷波:普寧人,國家一級作曲
王建兵:汕頭人,國家一級編導
吳峰:揭陽人,國家一級導演
其他:許淺林(影業,普寧人)、黃楚英(古箏,澄海人)、王培瑜(潮樂,汕頭人)、鄭一標(導演,澄海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潮劇:方展榮、姚璇秋、陳鵬、鄭舜英、張長城、林柔佳
潮州音樂:林立言、楊秀明、黃義孝、陳鎮錫
潮州歌冊:柯秉智、林少紅
澄海燈謎:張哲源
英歌舞:陳來發、楊衛
潮州鐵枝木偶戲:陳培森、丁清波
潮州木雕:辜柳希、陳培臣、李得濃、林漢鏇、何漢林、陳炎坤
蜈蚣舞:陳來順
麥稈畫:李光榮
潮繡:李淑英、林智成
嵌瓷:何翔雲、陳宏賢、許少鵬、許少雄
大吳泥塑:吳光讓、吳維清
潮州花燈:林漢彬
楓溪燒瓷:王龍才、陳忠鳴
潮州工夫茶:陳香白、葉漢鍾
抽紗:陳樹澤
潮汕剪紙:魏惠君、許舜英、葉天津
煙花火龍:林益昌、林勤日
陽美玉雕:洪榮輝
瓶內畫:賴乙寧、吳澤鯤
舞獅:孫淑強
燈桿彩鳳:江氏
★【省級】
布馬舞:李蔚
鯉魚舞:施策
九鱷舞:鄭俊河
三山國王祭典:劉高望
大溪宗祭:李序
鑼鼓標旗巡遊:郭聚隆
行彩橋:莊承宏
畲族招兵節:藍金炮(畲族)
★【潮劇國家一級演員名單】
姚璇秋:澄海人,旦,省戲協副主席
陳學希:潮陽人,小生,省潮劇院院長、省戲協副主席
方展榮:普寧人,醜
鄭健英、張怡凰:澄海人,均系旦角
鄭舜英:潮州人,旦
詹少君:饒平人,旦
吳奕敏:汕頭人,旦
唐龍通:潮安人,旦
蔡明輝<旦>、林初發<小生>:揭西人
林柔佳<老生>、劉小麗<青衣>:揭陽人
【未參評之大家】
陳鵬、洪妙、秦夢、邱紅、陳華、陳楚蕙、陳文炎、陳光耀、陳麗玉、蔡錦坤、范澤華、郭石梅、李有存、李義鵬、盧吟詞、黃玉斗、黃瑞英、孫小華、吳清城、吳麗君、謝大月、謝吟、許雲波、楊其國、葉清發、張長城、張桂坤、鄭小霞、鄭仕鵬、陳麗華、吳玲兒、蔡明暉、孫少華、鄭小霞、吳楚珊
★【其他】
①內地
趙榮、何美鈿、陳楚生、馬海生、何奕
②港澳
林嶺東、邱禮濤、李修賢
鄭秀文、楊千嬅、黃耀明、林嘉欣、林二汶、陳庭威、林一峰、曾慶瑜、孫耀威、蔡少芬、劉錫明、陳鍵鋒、萬綺雯、湯鎮宗、鄭則仕(多人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主角獎)
③台灣
江獨青(金馬影后)、翁倩玉
④新加坡
孫燕姿(亞洲天后)、鄭惠玉、郭妃麗、李南星(均系新加坡一號明星)
⑤馬來西亞
品冠、陳慶祥、光良、方炯鑌
⑥泰國
馬里奧·毛瑞爾、亞瑞克·阿莫蘇帕西瑞、平采娜·樂維瑟派布恩、納瓦·君拉納拉、蒂娜·吉塔勒拉、奧密茲·蘇查拉特(李海娜)

體育界

張德培:汕頭人,法網、美網、澳網冠軍
楊文軒:普寧人,教育部全國高校體育教委會副主任,原華南師大黨委書記、博導
馬清盛:普寧人,中國最傑出的籃球運動員、教練之一,曾分別以中國隊主力、中國隊教練、八一隊教練拿下所有的全國冠軍,並兩度帶隊戰勝美國隊和西班牙隊
李宏平:汕頭人,中國第一個男子跳水世界冠軍,被譽為“跳水王國的芭蕾王子”,美國游泳隊總教練
許銀川:惠來人,中國弈林(象棋)“第一把交椅”,三屆象棋世錦賽冠軍(第6、8、10
屆)
蔡炎書:汕頭人,我國第一位重量級舉重世界冠軍。被中國舉重界稱為“臨界線上的曙光”
陳常鳳:女,汕頭人,新中國籃球運動員50傑之一
部分奧運冠軍:孫淑偉、林躍、胡佳、傅海峰、張雁全、郭偉陽
其他世界冠軍:李春陽、黃文儀、李巧賢、蔡玉燕、李德亮、林媛霞、肖燕娟、池美蘭、潭端午、吳偉歡、張惜香、陳侖、鄭林麗、尹君、羊傑、肖紫儂、王勛華、鄭林麗、陳淼潔、張惜香、姚欣浩、宋曉雲、劉孝生、陳靜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