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

洗手液

洗手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清潔用品,越來越多地取代了肥皂的使用,無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家裡。洗手液通常由水、酒精、香精和甘油組成,其中酒精是主要的殺菌消毒成分。不過假冒產品洗了反而對手部皮膚損傷較大,因此對於日化用品類商品必須認準品牌,關注質量,抵制假冒。

基本信息

種類

洗手液洗手液一類是普通洗手液,一類屬消毒產品,另外特殊一類屬於重油污洗手液。前者起到清潔去污的作用,後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殺菌的有效成分。重油污洗手液則多用於工業類油污(例如機油、汽油、黃油、柴油等)和頑固污漬的清洗。不同洗手液在外包裝上有分別,普通洗手液一般為“準字號”,消毒洗手液則多為“消字號”。洗手液一般無、鋁、鹼、烷基苯磺酸鈉等成分,採用溫和去污的原理,容易被皮膚接受。

使用方法

用洗手液洗手要講究方法。先用清水充分濕潤雙手,取適量的洗手液於掌心雙手充分揉搓至少30秒鐘以上,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揉搓到指尖、指縫,並讓泡沫能覆蓋到整個手的各個部分。揉搓完後用流水沖洗乾淨。最後,注意要用清潔的乾毛巾或紙巾擦乾,最好不要烘乾,因為表面水的快速揮發會導致皮膚部分失水,造成皮膚發乾,變得粗糙。

如今,很多餐廳、商場、廁所等公用場所的洗手間裡提供了免費洗手液,方便之餘也讓人產生疑問:這些免費洗手液會傷害皮膚嗎?事實上,即使是家裡購買的小瓶裝洗手液也可能出現細菌超標、乳化效果不佳等質量問題。目前,我國頒布關於洗手液產品行業標準為QB2654-2004《洗手液》。

洗手液對手的傷害

會有一點的。洗手液中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刺激手部皮膚對皮膚容易過敏的人不適合使用,建議你可以洗完後然後塗上護手霜,一般的情況下是無害的。

洗手液與香皂的區別

香皂

認知度100%
使用率90%以上
價格5~20元,高中低檔皆有
主要成分較為單一,普遍含有皂基
洗淨度較好
滋潤效果較低,美容香皂較好
殺菌效果專用殺菌皂、含殺菌成分的香皂較好,但多人使用容易產生交叉感染
對皮膚刺激程度一些含皂基較高產品對皮膚刺激性較強,長期使用易導致皮膚粗糙、脫皮等現象
環保程度紙包裝,較好
保質期三年
悅目性已不斷改進,有水晶皂、水晶肥皂等
擺放性自配皂盒,暴露於空氣中,久放影響質量
自然耗費高
使用周期每塊1個月左右
節水性操作時間較長,用水較多
方便性容易滑落,但易於攜帶
質量百年生產歷史,質量有保證但假冒產品較多
品種品種豐富,選擇面寬香型香型豐富,氣味芬芳

洗手液

認知度95%
使用率25%
價格6~30元/250ml按洗滌次數計算,與香皂價格基本持平
主要成分多種表面活性劑及多功能添加劑,具有清潔、美白、滋潤等多種功效
洗淨度部分產品感覺沖洗不淨
滋潤效果很好
殺菌效果含有多種殺菌抑菌成分,密封性好,按壓式泵頭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對皮膚刺激程度較低,對皮膚滋潤保濕效果好
環保程度全塑包裝,備有添加型,較好
保質期三年
悅目性色澤鮮艷,包裝精美
擺放性可隨意移動擺放,也可自配皂液盒,使用方便
自然耗費低
使用周期每瓶3~5個月
節水性用量好把握,用水較少,但少數洗手液有沖洗不淨的感覺,用水較多
方便性按壓給皂,使用方便,老幼皆宜,但攜帶不便
質量質量差別較大,消費者需多加選擇
品種品種較少,少有專供男士和兒童使用的產品
香型香氣淡雅,多種新香型
請問使用過期洗手液有何危害?
過期洗手液滋生的綠膿桿菌等細菌對人體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據了解,由於綠膿桿菌為致病菌,可引發創面感染、肺炎等多種疾病,對人體的致病力很強,嚴重的可引起化膿性敗血症;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是極強的致病菌,可引起化膿性感染敗血症。國家洗滌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李先生提醒消費者注意,在使用公共場所的洗手液時,首先要注意洗手液是否有發臭、刺鼻等異味,如有,則可能是產品超過了保質期限或者是使用了禁用原料,這種洗手液最好不要使用。其次,還要觀察洗手液有無分層或油水分離現象,如有,則表明生產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沒有控制好乳化工藝,會影響洗滌效果,最好也不要使用。
洗手液不能代替肥皂
去除污垢,殺菌消毒是洗手的主要目的。而洗手液只能滿足其殺菌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洗手液中都含有酒精,酒精不能有效地去除附著在皮膚細小縫隙中的一些污物,如灰塵、泥土、血漬等,所以,一旦手上沾染此類污物,僅用洗手液是不夠的。可見,使用洗手液的前提是先把這些污物去除掉。因此,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肥皂來洗手,而不要單純使用洗手液。其實,去醫院就會發現,很多醫生都使用肥皂洗手,可不是由於肥皂的價格便宜。
洗手液只能作為肥皂的後備軍,最好的洗手方法是,先用肥皂洗手去除污垢,再使用洗手液殺菌潤膚。在用洗手液時,也並非多多益善,每次使用時按出一滴就足夠了,在手上反覆搓洗後,再用流動水沖洗15秒以上,這樣就能把洗手液徹底清洗乾淨。雖然不少洗手液都含有護膚成分,但在乾燥的冬天,如果頻繁洗手,仍然會導致手部皮膚乾燥,因此洗手後要塗上專用的保濕護手霜
為啥用洗手液洗完,手會很濕,不容易乾
最重要的是有去污殺菌的目的,雖然是一些表面活性劑。
洗手液是直接面對皮膚的,它要直接塗在皮膚上,所以pH有更高要求,不能是鹼性的。第二,他的洗滌成分比較溫和,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脫脂。洗手液如果脫脂,用很多就能產生用肥皂太多了手指頭肚都皺了的現象。總之脫脂對皮膚不利。第三,從表觀上講,洗手液都是乳液,同樣塗在手上也很容易沖洗不完全。這應該不太好,而洗手液是設計及好直接用的,濃度之前已經調整好的,而且乳液畢竟有大量水作溶劑,容易沖洗乾淨,由於皮膚親和力好。
其他的,還有一些添加劑的小區別了,比如洗手液里的甘油蘆薈什麼的成分。

免洗洗手液

洗完後迅速揮發,不用水科技的進步,使得洗手液也發展到了不用水的階段,其主要成分——酒精。能有效殺菌,並在去污後同細菌一起揮發掉。

肥皂清潔效果比洗手液強

美國感染性疾病學會新聞發言人亞倫・格拉特博士說:“以酒精作為主要成分的洗手液,在某些情況下會失效。”比如說洗手液無法抵禦梭狀芽孢桿菌(一種能引發致命腸炎細菌),效果遠不如香皂

使用洗手液並非可以殺菌,我國的熱賣之中,對於目前存在的一些洗手液是可以兩大類,一類是普通洗手液,另一類屬消毒產品。前者起到清潔去污的作用,後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殺菌的有效成分。兩類洗手液在外包裝上有分別,普通洗手液一般為“準字號”,消毒洗手液則多為“消字號”。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曾對91名參試者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喜歡用洗手液的人感染疾病的風險是使用香皂的人的6倍。此外,酒精還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使其變得乾燥緊繃。

美國清潔協會布萊恩・桑索尼認為,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是最佳的消毒方法,洗手液只起到了補充作用,並不能替代傳統的香皂。格拉特博士提醒,不論用什麼洗手,都要先將雙手充分浸濕,並認真搓洗20至30秒。

研究證實,用肥皂洗手可將能引起普通感冒A型肝炎急性腸胃炎等多種疾病的病毒有效地去除乾淨。為何肥皂洗手可有效去處各種病毒細菌?那是因為肥皂與水的作用下,會產生出黏附住細菌的活性物,經過水流沖洗可以把活性物與細菌一起沖走。

現行標準

目前市場上的洗手液標準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是2004-12-24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於2005-06-01實施的洗手液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行業標準QB2654一2004;

第二個是2005-09-0由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於2006-06-01實施的特種洗手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9877.1-2005;

第三個是2008-07-22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於2008-10-01實施的洗髮液、護髮素、免洗護髮素、沐浴劑、洗手液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範CCGF211.1-2008。

新聞事件

據報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對於洗手液的規定,洗手液的菌落總數應小於每克1000個。根據2013年10月的調查顯示,西單肯德基餐廳、全聚德王府井店以及東來順王府井店的洗手液細菌數量為每克小於10個,衛生狀況良好。東方銀座商場為每克1000個,勉強符合國家標準。過期超兩年的東直門來福斯商場洗手液細菌數量為每克1300個,是國家標準的1.3倍,眉州東坡酒樓里的洗手液細菌數量為每克1900個,是國家標準的1.9倍。而首都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的洗手液細菌數量為每克60萬個,是國家標準的600倍。

對於這樣的檢測結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副主任技師李濤說,“用這樣的洗手液洗手,會給很多致病性的細菌再次傳播污染的機會。”而超標600倍是什麼概念?李濤表示,那種洗手液完全就是一個細菌的培養基了,非常髒,“如果用這么髒的洗手液洗手,輕的話會對手上的創面產生化膿感染,如果細菌更多,手上創面更大,它會直接進入血液,尤其是綠膿菌和金葡菌要是進入血液的話,會產生敗血症、菌血症、菌毒血症等,厲害的話還能引起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選購洗手液

1.要到正規商場購買,正規商場進貨渠道比較穩定,有較為嚴格的進貨把關制度。

2.觀察包裝是否完好,包裝瓶上字跡印刷是否清晰,泵頭是否結實。一般洗手液是通過擠壓泵頭出液,如果包裝質量差的話會在使用過程中不出液或者漏液,造成不便和浪費。

3.看標誌是否齊全,如有無廠名、廠址等,特別要注意是否有標準號。儘管洗手液尚無統一的國家標準,但國家不允許無標生產,因此各生產企業要制訂企業標準,並在包裝上註明企業標準號以保證產品質量。

4.注意內容物即洗手液本身,聞一聞有無發臭、刺鼻等異味。如有則可能是過了保質期限或者是使用了禁用原料,最好不要購買和使用。還要觀察有無分層或油水分離現象,如有則表明生產過程中乳化工藝沒有控制好,會影響洗滌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