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鱈

江鱈

江鱈(Lota lota)屬鱈形目,鱈科,江鱈屬。俗稱:山鱈,山鯰魚,鯰魚。英文名:Burbot 。為鱈科(Gadidae)魚,學名Lota lota。僅有的淡水種類,體長,生活於歐、亞及北美的冷水江河及湖泊中。

基本信息

概述

江鱈(Lota lota)屬鱈形目,鱈科,江鱈屬

俗稱:山鱈山鯰魚鯰魚

英文名:burbot

為鱈科(Gadidae)魚,學名Lota lota。僅有的淡水種類,體長,生活於歐、亞及北美的冷水江河及湖泊中。底棲,可下潛210公尺(700呎)。體色淡綠或褐色,具斑紋。體長可達1.1公尺。鱗很小,嵌入皮下;具一頦須,一長臀鰭和二背鰭,在一些地區是頗受重視的食用魚。

形態特徵

江鱈江鱈

體長,前部圓筒狀,後部側扁,形似鯰魚。頭大,稍平扁;吻稍圓鈍。口前位。下頜突出,稍長於上頜;上下頜及犁骨均具絨毛狀齒。眼小。鼻前有1對小須;頤須1根,其長大於眼徑2倍。鰓孔大,鰓蓋膜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體鱗細小,橢圓形,埋於富有粘液腺的皮膚下;頭部無鱗。側線前部較高,後部側中位,且常不完整。背鰭2個,第一背鰭短小,第2背鰭與臀鰭很長,並相對。胸鰭腹鰭均小,腹鰭喉位,第1-2鰭條略延長呈絲狀;尾鰭橢圓形。體色變化很大,通常背側為暗褐色或灰褐色,秋季為灰綠色;腹側較淡;體側和鰭上常有許多不規則的黑斑與黃斑,鰭邊緣黑色。生長較慢,最大可達1米長、25公斤左右,常見個體多為體長300毫米左右,重2公斤左右。

分布範圍

江鱈江鱈

江鱈分布於北緯40度以北,是著名的淡水冷水性底棲兇猛性魚類,喜棲居於水質清澈的沙底或有水草生長的河灣等處,習慣於在密草中穿梭遊行,營單獨生活。幼魚多生活在岸邊,成魚多在水深處。夏季時因水溫增高,則游往山澗溪流水溫較低的地方,活動降低,多呈休眠狀態,此時營養差,體色也變得灰褐;到秋季又恢復活躍,從山溪洄游到大江深處越冬。成魚晝伏夜出,日間隱蔽在石峰洞穴或陡岩下,不大活動;夜間較活躍,到處覓食。江鱈以小白鮭、鮈亞科、胡瓜魚鱸塘鱧、七鰓鰻等魚類為食,也吃各類魚卵和幼魚,以及同種幼魚和卵,有時食少量水生昆蟲的幼蟲、底棲動物及蛙等。冬季的食量比夏季要大,夏季幾乎不攝食。3-4齡魚達到性成熟,產卵期為11月至翌年3月。產卵季節當水溫接近0℃時,成魚常集群游向產卵場,於水深2米的沙質底處產卵。懷卵量5-300萬粒;卵呈黃色,直徑1毫米左右,無粘性,透明而富有脂肪,卵漂浮或附著於其它物體上。

多分布於北緯45度以北的歐亞河、湖之中,東至黑龍江流域。我國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鴨綠江額爾齊斯河均產。

繁殖習性

江鱈江鱈

通常為300-500毫米,前4年生長快,後4年即減緩。壽命較長。已知的最高年齡為22齡,性成熟較遲,最小成熟年齡3齡。產卵期為12月至翌年1月,產卵時水溫2℃左右。產卵時選擇在冰下1-3米的沙質或砂礫質的河灘進行,棲息於湖泊的江鱈也洄游到河道中產卵。產卵時,雄魚首先達到產卵場,經3-4天雌魚才來,雄魚多轉圈追逐雌魚,轉圈後雌雄魚分別顫動身體產卵排精,產卵活動多在夜間進行。懷卵量隨魚體的大小相差懸殊,體長340毫米懷卵量5.7萬粒,體長870毫米懷300萬粒,仔魚的孵化期長,約60天,初孵仔體長3.8-4.3毫米。產卵期停食。2~3齡性成熟。產卵期為1~3目。產卵場多在峭壁沿岸、河底多石的冰下水深1~2米處。懷卵量3齡魚平均為32萬粒,卵黃色,卵徑約0.73毫米。生長較慢,一般體長30厘米左右。l齡魚體長平均19.2厘米;6齡魚體長平均56.3厘米,最大長1米,重25千克左右。分布於額爾齊斯河、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鴨綠江上游。

食物

江鱈江鱈

兇猛肉食性魚類,且是夜食者。食物有螃蟹、黃蝣、麥穗魚、鯽魚、大首倨、七鰓鰻、東北喇蛄等。體長50毫米的幼魚以浮游類、毛翅類、雙翅類等的幼蟲為食。成魚以小魚為主食。也吃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在食物缺乏時相互殘食。

垂釣

額爾齊斯河流域,江鱈魚多分布在多亂石、亂樹根、有洞穴的石崖、陡岸下,夜間覓食,以2月和3月為最,6月初也覓食,覓食時間以晚間12點和凌晨5點為常見時間,撲食兇猛,吃食從尾部到頭部為主,垂釣時吞鉤很深,往往不易取鉤,強行取鉤,江鱈魚容易很快死亡。垂釣用鉤以丸世22號或24號為主,上鉤後,直接剪斷線。蚯蚓或小魚都可以為餌,以底鉤為主。

人工養殖

江鱈江鱈

江鱈全人工養殖作為世界性研究課題,十幾年來一直未有突破性進展。 從2007年開始,石家莊市水產管理處與河北省水產研究所合作,經過探索,摸清了江鱈非原產地人工繁殖技術要點,進行了成魚人工養殖,並掌握了江鱈不同生長階段適宜的環境條件參數。截至目前共培育出5厘米苗種30余萬尾。
河北省水產局2009年5月中旬已組織有關專家對石家莊市江鱈全人工養殖技術研究與套用項目進行了階段性現場驗收。驗收組驗收後認為,這一技術成果填補了世界人工養殖江鱈的技術空白。

食用及藥用價值

江鱈江鱈

江鱈是鱈科魚類中唯一的淡水種類,也是中國冷水魚類的珍稀物種,主要分布於額爾齊斯河流域和烏江上游,目前是世界搶救性開發的品種之一,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藥用價值和特殊的科學研究價值,在國際上屬於高端消費品種。

江鱈的肝臟大,占其體重的6-9%,味極鮮美,食用極佳,也是製造魚肝油的鱈科中唯一淡水魚,故不失為重要經濟魚類。但是肉質不鮮美,不受歡迎。其肌肉含蛋白質14.6%,脂質0.6%。肉可入藥,用於治療硬傷、瘀傷、咯血、便秘等症。骨焙粉治腳氣有顯著效果。肝油對褥瘡,火傷,外傷創面及潰瘍,陰道口、子宮頸等炎症,有一定療效,可加速上皮形成,使之愈後無傷痕。

鱈形目

鱈形目(Gad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鮭鱸總目的1目。因其典型屬種的肉潔白如雪而得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