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白鶴梁

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是一座是位於長江上游重慶直轄市涪陵城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樑,長約1600米,寬15米。東距烏江與長江交匯處一公里的天然石樑上。石樑僅在冬春之際偶爾露出水面,余皆隱沒水下。

涪陵白鶴梁涪陵白鶴梁

簡介

東距烏江與長江交匯處一公里的天然石樑上。石樑僅在冬春之際偶爾露出水面,余皆隱沒水下。相傳,唐代白石漁人和爾朱仙於樑上修煉,後同乘白鶴飛升,白鶴梁因此得名。石樑中段水際,唐代刻有一對線雕鯉魚。凡石魚出水,其年即是豐年,遠近引以為奇觀,歷代遊客絡繹不絕

涪陵白鶴梁涪陵白鶴梁

題刻與價值

白鶴梁的石樑上刻著各朝代的數位文人墨客的題詞。現存題刻164段,計1萬多字,其中水文題記108段,還有石魚14尾魚,其中作水文標誌者3尾,題刻人姓

涪陵白鶴梁涪陵白鶴梁
名全者500餘人。題刻中,以宋代居多。次為元、明、清三代和近現代。據說早在1200年前,唐朝廣德元年,一位細心的人在白鶴樑上刻了兩條魚,記錄下了當時的枯水水位。其後不斷有人效仿,或刻石魚,或題文字,記錄了自唐代以來一千多年間長江枯水水位變化的情況。尤其嘆為觀止的是那一尾石刻線鯉魚,魚的眼睛與現代的水位零點極為相當。由於江水每年枯盈不同,前人刻下的石魚並不是每年都能露出水面。人們慢慢發現,石魚“露面”的第二年往往是個豐年,於是乎,“白鶴繞樑留勝跡,石魚出水兆豐年”的說法就流傳開了。
電以及城市、橋樑建設等提供了可靠依據,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例如葛洲壩水電站和宏偉的三峽工程都參考了白鶴梁水文題刻一些數據,如175米水位高程是以白鶴梁1000多年的洪水紀錄為依據。唐魚的眼睛為長江中上游的零點水位,相當于海拔137.91米高程。此水文紀錄比英國武漢江漢館設計的水尺標點早1100年。因此享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譽。
涪陵白鶴梁涪陵白鶴梁

這些題刻又是珍貴歷史文獻。有的可補史書闕誤。不少題刻出自歷史名人,如黃山谷、朱昂、龐恭孫、晁公武、王士楨等,具有較高的書法價值和文學藝術價值。白鶴梁題刻被譽為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水位站、長江水文資料的寶庫、中國最大的水下碑林。以石刻鯉魚為水標,具有民族風格;唐代石魚魚眼所處的位置(海拔137.91米)與近代涪陵長江水尺零點高程十分接近,這些都是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蹟。此外,石樑上還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石魚、白鶴、彌佛以及風格不同、甚為寶貴的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文、書法和繪畫作品。白鶴梁的魚刻和文字題刻,對長江水位變化、枯落程式考證和探索長江上游枯水發生和水量變化的規律,都提供了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和科學依據;黃庭堅、朱熹、王仕禎等人的詩文題刻,也是具有很高文學藝術價值和保存價值的珍品;而“梁”外波濤洶湧,“梁”內水平如鏡、漁舟出沒的景致又
格外的引人神往。

即將被淹沒

潮漲潮落,朝朝暮暮。經歷了千年風雨的白鶴梁在三峽工程正式蓄水發電後,將永遠被淹沒在水下30米深處。如果就這樣放任不管,那么將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於是專家組立即開展商討保護白鶴梁的方法和措施。1994年,天津大學拿出了“水晶宮方案”,在白鶴梁題刻段原址建一個沉箱式橢圓球殼水下封閉雙層罩體,因其技術難度極大被否決。第二個方案是把白鶴梁題刻以1∶1-2的比例複製陳列其中,但文物工作者卻不甘心僅僅是這樣的“保護”白鶴梁。第三個方案是對白鶴梁原地保護淤埋,異地仿真陳展。2001年2月在涪陵舉行專家評審會,請專家對這個方案作進一步完善後,正式通過這個方案。當時,葛修潤院士並不同意這個方案,因此提出了形似蛋殼的“無壓容器”的構想。這個方案提出後,很快得到與會專家的認可,市文物局馬上委託葛老進行方案設計。2002年10月,有關方案在北京通過了專家評審。2003年1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覆統一工程設計方案。

保護措施

保護方案一確定。有關部門立即開始對白鶴梁進行考察,研究。工程進展迅速。白鶴梁題刻本體保護工程在2003汛期前已經竣工,水下交通廊道和循環系統等7個專題研究項目的中間成果已於04年8月通過專家評審,其餘4個專題研究也將在9月完成。保護工程2002年底就開始實施,2005年全部完工,2006年開始試運行。

涪陵白鶴梁涪陵白鶴梁

為保護題刻,兩名工人在為水下拱形保護體內的白鶴梁題刻蓋上厚厚的絨布毯。2002年2月開工建設的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工程進展順利,參觀廊道和水下拱形保護體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建設完畢。整個工程包括地面陳列館、交通及參觀廊道、水下保護體三部分,已於2007年上半年竣工。建成後的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將在長江水下40多米的保護體中向遊人開放,屆時遊人可通過一條水下通道透過玻璃罩式的承壓視窗觀看石刻。位於三峽庫區的白鶴梁水文石刻是一條長達1.6公里的古老石刻帶,它記錄了1200多年來72個枯水年份的長江水位資料,堪稱保存完好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並因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3萬多字美妙詩文真跡題刻被譽為“水下碑林”。

涪陵白鶴梁涪陵白鶴梁

圖為白鶴梁水下拱形保護體建設前期的導牆合龍工程。

涪陵白鶴梁涪陵白鶴梁

這是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岸邊工程效果圖

涪陵白鶴梁涪陵白鶴梁

兩名工人在檢查參觀廊道上的水下視窗

相關詞條

《白鶴梁觀石魚》 白鶴梁水下石銘武隆芙蓉江漂流 涪陵市 仙女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