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卿

武卿

武卿,奇霖傳媒創始人、執行長。跨國系列深度報導《矽谷大佬》《環球鏈-區塊鏈真相調查》總製片人、主持人。 央視《焦點訪談》《新聞調查》前調查記者,科技、財經節目主持人。中國海洋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2017“中國十大品牌女性”榮譽獲得者。 有新聞、中文、法學、工商管理多學科學習背景,和傳媒、教育、企業多行業多工種工作經驗。曾任語文教師、新聞主播、生活財經類節目記者。2002年10月由北京電視台進入央視,歷任紀錄片《公益行動》編導、外景主持、主編,新聞深度名欄《新聞調查》編導、策劃,《焦點訪談》欄目調查記者,央視新節目研發創意人。在央視13年,武卿以記者、志願者雙重身份走遍全國各地,製作出《黑診所緣何屢禁不絕》《縮水的廉租房》《黑肺》等系列調查報導,並為愛滋孤兒、白血病患兒、塵肺病人、B肝病人、被性侵女童等眾多弱勢人群利益奔走呼告。曾獲央視“先進個人”“精神文明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和包括央視節目創意大賽銀獎在內多種專業獎項。 工作之餘,她持續十數年參與公益,為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項目聯合發起人,中國老齡事業基金會、第五屆金考拉國際華語電影節等公益結構宣傳大使。 同時,以義工身份兼任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產品發布會、出版機構新書發布會、高校學術沙龍、慈善組織公益活動的主持人,並擔任包括“中國社群領袖峰會”“正和島非創部落”“金考拉國際華語電影節”等在內的網際網路界、企業界、文化界高端社群活動的特邀主持人。

基本信息

主要經歷

主要學習經歷:山西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南開大學,法學;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碩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北京廣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

武卿 武卿

主要工作經歷:曾任教師、新聞節目主持人、生活財經類節目記者;2002由北京電視台進入央視,歷任央視科教頻道紀錄片欄目《公益行動》導演、外景主持、主編,央視深度新聞名欄《新聞調查》編導、策劃,《焦點訪談》調查記者;2015年成立北京奇霖傳媒國際有限公司,現任奇霖傳媒董事長、執行長。

主要成就

《矽谷大佬》總製片人、總導演、主持人

《環球鏈-區塊鏈真相調查》總製片人、總導演、主持人

知名調查記者:製作出眾多關注民生、弱勢群體的調查報導

武卿 武卿

資深公益人:堅持十數年,以記者和志願者雙重身份服務弱勢人群

主持人:網際網路界、學術界高端論壇特邀主持人

主要作品

影視作品

武卿 武卿

《矽谷大佬》 《矽谷大佬》是由武卿擔任總導演的、奇霖傳媒出品的首個視頻內容品牌,講述6位矽谷創投大佬的故事。

《環球鏈-區塊鏈真相調查》

《環球鏈-區塊鏈真相調查》是由武卿擔任總導演的、奇霖傳媒出品的區塊鏈行業跨國系列深度報導。

《焦點訪談》

《黑診所緣何屢禁不絕》,《CBD打砸搶事件調查》、《虛假炒股網站》《超越血緣的愛》,《蒜農遭遇暗算》,《山東金鄉大蒜電子交易市場成坑農害農工具》《反傳銷組織》《溫州馳名商標案》《廣東茂名基本農田被挖黑泥者毀壞》,《吉林抗洪英烈》《中國稀土走私大案調查》《富士康學工事件調查》《電玩城裡的秘密》《塵肺之痛》《危險的遊戲》《陝西西安民辦學校成公辦學校斂財工具》《尷尬的評選》,《縮水的廉租房》《人皮面具》,《北京四環外燒垃圾現象調查》《索命麻醉》

《新聞調查》

《環球鏈-區塊鏈真相調查》武卿劇照 《環球鏈-區塊鏈真相調查》武卿劇照

編導作品:《黑肺》《揭密億霖傳銷大案》《社工行動》 策劃作品:《勞動契約法》《廣州房市之變》《中餐的奧運機遇》《三鹿奶粉調查》《浙大學術造假風波調查》

《公益行動》

武卿活動照片 武卿活動照片

《廣安行》(報導主體:唇齶裂兒童),《起飛》(聾啞兒童),《親情跨越太平洋》(白血病患者),《追蹤SARS密接者》(非典時期的北京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人員),《故事村的故事》(河北藁城故事村的民間故事家),《李智慧的大學》(貧困大學生),《愛滋孤兒跟我回家》三集系列片(愛滋孤兒)《B肝村紀事(上下)》(B肝病人),《我是母親》,《校園驚夢》(被強暴的未成年女學生),《驚心動魄五晝夜》,《愛滋阻斷——美沙酮》(吸毒人群),《愛滋阻斷——安全套推廣》(愛滋病高危人群),《我想我能飛》(骨癌患者),《破爛王辦學》(山區教師)

20分鐘系列專題片4集:《2003——關愛貧困大學生》,30分鐘內參片一部:《河南省某愛滋病高發村採訪紀實》;26分鐘紀錄片一部:《遺孤》;90分鐘專題晚會1部:《全國社區文明風采大賽》總決賽

文字作品

1993年-2000年,在《山西日報》文藝副刊等處發表詩歌散文作品數十篇;

2001年-2002年,在千龍新聞網、《北京娛樂信報》《北京廣播電視報》發表新聞評述類稿16件;

2004年,在民政部主辦的《中國社會導刊》發表關注弱勢群體的社會新聞類稿件5件.

2014年起,在個人微信公號(qingtan2014)、手機官網(wuqing.qingk.cn)開始持續寫作,廣獲好評,內容有:人物研究、環保問題調查、社會問題深度調查、網際網路界企業界線上主題論壇訪談精華等。其中,歷時半年完成的萬言深度調查報告《索命麻醉》在醫學界引起巨大反響,該文在新浪微博、微信的總閱讀量達到兩百多萬,與此相同內容的電視報導於2014年11月1日在央視《焦點訪談》播出。

獲獎記錄

武卿 武卿

2003年,獲中央電視台社教節目中心“先進個人”稱號;2004年,在中央電視台社教節目中心“論文演講比賽”中,獲“最佳現場表現獎”;

2004年,紀錄片《親情跨越太平洋》,獲中國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新聞作品評選“特等獎”;

2004年11月,紀錄片《遺孤》獲中國紀錄片協會第十屆“學術獎”短片類提名獎,並由央視科教中心選送“亞廣聯”參評;

2005年,獲中央電視台“精神文明先進個人”稱號;

2010年,內參片《蒜農遭遇暗算》獲央視新聞中心“最佳內參獎”;

2011年,在《焦點訪談》公開播出的調查報導《危險的遊戲》獲央視新聞評論部“季度優秀節目獎”銀獎;

2012年,調查報導《醫患糾紛調節新模式》獲新聞評論部“季度優秀節目獎”銀獎;

2013年,獨立研發的新型欄目方案《電視微博》在央視首屆節目創意大賽參選的近五百個欄目方案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銀獎。

武卿 武卿

2017年,因《矽谷大佬》一片,武卿榮獲“中國十大品牌女性”榮譽稱號。

社會活動

從2002年起,以義工身份身體力行參與大量公益活動:利用作為傳媒人的媒介資源優勢,為慈善團體義務提供諮詢、宣推服務。曾數十次組織參與“推養老院的老人逛京城”、“為白血病兒童尋找配型”、“臨終關懷”“尋找走失的老人”活動,並線上上線下參與救治愛滋孤兒、粘多糖寶寶、膽閉寶寶、燒傷患者等人群,同時為“暖流計畫”“天使媽媽”等慈善團體的公益活動擔任主持人。

武卿 武卿

2014年起,為正和島非創意不傳播部落、中國社群聯盟等機構的線上線下論壇、峰會擔任特邀主持人。

媒體報導

武卿 武卿

1、《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記者武卿入駐輕快》

2、《南風窗》:《河南:與愛滋對陣的民間力量》

今年10月下旬,武卿帶著攝像師,潛入河南省柘城縣的一個愛滋村採訪。這個村的朱敬忠夫婦收養了本村及鄰村的50名愛滋孤兒。第一次看見這些孤兒,武卿就流淚了。4天后,她的行蹤被當地警方發現。警察將她及攝像師帶走,以“假記者”為名,將他們拘禁了7個小時。朱敬忠得知武卿被拘禁的訊息後,氣憤地說:“如果今天不放武卿出來,明天我就領著50名孤兒去縣裡要人!”當武卿在被拘禁的房間裡,從手機里聽到這句話時,她的眼淚又出來了。

3、央視網《新聞調查記者對話網友》

4、人民網《郭全中談傳統媒人轉型》

5、《記者·記著》之CCTV主持人---武卿、周濤訪談

人物觀念

武卿 武卿

A在我看來,敢拿臉撞牆、拿真心直心和人們傳統社會規範正面相撞,才算做自己。那么,到底什麼是“做自己”? 我覺得有兩個層次:第一是找到自己。找得到自己,才能做自己,世界才能找到你。第二, 勇敢彪悍地愛所愛的、做愛做的,儘可能廣深地和未知世界連線,吸收並釋放生命的能量,活出靚絕的自己。每個人身上都疊加有成千上萬祖先優選給他的基因。第三,如果可能的話,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B做義工,是件特別自然的符合我天性的事。我的愛比較多,橫溢、豎溢、側漏,家人用不完就往外散發散發。做義工本就幸福,去公益欄目一邊做節目一邊做義工更幸福。

C如果你尊重自己的生命,心疼自己的生產力創造力長期被壓抑無處安放,如果你是一件精心打磨的手工製品而不是流水線產品,如果你視與眾不同而不是無條件服從為第一位,你不要再幻想和體制握手言和,或討價還價。你必須與其決裂,越快越好。因為,你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

D無論是參加體育比賽,還是參加像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這樣的確實讓人壓力山大的歌詠比賽節目,高手對決,決戰到最後,比的都是心態;心敗事就敗,心成事就成。

人生也是如此,全世界都可以背棄你,但是你不能放棄自己;當命運一個耳光將你打翻在地的時候,你要在三秒之後迅速爬起來,然後準備好十個、百個耳光狠狠地快速地回擊過去。

E人生如此艱難,讓我們溫柔相待。

人物評價

武卿,是央視最早的公益紀錄片導演之一,是央視為數不多的能利用自身資源把傳媒和公益都做得風生水起的新聞人之一。同時,她也是中國大陸最早進入河南省雙廟村做愛滋病遺孤節目的電視記者。經由她的報導,愛滋遺孤、B肝病人、吸毒者、貧困大學生、絕症患者、被性侵女童、塵肺病人等人群的悲喜生活和困難處境得以真實呈現。

她專注做了四年公益節目,因看到種種社會不公轉而去《新聞調查》《焦點訪談》等央視新聞深度欄目做揭黑報導。這類報導,經常將她置於未知的危險中。在《焦點訪談》製作的首期節目《黑診所緣何屢禁不絕》,就是她進入黑診所暗訪並親自掛了吊針才得以製作完成的。而公益節目《愛滋孤兒跟我回家》系列,則使她遭受了河南省柘城縣政府相關部門7個小時的非法關押。

無論是做揚善的公益節目,還是做懲惡的輿論監督節目,她的作品總是帶有鮮明的人文關懷。這也許是天性使然。

在調查性報導越來越蕭條的今天,武卿始終在堅持。正是因為這種專注和堅持,才使得她在的萬言調查報告《索命麻醉》在社交網路瞬間引爆,在新浪微博取得了300多萬的點擊量,並使得麻醉醫生這個長期不被關注的群體,首次進入大眾視野。

2013年,武卿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飛速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上,她成了移動網際網路觀察者和騰訊財經、部落格中國等平台的專欄作者。《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鳥瞰圖》、《俯瞰網際網路》、《失血的中小微企業,瘋狂的中國金融》、《用網際網路思維自宮並領導顛覆》等在社交網路上流傳甚廣的文字就出自她手。

武卿圖冊 武卿圖冊

專注、專業、專家,心靜定、深紮根、深度投入,是武卿的工作信條。


個人文章

《索命麻醉——你不知道的關於一線醫生的真相?》

節選:

醫學界,藏有許多精英。我喜歡在協和那歷史悠久的大院兒,找個長凳安靜坐著,看那些氣質優雅的醫學精英穿著白大褂翩翩來去,男的英俊女的漂亮,十分養眼。

但是,一位醫生卻給我轉述了這樣一句醫學圈的玩笑話:“二十年後,就等著隔壁的二傻子給你看病吧。如果環境還不改變,好的醫生,怕是慢慢都要離開這支隊伍。真不希望某天推開診室的門,看見“隔壁二傻子”坐診。我希望醫生們都心情舒展身體健康,所得與付出匹配,然後心平氣和盡職盡責面對病人;天底下所有像我母親那樣為病所苦的人,都如沐春風。因為這樸素的想法和種種現實,作為調查記者的我,近半年一直在跟蹤一個並不惹人注意、甚至一直被漠視的群體——麻醉醫生。

所了解的,讓我深深不安。

《我看見的柴靜》

武卿 武卿

節選:

2011年1月1號,柴靜過生日,大早晨我發了個簡訊說:“今天,是我尊敬的柴爺**歲武爺對您說,愛是生命的鹽,書是生命的糖,音樂是生命的蛋白質,而智慧是生命之水。願您來年啥也不缺---”後面兩句祝願,在2012年她嘩嘩都有了。

上天厚愛聰明而努力的孩子。

柴靜比我大,玩新聞也比我厲害,但我老感覺,這些年是自己在遠遠看著她成長呢。從業務到心態,到待人接物,再到人生智慧,這些年她一直在不斷進步、升級、刷新。

每個人的一切,都是自己掙來的。柴靜擁有的一切,她都配。

【武卿專訪】榮昌e袋洗張榮耀:用移動網際網路思維自宮並領導顛覆

節選:

社群運營還有一個特點,我個人覺得就是:窄眾,窄欲!就是滿足一個群體而不是大眾的、一個欲望而不是所有欲望!越窄越容易形成集中優勢、火力

《“手工製品”李娜》

節選:

從14歲失去父親到現在,李娜不停遭遇了各種磨練與打擊,對於這個高手來說,反擊,逆勢崛起,倒地三秒就迅速爬起來,已經成為一種本能。就是說,我覺得她能夠走出來,是來自於本能驅動。

我也注意到,無論是參加體育比賽,還是參加像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這樣的確實讓人壓力山大的歌詠比賽節目,高手對決,決戰到最後,比的都是心態;心敗事就敗,心成事就成。

人生也是如此,全世界都可以背棄你,但是你不能放棄自己;當命運一個耳光將你打翻在地的時候,你要在三秒之後迅速爬起來,然後準備好十個、百個耳光狠狠地快速地回擊過去。

《4G時代的草根新聞記者實驗》

《人生如此艱難,讓我們溫柔相待》

節選:

我想說的是:麻醉醫生的長期過勞,在我國普遍存在,疲勞麻醉如酒駕,他們的風險,就是病人的風險;麻醉醫生的生存狀態,是眾多基層醫生狀態的縮影,兒科醫生、臨床醫生、心臟相關科室醫生……許多醫院都在擴大規模,病人洶湧而來,大多數醫生都以巨大的時間體力心力付出,為社會提供著重要但賣價又很低廉的醫療服務。同時,還要承受輿論壓力、生存壓力、科研教學壓力等多重負擔(至於忙的忙死閒的閒死、拿紅包等不良現象都是細節不要糾纏看大勢)。作為一線記者,將心比心,不能不動容。

不過,卑憫情懷歸情懷,事實歸事實,我是因為這明明白白存在但又被遮蔽和漠視的事實而生出點倔強:非要把這個調查報告做出來不可(制度設計、醫改等不是此次關注的重點)。

如果這個報告,能給醫患雙方的內心,都帶來平安,帶來愛與尊重,我就滿足了,此半年所有付出和煎熬都十分值得。

世界如此險惡,人生如此艱難,讓我們祛除心裡的剛硬,溫柔相處,以愛相待。

《長得比關之琳還要好看的神仙姐姐,為什麼要去小時工》

節選:

作為知識分子和一個修行者,我常自詡“光大熱夠電足”,但比起大姐,還是差不少火候兒。世界如此險惡,人生如此艱難,人性如此複雜幽暗,作為一個真誠善良以“自利利人”為信條的夥計,內心有時候免不得要蕭瑟冷淡些,免不了要為浮雲遮眼。好在,打掃打掃,就清透了。

《悶騷是種生產力》

節選:

回到韓公子。韓寒顯然是個聰明、刻苦而又好強的人。但是拍電影不單需要價值觀、功力、技巧、耐磨耐造能折騰,也需要思想積澱。在前幾個因素上韓寒和盧庚戌沒準兒半斤八兩,但是在人生閱歷和思想積澱方面,33歲的韓寒乾不過43歲的盧庚戌。33歲的男文青,還血氣方剛,內心的騷動是明晃晃地直截了當。而43歲的男文中,懂了“隱秀”,懂得了“藏”,這不就是悶騷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