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霜

深霜不是一、二天就能形成的,所以它的顆粒比地面霜要大的多。 積雪裡出現深霜,對冰雪工程來說,是個很麻煩的問題。 人們在深霜發育的積雪上行走時,腳底下的雪層時常突然沉陷,這是深霜在作怪。

概念

水汽積雪內部遷移遇到表層冷卻的雪殼時,也會凝華結晶成。為了與地面霜有所不同,學者們將其稱為叫做深霜。通常在秋季,雪層表面迅速冷卻,而下伏雪層仍然比較溫暖。下部雪層產生升華,水汽上升,至寒冷的上部雪層,特別是在比較難滲透的地方,便凝結而成深霜晶體。深霜為稜柱體、稜錐體或中空六角形等形狀的大型晶體,孔隙很多,密度很低。

形成過程

深霜和地面霜的形成機理是相同的。
冬天,在有積雪的地方,雪層下部的溫度,常常高於雪層上部,於是,在雪層形成了下高中上低的溫度梯度。溫度高的地方,飽和水汽壓力大,必然要向溫度較底的雪層上部進行水汽遷移。雪層上部因為獲得下部輸送來的水汽而逐漸達到飽和狀態,產生水汽凝華現象。雪層下部由於水汽不斷損失,雪晶表面就要發生升華,以彌補水汽的不足。這種因為溫度梯度影響而發生在積雪內部的水汽重新凝華結晶的現象,可以使已經失去骸晶形態的陳雪,又重新變成新的晶體形態。不過,它不是復舊為雪花,而是生成一種更高級的雪晶形態深霜。

基本特徵

深霜是透明的晶體。典型的深霜形態,像一隻頭大腳小的六角形玻璃酒杯,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霜杯。
深霜不是一、二天就能形成的,所以它的顆粒比地面霜要大的多。一般直徑就有4、5毫米,大的晶體尺寸能到10毫米以上,比一顆顆石榴籽好要大。地面上有穩定積雪後,只要雪層里出現溫度梯度,深霜便開始生長。
積雪裡出現深霜,對冰雪工程來說,是個很麻煩的問題。由於深霜晶體彼此之間若接若離,因而非常酥鬆脆弱,大大降低了積雪的強度。稍加一點壓力,很容易使深霜層塌陷下去。人們在深霜發育的積雪上行走時,腳底下的雪層時常突然沉陷,這是深霜在作怪。
深霜層的抗剪強度特別低。側向的壓力,每平方厘米上只要稍微超過0.01~0.02公斤,就足以使它全面崩塌。由於這個原因,山坡上的積雪中深霜發育較多時,是非常危險的,許多巨大的雪崩就是因為深霜層發育而引起的.人在有深霜的積雪山坡上行走,需要非常小心,不然,很容易觸發雪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