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銨負荷試驗

氯化銨負荷試驗

氯化銨負荷試驗的主要部位為腎臟。主要方法為服氯化銨0.1g(kg·d),連服3d,第4天早晨起留尿,測尿pH>5.5為陽性。以此檢測氯化銨負荷含量。

氯化銨負荷試驗

氯化銨負荷試驗氯化銨負荷試驗

氯化銨負荷試驗介紹:

氯化銨負荷試驗是一種檢查遠曲腎小管功能的試驗。對於可疑或不完全性腎小管性酸中毒[I型]的患者,於停用鹼性藥物二天后,可給予口服氯化銨每公斤體重0.1克,分三次服用,連續三天,從而酸化尿液。增加腎小管排泌[H+]的負擔,比較服藥前後尿pH;或將上述量氯化銨頓服,以後3~8小時內每小時測尿pH一次,患者如血[HCO3-]已降至20毫當量/升以下,而尿pH不能降至5.5以下,為試驗陽性,對診斷疾病有價值。如尿pH小於5.5,為試驗陰性。若患者有肝病不能用氯化銨,則可用氯化鈣代替。

氯化銨負荷試驗正常值:

尿pH<5.3。

氯化銨負荷試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碳酸氫離子的排泄分數排尿內排泄量占其濾過總量的比率。正常人尿中無碳酸氫離子,排泄分數為0,如>15%(0.15),可診斷為近曲小管性酸中毒,<5%(0.05)則為遠曲小管性酸中毒。
需要檢查的人群:疑是腎小管酸化功能異常者。

氯化銨負荷試驗相關疾病:

氯化銨負荷試驗

氯化銨負荷試驗相關症狀:

氯化銨負荷試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