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的美國

內容介紹

在這本書中,你降讀到:歐巴馬是如何使用債務作為經濟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削弱美國的?為什麼說歐巴馬的第二個任期,對於以色列以及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都是致命的一擊?解除武裝的超級大國:為什麼說削減巨額的國防預算僅僅只是個開始。

作者介紹

迪內希?德?索薩Dinesh D’Souza印裔美國人,紐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in New York City) 院長。高中時從印度以交換學生的身份來到美國,後來就讀於常春藤大學達特茅斯,在大學期前參與編寫學生保守雜誌,畢業後不久,迪內希以移民 的身份加入里根政府,做政策研究員,之後,迪內希就職於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並出版數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其中包括《種族歧視的終結》、《里根》、《美國的偉大》、《基督教的偉大》、《來生》、《給年輕保守派的書信》。2010年,迪內希受邀擔任紐約國王學院的院長。
過去多年來,迪內希的寫作和辯論主要在政治理念和政策方面,在2008年大選期間,保守派的迪內希並沒有去做反自由派歐巴馬的先鋒,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與無神論們的辯論之中。歐巴馬當選上任後,推出了一系列的國內政策和外交政策,對內大搞財富再分配、三年就增加了5萬億美元的國家債務,不惜一切代價通過歐巴馬醫療法案,對外到處向穆斯林國家道歉,不支持以色列,卻大力支持巴勒斯坦,在阻止伊朗生產核武器上不得力,大量裁減美國的國防開支。對於歐巴馬政策背後的動機,美國政論界的保守派有一個流行的解讀,那就是歐巴馬是一個典型的左派,推行就是左派喜歡的大政府、財富再分配、高稅率的經濟政策。2010年9月,迪內希在《福布斯》雜誌發表了封面文章“歐巴馬如何思考?”。在那篇長文中,迪內希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歐巴馬執政背後隱藏的動機。該文標題的下面有這樣的引言:“歐巴馬總統並不是一個社會主義者,什麼動機推動他對私人經濟仇視?請看他仇視的根源。”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內心的羅盤
從今天開始,我們必須……從頭開始再造美國的工作。
——巴拉克?歐巴馬,就職演說
第二章 隱形人
我就是一塊空白的螢幕,胸懷各種不同政治理念的人將他們的觀點投影其上。
——巴拉克?歐巴馬,《希望的勇氣》
第三章 缺席的父親
我父親的形象是一位黑人,一位非洲之子。正是在這個形象中我融入了自己求索的所有品質。
——巴拉克?歐巴馬《來自我父親的夢想》
第四章 最親愛的母親
這無關種族問題。巴里(即歐巴馬)最大的掙扎是那種被遺棄的感覺。
——凱斯?卡庫伽瓦(Keith Kakugawa),《芝加哥論壇報》
第五章 歐巴馬的精神之父
美國這個帝國正在衰落——經濟上,政治上,從某些方面看也在文化上。帝國衰落,遊戲結束。
——比爾?埃爾斯(Bill Ayers)2012年5月在俄勒岡大學的演講
第六章 叛徒
奶奶的話徹底顛覆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甚至連“湯姆叔叔”、“通敵犯”、“家養黑鬼”這樣醜惡的詞語都閃過我的腦際。
——巴拉克?歐巴馬在《我父親的夢想》中談到祖父
第七章 大赦令
我們首先得看到真實的世界,而非我們期望的世界。
——索爾?阿林斯基,《激進主義者守則》
第八章 不勞而獲
理論上來說,只要人們能夠獲得與自己的收入相稱的福利,那么即使政府徵收百分之百的賦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老巴拉克?歐巴馬,東非期刊《我國社會主義面臨的問題》
第九章 禁此非彼
我們想開著SUV,想吃多少吃多少,每天在家把空調打到華氏72度,還期望其他國家說沒事,這種事不可能發生。
——摘自巴拉克?歐巴馬2008年5月在俄勒岡州羅斯堡的演講
第十章 解除流氓國家的武裝
我們已經遇到敵人了,就是我們自己。
——波戈[1]譯者註:美國著名漫畫人物
第十一章 聖戰分子化身自由鬥士
如果把二戰後美國為對抗蘇聯威脅採取的手段稱為遏制政策,那么歐巴馬的政策則可稱為自我遏制政策。
——道格拉斯?費斯,塞斯?克羅普西,《評論》
第十二章 我們的“阿拉伯之冬”
人類歷史通常是國家、部落甚至宗教之間為了自身利益相互征伐的寫照。但在如今這個嶄新的時代。這種心態與自戕無異。
——巴拉克?歐巴馬,2009年6月4日在開羅大學的演講
第十三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債務
最貧窮的美國人也比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更加富有。
——布蘭科?米拉諾維奇,《窮人與富人》
第十四章 國民大佬
他相信自己天資非凡,他確定尋常的規則不適用於自己。
——朱迪?坎特《歐巴馬一家人》
第十五章 困境求生
世界上各地其實沒有太多不同。
——巴拉克?歐巴馬,《我父親的夢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