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泉

水火泉

水火泉——位於中國台灣台南縣境內,泉水溫度高達84℃,泉水既鹹又苦,只要劃根火柴伸到水面上,會頓時煙火騰空。在中國台灣台南縣自河鎮東部約8公里的關子嶺北麓,有一處“水火同源”壯景,泉水從那黝黑的岩石縫裡湧出,水色灰黑,水味苦鹹。

基本信息

概述

(圖)水火泉水火泉
在中國台灣台南縣自河鎮東部約8公里的關子嶺北麓,有一處“水火同源”壯景,泉水從那黝黑的岩石縫裡湧出,水色灰黑,水味苦鹹。

俗話說“水火不相容”,然而這裡的泉水流進一個小池裡,滾滾如沸,濃煙從水中騰起,高三四尺,只要在水面上點燃一根火柴,火焰就能從水中燃燒,連水池邊上的岩石,都被烤得黝黑。正因為該泉有水中出火的罕見奇景,令前來觀覽者驚得目瞪口呆,人們稱它為水火同源,又叫水火泉。

形成原因

泉水為什麼能點燃呢?這是由於地下水中含有可燃性氣體成分的緣故。地下水是一種天然溶劑,含有各種礦物成分、氣體成分和微生物等。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台灣正處在世界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層斷裂比較發育。這些斷層的底部靠近地下岩漿熱源,地下水彼烘烤加熱後,變成溫度很高的熱水和蒸氣,湧出地表,形成台灣島上100多處形形色色的溫泉。

與地下水“合二而一”之後的甲烷,和地下水一起遷移,而後沿著大斷層上升到地表。在標準狀況下,甲烷的密度是0.717克/升,極難溶解於水,很易點燃,在空氣中安靜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含甲烷的地下水出露地表後,因壓力條件發生了變化,於是和水又“一分為二”,甲烷自水中逸出。由於甲烷無色易燃,故著火時好像水在燃燒似的,使水火不相容的兩種物質在泉池中呈現出水火相容奇觀。

療養勝地

水火泉泉水本身含有多種礦物成分,長期沐浴,可治療各種皮膚病風濕性關節炎等。所以泉區一帶成為療養勝地台灣寶島上倘著名遊覽療養沐浴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